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时间:2021-01-20 16:13:24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下面带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1】

  摘 要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发展旅游高等教育、培养合格旅游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分析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和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高职 旅游管理 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我国的旅游产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一直呈稳步上升的态势。

  但与旅游产业飞速发展不相匹配的一个客观事实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匮乏,旅游企业一线基层管理人才出现断层。

  为此,高职院校的旅游教育与研究也在谋求长足发展,以便为旅游业各部门输送大量专业人才,各个高职院校都为此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点

  (1)专业实践性强。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就业方向:旅行社、酒店、景区、旅游管理部门及其它。

  专业本身实践性强,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操经验和很强的服务意识。

  (2)专业理论体系较完整。

  旅游管理专业因为建立时间较早,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完整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给实操性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带来了一定的瓶颈,很多院校局限于理论体系中而忽略了实操教学或者是偏向于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3)专业要求学生全方位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服务行业,不管是酒店管理还是旅行社经营都需要有很广泛的知识面,本专业要求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自创办以来就以其与工作岗位相结合著称,各个院校都在实践环节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工作,但是因为各个学校师资条件的不同,实践环节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

  师资雄厚的学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创建了自己的旅行社和酒店,为学生实践建立了完整的实践体系,为旅游管理实践做出了很多尝试。

  但是大多数院校都存在实训基地不完善,实训环节不完整的问题。

  (2)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理论课程与实训环节脱节现象严重:大部分院校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理论教学是理论教学,实践统一被安排在最后的毕业实习中。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感觉在学校学习的内容空洞与实际工作联系少而缺乏学习积极性,出现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课上心不在焉的状况。

  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因为没有系统的锻炼而不能就任其任职的岗位,需要单位重新培训的现状。

  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尽管有高学历,但缺乏与学生就业岗位相关的工作经验。

  很多院校不注意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无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只能将空洞的理论,教学缺乏吸引力和实际作用。

  现在很多学校注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就是着力与解决现有的问题。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注意不能陷入证书的迷障,而不注重考查教师真正的实操能力。

  评估方式比较单一: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估往往是通过理论考试进行评分,这样的评估方式单一,也扼杀了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只能把学生培养成死读课本的书呆子。

  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估单靠考试是无法判断的。

  就业方向不明确:有一部分学校没有专业方向,以为宽就业口径会帮助学生在找工作的时间多一些选择。

  很多学生盲目选择专业,对于未来从业方向不确定,在进行一段时间学习后发现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是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三、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结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有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的改革建议:

  (1)课程体系模块化。

  模块教学是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较好地克服了传统教学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产生的弊端。

  很多专业有多年模块教学的试点,这种新模式的教学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引进者以教学模式,在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模块的划分、模块教学评估量化细分、教师教学与学生互动。

  课程设置要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相互融合,注重突出实践课程的比例。

  理论教学要精练,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划分为市场营销模块、口才。

  (2)实训教育体系化。

  许多院校在实训这一环节上一直采用固定的“在校学习两年,出去实习一年”的机械做法,的确是减少了许多麻烦,但也使得许多学生完全的丢弃了前两年所学的理论知识。

  应该打破这一局限,让实训环节灵活化、实用化,将实训分为课程见习、阶段岗位实习、旅游旺季实训、毕业顶岗综合实习。

  根据不同课程和进度需要,分阶段逐一消化整合。

  课程见习:根据教学课程进行相应见习实训,包括基本服务技能,基本操作示范,企业运营,工作制度和相关的工作纪律,以完成上述单个课题为目的的实操练习或观摩环节。

  阶段岗位实习:各学期机动安排,由企业提供若干工作岗位,实训人员直接上岗操作和服务。

  旅游旺季实训:当旅游旺季来临,合作企业将优先聘请能够熟练操作业务的学生或老师。

  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就本专业知识综合实操运用。

  实训教育体系化的实现取决与实训基地的建设程度,学校在没有经济实力建设实训基地的情况下可以实行校企合作,从而能够真正的完成实训教育的体系化。

  (3)学生评估多样化。

  评估的多样化要求课程设置合理,评估包括对学生理论课程、实践能力、思想品德等多方面的评估,评估应该采取考试、考察、平时成绩评定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全面的考查学生的能力。

  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理论课程考试与课程实践评估成绩相结合,实践课程评估采取实践操作与工作态度评定相结合等方式。

  (4)教师培训岗位化。

  安排相应对口方向教师或带队老师在实训基地挂职,参与企业工作,承担企业相应课题研究,并负责实训学生的管理监督和实训成绩的鉴定。

  对于教师的培训应该有计划的进行,投入时间、金钱花大力气去做,只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优秀的高职毕业生。

  (5)学生就业订单化。

  首先,学校设置专业的时间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只要明确方向,就能更好的在学习中去汲取应该掌握的知识;其次,学校如果可以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实现订单化培养就真正解决了学生就业的问题。

  学生全部订单化比较困难,可以实现每年几人的输送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为了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旅游管理类人才,必须将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以切实提高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2】

  摘 要:针对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以能力为导向,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提供社会实践环境;创办产业实体,共建实习就业基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1 我国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立足学历本位化,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旅游管理学科是新兴应用型学科,我国传统旅游专业教育立足于“学历本位”,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存在着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基础性知识偏多,应用性知识偏少的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直接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缺乏职业能力所要求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态度等素质。

