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总结

乡镇信用社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2024-09-20 02:33:04 年度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乡镇信用社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xx乡位于xx县驻地西北部70公里处,东邻XX市热水镇,西连XX县田坝乡,南接xx县菱角乡,北交XX县上村乡。全乡辖富冲、xx、热水、小柳树、米支嘎、炭山等11个村委会,76个村民小组,5000多个农户,2万多人口,1.49万多亩耕地,最高点牛角山海拔2528米,最低点小江江面海拔1637米,牛栏江由南向北穿境而过。河谷槽区气候温热,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很适宜种植烤烟、西瓜、柑蔗、人参果等经济作物。境内有丰富的磷矿和铁矿资源,磷矿资源总储量5.7亿吨。农户收入主要于经济作物种植及务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多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域。

乡镇信用社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xx信用社在联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思想,仔细分析辖内经济结构和经济环境,主动迎合乡政府经济发展规划,不断延伸服务内涵,强有力地支持农民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继续加大经济作物种植投入,不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因地制宜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全体职工发扬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顽强拼搏,扎实工作,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政府满意,信用社综合效益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的“三赢”局面。

  一、统一思想认识,把支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农村信用社植根于农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准确的市场定位,重大的历史使命,激发农村信用社树立“大农业”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始终树立“靠支农树形象、靠支农防风险、靠支农增效益”的观念,扎实有效开展支农服务工作。xx信用社自觉把颁发农户小额贷款证工作作为支农创新服务方式的重要举措,认真执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极大地方便了农户贷款,积极兑现贷款证贷款利率优惠政策,正确引导农民规范使用贷款证,极大地满足了农户合理的资金需求。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抓好春耕生产是保证夏熟作物和全年农业丰收的关键。今年初,我社坚持把支持春耕备耕生产当作重头戏来唱,做到早调查早安排早发放。一是及时组织信贷人员深入农户家中进行调查摸底,注意了解掌握农户对资金需求的愿望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临柜人员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存取款频繁,收集农民的需求信息,为信用社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贷款、结算等问题提供依据;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信贷政策和办理存贷款的操作程序及结算方面知识,以减少农民在办理业务时不必要的麻烦;四是大力组织存款,清收到逾期贷款,为支农贷款的发放作好充分资金准备;五是根据农户生产经营实际的合理需要,及时足额地发放贷款,确保不误农时。到12月底止,全社将累计发放各项贷款17569万元,其中农业贷款累放14051万元,占比80%,帮助广大农民购买了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饲料等农用物资。

  二、因地制宜,优化服务,构筑支农通道

  20xx年,我社经过认真细致地开展贷款证年审工作,及时、科学、客观、准确地逐户评定贷款限额,90%以上农户全面建档,总授信额达20000万元,户均达4万元,在今年将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6530万元,许多农民及时得到资金支持,确实为农户资金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突出支农重点,注重支农实效

  随着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户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辖内部分农户已不满足自身责任田的小面积种植,他们就地或在周边地区承包农田,种植附加值较高的烤烟、西瓜、柑蔗、人参果等经济作物,同是传统农业,但规模效益明显提高,年收益提高。根据这一情况,我社不等不靠,抓住机遇,注重实效,加大农业贷款总量投入,确保支农资金足额发放到位,信贷人员及时深入村组调查,帮助农民分析市场风险,同农户测算每亩边际成本,逐户确定亩数,了解自有资金情况,测算好贷款金额,首先通过贷款证评定的限额发放,不足部分再用农户信誉担保形式发放贷款,及时足额满足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可以这样说,只要有致富门路,致富本领,我们将永远是他们资金的坚强后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支持辖内农户脱贫致富,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地成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支农主力军。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金融办的指导下,我县大力推动县域金融业发展,促进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特别是自2012年实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以来,全县金融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各项金融指标全面提升。20xx年是我县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攻坚之年,我办围绕深化改革方案,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实施农村保险改革创新试点、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及“三权一诚”抵押贷款试点,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十二五”期间全县金融业及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情况

  一是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十二五”期间,我县大力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xx年10月末,全县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0家、银行网点76个、自助银行54个,保险公司11家;拥有3家融资担保公司、3家小额贷款公司;新引进了2家证券公司、1家典当行;重组城投公司,新建汇金公司,注册资金分别达10亿、6.9亿元,资产规模分别达169.8亿、31.8亿元。初步形成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金融机构并存,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体系,成为XX市县级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县,全县金融从业人数是“十一五”期间的2.1倍。

