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现代纤维艺术与环境空间的关联
现代纤维艺术与环境空间的关联【1】
【摘 要】纤维艺术在建筑空间中的使用历史悠久。
现代纤维艺术的实用性逐渐减弱,从实用艺术领域走向了纯艺术领域。
现代纤维艺术参到在现代建筑空间的装饰艺术中,反映了对空间内涵的理解和追求的非常规表现。
飞速发展的现代建筑,促进了现代纤维艺术的繁荣。
通过不断变化的独特的艺术语言,现代纤维艺术逐渐与现代建筑空间环境融为一体,使观众所处的环境融入于欣赏的过程中。
【关键词】现代纤维艺术;环境空间;关联
众多事例表明,现代纤维艺术本身的实用性已经减弱,它的意义越来越倾向于供人观赏,因而从实用艺术领域走向纯艺术领域。
在现代纤维艺术的创造过程中,要先以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为基础,与现代人的审美意识相接轨。
除了在各个展览会上展示之外,现代纤维艺术品还以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各大建筑中也纷纷出现了纤维艺术品的身影。
包豪斯宣言的第一句话是:“建筑物是一切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1]可以理解为建筑是终极的艺术作品,其他艺术都是依附于建筑的,为建筑服务的。[2]
纤维艺术之于建筑空间历史悠久。
吕尔萨先生也曾积极提倡重振壁挂艺术、组建编织语言,并提出纤维艺术与空间环境相结合的观点,且曾试图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展现出来。
现代纤维艺术作为媒介参与在现代建筑空间的装饰艺术中,反映了对空间内涵的理解和追求的非常规表现。
飞速发展的现代建筑,促进了现代纤维艺术的繁荣。
通过不断变化的独特的艺术语言,现代纤维艺术逐渐与现代建筑空间环境融为一体,使观众所处的环境融入于欣赏的过程中。[3]
一、空间媒介的载体与传播
现代纤维艺术作品与空间环境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艺术效果和精神意义在依托周围环境的前提下才能较为生动地表现出来。
空间秩序的限制和纤维材料的多样化,共同推动着现代纤维艺术语言的复杂和多样的表现形式。
现代纤维艺术的空间,不仅丰富着建筑空间而且也提升空间环境的艺术风格,为现代城市建筑空间增添了文化色彩。
由于传播的需要,现代纤维艺术已经从小空间展示走向巨大的户外场景,加上一些作品的主题、创作内容的需要,也需要利用更大的空间进行展示。
随着现代纤维艺术创作“和谐”、“自然”、“环保”的主题进一步丰富,展示场地安排在室外更合适。
现代纤维艺术从室内到室外,成为纤维装置艺术,为当代城市规划、建设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多样性,给现代纤维艺术语言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会。
现代纤维艺术作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纤维艺术在墙壁或室内空间环境中,成为现代纤维艺术环境的一部分。
当作品被放在整体的环境构成中,其所扮演的环境角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有助于烘托艺术作品,提高观众的审美感受。
根据纤维的艺术表现形式,应考虑将展会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观赏。
大部分作品几乎总是展示在展厅或工作室之类的室内环境或其他封闭半封闭环境中。
然而,随着现代纤维艺术的语言表达的多元化,许多作品从室内走向室外,有助于向公众开放。
在台北东区敦化南路的林荫中,穿越繁华的街区,透过树木的间隔让城市有了绿洲般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成为城市呼吸的窗口。
艺术家蔡芷芬利用这块城市绿地创造了一个以自然互动为主旨的“花海空间”[4]。
作品以花海形象入手,透过粉嫩彩色的亚克力纤维穿梭于树木之间,展现一个以城市绿地为主体的迷宫形象,借用纤维材料的自身质感形成一种都市方寸之间生生不息的律动感。(图1)图1 蔡芷芬《花海迷宫》,材料:亚克力纤维(图片来源:台北东区当代艺术展)
现代纤维艺术是室内环境艺术的一部分,无论是整体的统一或集成到整体环境中,都有建筑、家具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建筑材料、形状和色彩的艺术氛围下,纤维艺术可以进一步创造一个空间环境中的自然。
现代纤维艺术的形式是非常广泛的,有极其丰富的艺术语言,它具有很强的适应各种建筑环境的能力。
由于纤维天然的亲和力,它具有其他公共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让人享有高度可视化的精神愉悦,体现了人性化的美[5]。
传统纤维艺术与现代纤维艺术有不同的空间设计理念。
