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毕业论文

绘画色调表现

时间:2022-10-05 23:56:02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绘画色调表现

  不同的画家对“色调”亦有不同的认识与体现。

  绘画色调表现【1】

  摘 要: 中西传统绘画都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材料,即物性因素,如绢的色彩属性特征等;二是颜料的性能变化,即化学方面的时间因素。

  这两种因素的制约导致中西传统绘画呈现出相似的黄色调走向。

  色调并不仅仅是分析西方油画语言的专利,作为一种传统表现方法的解构与新的阐释,同样也可以运用到中国画的创作里面,不同的是地域与文化差异下的历史错位,并且可以归纳为存在着共同的沿袭特征。

  关键词: 绘画观念 色调 材料

  色调一词,原出于音乐词汇的美术联想与嫁接,意指绘画过程中色彩的整体倾向特征,在一幅美术作品当中画家由于受到不同光源的影响,将局部色彩进行协调组织起来的整体归纳。

  不同的画家对“色调”亦有不同的认识与体现。

  如今,色调观念已成绘画语言思维惯性之一,其萌生明显受到绘画材料的影响与制约。

  人类对绘画表现方法更新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不管是在绘画观念还是在绘画的材料上,材料与媒介始终伴随着绘画观念的创新,对画家来说寻求一种适合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古典油画黄色调的产生,与绘画材料所具有的性能关系密切。

  当西方传统的古典油画受到挑战之时,对色调的重识与表现随之相生,以印象主义为分水岭的色调表现被画家提上日程。

  在欧洲传统油画形成的早期阶段,坦佩拉绘画技法深刻影响了绘画的色彩面貌,表现出了特殊的画面整体色彩倾向特征。

  坦佩拉绘画技法是以蛋黄为绘画媒介,对描绘对象进行层层罩染,在向描绘对象的暗部过度也是采取蛋黄加深色的办法进行的,黄色成为坦佩拉绘画的万金油,所以整个画面充斥着黄褐色调。

  油画技法的形成是在坦佩拉绘画技法基础之上的延伸与发展,西方古典油画仍然延续着这一色调特征。

  上述绘画材料的物性特征是其色调规律形成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受到化学因素的影响,如自然氧化等非人为因素也会导致色彩发生变化,光线的照射会使画面的色彩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造成画面往日的色彩黯淡乃至褪色,减弱色彩的表现力。

  但是,由此影响下的整体变化又会统一在一个色调之中,使得画面古朴而真实,似乎是在一个新的奇妙的氛围之下组成了新的色调。

  年代久远的敦煌壁画同样也可以联想到几百年之后油画色调的一些面貌,即由于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画面色调自然的变化是必然存在的,这个色调的产生,也同样并非画家本人所能预想到的。

  回到油画本身,伦勃朗的油画《夜巡》因为颜料性能之间的互相作用而整体变暗,使画面统一在相对整体的色调之中,反而呈现出来另一种特殊的美。

  一般来说,为了减少因为时间而发生的画面色调变化,更加持久地经受住这个考验,延长作品的生命,画家对材料媒介的研发及性能的认识水平很重要,这也是今天的博物馆所面临的研究课题之一。

  材料的认识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显得意义重大,是延续人类文明的成果的物质载体形式。

  对于色彩的认识,不管是坦佩拉还是古典油画,黄色调都呈现了共有的特征。

  在没有其他色调存在也不可能进行色调对比的情况之下,当时的画家难以认识到色调所呈现出的特征及其价值所在。

  这种黄色调的形成并不是画家有意而为之,今天所理解的古典绘画的黄色调也并非当时画家本人的色调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画家承袭了前人的绘画思路,一种思维惯性而已。

  中国绘画讲究“墨分五色”,是借助毛笔在运墨过程中水的多少,即我们常常所说的浓淡干湿的不同感受,其间的灰色千变万化,可以取代世间万物的一切形象,同样此形象还承载着画家所有的意识与观念。