  二是金融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十二五”期间,我们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支付体系建设,狠抓服务提升。2012年9月27日,全省首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在XX县白塔畈镇仙花村正式建立。截止今年10月底,全县已建有村级金融服务室27处,并将原226个助农取款点升级为“七位一体”(金融消费维权站,反假货币工作站,征信、外汇、国债、支付、反洗钱知识宣传站)的农村金融服务站。全县还设有atm设备123台、pos机具2178台。实施金融ic卡惠民工程和手机支付业务试点,发放银行卡86万张,发展手机银行1.6万户。上线了全省首个县域公交闪付系统,方便群众出行。鼓励商业银行“走出去”服务,“流动银行服务车”和“拎包银行”服务为留守老人、儿童和偏远山区农户带去了面对面的便捷金融服务。

  三是信用环境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我们狠抓国家级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以创建优秀金融生态县为抓手,切实加强诚信教育。印发了《XX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规划》指导开展信用建设,2012年我县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截至20xx年10月末,全县实现了对13.7万农户、1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50户家庭农场信用采集、评价,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数据库,解决了农村经济金融衔接互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已评选出4个信用乡镇、45个信用村、35716户信用户。我办加大对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和业务检查,每年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我县金融生态创建成效明显,2014年11月,XX县被安徽省金融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彰为2012-2013年度金融生态建设优秀县域,其中XX县名列全省各县之首。

  四是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信用创建强化了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意识,为各银行发放贷款吃了一颗“定心丸”,金融机构纷纷加快了金融产品创新:农发行创新推出“五位一体”信贷产品,突破了贷款不能直接到户的困境;建行、徽行开发了“助保金”、“金徽通”等贷款产品;村镇银行推出了“种植宝”、“金生通”、“科联贷”等信贷产品。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专门出台针对XX县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贷款意见。面向下岗再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巾帼、大学生创业等群体,创新抵押方式,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20xx年,我们又推出了“三权一诚”贷款产品,重点开展了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试点。

  五是信贷投放大幅增长。“十二五”期间,良好的县域信用环境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动,带动了信贷投放的快速增长,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基础。截止20xx年10月末,全县存款余额193.6亿元,是2010年的2.75倍;全县贷款余额103.12亿元,是2010年3.3倍,存贷款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存量存贷比53%,比2010年高出8.7各百分点。人均存、贷款由5年前的10586元、4962元增加到现在的28470元、15164元。

  六是证券保险市场迅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县加大证券市场的发展力度,先后引进了华安、海通两家证券公司,填补了我县证券市场的空白,截止20xx年10月末,两家证券公司已实现开户3640户,累计证券交易额31亿元。同时以建设国家级“农村保险改革创新试点县”为契机,引导保险机构创新推出了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农业菜单式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光伏发电设备保险、农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一系列适合我县实际的保险产品。扩大开展毛竹、森林、育肥猪、茶叶等特色农业保险;2013年我县创新开展的农房保险,得到了省主要领导认可并被省政府纳入民生工程在27个山区县推广。

  七是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初步形成。20xx年初,我办按照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要求,抢抓政策机遇,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确权成果,组建了县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实现农村产权的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资产评估、统一交易规则、统一组织交易、统一产权鉴定、统一抵押融资的“六统一”,促进农村产权的流转交易和抵押贷款工作,并开发了农村产权线上交易平台“农村产权交易网”,实现全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管理和电子化交易。

  八是中期评估顺利通过。按照金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方案,201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刘振伟率评估组到XX县开展中期评估工作。评估组认为,XX县实施改革以来,农村金融机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信贷总量持续增长,金融创新成效显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金融环境不断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农村金融综合改革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二、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第三年,我办按照《XX县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金政办秘〔20xx〕91号)安排,继续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等工作,并抓住农村产权改革试验和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机会,不断推进金融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全县金融工作基本情况

  截止10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3.6亿元,比年初新增存款27.4亿元,同比增幅19.5%;贷款余额103.12亿元,比年初新增贷款15.9亿元,同比增幅23.7%;存量存贷比53%。预计12月末,将实现新增贷款18亿元、贷款余额105亿元。全县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保余额14.8亿元。华安、海通两家证券公司实现开户3640户,证券交易额31亿元。全县11家保险支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8478万元,赔付6425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1、继续推动发展普惠金融

