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故事

时间:2020-12-04 15:07:19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中国历史故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历史故事更是各种精彩,小编就去找了一些中国历史故事的分享给大家看看。

中国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之陶行知的四颗糖

  1939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并任校长。

  有一天,正要赶去开会的陶行知在路上看到一个男同学在欺打另一个同学,陶行知赶紧走过去将其制止。

  陶行知认识这个打人的男同学,他父母早亡,只跟着奶奶生活,奶奶也管不了他,所以就养成了打架斗殴的坏习惯。

  陶行知问了问事情经过后才知道,原来是被打的同学欺负女同学,他看不过去才出面来“教训教训他”。

  看着这个男孩一脸的桀骜不驯,陶行知并没有立即批评他,只是说了一句“去校长办公室等我”就离开了。

  陶行知开完会后,先是去商店买了几颗水果糖,然后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那个打人的男孩正安静地站在办公室角落里等他,但陶行知不仅没有对他做出什么严厉的批评,反而是从口袋里拿出一颗糖递给他,然后和蔼地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办公室,并耐心地等着我到来。”

  说完,他又掏出第二颗糖说:“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孩看了看陶行知的脸,将信将疑地接过了那两颗糖。

  但是陶行知却并未因此停止,他又掏出第三颗糖递给那个男孩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

  这时,那个男孩惭愧地流着泪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用这种方式对他。

  ”陶行知微微一笑,又掏出第四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励你一颗,好了,现在我的糖也没有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你可以回教室继续上课了。”

  男孩惭愧地拿着那四颗糖走出了办公室,从此后,他就再也没有和别人打过架,相反还经常帮同学的忙,学习成绩也慢慢好起来了,最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了,后来还成为了一个中学教师。

  面对那个鲁莽的男孩,陶行知没有做出简单而武断的批评教育,而是找到了他值得表扬的地方,并用四颗糖作为奖品进行了表扬,从而让男孩明白了哪里有错,哪里又是值得肯定的。

  就这样,陶行知那普普通通的四颗糖,却悄悄融化进了男孩的心中,成了改变他的力量。

  中国历史故事之黄公望是怎么死的?

  《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出生于公元1269年,去世于公元1354年,是元代著名画家和全真教道士,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痴道人。

  黄公望原本的名字叫陆坚,因为幼年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双双离世,族人于是将他过继给永嘉洲平阳县一位姓黄的人家。

  此后陆坚改名黄公望,字子久。

  元朝至元年间,黄公望被浙西廉访徐瑛辟为书吏,此后在徐瑛手底下工作了一段时间。

  官场黑暗,争权夺利的情况时有发生,官员因为这种政治争斗入狱的不胜枚举,黄公望便是其中一个。

  黄公望当书吏当的好好的,尽职尽责,也没有出现什么纰漏,最后却因为被人诬告,最后被逮捕下狱。

  出狱之后,黄公望对黑暗的官场充满了失望,于是拜师金月岩,进入全真教。

  曾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

  后往来松江、杭州等地,卖卜为生。

  本来对于黑暗混沌的现世就已经存在不满,等到进入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之后,黄公望更加的看破红尘。

  他开始游览四方,浪迹天涯。

  因为长期出入名山大川,黄公望开始对江河山川产生兴趣。

  这也是为什么,黄公望的画作大部分都是名川大山的原因。

  黄公望痴迷于山川,为了更好的领略山川的情韵,在居住在一地的时候,当地山川仿佛成了他的情人一样,让他流连忘返,见之不忘。

  居住在玉山的时候,朝起晚睡,全身心的沉浸于大自然之中,观察虞山的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

  居住在松江的时候,黄公望对山川的痴迷已经到了如痴如醉,思之如狂的地步。

  沉浸于观察山水的他,经常在山中静坐就是一日,而且这种情况还是连绵不绝,废寝忘食。

  居住在富春的时候,总会在身上背着一个皮囊,理念装满了他绘画用的画具。

  走到山中,但凡见到山川中美丽的景色,他都会铺开画卷,将所见摹写出来。

  富春江北有大岭山,公望晚年曾隐居于此,他以大岭山为师,曾画有《富春大岭图》。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一生绘画的最高成就,这幅画起稿于至正七年,期间断断续续,历经数年,到至正十年,黄公望为这幅图作题之时都还没有最后竣稿,而那个时候黄公望已经八十三岁,绝对是他技艺最精湛的时候。

  《富春山居图》描绘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坡陀起伏,林峦深秀,笔墨纷披,苍茫简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作的瑰宝。

  不过可惜的是,后来因为人为的原因,《富春山居图》最后吧诶烧成两段,后人分别取名为《剩山图》和《无用师卷》。

  黄公望虽然在画作上的成就很高,但实际上他开始学画山水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

  最开始的时候,黄公望学习赵孟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人的技法。

  到了晚年的时候,或许是对山川成竹在胸,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画法大变,自成一家。

  黄公望晚年住于杭州筲箕泉,在活到八十六岁的时候高寿去世。

  中国历史故事之荀首是怎么死的?

