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什么是第二方物流
什么是第二方物流,对于物流的了解你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什么是第二方物流相关信息,欢迎阅读!
什么是第二方物流【1】
第二方物流的定义有许多种,定义缺乏严肃性。
定义1(最常见):第二方物流,指买方,销售者或流通企业组织的物流活动。
这些组织的核心业务是采购并销售商品,为了销售业务需要而投资建设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并进行具体的物流业务运作和管理。
严格地说,从事第二方物流的公司属于分销商。
定义2:第二方物流是指生产企业聘请车队、仓库来做仓储、货运,属于功能性的服务;无论从哪一种说法来理解第二方物流,这种概念都已经脱离了企业自身的自我服务,从自给自足开始向分工合作转化。
第二方物流是企业自己的物流体制,它是介于企业一种完全的自主物流模式和完全外包的物流模式之间的一种物流模式。
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权。
不象第三方那样的被动,也不是完全自主那样的劳神费力。
什么是第二方物流【2】
1、自备运输工具和仓库已经使物资需求者(主要是商业部门)的经营成本过高,在微利的商业经营时代,这种成本的支出是商业企业难以承受的。
2、由于商品的市场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平衡,商业企业难以合理的配置物流设施的能力,无论怎样配置都可能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费或紧张。
3、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于商品的销售能力,而从事物流业却非其核心竞争能力的业务,因此,从事物流业务的成本一般比专业物流企业要高。
4、商业企业自己从事物流很难构造一个有效的物流网络,因此几乎难以达到及时供货的要求。
5、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并能提供日趋完善的物流服务,使得第二方物流原有的一些优势也逐渐失去。
第二方物流的意义
继第二方物流模式之后,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成为生存的关键,节约原材料、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是企业的利润源泉。
因此,专业物流的到来便显得水到渠成。
在第三方物流迅速占据市场的今天,中国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的比重仍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大得多,随着生产、流通领域竞争加剧,第一方和第二方选择第三方承担物流服务的情况将会更加普遍,这也说明国内物流外包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什么是第二方物流【3】
一、第一方物流
第一方物流(the First Party Logistics, 1PL)是指由物资提供者自己承担向物资需求者送货,以实现物资的空间位移的过程。
传统上,多数制造企业都自己配备有规模较大的运输工具(如车辆、船舶等)和运输自己产品所需要的仓库等物流设施,来实现自己产品的空间位移。
特别是当产品输送量较大的情况下,企业比较愿意由自己来承担物流的任务。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注重从物流过程中追求“第三利润”,由此企业感到,由制造商自己从事物流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
例如以下一些问题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显得越来越突出:
1)由于产品的市场需求在时间上是不平衡的,企业配置物流设施是根据需求旺季能力确定还是淡季?这往往成为企业头疼的事;无论怎样配置都可能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费或紧张。
2)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于它所制造的产品,而从事物流业却非其核心竞争能力的业务,因此,从事物流业务的成本一般比专业物流企业要高。
3)企业自己从事物流很难构造一个有效的物流网络,因此几乎难以达到JIT的要求,特别是供需双方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远的情况下,企业无法实现有效的物流。
4)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并能提供日趋完善的物流服务,使得第一方物流原有的一些优势淡然失色。
二、第二方物流
第二方物流(the Second Party Logistics, 2PL)是指由物资需求者自己解决所需物资的物流问题,以实现物资的空间位移。
传统上的一些较大规模的商业部门都备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和储存商品的仓库,以解决从供应站到商场的物流问题。
但是,传统的由第二方承担的物流同样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自备运输工具和仓库已经使物资需求者(主要是商业部门)的经营成本过高,在微利的商业经营时代,这种成本的支出是商业企业难以承受的。
2)由于商品的市场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平衡,商业企业难以合理的配置物流设施的能力,无论怎样配置都可能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费或紧张。
3)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于商品的销售能力,而从事物流业却非其核心竞争能力的业务,因此,从事物流业务的成本一般比专业物流企业要高。
4)商业企业自己从事物流很难构造一个有效的物流网络,因此几乎难以达到及时供货的要求。
5)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并能提供日趋完善的物流服务,使得第二方物流原有的一些优势也逐渐失去。
三、第三方物流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对效率的追求,使得在组织之间的社会劳动分工日趋细化。
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发展的柔性,越来越愿意将自己的不熟悉的业务分包给其他社会组织承担。
正因为如此,一些条件较好的,原来从事与物流相关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货代企业开始拓展自己的传统业务,进入物流系统,逐步成长为能够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企业。
我们把这种服务称之谓“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3PL)。
2、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内容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资流动的提供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方式。
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
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兴起,是物流专业化分工的产物。
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对物流市场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相关性。
国外有一种观点认为,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到社会的50%时,物流产业才能形成。
