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专业沟通能力培养探究论文

时间:2021-03-16 16:18:07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临床医学专业沟通能力培养探究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检验沟通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原因,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及构建培育模式。方法设计主题调研问卷,对350名临床专业在校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经常与检验专业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临床专业学生仅占9.5%,而从来没有与检验专业学生进行过沟通交流的临床专业学生高达52.4%。结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普遍缺乏与检验专业学生的沟通,这与学校培育模式的欠缺存在一定的关系。为此,学校应从提高重视度、改善沟通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成立临床与检验合作的导师组制度等方面努力,以加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检验沟通能力的培育。

临床医学专业沟通能力培养探究论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检验沟通能力;培育模式

  检验技术的提高要求临床医师在精通自己专业知识之余,还要掌握一定的与检验医师及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然而,由于大部分医学院校只注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临床医师在工作中无法与检验医师建立良好的沟通,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易引发医患矛盾[1]。建立增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检验沟通能力的培育模式,有助于促进临床和检验两个科室在未来职业生涯的相互协作,从而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和减少医患矛盾[2-3]。文章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临床医学人才培育模式。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从右江民族医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随机抽取3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经查阅相关资料和预调查后,自行设计了《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与检验沟通认知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临床专业本科生的基本信息、临床专业本科生的检验沟通意识和检验沟通现状、影响临床专业本科生沟通意识的因素和有效提高临床专业本科生沟通能力的途径等方面问题。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两种形式,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即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各年级人数与学校总人数的比例,确定从不同年级中抽取样本的数量,然后按照随机原则从各年级抽取样本)。

  1.3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工作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7份,有效回收率90.6%。其中,男生153份(48.3%)、女生164份(51.7%),大一84份(26.5%)、大二85份(26.8%)、大三78份(24.6%)、大四66份(20.8%)。

  2.2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检验沟通意识和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87.7%的临床专业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有必要与检验专业学生进行沟通,仅有12.3%的临床专业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沟通。同时,调查发现60.6%的临床专业学生认为自己缺乏与检验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2.3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检验沟通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及偶尔与检验专业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临床专业学生分别仅占9.5%和38.2%,而从来没有与检验专业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临床专业学生占52.4%。不同性别比较的Z=-2.759,P=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比较的2=6.571,P=0.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与女生相比,男生与检验专业沟通的现状较为乐观。

  2.4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检验沟通的因素

  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检验沟通的主要因素有:缺乏相关的检验沟通学课程(27.9%),缺乏与检验学生沟通的有效途径(26.2%),学校不重视培养临床专业学生的检验沟通能力(19.8%),沟通学课程的授课方式缺乏吸引性(18.8%)以及沟通学课程的授课方式缺乏吸引力(7.40%)。此外,根据右江民族医学院2016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医学专业涉及沟通学的课程较少,且存在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落后等问题。调查发现,在沟通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以教师讲课为主的传统学习方式占53.3%,而课堂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仅占23.3%。并且89.3%的沟通学内容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仅有30.0%的内容涉及与检验专业人员的沟通。

  2.5增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检验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87.7%的学生认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有必要到检验科见习或实习,81.1%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愿意通过参加培训课程等提高自身的检验沟通能力。大部分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愿意通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41.3%)、共同参与科研项目(36.3%)、实行跨专业教育(20.8%)等途径提高自身的检验沟通能力。此外,9.5%的学生认为临床学生与检验学生的课程不同,不适合进行跨专业教育,38.2%的学生认为选择部分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跨专业教育,有利于促进两专业间的交流和进步,有52.4%的学生认为跨专业教育虽有促进作用但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3讨论与建议

  目前,各医学院校越来越重视培养临床专业学生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能力,而加强临床专业学生与检验专业人员沟通的能力仍未引起各高校的重视[4-5]。文章通过调查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检验沟通现状,并借鉴其他高校临床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提出建立增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检验沟通能力的培育模式,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6]。

  3.1提高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检验沟通能力的重视度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检验沟通能力缺乏的现状与学校在培养过程中不够重视存在一定的关系。针对这种情况,医学院校可采取由上至下的宣传教育,一方面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定期开展检验沟通知识讲座,邀请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师现场演讲,向学生强调临床医师在工作中与检验医师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性。明确临床医师在检验项目的选择、检验样本的采集和送检、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应用等方面与检验医师有效沟通才能提高诊疗水平和减少医患矛盾,鼓励临床专业学生本科阶段加强检验沟通能力,使沟通意识更加深入人心[7]。另一方面,可在带教教师的牵引下,以检验专业学生学习小组对临床专业学生班级的形式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让两个专业的学生相互交流各自专业的学习心得。当然,这种经验交流不应仅仅局限于口头交流,还应包括更多的实践互动。例如:安排临床专业学生参观检验实验室,了解一般的检验程序、检验标本难易程度及过程中注意事项等,从而增加临床专业学生对检验专业学生的理解和尊重[8]。