现代纤维艺术与现代建筑空间组合,以现代空间环境和城市人的标准为设计理念,展示一个新的艺术视野。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现代环境艺术、现代纤维艺术主题、表现形式、颜色等提出了新的需求,也给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新机遇[6]。
二、空间秩序的突破
西方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是非常不同的,区别在于它们不同的建筑结构。
传统建筑墙体承重结构是沉重的石头,以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重量需要,建筑的内部空间可以自由分割。
现代建筑则采用钢承重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墙壁可以不再承重,这使得空间分割变成自由空间的划分,空间和空间之间变得透明起来。
艺术家突破空间构成,尝试深化纤维材料的运用。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纤维艺术家希拉・席克斯为了展现粗犷与细腻的混合风格,创作了亚麻和丝绸组合系列作品(图2)。
亚麻和丝绸是两个不同质地的纤维材料,天然纤维材料必须包含和谐的因素,但两者在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两种材料的应用在系列作品中,必定会产生丰富的视觉和装饰效果。
这些作品如艺术家的设想,既富有诗意,又突出高贵,那些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绳线展现出安静的另类野性。
美国艺术家多娜・布雷夫曼为某公司制作的现代纤维艺术作品,由多个染色纱线缠绕的圆棍精致地组合成每个单元,再将多个单元组合成交错的形态。
水平、垂直方向的直线使它给人安定的感觉,而曲线的起伏体现使它富于变化[7]。
三、空间艺术的传承
在20世纪初,包豪斯时代的理性主义引领着现代建筑风格的变化。
主要变化在于包豪斯对外墙的装饰性建筑否定。
他更关注如何设计合理的内部空间,认为外形是由内部结构决定的,内部结构由合理的空间决定的。
现代纤维艺术复杂的不规则几何造型、鲜艳的色彩都反映了织造技术的合理使用。
虽然在平面维度上创作,但艺术家对材料和结构的重要性认识已完全改变了传统纤维艺术。
这种转变,奠定了在物质和结构上建立现代纤维艺术的基础,以及在建筑中采用现代纤维艺术形式构建新的审美价值体系,生成现代建筑空间的基本语言[8]。图2 希拉・席克斯作品
在20世纪末,人们力求建设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并将设计和人类自然统一起来。
室内空间不仅仅在建筑物形式上体现价值,也在反映自我价值的要求;除了为人们提供物质功能的室内空间,也在提供精神方面的诉求。
包豪斯功能至上的设计原则触发了现代纤维艺术从对视觉的关注到对空间环境的关注,影响了西方现代建筑空间的视觉效果,引发了建筑的又一个设计革命。
纤维艺术之间的语言和现代建筑空间变得越来越密切[9]。
通常情况下,现代纤维艺术作品以装饰墙面建筑空间为主要目的,同时利用纤维材料的质感,使得现代纤维艺术作品起到御寒、保暖、防潮、降低噪音及其他功能的效果。
近年来,现代纤维艺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在欧洲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占重要地位,我国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纤维艺术产品作为空间艺术的装饰。
它的新颖、自然和温馨的装饰特点,反映了主人的文化品味和典雅风格。
艺术家们开始认识到,无论是壁毯、地毯或立体化表达的现代纤维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势必对建筑空间环境有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深厚的艺术语言表现影响着建筑空间环境[10]。
现代纤维艺术与建筑空间的辩证关系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特点。
瑞士艺术家莫依克・席勒为教堂设计创作的《无题》堪称现代纤维艺术与室内环境结合的经典之作。
作品悬挂在教堂正中的墙壁上,由造型简极的几何形渐变排列组成。
方形浮雕织物色彩单一,与建筑整体颜色合二为一,几何形体有序的排列又和建筑的结构、座椅的布局相协调。
视觉效果显得富有节奏和韵律,有力地烘托出教堂的庄重、肃穆、宁静的氛围,而作品向上的整体趋势和灯光的烘托更加使人们进入到意念的冥想中。
纤维艺术从中世纪就出现在教堂中,同样是为教堂服务、宣扬意念,这件作品以抽象的手法体现出截然不同的精神升华,显示出现代纤维艺术在环境艺术中的重要传承。
参考文献:
[1]冀蜀晋.纤维艺术与建筑空间的和谐之美[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2]郑丹.浅谈纤维艺术与空间环境[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07).