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的承担者是物流企业。
综观国内外物流业现状,物流企业种类繁多。
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按照物流企业完成的物流业务范围的大小和所承担的物流功能,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
功能性物流企业,也叫做单一物流企业,即它仅仅承担和完成某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可将其进一步分为运输企业、仓储企业、流通加工企业等。
综合性物流企业则能够完成和承担多项甚至所有的物流功能。
综合性物流企业一般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并且有着良好的物流服务信誉。
物流自理企业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物流企业。
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实践中,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物流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商业机构和各大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
第二,很多成功的物流企业根据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谈判条款,分析比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代理费用后,灵活运用自理和代理两种方式,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这里的物流代理是指借助于第四方物流的中介作用。
第三,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资金流动时间的有效方法,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让第三方物流经营者来承包其它企业的物流项目,对于企业而言,具有以下好处:
1)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其熟悉的核心业务;
2)可以取回从前在物流活动中的固定资产的投入;
3)从事第三方物流的公司能够提供更多相关服务,如环保、搬运包装物的多次利用等;
4)可以节省费用;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处理的物流量大,有能力投资大型的物流设施,且保持较低的物流费用;
5)增加自己核心业务的灵活性;
6)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从事物流业务中所拥有的经验和责任;
7)物流的服务质量因专业化分工而得到大大提高。
3、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一体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就提出了一体化的现代理论,应用和指导其物流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它们的生产商、提供商和销售商均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美国十几年的经济繁荣期既与该国重视物流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社会生产的物流效率和物流水平是分不开的。
亚太物流联盟主席指出,物流一体化就是利用物流管理,使产品在有效的供应链内迅速移动,使参与各方的企业都能获益,使整个社会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所谓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的整合化和系统化。
它是物流业发展的成熟的阶段。
物流业高度发达,物流系统完善,物流业成为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可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物流自身一体化、微观物流一体化和宏观物流一体化。
物流自身一体化是指物流系统的观念逐渐确立,运输、仓储和其他物流要素趋向完备,子系统协调运作,系统化发展。
微观物流一体化是指市场主体企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作为纽带的企业联盟。
宏观物流一体化是指物流业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物流业占到国家国民总产值的一定比例,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它使跨国公司从内部职能专业化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的发展形式,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
物流一体化的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
既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
同时,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从物流业的发展看,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一个层次上出现萌芽的,但是这时只是数量有限的功能性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一体化的第二个层次得到迅速发展。
如专业化的功能性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的出现,并发展很快。
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物流一体化就进入了第三个层次。
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一体化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德国、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认为,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第三方物流,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
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经济学和物流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精通物流供应链中的每一门学科,整体规划水平和现代管理能力都很强。
第三方面物流和物流一体化的理论为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契机。
即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加强竞争力。
【什么是第二方物流】相关文章:
什么是第一方物流11-14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劣势是什么02-20
什么是物流12-07
物流三方运输合同12-08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前景06-05
提高第三方物流效率的方法11-13
第三方物流的探究论文范文10-10
第三方物流服务合同02-20
物流三方运输合同6篇03-09
物流三方运输合同8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