  如果非要用西方的造型术语来对应中国绘画的色彩特点,中国文人水墨画的色调就可以用“灰调子”来概括。

  结合中国绘画色彩的历史呈现,以人物画为主要代表的唐代绘画色彩华丽,五代两宋时期的色彩作为写实取向的漂亮外衣刺激着时人的视觉神经、感受着新事物(新的绘画材料的更新)带来的刺激。

  以黄筌为代表的工整细致的绘画技法将写实表现推向了的历史制高点。

  在具体的色调表现上,这个时期的色调取向也是以黄色调为主的,当然这与上面所说的因素有很大的相似,同样不能避开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材料,即物性因素,如绢的色彩属性特征等;二是颜料的性能变化,即化学方面的时间因素。

  西方的绘画表现与中国绘画呈现明显的不对应。

  但是自宋以来,文人绘画初见端倪,对色彩的表现寄托了复杂的情感信息,基本是以“去彩”的脉络行进。

  “去彩”不是“去色”,中国绘画的观念当中色彩是包括“玄”与“白”的,“去彩”是绘画作品当中对艳俗的舍弃,带有明显的人文与观念的体现。

  中国绘画最终选择了以墨色为主要载体的色彩取向,因此,中国在一段时间特别盛行油画技法的灰调子,其实,这与中国绘画的背景有着一定的联系。

  现在的中国绘画则有另外一种趋势:抛弃中国绘画的墨分五色的灰调子而走向色彩的绚丽,这与中国传统绘画色彩表现的本意有很大不同。

  同样西方传统油画的“相对黄色调”并不仅仅是指某种具体黄颜料所具有的色彩,而是一个庞大的色彩体系。

  存在于或明或暗的黄色之间的这个中间地带蕴涵着极大的信息量,以简单的油画颜料的一般认识而言,在钛白、柠檬黄、淡黄、中黄、生赭、熟褐、象牙黑、煤黑之间就是黄色系的主要代表,期间的黄色涉及的邻近色如红色系、绿色系和相对成立的对比色蓝色系对此的运用并不是很明显。

  所以可以概括为西方古典油画相对是以黄色调为主的。

  自印象派以来,画家开始对绘画的色调有所认识,开始对色调表达进行深度探索。

  画家通过自然界的写生发现了色调存在的巨大魅力,用这样的方法表现出来的优秀作品中的色调给人的视觉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由自然物的表面视像带来的心灵上的深度震撼是难于言表的。

  此时西方传统油画的色调产生有两个法宝:一种是基于素描关系的明暗过度法则;一种是基于色彩本身对比,它包括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补色、冷暖等方面的对比,与“对比”相对应的是“协调”,“对比”的存在通过“协调”而相对存在,“协调”是在强度的“对比”变化而让观者产生的心理上的需求,其实,就是达到了某种相对的一种平衡。

  画家往往要有效关注这一规律。

  罗斯金认为:色调“首先是指物体形象与关系之间的虚实对比,这些画中的物象忽近忽远,若明若暗,相映成趣,组成完美的关系;其次,是指明暗之间的色彩关系,这种关系使人即刻感到光的变化”。

  罗斯金将明暗与色彩表现统一在强光作用,这样必将建立一种偏离黄褐色调的可能,以此管窥西方油画对色调的重新认识。

  总之,中西传统的绘画都受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一是材料,即物性因素,如绢的色彩属性特征等;二是颜料的性能变化,即化学方面的时间因素。

  这两种因素的相互制约导致传统的中西绘画呈现出相似的黄色调走向,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二者之间存在呈现明显的不对应性,色调并不仅仅是西方油画的专利。

  从画家艺术表现的视角来看,同样也可以运用到中国画的创作里面,并且可以归纳为存在着共同的沿袭特征,不同的是地域与文化差异下的历史错位。

  绘画色彩中和谐色调的教学【2】

  摘 要:本文立足于美术专业学生色彩造型能力的培养,从什么是色调、色调的重要性,及培养学生快速形成和谐色调的小色稿训练方面进行了探讨,使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对色调的认识和把握、控制能力,提高色彩审美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色调;小色稿;色块;关系

