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商朝的经济发展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左右。到商代后期,都邑里出现了专门从事各种交易的商贩,吕尚就曾在朝歌以宰牛为业,又曾在孟津卖饭。
商朝经济发展介绍
农牧业
商人从一开始就是一农业为主的部落,商汤曾派亳人帮助葛人种地。
甲骨卜辞中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反映商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在畜牧业在商代出土的除了有六畜的遗骸外,还有象骨,说明当时北方还有训象。
并且掌握了猪的破坏技术,开始了人工养淡水鱼。
手工业
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尤以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高峰。
成为商代文明的象征。
而且商朝人已经发明了原始的瓷器,洁白细腻的白陶颇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细的玉石器表现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艺。
丝织物有平纹的纨,绞纱组织的纱罗,千纹绉纱的縠,已经掌握了提花技术。
商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牵着牛车和乘船从事长途贩运的商贾。
到商代后期,都邑里出现了专门从事各种交易的商贩,吕尚就曾在朝歌以宰牛为业,又曾在孟津卖饭。
人口
虽然商代没有人口调查制度的具体记载,但从甲骨文的祭祀卜辞用牲资料中可以间接算出晚商人口。
商朝的传说
传说商族是高辛氏的后裔,居黄河下游,有着悠久的历史。
舜时,商族出了一位杰出的军事首领——契。
后来商人把他称作“玄王”,作为始祖,并编出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的颂歌来赞美他(《诗经·商颂·玄鸟》)。
太康失国时,契的孙子相土开始向东方发展,《诗经》上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到夏朝中期,契六世孙冥“勤其官而水死”(《国语·鲁语上》),商人“郊”祀之。
冥子王亥“作服牛”,向河北发展。
到契第十四代孙汤时,商已成为东方一个比较强大的方国。
《国语·周语下》说:“云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汤即天乙,姓氏为“子”,甲骨文称大乙,后世习惯上称之为成汤,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商族首领,相传曾被囚于水牢。
他在当选为首领后,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众叛亲离,便着手建立新的王朝。
首先,以德立威,厉兵秣马,使临近部落纷纷归附。
其次,翦除夏王朝方国葛(今河南宁陵县北)、韦(河南滑县东)、顾(山东鄄城东北)、昆吾(河南淮阳南), “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
最后,向夏王朝首都发起进攻。
双方战于鸣条(河南封丘东),夏师败绩。
灭夏后,汤回师亳邑,大会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于亳。
【商朝的经济发展】相关文章:
商朝人的后裔在哪09-27
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11-14
商朝轶事改写作文10-05
东莞经济发展论文10-09
韩国经济发展论文10-09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论文10-0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0-05
经济发展调研报告09-18
经济发展英文论文10-09
关于经济发展的大学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