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从BBS到专栏作者,我的“博客”生涯

时间:2021-05-27 20:39:15 社会实践 我要投稿

从BBS到专栏作者,我的“博客”生涯

一、我的博客历程 ,1、热情的BBS发贴人--遇到第一位伯乐 ,2、转战中人网 ,3、中国管理传播网--相当重要的交流平台 ,4、中国人力资源网--我的提升平台 ,二、我的收获 ,1、通过写专栏制造了我的“产品”--绩效管理 ,2、通过写专栏,被更多的HR人士所认识 ,3、有机会与人分享如何把文章写得更有创意 ,4、提升了我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 ,5、赚了些外快

  那天,仔细统计了一下自己近几年来的写作成绩,一共在27家杂志和37家报纸,发表专业文章100余篇,其中1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在中国管理传播网、中人网、中国人力资源网等10数家专业网站建立作者专栏,而且还在中国人力资源网开辟了“专家答疑”专栏,一不小心迈进了“专家”的行列,有机会与网友就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的专业问题进行互动。这些成绩在别人看来也许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对我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记录了我的成长历程,从一个对“绩效”一无所知的学生,到现在可以为网友解答问题的“专家”,从一个“HR的浅度通才”,到现在专于绩效管理研究和实践的专业人士,从一个普通职员到主管集团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的绩效经理,这一切都是写作给我带来的,是写作让我成熟、成长和成功!

  一、我的博客历程

  1、热情的BBS发贴人--遇到第一位伯乐

  2000年的时候,网络博客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也没有这么高的人气。那时候,网络的主要交流平台是BBS,大家在网站提供的BBS主题里唇枪舌剑地辩论,激动地发表观点,热情地评论别人,我就是其中之一。那时候,在HR专业领域,中国人才热线的BBS发展的最早也最好,人气很高,自从发现了这个交流平台,就注册了用户名,然后接连发了几个长贴,把自己想表达的一些想法一股脑地扔了出来,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过了几天,有一位署名QSY(很抱歉,我至今不知道我的这位伯乐的名字)的中国人才热线的编辑,给我发了一封邮件,大意是,“您好,我是中国人才热线的编辑,看到您发的贴子,感觉很好,我转了几个放在‘文粹’里了,给你写信,欢迎你给我们的‘文粹’写一些文章,我们可以考虑给你建立专栏。”之后,在QSY先生/女士的鼓励下,我就开始写一些不太成熟的文章,把自己对HR专业的一些感性认识总结成文,发给中国人才热线,开始从BBS的发帖人转向了文章的写作,尽管艰难,尽管很苦,但在中国人才热线的鼓励下,自己慢慢地也积累了一些文章,建立了专栏,那是我的第一个专栏。

  2、转战中人网

  2002年,搜索HR专业资料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中人网,于是职业习惯式地点开了“欢迎赐稿”,被里面的“文章超过20篇”可以建立专栏所吸引,于是从自己已有的文章里选了几篇投给了中人网,很快就收到了当时在中人网任高级编辑的李超平博士的回信,他说,“文章不错,有几篇可以用”。后来果然采用了几篇。我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一篇文章后面有网友这样评论:“这篇文章一看就是有操作经验的人写的”。这对于刚刚从事HR两年多的我来说,是个莫大的认可和鼓励。于是,我的写作热情被友好的编辑和热情的网友激发,几天就写一篇,那时,写文章,看评论成了我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终于,在2005年10月份,在我的文章积累到100多篇的时候,中人网兑现承诺,给我建立了主题为“一个HR眼中的绩效管理”的专栏。

  3、中国管理传播网--相当重要的交流平台

  尽管之前在中国人才热线和中人网发表文章,但一直没有在文章后面留下联系方式,所以除了和网络有交流之外,没有和传统媒体建立联系,真正帮助我和传统媒体建立联系的是中国管理传播网的总监汪兴洋先生。汪先生是个善于发现网络财经写手的人,目前在中国管理传播网建立专栏的作者有上百人之多,这其中汪兴洋先生功不可没。汪先生很细心地发现了我发在中人网上的一篇文章后面所留的电话号码,于是与我联系,问我是否可以在中国管理传播网建立专栏。我当然很高兴地就接受了邀请,并把所有的文章都发给了中国传播网。这是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专栏。为加强互动交流,汪先生特别用心在我的每篇文章后面都留下了我的联络方式--E-mail。经过这样一个小小的设计,使我与传统媒体建立了联系。直到现在我都认为中国管理传播网是传统媒体编辑发现好写手的重要平台,刚开始更是如此。传统媒体的编辑通过我的E-mail纷纷向我约稿,那时候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打开邮箱看到有“约稿”主题的邮件躺在邮箱里,因为那意味着自己的文章又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又可以和一些报纸和杂志建立合作关系,给他们供稿,使自己的文章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所以,我一直都把中国管理传播网看作是我与外界最重要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