  一、色调的概念

  色彩的色调是指在一组绘画对象中整体的物体色彩所构成的总的色彩倾向,它使不同颜色的静物在色彩上产生联系,使其成为和谐的整体。

  色调可以从色相、色性、明度、明度跨度、纯度等四个方面来分类。

  从色相来分:可分为红、橙、黄、绿、蓝、紫等六种具有明确色彩倾向的色调。

  从色性来分:可从冷色调、暖色调及对比色调、中性色调等;从明度来分:可分为高明调、中明调、低明调;从对比程度来说:可分为强对比色调、中对比色调、弱对比色调等。

  二、影响色调的因素

  (一)光源。

  画室内的光源多为自然天光与日光灯下的冷光源。

  在实际写生中以光源为依据决定色调的情况较少,如没有特别要求,光源的因素可以忽略不记。

  (二)衬布。

  一般而言,衬布在一组静物中占的面积较大,对物体影响较大,画面的色调也一般由面积占绝对优势的那一块衬布决定。

  因而衬布常常是影响色调的主要因素。

  (三)主体物。

  当衬布在静物组合中面积偏小的情况下,主体物成为影响画面色调的主要因素。

  三、色调的训练

  (一)小色稿训练

  小色稿训练之先需建立起强烈的色调意识,此阶段应该准备大量中外名家名作中色调明确的作品图片展示给学生,增强其对于和谐色调的感性认识,强化各种色调的直观印象。

  待其建立起对色调的直观、感性认识后方可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色调训练中最重要也最必要的一环——小色稿训练。

  小色稿训练,是在初次接触对象的新鲜色彩印象下,在小面积画纸上把对象大的色彩关系记录下来,准确而概括地体现对象的色彩关系。

  (二)小色稿训练的进行需要把握几个训练要点

  1、幅面不宜太大,一般8K纸或16K,甚至32K亦可,幅面小可快速完成,快速建立画面色调关系,加速训练进程。

  2、在色稿训练时一定要把握大面积区域的颜色,加强对整体关系的控制。

  必须放弃对形体的塑造,放弃对细部明暗层次的刻画,放弃对细部色彩丰富性的追求,但色块的大小、形状应该表现出来。

  3、重点把握构成画面色调的几个大色块之间的关系的准确度。

  这里的大色块对于最后完成的作品而言就好比是房屋里面的承重柱或房梁,它们是对画面色调起支撑作用的大的色彩构架,这几个大的色彩关系必须对,否则在此基础之上出现的派生色块或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丰富色彩或深入刻画都失去了意义,室内装修再漂亮也是危房。

  因此,强化色块意识,把握色块之间的明度差、纯度差、色相差和冷暖差都做到尽可能精准。

  这个精准不是指某块颜色是否完全和对象一样,而是指它在客观对象中的色彩位置,与在画面各色彩相比较之下的色彩位置刚好吻合,“我们在衡量画面上的色彩是否画得正确,是用对象的那一套关系来比照画面上的这套色彩关系,而不是单独地拿画上的某些颜色去和对象的那块颜色比。”①色彩的美感正是建立在各色块之间色彩关系精准的基础之上的,色块则是组成色调的基本元素。

  (三)小色稿训练的具体实施步骤

  小色稿训练应该根据色调的几种分类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在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强化色调意识。

  1、按冷暖分,在教室同时摆置调性鲜明的冷调、暖调、中性调静物。

  2、按色相分,同时摆置红调子、蓝调子、黄调子这几组三原色主调的静物;此后可摆置紫调子、绿调子、橙调子间色调子的静物……。

  3、按纯度分,同时摆置高纯调、中调、低含蓄调。

  4、按明度分,同时摆置高长调、高短调、中灰调、低常调、低短调……。

  毕加索所说:“我不画我看见的,我画我所知道的”。

  为此,在以上每一个训练环节开始之前教师都有必要针对每一组不同调性的静物从色调方面做详细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不同静物调子的特点与差别,使之可以在写生实践中带着理性认识去观察,带着理性认识去有意注意各色块之间的关系......这里“带着理性”就是让学生“知道”,从而不再只是盲目地依靠看见的去依葫芦画瓢,而是去画他知道的。