[3][10]邹迎双.论现代纤维艺术与建筑空间[J].赤子,2012(06).
[4]�怡利.台北东区当代艺术展[EB/OL].
[5]邹启华.西方现代建筑空间特征对纤维艺术的影响[J].美术大观,2007(12).
[6]王晓蕾.现代纤维艺术的材料语言特点[J].工程建设,2012(09).
[7]郑丹.浅谈空间环境与纤维艺术[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1).
[8]李欣洁.室内设计中的纤维艺术的表现与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1.
[9]百度百科.纤维艺术[EB/OL].2013-02-02.
现代纤维艺术与空间环境【2】
摘要:纤维艺术作品已成为空间环境中的高雅装饰品。
纤维艺术品与空间场所的关系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代纤维艺术作为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构成语言,考察其语义,应随着人们艺术实践活动的发展和新艺术观念的出现,使其在艺术形态、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段等许多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在空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纤维艺术;空间环境
空间环境是建筑与人直接交流的重要场所。
几乎人们所有的日常行为、活动都离不开空间的参与。
随着科学的发展及人文思想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适合居住或生活等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人产生心理上的舒适感,能营造出丰富氛围的环境场所。
纤维艺术作为空间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充满人性化气息的软性材料和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成为联系空间与人的纽带。
纤维艺术,即是艺术家利用这些与人类最具亲和力的天然动、植物纤维(毛、棉、麻、丝)与人工合成纤维材料,以编织、环结、缠绕、缝缀等制作手段来塑造平面、立体、和空间装置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
空间是具有容纳物质存在与运动的属性,空间环境就可以理解为容纳物质存在或运动的场所。
一、现代纤维艺术特点
现代纤维艺术既有传统工艺美术的属性,也有现代艺术设计的特征,在现代人们的生活当中越来越受到欢迎。
现代纤维艺术的根本职能,就是建立更适合人活动的室内空间环境,作为室内空间环境中的纤维艺术作品,由于其材料的特殊属性,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有温馨、亲和、舒适等综合享受。
在室内空间环境中,合理运用纤维艺术作品可以创造惬意、舒适的室内环境和温馨、亲切的个性化情调空间。
现代纤维艺术正蕴涵着对人类生活的关注,对人类情感的理解。
二、现代纤维艺术在空间环境中的形态
现代纤维艺术从建筑壁挂走向建筑空间,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室内走向室外,越来越多的软雕塑艺术、纤维装置艺术作品给当代城市建设和居住环境提供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特别是纤维艺术多变的造型,适合现代空间环境多样性的要求,因而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1. 二维平面形态
现代纤维艺术在空间内部的形态主要是以壁挂形式出现纤维艺作品,它们多以悬挂的方式装饰于墙壁上,与平面设计作品类似,这些平面纤维艺术作品用各种纤维编织出来,风格多样,可分为具象的、抽象的、意象的表现手法来创作毯状壁饰;另外,地毯作为传统的纤维制品仍然在现代空间环境中发挥其装饰性与实用性。
它们风格多样,既有追求毛感厚重的,也有追求麻感质朴的;既有追求色彩丰富变化、造型严谨的,也有追求肌理外观、强调材质表现的。
2. 三维立体形态
环境空间是三维的,现代纤维艺术的立体形态是指公共环境中的小型纤维材料陈设品和大型软雕塑。
它们能够与公共环境交相辉映、与建筑相互融合。
此种形态具有浮雕或圆雕效果,这种使用软质材料进行立体塑造的艺术形态,充分展现了艺术与技术结合后产生的内在魅力,强调了作品的肌理美,增加了编织艺术的语言,使作品的构成关系更加多变,促进了加工工艺的发展,营造了艺术的空间环境。
3. 装置艺术形态
纤维艺术的装置形态是将纤维艺术的展示空间无限扩展到大自然中,以至达到其形态与大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使这种艺术与自然、人达到完美的融合,纤维艺术家通常都是借助于此艺术形态来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利用装置形态向观者发出无言的呼唤,借助于作品本身给大自然以美感的同时向观者诉说作品内在的意义。
4. 动态艺术形态
现代纤维艺术中听觉效果的运用,往往从另一个角度充实了空间设计功能。