  这种理论化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难以领会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不懂得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不懂得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学生的职业能力薄弱,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

  1.2 能力培养片面化,软实践关注度不够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内容侧重于专业技能训练,即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我们说的“硬实践”。

  人们简单地认为强化实践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有关操作技能,而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软实践”重视程度和实施力度不足。

  除此,还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类型单一,覆盖面窄的问题。

  1.3 校企合作表层化,实践教学平台狭窄

  现在常见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校内实训室与校企联合办学两种,也具有实际意义,但存在着建设不力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经费的原因,校内实训室建设不能落实到位,设施设备简单,只能为个别实训课程提供简单的基本操作训练,难以进行综合性的情景训练:只能进行基本的服务技能训练,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能力训练,实践训练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有的学校甚至完全缺乏校内实践场所,只能利用学校食堂、招待所进行简单训练,或者根本不进行实践训练。

  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流于表面,难以建立紧密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合作关系。

  客观上,由于企业缺乏参与培养的责任感,企业经营运作管理工作繁重复杂,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积极性;主观上学校对实践教学的关注、投入不足。

  这些因素制约了校企深层合作的有效开展。

  2 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

  旅游业是经验性服务行业,综合性、实践性强。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

  针对以上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为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摒弃过去以理论化教育为主的办学思路,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新型高等旅游教育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由以往单一注重学历化教育为主向侧重实践能力教育转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2.1 以能力为导向,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在进行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邀请产业界代表参与,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出发,确立反映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以此作为建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依据。

  准确把握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旅游企业专家的作用,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2.2 深化校企合作,提供社会实践环境

  校外实践基地可以让学生通过直接接触企业、接触社会,不仅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陶冶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增强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一个真正有效的产学结合模式,应该建立在校方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共需、共赢、互动”的基础上,这样,校企合作才能深化、现实化,才能真正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社会实践环境。

  2.3 创办产业实体,共建实习就业基地

  高职院校可通过多种形式(申请资助、申请专项、与企业合作)加快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以保证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如模拟客房和实习餐厅等)。

  与旅行社建立联系,联合共建实习基地。

  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旅游从业人员数以百万的缺口。

  这对培养旅游人才的高校来讲,是不可多得的机遇,谁能迎接挑战,有前瞻意识,抢夺制高点,赢得生源,办出特色,打出品牌,谁能成为培养旅游人才的王牌学校、精品专业。

  发展职业业教育,仅靠争取国家资金和学校投入是有限的,重要的是要依靠自身发展,积累资金,壮大实力。

  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依托教师在行业的人脉优势,建立和壮大自己的校办企业(即旅行社),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使本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就近实习、实践,及早适应企业工作,积累工作经验。

  3 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

  3.1 引入行业标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建立校企合作的企业定期向学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并提出培养建议,提供本企业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

  参照职业岗位任务要求,引入行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指定并实施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即共同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

  同时,将企业和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3.2 安排顶岗实习,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可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指定年级,专业的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期限一般为2―4个月。

  而旅游百事通作为我校的顶岗实习单位,优先满足我校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的需求,并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习指导,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教学实习的内容,为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紧密,长效的合作机制。

  3.3 负责就业推荐,提高自身吸纳能力

  在学生的入学、期中、毕业前,经与旅游企业联系并做出安排后,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

  作为我校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合作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我校毕业生,而我校每年邀请旅游企业用人单位参加我校组织的校内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并推荐符合对方岗位要求的学生,帮助挑选合适的人才,优先为其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展开。

  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实践与实习,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给学校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走上了“产教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之路,创造了良好的产学结合的氛围。

  3.4 校企双方互聘,促教产研全面合作

  为保证合作培养的人才质量,可聘请对方企业的中高层领导,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担任作为旅游及相关专业的校外专家和企业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实训任务,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为我校旅游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出谋划策。

  除承担部分专业课和知识讲座等教学任务,还可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院,带入课堂,开展企业文化与管理实务的系列讲座。

  以教研组为单位,实践教师自我反思,走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研之路,强化教学研究和业务进修,每年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一线学习深造,使专业教师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和人才需求规格。

  挂职期满并经考核合格后,视情况由接受单位发放相关聘书。

  双方通过互聘的方式,加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交流,不断积累人才培养的经验。

  通过不断探索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的校企合作形式,实现教学、生产、科研全面合作,为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与企业需求的旅游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3.5 互相认可挂牌,扩大双方的知名度

  双方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根据需要,确定实习基地名称和牌匾的制作。

  双方均同意在对外发布信息中使用共建基地的名称,并开展管理、实习、培训、科研合作。

  通过招生宣传、新闻媒介、学校网站、报刊杂志等渠道将与企业联合办学作为学院的优势与特色进行宣传,吸引学生报考双方联办的专业。

  企业定期提供招聘需求、宣传辅助资料给学校,学校可配合对方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并推荐学生供对方筛选,确定适合岗位要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翔翔.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2]王琼,李云辉.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6,(21).

  [3]郭春慧.以市场为导向,探索高职旅游专业建设新思路[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崔斌.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初探[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3).

  [5]董鸿安,汪焰,况宝根.高职旅游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探讨[J].成人教育,2004,(3).

  [6]高维忠.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初探[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1).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相关文章: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03-12

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论文03-27

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10-25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论文03-27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教学改革初探论文04-10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业教育论文03-09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探讨论文03-25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问题分析论文03-23

关于高职专业旅游管理论文02-23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