  荀首是晋国执政大夫荀林父的亲弟弟,荀林父在政治道路上,对荀首给予了很多的帮助。

  虽然有哥哥的帮助,但是荀首仍然是中年之后才得到重视的。

  为何荀首拥有那么大的能力却没能受到上位者的青睐?他最终是怎么死的呢?

  荀首的能力体现在晋国的一次败仗中,虽然是败仗,但是荀首却表现得异常优异,非常令人惊叹。

  这场战争是发生在公元前597年的晋楚邲之战。

  邲之战对晋国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场战争的失败,晋国自晋文公时代以来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甚至被楚国所夺走。

  晋国在此后的十多年里,都没有能够夺回霸主的地位。

  发生了邲之战的这一年,晋国朝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也是邲之战晋国失败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六卿权力分配不均所导致的利益纠纷问题。

  原执政大夫郤缺去世了,病重的时候,郤缺将执政大夫一职交给了中军佐荀林父。

  其实上一任执政大夫赵盾病故的时候,中军佐荀林父就应该顺理成章的坐上执政大夫的位置。

  但是,赵盾素来和郤缺亲厚,所以临终前破格提拔郤缺为执政大夫,只能对不起荀林父了!荀林父被压制多年,郤缺也深觉对荀林父的愧疚,所以才将执政大夫一职交给了荀林父。

  荀林父当上执政大夫以后,对晋国六卿班子进行了一部分的调动,郤缺的儿子郤克被荀林父拉入六卿,直接就跃升上军佐的位置。

  而且晋国其余六卿,也有相应的改变。

  但是,晋国的先氏、赵氏的赵旃并没有被拉入六卿当中。

  所以,在邲之战中,先氏和赵旃两人故意搅乱晋军计划,挑起了楚军的进攻。

  晋军应付不来,只能节节败退。

  荀首在这场战争中,将自己的儿子荀罃派去阻止大战的爆发,想要拦住冲动去向楚军挑衅的两人。

  但是,当荀罃赶到的时候,赵旃等人已经和楚军打起来了。

  荀罃不得已加入了战斗,因为荀罃带的随从非常少,所以他们这群人很快就抵挡不住了。

  荀首带着荀氏的亲卫队杀出一条血路,来到了黄河边,却发现仍然不见荀罃的.身影,他不放心荀罃,只能延缓渡河时间,又杀了回去。

  荀罃已经被抓住了,所以荀首只能选择为将来换回儿子增加筹码,就是抓住楚国的公子,以及杀掉楚国的大臣,再将其尸体带回了晋国。

  史料记载,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荀首见先縠率先渡河,就曾用《周易》卦象推演和卜算过,他当时给荀林父说的是,先縠的部队不听军队纪律,将遇到危险。

  他精通占卜、洞察实际,是一位文采斐然的才士。

  而且,晋军一边倒的情况下,他还能率领部下杀了那么多的楚军,可以看出他的领导能力。

  最后他抓住了楚国的公子,和杀掉了楚国的大将,带回了楚国大将的尸体,可见荀首在面对儿子失踪的情况下,依然非常冷静,而且指挥才能是特别的优秀。

  前面我们提到了,这么出众的荀首为何直到邲之战才开始展露他的才华和能力。

  荀首是荀林父的弟弟,但是后来荀首被分封出来了,也就是说荀首的荀氏和荀林父的中行氏已经开始分宗了。

  荀首需要独自一人在朝廷中打拼,本家能够给予他的资源是有限的。

  再说,就俩他的哥哥荀林父都被压制了那么多年,荀首作为弟弟,就更加别说了,肯定也被压制得厉害。

  最后,我认为是荀首自己的原因。

  要不是这一次大战中,荀首的儿子被抓,激发了荀首的斗志,荀首一定还会继续无名下去的。

  荀罃是荀首心爱的儿子,儿子被抓以后,荀首回到国内,想要更多的权力,更高的地位,这才得以使晋景公看得上荀罃的分量,愿意拿东西换回荀罃。

  荀首是病死的,他一生都没能当上中军元帅,但是他的儿子荀罃被他换回来了。

【中国历史故事】相关文章: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09-16

有趣对联故事04-20

读书故事征文01-25

有趣对联故事10-05

餐桌礼仪的故事02-17

神话故事课件12-09

成语背后的故事12-09

关于列宁的故事07-27

有趣的对联故事02-15

有趣的对联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