动态形式的纤维艺术品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设计中,它们在制作工艺上大致可分为自然游动和借助机械效应两大类。
前者往往利用气流、引力、比重、温度等种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后者则是应用光、水力或电动机等的功能。
现代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也为纤维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遇。
三、现代纤维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共生
现代纤维艺术品与空间环境的关系是人们目前比较关注的焦点。
现代纤维艺术一般体量大,对建筑环境的氛围起着极大的影响,它的艺术魅力给人极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
现代环境风格多样,而现代纤维材料为不同的生活空间提供了各种平展的、弯曲的、三维的艺术形态,它们特有的材质使其具有亲和力以及装饰与实用的功能,在人的心理感应的作用下,与整体的环境空间升华成丰富而统一的空间表现性。
现代纤维艺术的空间存在形态在现代环境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为各种环境空间增加了活力,纤维艺术家们以独特的视角注视人们的生存空间,以环保为前提,以美化为标准,为纤维艺术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现代纤维艺术表现语言的实质是通过赋于一个符合特定空间内的的物化形态,来创造各种独特的或二维的,或三维的美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当然是与人类密切关联的。
正是由于这种关联性,现代的纤维艺术常常会给一般的空间环境增添许多不一般的东西。
作为影响纤维艺术存在的因素之一,人类的行为会引导我们打破纤维艺术设计要有固定视点的常规,使它产生在不同空间环境不同时间所要求的不同效果。
小结
现代纤维艺术满足了人对自然的归属感,已渗入到现实社会和个人精神的方方面面,给紧张疲惫的现代人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纤维艺术作品在空间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将发挥的越来越大,也将继续向更先进、更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从烈,秦栗,薛建新著.纤维艺术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
[2] 林乐成,王凯著.纤维艺术[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4月.
[3] 赵饱著.别具魅力的软雕塑[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年6月.
[4] 赵魏岩著.当代建筑美学意义[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纤维形态与空间艺术研究【3】
摘 要:“纤维艺术”是最近几年才被正式提出的新概念。
随着人们艺术实践的发展和艺术观念的变革, 使这门古老的手艺在艺术形态、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段等许多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对家居空间环境的氛围有着极大的影响和作用, 纤维艺术品质软轻盈, 触之舒适, 视之温暖, 纤维艺术品与空间环境风格的和谐, 营造了家居艺术空间, 在环境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纤维;空间;材料
“纤维艺术”是最近几年才被正式提出的新概念。
此前,我们一直把用于室内陈设的编织品称为地毯(carpets)、壁挂(tapers)。
这类编织品常常具有明确的使用功能,它和御寒、保暖、降低室内噪声等功能结合在一起。
随着人们艺术实践的发展和艺术观念的变革,使这门古老的手艺在艺术形态、创作观念和表现手段等许多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在表现形式上,从平面走向空间;在使用的材料上,从天然纤维扩展到化纤、金属、塑料、玻璃、橡胶……几乎所有可以形成纤维的材料都被应用到作品的创作之中;在创作题材上,从传统的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花卉、景物、动物图案、几何图案和宗教故事演变成为抽象的、具有强烈个人情绪化的、含混不清的现代艺术;在作品的应用环境上,从建筑的附着物演变成为具有自主性和独立品格的艺术形式。
这门古老的手艺流传到现代人手中,其面貌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过去的纤维艺术是铺在地面上,贴在墙壁上的空间中界面的附属品,而现在是室内空间有机的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处处是钢筋混凝土筑成的丛林,处处是形形色色外观设计工整有致,冷漠而毫无情感的玻璃盒子,一系列的几何化的有棱有角的家具,建筑、物体充斥着我们的生存环境,使我们急切渴望着装饰,人性及自然的回归。