  3.2改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3.2.1提高沟通学课程的地位

  将部分沟通学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增加课时和学分,改考查方式为考试,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对学生课程掌握情况的要求。

  3.2.2改善沟通学课程的授课模式

  转变以教师讲课为主的传统学习方式,采取课堂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模拟医院的工作情景,提供病例让临床专业学生就需要开具的检验项目和采取检验标本需注意的事项与患者进行沟通,以及在检验结果的解释过程中与检验医师进行沟通,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学习检验沟通技巧的兴趣。

  3.2.3增加沟通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高校在注重培养临床专业学生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的同时,也需加强临床专业学生的检验沟通意识,培养临床专业学生与检验专业人员沟通的能力,尤其是当检验结果与临床病情不符时,临床医师该如何与检验医师进行有效沟通,包括与检验医师沟通时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沟通的时机和场合等[9]。

  3.3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编写教材

  针对医学教材内容滞后的现象,可由检验医师根据临床实际需要自行编写授课教材,向临床学生展示新开展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检验医师可收集一些常规的和特异的检验项目化验单编进教材,结合病史与病情进行诊断分析[10]。尤其是对于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差别较大的情况,教材应引导临床专业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对检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采取理性和谦逊的态度与检验医师一起探讨,而不是首先怀疑检验结果的不正确。

  3.4安排临床专业学生到检验科实习或见习

  安排临床专业学生到医院的检验科见习或实习,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深入理解,了解检验医学最新发展动态,熟悉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及意义等,避免在将来的工作中出现混淆检测项目的现象。同时,了解检验项目的开展和检验医师的日常工作内容,增加与检验专业人员的接触与交流,学习检验医师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技巧,可借鉴卡尔加里—剑桥指南对临床专业学生进行沟通技能培训和评估,将为临床专业学生将来与检验医师以及患者的良好沟通奠定基础[11]。

  3.5成立由临床专业学生和检验专业学生组成的导师组

  右江民族医学院于2002年7月在全院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12]。但目前导师组多吸纳同个专业的学生,不利于不同专业学生间的沟通交流[13]。有意识地建立由临床专业学生与检验专业学生共同组成的导师组,引导两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医学研究,并通过一起讨论临床案例、选择检验项目、采集标本、分析检验结果、查阅相关文献以及交流学习心得,从而实行跨专业教育,加强临床专业学生的检验沟通能力,有助于消除临床专业学生对检验专业学生的偏见,增强两专业的沟通与理解。同时,临床专业学生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检验专业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14]。这将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有望成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建立增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检验沟通能力的培育模式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保证医疗质量,提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应是探索更有益于发展全方位医学人才的培育模式,将检验、影像、预防、药学等不同专业的学生纳入培育计划之中,促进不同学生群体的沟通交流,为未来临床医师与各科医师的无障碍沟通奠定坚实的合作基础[15]。

  参考文献

  [1]张平,张艳.加强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9):1336-1338

  [2]冯晓敏.加强检验与临床的合作促进检验质量的提高[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7):881-882

  [3]田莉莉,戚小红.要重视和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6):667-668

  [4]庞晓霞,温建强,杨海菊,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大学生对检验与临床沟通认知度调查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2):295-297

  [5]庞晓霞,陈兴鸿,温建强,等.临床与检验专业在校生沟通认知差异性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5):118-119

  [6]周虹,陈正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海南医学院为例[J].海南医学,2012,23(20):128-131

  [7]王道珍,邹扬,邱乙哲,等.医学生医疗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5):541-544

  [8]李莉.浅谈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的相互协助对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4(24):385

  [9]韩英,张超,何宵,等.情境模拟医疗纠纷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5):583-585

  [10]郝冬翠.强化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沟通提升医疗质量[J].中国医药指南,2015,19(13):296-297

  [11]吴曦,陈剑春,刘建民.卡尔加里—剑桥指南在医患沟通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2):218-221

  [12]刘桂芬,覃丽燕.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6):1086-1088

  [13]张华纲,宋红松,樊东升.对八年制医学生实习阶段实行导师制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20(5):586-589

  [14]程筱雯.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本科跨专业教育新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5):156-157

  [15]毛华杰,王晓春.建立全方位培养模式提升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J].西北医学教育,2014(4):675-677

【临床医学专业沟通能力培养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医学检验师临床沟通能力培养07-06

实习生沟通能力培养下临床医学论文08-01

急诊医学临床应急能力培养论文08-13

医学检验专业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论文07-30

年轻护士临床护理能力培养方法论文08-17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探究论文09-02

临床医学专业论文06-19

初中物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论文03-24

以临床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临床医学教学创新研究论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