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毕业论文

美术论文

时间:2020-12-09 15:53:33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美术论文

  美术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丰富群众日常生活、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编整理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

美术论文

  放飞思维点燃孩子的艺术火花【1】

  纵观当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

  此时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了解。

  这些,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

  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

  我们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辨证法来看待教育,弄清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明确教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是学生。

  只有内因得到充分的调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下一代。

  下面就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谈一谈如何点燃孩子们的艺术火花,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

  一、 寻找创作的源泉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的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

  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

  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

  我在教学“交通工具”一课时,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上出现了多次抹擦的痕迹,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 我不画了,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开始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举着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

  于是,我把一个原先要画摩托的小男孩找来,问他为什么不想画了,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摩托告诉我,不知道那里该怎样画。

  这时,我才突然领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学生怎么画得出原本的摩托的部件、构造都不明确,难道我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

  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就善于从生活中捕捉。

  而孩子们还不是艺术家,就像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掌握时机。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 ,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二、 激起创作的兴趣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

  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相对大些。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般跨越两个阶段。

  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学生除了对色彩的敏感具有共同性,低年级的学生注重于外观形象,高年级则偏重于设计和制作。

  如五年级的《画脸谱》,假设简单地让高年级的学生仿造涂鸦,必定会兴趣大减。

  老师将课题稍稍一改,变成让学生来当京剧演员大师,顿时,场面马上变得热情高涨起来。

  脸谱上涂满了五颜六色的浓厚色彩,以前学生们只是在电视上观赏过,现在要他们自己动手,来给这些“演员”涂脂抹粉,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教师再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先观赏京剧录像片段,再借机把一些民族传统艺术的有关知识,诸如脸谱色彩的含义、脸谱的勾勒等知识介绍给学生。

  等到他们亲自动手时,一个个挥笔抹彩,似乎人人都像个化妆师。

  不过最后的作品如何,是否够标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至少在这堂课上学生的参与率达到100%,学生的兴趣激增,情趣高涨,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并了解了一些简单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知识面,并从中感受到艺术创作的愉悦。

  其次,电教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上桥梁。

  它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留恋、向往。

  再次,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如四年级的《用色彩画风景》等,如果教师只在教室中讲,该画哪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这样的闭门造车,

  不如让学生去实地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小巷两边的商店、理发店、小饭店、行人及往日熟悉的地方,然而,现在要学生用画家的眼光去感受它,感觉生活一下子是一幅完整的画。

  学生在走进环境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感悟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提高了。

  三、 用信心架起成功创作的桥梁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

  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

  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上比较欠缺,但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会发现,它也是很完美的。

  我看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写生作品总是和实物相差甚远,有时还遭到同学的嘲笑。

  他害怕上美术课,害怕自己的画被人看见。

  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这是孩子的天性。

  于是,我给他看了一张“凡高的自画像”。

  于是,那个孩子自信的举起了自己的“印象派”,这至少是个好的开端。

  我们在指导儿童创作的过程中,尽量让儿童作为画画的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画他们最想画的事物,老师只是事先做一些启发式的引导,让儿童自己想象,然后老师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补充,这样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自己的信心,孩子就不再畏难;

  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

  作为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诚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兴趣,展现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浅析从中国民间美术中谈民俗心态【2】

  在中国,人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意识和民俗心态,中国民间美术的各种各样的造型形态既然产生于各种各样的民俗事象中,这样就反映出一种独特的民俗内涵和审美意识。

  艺术是人类最真纯、最质朴、最精确的表象,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艺术风格应该最终反映创作者的人生观。

  中国的民间的个体很难有系统的人生观,在他们的民间美术作品中,中国劳动人民的人生观就得到了体现。

  一、繁衍与生存的民俗心态

  在中国,民间的劳动人民把繁衍与生存作为他们创作民间美术作品的永恒母题。

  在劳动人民的心里,对死亡的认识是很恐惧的,同时他们很渴望生命的诞生,这些思想一直都和中国的劳动人民紧紧繁荣关联在一起,他们为了摆脱对死亡的害怕,并且对新生命的向往,他们总是抱着乐观地、取积地的心态,花费自己所有的精力和能量去迎接困难、

  挑战困难,从而得到生存,他们不惜采用极其荒谬的自然宗教和巫术活动来祈祷和祝愿繁衍和生存,这其中当然存在着消极的因素。

  这些中国民间的人生哲学就直接反映到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当中,不然对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中国的民间美术作品中,就有很多体现出对求生的祈祷和祝福。

  如:民间剪纸作品中的《莲花生子》、《瓜瓞连绵》、《葫芦生子》等,民间刺绣作品中的《鱼钻莲》、《孩儿站莲》、《鱼戏莲》、《蝴蝶生子》等,民间年画作品中的《榴开百子》、《送子观音》、《连生贵子》、《麒麟送子》等等。

  在这些中国民间美术作品造型中,不难看出劳动人民对生命的崇拜,以及民间艺人采用借喻的手法创作出那些对生殖的渴求的作品,这些都是当时在中国农村的劳动人民的人生态度,就是感性大于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