  日本艺术家村上隆把在艺术活动中的努力坚持称为艺术意志②。

  通常在小色稿训练过程中需认真反复去比较各色块之间的分寸,这里得认真和反复就需艺术意志。

  流于泛泛的小色稿训练对于色彩的认识、和色调的形成都起不了太明显的作用,只有经过严谨的小色稿训练,才可能快速提高对色彩的敏锐感受、控制画面色调及气氛、提高画面的协调性和统一性,提高色彩艺术水平。

  注释:

  ①马一平编著.绘画色彩教学.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5月.

  ②村上隆著.艺术战斗论.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年9月.

  油画风景的色调表现【3】

  摘 要:油画之所以能够几百年兴盛不衰, 在于它所产生的那种独特的、迷人的、复杂微妙的色调。

  而画家无论是在进行写生或创作的过程中, 无不像在哺育自己的孩子一样, 投入大量的情感: 有强烈的、有温柔的、有粗犷的、有细腻的、有深沉的、有豪放的……这些情感伴随着色调一起溶入作品的诞生过程中, 使每一幅油画作品都有一种能表达画家思想、情感和意志的情调。

  情调与色调的融合, 恰恰是画家对生活的理解和个人感受的体现。

  关键词:油画风景;色调;情感;意境;

  一、色调的含义

  色调不是指颜色的性质,是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色彩评价。

  一幅绘画作品虽然用了多种颜色,但总体有一种倾向,是偏蓝或偏红,是偏暖或偏冷等等,这种颜色上的倾向就是一幅画的色调。

  通常可以从色相、明度、冷暖、纯度四个方面来定义一幅作品的色调,一幅画有明确的色调,红调子这就是从色相的角度来说;暗调子是从明度来说;暖调子是从冷暖来说;灰调子是从纯度来说。

  另外还有一种较少使用的定义方法:如果一幅画的明暗对比很强烈,就叫长调子,如果明暗对比弱就叫短调子,其他介于中间的就叫中调。

  总之,色调是指画面整体的趋势,而不是纠缠于其中的细节,如果作品没有一个统一的色调,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二、油画风景中不同的色调表现方式

  (一)、单一色相变化调和的色调表现

  单一色相的变化调和的配色方法源远流长,如原始人类在洞穴石壁上用土红、黑等单色描绘各种动物及生活用具,后世有些画家还沿用于壁画、装饰性绘画及工艺美术,但多给予新的形式和更强烈的表现力。

  东山魁夷的《蓝色的峡谷》,是用色相轮中蓝色相作为整幅画的色调,运用蓝色的明暗度、饱和度和冷暖的变化表现出充满画面的、并列着的杉树林的壮观。

  蓝色树冠像层云般重叠,杉树林的远近也被压缩了,笔直向上的树干巧妙地安排着,构成整幅画面单纯明确的蓝色调,似乎送来了音乐般的树林的歌声。

  在这蓝色的和声中,给予我们幽静、深邃的联想。

  留给观众整体的色彩印象,色彩的艺术感染力更集中,更明确。

  他的《白马森林》、《春雪》、《雪原谱》等许多作品都是采取了单一色相的变化调和的色彩创作方法。

  (二)、邻近色调和的色调表现

  即由色相轮中相接近颜色的配合而形成的色调,邻近色调和的色彩关系在生活中广为应用,如在室内色彩设计中大多数采用邻近色调和的配色效果。

  塞尚对色彩的观察、研究和表现,形成了自己新的色彩结构,运用色相轮中的色轮角里的邻近色推移的配色方法,即在色相轮中以某一个颜色与它相邻色或某一个颜色与它左右相邻的颜色形成的色轮角,一般不超过90度角(该色和另外一色中间相隔一个色相而形成的色轮)。

