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英语中的妙语双关

时间:2022-09-30 13:53:07 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英语中的妙语双关

  摘 要: 英语双关语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中并有其生成的语言基础。双关语的妙用是语言运用技艺高超的一种表现,使用恰当能够达到多种艺术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英语中的妙语双关

  关键词: 英语双关语 概念 使用

  双关语(pun)即所谓的“妙语双关”,存在于每个民族的语言中。它利用语言中词的特殊的音义现象使其言在此而意在彼,以期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其特点是有意识地将词的一词多义或同音异义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或句子间相互的逻辑关系,来表达两层不同的含义,它或则妙趣横生、风趣幽默,或则寓意深远、令人回味,运用恰当可使读者产生富有情趣的联想,有一箭双雕之妙。另一方面,双关语既是一种玩弄词的多种意义和语音上的相似的游戏,又是修辞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它广泛应用于各种语言场合、文学作品、幽默故事及广告中,使语言显得幽默俏皮,造成诙谐戏谑的效果。本文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英语词义在双关语中的妙用。

  一、双关的概念及其生成的语言基础

  双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对其定义的界定迄今为止国内有关学者都存在不同的见解,虽然差异不大,但各有侧重。我国著名的学者王佐良与丁往道认为双关语是一种文字游戏,是利用语音相同、语义不同的条件,使某些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中带有明暗双重意义;而有的学者认为双关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游戏,而且是修辞的一种常见形式,它巧妙地利用一词多义或同音异义现象使一个词语或句子具有两种不同的含意,句意不直接表露出来,显得含蓄委婉,又十分幽默新奇。依据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定义:“Pun means the use of a word in such a way as to suggest two or more meanings or different associations,or the use of two or more words of the same or nearly the same sound with different meanings,so as to produce a humorous effect.”(双关指运用一个词语来暗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思或不同的联想,或者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音异义或近音异义的词语,以产生一种幽默的效果。)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这部百科全书式辞典将其定义为:“the humorous use of a word so as to emphasize different meanings or applications,or the use of words that are alike or nearly alike in sound but different in meaning; a play on words.”(双关,词的幽默用法,目的在于强调词的不同意义或暗示义,或是使用发音相同或相近但词义不同的词;一种文字游戏。)

  两种解释虽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就可以比较全面地概括双关的基本含义,即它是一种幽默地使用一个词来表达两层不同的意义,或幽默地使用同音或近音而异义的词语,使其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文字游戏,同时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因为这种手法巧妙地利用了词语的同形异义或同音(近音)异形异义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达中收到了生动幽默、一语双关的效果。

  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是有一定条件的,双关也不例外。根据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Archibald A.Hill教授的见解,一语双关有三个条件:

  (1)双重情境(double context),即双关所要形成的不同的语义路径;

  (2)铰链(hinge)即多义词或同音异义词;(3)触机(trigger)即促成使用双关语的关键因素。其中双重情境是双关语出现的客观前提,触机是促使双关语出现的诱发因素,而铰链是串联双重情境和实现双关的语言功能,如词语的多义、同音异义等。[1](P140―141)“双关”的铰链即作者或说话者所用的同一个词语、同一句话,必须准确无误地指向它所关涉的对象,即使关涉的另一方面比较隐蔽、含蓄、曲折,起码应该是比较明确的,使听者或读者能够略想便知,很快悟出其真正的含义,使交际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铰链是理解和分析双关句的出发点,是“双关”的连接点与轴心。但如果该“同一个词语、同一句话”所指不清或超出受话者的知识水平,致使受话者费解乃至百思不得其解,甚至于错误理解,就一定不是成功的“双关”。

  二、双关的使用

  双关语在古今中外的语言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不管是伟人还是平民,也不管是为了何种目的,都经常有意无意地使用各种形式的双关语,而他们的语言也因此或诙谐生动或幽默风趣或发人深省。当然有些双关语仅仅是俏皮话,逗乐之外确无多大意义,但如果能在讲话或写作中运用得当,使其惟妙惟肖,措词典雅,谐音妥帖,定能给讲话或文章增添光彩。双关语在使用上可分为一词多义双关和同音(近音)异义双关。

  1.一词多义双关语

  一词多义双关就是利用词的多种意义在不同语境下所产生不同意义的现象而形成的。由于绝大多数词都是一词多义,因此许多词都可具有双关的功能,从而使之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意义,产生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

  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向人们陈述独立战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说过一句有名的双关语: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or we shall all hang separately.(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否则我们将会被一个个地绞死。)正是由于hang的多义词特性,才能使富兰克林在同一个句中巧妙地利用它及其相对应的修饰语,为双关提供了可能,使其分别具有了“团结一致”和“绞死”两个不同的含义,[2](P194)幽默的话语却表达了深刻凝重的含义,既进行了政治宣传,又起到了号召的效果。

  看下面这则小对话,理发师和顾客共用一个词,即表达了双方各自的意思又暗示了对方:

  Barber:You need a haircut badly.

  Man:Just cut it nicely. You did it badly last time.