  一是继续加大金融机构组织建设。我县继续加大力度推动金融组织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深耕基层:江淮村镇银行在吴家店新设一家支行于3月21日正式开业;徽银村镇银行在青山镇和梅山XX区各设立了一家支行,均已开业运营;徽商银行在XX区新设一家支行并投入运营;县农商行整体搬入XX区办公;县农行XX区办公楼正在装修;三次增加县利达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2500万元、3062万元、3600万元,现已达到31526万元。今年以来,全县新增银行网点4个、自助银行8个、atm设备14个、pos机具457台、金融服务室1家、银行卡7.3万张。

  二是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基础建设。今年我们继续加强金融服务提升,我办XX县人社局、财政局,优化提升金融服务站功能,加载了社保金融卡服务,并优先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偏远行政村和没有金融基础服务设施的中心村设置村级社保金融服务室。实施金融ic卡惠民工程,整合传统金融支付、公共事业缴费、政府服务功能于一卡,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结合建设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XX县机会,大力推广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联合人民银行在全县布设了30个手机支付业务试点并逐步推广。加强对助农取款点服务考核,今年已撤销了30个长期零业务的站点。

  三是继续延伸金融服务下基层。今年以来,我们鼓励各金融机构实施金融服务下基层,打通偏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金寨农商行推出“拎包银行”服务,徽银村镇银行开展了流动银行服务车项目,将银行传统柜面业务迁移至家家户户现场办理,实现物理柜台的移动办公,可办理转账、发卡、余额查询、银行卡密码修改、存折补登、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开户等非现金业务,截至目前,“拎包银行”服务已累计办理业务23万笔,现金和非现金交易金额达1180万元;流动银行服务车已办理业务397笔,涉及金额339万元。

  2、夯实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继续加大既有信贷产品发放。继续发挥政府增信资金的放大效益,指导金融机构加大既有信贷产品的投放力度。今年以来,建行“助保金”发放2320万元,徽行“金徽通”发放18430万元,支持小微企业56户;徽银村镇银行“科联贷”和“普惠通”分别发放2190万元和177万元,江淮村镇银行“金生通”发放650万元。

  二是继续鼓励金融产品创新。今年以来,我们继续鼓励银行加强涉农金融产品创新:徽银村镇银行试点开展应收账款xx贷款1450万元,发放光伏发电扶贫贷款213笔、6390万元;邮储银行开办了“组织起来再就业贷款”业务,依托中国农批大别山农产品物流园已发放119笔、4620万元。我办指导县利达融资担保公司积极对接县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政银担”风险分担和代偿补偿机制试点,目前已与县内8家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共计发放了21笔、6151万元。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财产权和农民信用,开发出“三权一诚”抵押贷款产品,拓宽了抵押物范围,盘活了农村沉睡的资产,今年全县已发放农房财产权抵押贷款2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620万元,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600万元。

  三是推动农村保险改革创新试点。作为国家级农村保险改革创新试点县,今年以来,我办牵头积极与省保监局、各保险公司加强沟通对接,开发适合我县实际的保险产品。国元保险金寨支公司与县农业银行合作,选择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林)场等农村经营主体,推出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信贷+保险)业务,县政府出台了《XX县农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金政办秘〔20xx〕124号)指导工作开展,目前已发放贷款335万元;针对老年弱势群体开展“银龄安康行动”,开发出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围绕XX县8大特色农业产业开发出农业菜单式保险,由参保人自由选择参保品种;开发光伏发电设备保险对全县光伏发电设备实施保障,减轻贫困人员因灾损失;在全省率先推出生猪市场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同时继续开展好水稻、玉米、小麦等政策性保险及育肥猪、茶叶、农房保险等特色保险。

【乡镇信用社年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乡镇信用社主任述职报告201706-24

信用社年度的工作总结03-23

乡镇年度的工作总结05-18

信用社年度工作总结05-30

乡镇年度农业工作总结04-04

乡镇的年度旅游工作总结05-14

乡镇年度工作总结05-23

年度乡镇工作总结模板11-23

乡镇年度扶贫工作总结09-29

乡镇年度建设的工作总结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