  塞尚在冷色域里选择了以蓝为中心往冷色过渡至绿,往暖色至紫一组邻近色;在暖色域里以橘色为中心往冷色趋向黄,往暖色趋向红。

  他的许多画基本上是采用这两个色轮角的颜色进行冷暖、明暗、强弱的色面推移,表现出色彩的多样和丰富,有时再以少量补色作为支持色(以求对比色效果)而构成生动、有力而达到和谐的色调,使色彩结构发展合乎逻辑。

  在各时代和各个画家的作品中体现出的面貌、风格、手法各异,然而都是用有限的颜色,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感和统一协调的色调。

  (三)、对比色调和的色调表现

  所谓对比色调是两个相挨的颜色表现出构成它们对照的效果,还可以说成是根据双方的颜色产生对比作用的现象。

  一般来说,对比色调和在色相轮中利用黄色与紫色、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橘红色等的补色关系。

  像这样非常对立的配色以及相互的衬托,构成有韵律感的色彩方法,在马蒂斯和毕加索有些作品中表现得很成功,1939年马蒂斯的《音乐》以近乎原色的红与绿、黄与紫、黑与白对比色主宰整个画面,运用它们的大小色块的比例变化,线与面的节奏变化组织出有旋律感的、轻重照应的色彩结构,产生绚烂富丽的效果。

  三、油画风景中色调的作用与意境的表达

  色调的创造是十分复杂和微妙的,色彩艺术语言也不是用简单的公式所能代替的,它既要有对色彩规律性的认识,又要有对艺术法则的掌握和运用,有了对色彩敏锐的感觉又有对色彩的规律性的认识,还需要对色彩进行提炼取舍、综合概括等艺术加工而形成集中统一的色调。

  在油画作品中,一个强烈总体的色调表现,将增加人的感受强度,人们的感受帮助理解,而这种理解又增加感受深度。

  色调对欣赏者来说, 是艺术作品的主要色彩倾向, 对创作者来说, 它是艺术作品的统帅和总指挥。

  所以有经验的画家部是善于用比较的方法找出色彩的微妙变化, 也用比较的方法修改画面,这就要求画家通过比较力求画面有一个统一的色调。

  色调与情绪的联系, 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因此不能凭主观臆造或任意捏合,任意捏合是引不起人们共鸣的。

  这种色调与人们情绪的联系, 只有确实反映了人们的共同感受时, 它才得到承认, 才能引起共鸣, 才有可能在艺术作品中产生感人的力量。

  当然技巧不是目的,不能为技巧而技巧, 而是为了更好地抒情写意, 集中地突出形象、意境!

  我个人认为风景画强调的“意境”,是指欣赏者主观心理因素方面的“意”与画面上呈现出来的客观方面的“境”二者之间浑然融合。

  在审美活动中,由于主体心理因素与客体因素之间融合的方式不同,所形成的境界亦有差异,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来构造自己的形象和情境。

  正如中国传统艺术重视在创作中的“缘物寄情”,即强调艺术要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求得作者和表现对象的精神合一,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同样,在油画风景中通过色调来表现意境也是可以达到的。

  参考文献:

  [1] 孙营.风景画研究.第一版.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2] 吴冠中著.生命的风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8。

  [3] (英)克拉克(Clark,K.)著.风景画论.吕澎译. 第一版.重庆: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8。

  [4] 朱效刚.谈风景油画中色调的表现.美术大观.2008.03期。

  [5] 田玉岭.浅谈色调在绘画中的运用.濮阳教育学院报.1996.02。

【绘画色调表现】相关文章:

青春的色调作文10-08

论郑板桥绘画风格及形式表现特色10-26

PS制作夕阳色调方法08-02

论油画风景的色调09-30

关于新表现主义绘画的情感世界感言10-05

UI设计的配色调色技巧09-30

美术课教案:认识色彩的色调10-07

金色调频电台宣传语12-28

林风眠绘画艺术表现在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