而作为人们休憩放松场所的家居设计中要求赋予更多审美的、情感的、文化的、精神的含义。
软材料的柔和温暖恰好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对人投射着一种心灵的慰藉。
纤维艺术为人们呈现了另一个世界――粗糙却有生命的朴实,简单却有自然的气息,柔软而洋溢着人性的温暖的世界。
美国设计家普罗斯曾经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个要素: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要素:人性。”而家居空间中的纤维艺术作品天然的亲和力成为了缕缕温情,让人们感受到了无比的温馨和亲切,进而得到了心理上的休息和放松。
纤维艺术作品成为了人与空间交流的人性载体。
现代生活人文观念的要求,传统美学概念中的肌理美,以及借纤维艺术的肌理美回归自然的想法,也使家居空间中的纤维艺术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点。
使用材料的进一步拓展,纤维材料与其他各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受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特别是装置艺术的影响;现代建筑中许多水泥、金属的材料与空间,迫切需要具有人性化的“物”来作为建筑和人之间的交流媒介等原因,使人们为了改变家居空间中许多冰冷或平淡的空间效果,把纤维艺术品作为首选。
当今的纤维艺术在家居空间中充分体现了个性的张扬,纤维艺术品的亲和力和起伏流畅的肌理,极大地改观了家居空间的环境。
柳编艺术品是通过材质来展现其艺术魅力的。
所谓材质即材料的质地和材料表面的肌理纹样,它包含材料的物理属性,同时又包含材料的视觉形式美和语言美。
因此,材料就成为设计师展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语言工具。
如何利用不同的材料和纹理,使之符合现代生活与审美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涌现,可供选择使用的材料越来越多,如何合理地利用材料质地、肌理来展现柳编产品特色,利用何种材料组合形式,传达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增强材质的装饰功能,这都需要设计师熟悉材料,并对材料组合运用有精准的掌控能力。
一、材质语言表达方式
对材质的理解和巧妙运用,可以很大程度上丰富柳编艺术品的美感。
因此,要了解材料的语言特性,在设计过程中找到适合表达造型的材料,通过材质准确表达设计思想,利用材料组合编织出能与观众交流的精美工艺品。
柳编材料的语言表达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柳编材质固有的语言即柳编材料的外观形态语言,是人们对材料外在的自然状态下的表象认知,是对材料的形状、颜色、硬度、质地等直觉的感性认识。
在材料没有参与柳编制作、没有与其他柳编材料产生对比时,材料都以自身的语言特征的形式存在。
2.柳编材质的对比语言。
当某种材料被选中,放进了由它们自己或与其他材料共同组成的艺术环境和艺术语境中,材料就产生了新的语言,有了新的内涵,材料的艺术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表现,而这种新生艺术语言是在材料的对比和组合中获得的。
“合理组织使用材料,丰富材料的语言特征,强化材料的语言表达,就成了设计师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因此要求设计师对材料的对比所产生的艺术美有预见性,熟知各种材料对比所产生的特殊语言,有熟练驾驭材料对比所产生特效的能力。
3.柳编材质的形态结构语言,是柳编材料的最终表现形式,当材料参与造型时,材料不再是孤立的自我表达,材料语言转向为器型和设计思想服务,是材料个体的升华。
二、柳编材质的美感分析
现代柳编艺术品的美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材质肌理上,肌理是材料自身的组织结构。
设计师在设计中会依据材质表面肌理组织安排材料,实现自己的设计思路,利用不同的肌理来丰富柳编产品的表面形态,加强艺术表现力。
任何材料表面都有不同的肌理和色彩,巧妙应用会增加作品的生动性、趣味性,放大柳编工艺品的视觉美感,从而吸引消费者。
肌理是柳编造型艺术特有的美感特征,是材料与设计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任何物体表面都有其特定的纹理变化,这种特定的纹理变化所呈现出的神奇的视觉感受,正是柳编艺术所探求的肌理表情语言。
肌理具有鲜明的语言性,它会使人们通过视觉产生联想,人们对不同的肌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天然材料在人的视觉上会产生粗犷、质朴、自然、稳重、柔和等效果。
如杞柳的柔韧、藤条的粗犷、草绳的细软等给人以天然的亲近感;人造纤维材料给人以柔润、细腻、光滑的质感与色彩鲜明的统一视觉感受以及轻、软、柔、暖、光、滑的温馨心理感受。
平滑材料细腻、柔顺,带给人们洁净、高贵、精细、柔和、光泽、华丽等心理感受,使人有亲近感;粗糙材料结实、浑厚,给人以粗犷、古拙、淳朴的自然美感,使人有距离感。