  理发师:你真该(badly)理理发了。

  顾客:理好点,上次你给我理得糟透了(badly)。

  badly是这则小对话中的关键词,理发师使用它意在敦促顾客及时理发,一则显得他确实在为顾客着想,二则使他的生意更好;而顾客很自然地接过他的话头,不但表达了对理发师手艺的不满,而且不无幽默地提醒他好好理,别再让他不满意。两人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同时妙用badly的不同意义,表达了两种不同的意义。

  在任何一种语言中,一词多义双关语的使用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的,生性幽默的人会在任何情境下不失时机地使用它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语言驾驭的超常能力;除日常生活中之外,一词多义双关语还广泛用于各种商业宣传活动中,广告策划者总是充分利用一词多义的特性,在广告词中大量使用双关语,使之即言简意赅又生动形象,以充分调动人们的想象力,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美国著名的杂志《时代》为自己做过这样的广告:“Make time for time.”(腾出点时间读《时代》(Time)。)广告词中的两个time表达了不同的意思,第一个为“时间”,第二个为其所宣传的杂志名称《时代》。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中更是缺不了这种双关语,以加强其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同时也有助于对作品中关键人物的刻画和性格的挖掘,甚至有时还会对情节的发展起暗示作用。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A Farewell to Arms中的“arms”就是寓意深刻的双关,“arm”一词除了有“武器或战争” 的意思之外,还有“怀抱和爱情”之意,书名既指明了主人公同战争永别,又暗示了同爱情永别。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在他的许多戏剧作品中都使用了一词多义双关,既显示了他深厚的驾驭语言的功力,又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世界文学界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在此仅以他的《哈姆雷特》为例。

  剧中哈姆雷特误杀了新国王的宠臣波洛涅斯(Polonius)之后与国王有一段对话:

  King:Now,Hamlet,where’s Polonius?

  Hamlet:At supper.

  King:At supper? Where?

  Hamlet:Not where he eats,but where he is eaten.A certain convocation of politic worms are e’en at him...

  国王:啊,哈姆雷特,波洛涅斯呢?

  哈姆雷特:吃饭去了。

  国王:吃饭去了?在什么地方?

  哈姆雷特:不是在他吃饭的地方,是在人家吃他的地方。有一群精明的蛆虫正在他身上大吃特吃哩……[3](P130―131)

  “At supper”除了“吃饭”之外,又有“被上帝召去”之意,指波洛涅斯已一命呜呼。当时哈姆雷特为了查出父亲暴死的真相从而为父报仇而一直装疯,新国王已经知道他杀死了波洛涅斯但故意当面问他,以查证哈姆雷特的虚实;而他则使用这种一词多义双关,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表面上的疯话来应对新国王。

  2.同音(近音)异义双关语

  和一词多义双关语相同,同音(近音)异义双关语也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和各种文体中,所不同的是,同音(近音)异义双关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起源或有时拼法完全不同但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使词语或句子产生语义上的双关,从而使语言在产生音韵美效果的同时,也达到或增强其表意效果。例如:You earn your living and you urn your dead. (你们谋求生计,火化死者。)这句话的earn与urn 同音,但意义不同,earn your living 指“谋生”,urn your dead 则指“火化死者”,它们出现在同一句中,显得很俏皮也很押韵; 在下面的句子中人们妙用了习语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的谐音: Drunk drivers put the quart before the hearse. (酒鬼司机往往拿性命当儿戏。 /酒鬼司机往往本末倒置。)句中quart是一种计量单位或是盛一夸脱液体的容器,是cart“马车”的谐音,而 hearse“灵柩、灵车”是horse“马”的谐音,指嗜酒的司机要酒不要命,读来不但诙谐幽默,而且有强烈的警醒作用,同时给人一种音韵美的感受。此类例子甚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文学作品中除了一词多义双关语外,还十分频繁地使用同音(近音)异义双关语,而后者有时在某种程度上使文学作品具有更深的含义和更深刻的思想性。如夏绿蒂・勃朗特的Jane Eyre(《简・爱》)中的女主人公Jane Eyre,“Eyre” 和“air”是同音异义词,象征着简・爱清纯、自然、质朴。她追求平等、自由和真挚爱情的勇气和执著就如同原野上吹来的一股清风。

  同音(近音)异义双关语也经常出现在商业广告中,这种双关语如果使用恰当,则与使用一词多义双关语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这句广告词是写在一幅为海滨浴场做宣传的广告画上的。其目的显然是要把广大度假者全家大小都吸引到海滨浴场来。在这则广告中,其设计者用sun and air(阳光和空气)对son and heir(儿子与继承人)来打动父母的爱子之心:“我们这里有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对你的儿子――事业及财产的继承人――大有好处。”

  三、结语

  语言除了它的表达功能之外,通常还可以反映出说话者个人的语言特色、人格修养、政治观点及人生抱负等。双关语产生于词的一词多义及同音(近音)异义现象,它的运用有一段历史的变迁。过去如莎士比亚时代,双关语的使用被认为是高级的艺术,对严肃话题也完全适用。但是,在现代,双关语不再被认为是高级艺术,一般不用于严肃的论述,只用于取得诙谐幽默的效果,以形成轻松的气氛。因此上,双关语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地从严肃的论述向通俗文学方向发展,其作用越来越趋向于调节气氛以达到幽默俏皮的效果。但是它的应用仍然不失为语言运用技艺高超的一种表现,而且使用恰当往往能够突出重点,言简意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另外,它一直以其幽默诙谐的特点,或讽刺挖苦,或揭露批评,或突出表现效果,使人在发笑的同时,领略其中的道理,受到某种启迪。

  参考文献:

  [1]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Hamlet[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

【英语中的妙语双关】相关文章:

英语中的励志作文10-04

英语中祝福的话10-05

英语面试中的误区10-01

英语简历中的自我评价12-30

英语简历中自我评价10-04

英语中的翻译技巧总结10-05

英语中关于狼的谚语10-01

简历中的英语水平10-01

警惕:英语中的“简历杀手”10-02

英语中的自我介绍例句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