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施工企业项目风险分析

时间:2022-10-06 18:14:41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施工企业项目风险分析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施工企业的项目风险分析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施工企业项目风险分析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施工项目而过多地投入或过低地报价,从而加大了施工企业项目风险。下面对各种风险作些分析,并提出防范建议。

  一、施工项目风险

  1.经济风险。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主要指在投标的过程中,为了中标而采取提高标准、降低造价以及减少设施等手段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损失。施工企业在目前不很规范的市场机制下,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形成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取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承担着极大的经营风险。经营风险的系数为:

  经营风险的高低说明了工程投标过程效率的高低,代表了投标工作的成功程度。经营风险高,说明投标的成功度小;经营风险低,说明投标是成功的。当经营风险系数大于100%时,则该项目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是亏损的。

  (2)财务风险。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普遍较小。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主体的法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业主在投标过程中增加了风险抵押或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数量,而且越来越多的业主将履约保证金由原来的银行保函改变为货币资金,这样就加大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额外沉淀量,加大了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另外,施工企业生产产品的独特性(单位产品价值高、生产周期长等)决定了履约保证金的数额大、抵押时间长,加之按比例付款和质量保证金制度又会积压一定比例的应收工程款等等,这无形中形成了更大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系数为:

  财务风险的大小说明了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终收益的高低。财务风险大,则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收益就低,反之亦然。

  (3)施工管理风险。施工管理风险基本上受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管理水平和约束激励机制的影响,是在所有各类经济风险中能为施工企业自身所控制的主要风险。它因项目施工组织(人员安排、资源配置、技术组织、资金使用)过程控制以及日常管理等活动而变化。一处项目上马,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组织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施工的最终效果。准确地测算某一项目的管理风险是比较困难的,其预见性较差,而且人为因素较多,所以施工管理风险系数只能笼统地被看成:

  系数不大于零时,说明施工管理风险基本上不影响项目基本效益的形成;系数大于零时,系数越大,风险越高;系数等于1时,项目基本无利可图;系数大于1时,项目开始亏损。

  2.社会风险。

  (1)环境保护风险。随着对经济可持续性发展需求的增加,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显得重要起来。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形成了社会效应,却影响到了企业预期利益的生成,同时使企业承担着一定的社会风险。

  (2)安全、质量风险。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实施越来越多的安全一票否决制和质量终身制,安全、质量工作日益重要,而且风险也越来越大,形成的社会效应也越来越重要。安全、质量问题还影响到了企业以后的工程投标工作。

  (3)职工对企业的信任度。职工的收入被纳入企业的社会贡献率指标内,职工对企业的信任度也成为企业面临的一种社会风险问题,影响到项目施工的工效等问题。

  3.其他方面的风险。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会有偶然性的不可预见因素出现,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和经济风险,同时给施工企业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失。

  二、风险比例及综合分析

  1.风险比例。

  对于某一个项目来说,各类风险出现的机会和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只能通过预测、分析,尽量准确地测算出各种风险所占的比例,确定项目的风险综合指数。

  项目普遍存在的风险是经济风险,特别是经营风险和施工管理风险。经营风险最先产生并给项目带来固定的风险支出,而施工管理风险随时存在,不断给项目产生经济压力,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这两类风险的比例较大,自身弥补性较强。财务风险会随着项目中标交纳抵押金、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以及因资金短缺而贷款等行为的存在而产生,产生的影响可预见性强,且风险稳定。这类风险的比例一般不大,但是纯属净支出,自身弥补性差。

  社会风险有时随政治风险起伏,有时单独给项目造成一定的压力,产生一定的风险。这类风险的比例小,但产生的影响有时较大。

  2.风险综合分析。

  项目中标前,施工企业应对投标项目的各类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即认真分析各类风险,大致计算出各类风险的比例,再计算综合的风险指数(系数)。

  综合风险指数(系数)=∑某种存在的风险系数×该种风险所占比例

  以综合风险指数(系数)分析该项目的效率期望值。

  另外,横向分析各类风险比例,寻找风险之间的互补性,计算各类风险的综合效益与综合支出间的差异,确定项目的可投性。

  三、施工项目风险防范

  1.减少风险范围,降低风险系数。

  在项目的投标、施工管理、竣工决算等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正确运用经济管理手段,减少风险出现的概率、风险出现的次数及风险种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减少风险开支,降低风险系数,提高项目管理的力度,加大项目效益。

  2.失彼顾此,亡羊补牢。

  科学地运用经济预测手段,分析各种风险回报,对在前期出现并承担的风险在中期、后期的管理中进行弥补,确保项目效益的产生。比如,政治风险损失用社会效益来弥补,政治风险损失用经济效益来弥补,经营风险损失用管理效益来弥补等等。

  3.明确风险目标,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风险损失。

  项目中标后,在经营风险已经形成的情况下,进一步确保其他风险目标,加强项目施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控制风险的产生和扩大,运用约束激励机制,制定避免产生风险的措施,提高项目效益,确保施工企业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