硬质纤维材料如杞柳线条挺拔、光滑坚固,给人的感受是现代、简洁;而软质纤维材料如化纤、草绳和玉米包皮则具有浪漫、亲切、富有生机的特性。
材料在视觉上有明显的冷暖色彩倾向,坚硬光滑的材料给人的感觉比较冰冷,柔软粗糙的材料具有温暖感。
肌理稀疏给人以松弛与整洁的心理感受;肌理密集给人以紧张与强化视觉的感受。
肌理结构纹理明显的材料,给人以整齐舒展、规律有序的心理感受;肌理凸凹起伏变化较大的材料,给人以扩张突出的心理感受。
不同的材料肌理有不同的表述语言和艺术特征,利用不同的肌理组合编织可以编成富有变化的柳编工艺品,极大地丰富了柳编艺术品的视觉美感。
三、柳编材质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在柳编设计制作中,利用材料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
不同的材料质地、肌理对比会产生不同的装饰美感,合理地运用材质对比可使柳编产品更加悦目,个性更加突出。
1.对比可以丰富产品的形式、色彩、质感,使人在对比中看到材料丰富的语言变化,体味材料造型的和谐美感。
2.材料的语言具有相对性,对比可使不同材质在互相映衬和对照中,各自的特征更加突出,差异更加鲜明。
对比会加强彼此之间的语言表述,使各自的艺术语言得到加强,避免了柳编产品表面单调的视觉感受,加强艺术感和可视性,提高人们的关注度。
3.对比是柳编设计中的重要方法,不同的对比度,能够突出视觉重点,产生视觉流动。
对比可以丰富柳编艺术品的层次感,形成柳编艺术品表面的节奏性和韵律。
4.应用不同元素的对比,可形成不同的造型效果和趣味,有利于创造独特新颖的柳编艺术品。
现代柳编艺术品主要利用的对比形式有:光滑与粗糙、硬与软、冷与暖、粗与细、线与面、直与曲、大与小、长与短、多与少、疏与密、远与近、轻与重、明与暗、平面与立体、垂直与水平、透明与不透明,等等。
对比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环境和谐原则。
对比应根据柳编产品不同的使用功能、环境功能,决定材料的使用比例和应用形式。
二是对比适度原则。
准确把握材料对比语言的尺度,过度的对比,会使材料陷入杂乱,从而失去均衡安定的整体美感。
材料对比的使用应建立在合理恰当的基础上,将不同的材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展现不同材料鲜明的质地和纹理特征。
四、结语
随着审美情趣的不断提升,纤维软体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纤维艺术品使用材料丰富,对家居空间环境的氛围有着极大的影响和作用,纤维艺术品质软轻盈,触之舒适,视之温暖,纤维艺术品与空间环境风格的和谐,营造了家居艺术空间,在环境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和艺术的发展,我们不能再简单地以装饰品来认识这门艺术,欣赏性的纤维艺术,如平面的纤维艺术和立体的纤维艺术即软雕塑,在空间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在的纤维艺术品在空间中已经不是单纯的只具有装饰作用的工艺品了,纤维艺术除了在观念上发生了变化之外,设计手段的变化,多种材料以及声音、光线的加入,使纤维艺术不再是毛线编织的手工,而是表达设计者主观情感思想的艺术,已经脱离了装饰品的狭小范围。
不单单是存在于公共空间的附属品,而是被使用到家居空间等保存公共情感的场所,或是聚集公共信念的地方,成为了和人的生活、环境、空间发生关系,在空间中可以展现自己特殊魅力的独立的艺术作品,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
目前,柳编产品的使用功能渐渐被装饰功能所取代,人们对柳编产品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化生活成为柳编艺术的表现主题。
一件与环境和谐统一、时尚美观的柳编作品,是设计师对材料语言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合理组合创造的。
随着材料多元化发展,设计师要熟知各种材料语言特征,创新材料的使用观念,充分利用多彩的材料语言,大胆创新材料组合,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柳编艺术品,美化人们生活。
参考文献:
[1]罗鸿.情结的艺术[J].装饰,2006(06).
【现代纤维艺术与环境空间的关联】相关文章:
纤维艺术的现代性与发展10-05
环境空间设计艺术论文10-06
论现代城市环境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10-26
传统木雕艺术融入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设计深思10-03
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论文10-11
关于纤维艺术美感的拓展论文03-24
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10-01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公共管理关联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