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毕业论文

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

时间:2022-10-08 23:45:46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

  论文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某些恒成立的问题。恒成立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利用函数图像与性质;二是变量分离。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

  关键词:恒成立问题;函数图像;数学

  在高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在给定条件下某些结论恒成立的问题,我们怎样来解决呢? 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某结论成立问题,其表现形式通常有:(在给定区间上某关系恒成立;(某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R;(某不等式的解为一切实数;(某表达式的值恒大于等等……

  恒成立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图像,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也成为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

  恒成立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利用函数图像与性质,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二是变量分离。恒成立问题还要注意与存在性问题的区别和联系。

  一、利用函数图像与性质

  例1:对任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解:令,

  本题关于的二次函数,若二次函数大于0在R上恒成立且(即图像恒在轴上方)。

  若二次函数小于0在R上恒成立且(即图像恒在轴下方)。

  我们也会经常碰到二次函数在某一给定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仍旧可以利用函数图像来解决的话,会更得心应手。

  变式1:对任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解:若对任意恒成立,令,利用其函数图像,

  ,得

  变式2:若时,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分析:可以看成关于的二次函数,也可以看成关于的一次函数,所以在不等式中出现了两个字母:及,关键在于该把哪个字母看成是一个变量,另一个作为常数。显然,可将视作自变量,则上述问题即可转化为在内关于的一次函数小于0的恒成立问题。

  若原题可化为一次函数型,则由数形结合思想利用一次函数知识求解,十分简捷。给定一次函数,若在内恒有,则根据函数的图像(直线)可得上述结论等价于;同理,若在内恒有,则有,

  利用的函数图像可知,

  变式3:对任意及时,恒成立,求的取值

  范围。

  分析:不等式中出现了三个字母:,及,关键在于先把哪个字母看成是变量,另外两个作为常数。

  方法一:若先把看成关于的二次函数,且在上恒大于等于0,则,即,

  在上恒成立,(如变式1)

  令,,

  方法二:若先把看成关于的一次函数,则在上恒成立(如变式2),,则,所以此不等式在上恒成立,

  二、变量分离

  若在等式或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的范围为所求,且容易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等号或不等号的两边,则可将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运用不等式的相关知识不难推出如下结论:若对于x取值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数都有恒成立,则;若对于取值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数,都有恒成立,则。(其中和分别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2:已知函数在是增函数,在为减函数,(1)求的表达式;当时,若在内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解:(1)函数在是增函数,

  在上恒成立,

  ,在上恒成立, ①

  函数在是减函数,在上恒成立。

  在上恒成立, ②

  由①②可得,,,

  方法一:,

  令在上恒成立,

  在上单调递减,,

  ,

  方法二:方法一是采用恒成立,则来解决,也可以利用恒成立;恒成立,

  ,

  令

  ,,,,,

  在上恒成立,,

  例3:已知函数对于总有成立,求实数的值。

  方法一:(同例2的方法二)

  ①当时,不符题意;

  ②当,在上恒成立,在上单调递减.,不符题意;

  ③当,在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在的最小值可能是

  ,也可能是,

  ,且,且,

  ④当,在上恒成立,在上单调递减,,所以不符题意。

  综上所述,。

  方法二:(同例2的方法一)

  ,

  ① 当时,;

  ② 当时, 令

  在单调递增,在

  在上恒成立,在上单调递减,。

  ③当时,令

  在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

  三、存在性问题和恒成立问题的区别和联系

  1.存在性问题和恒成立问题的区别

  例4:若对于,有解,求

  的范围。

  分析:原不等式可整理成,则存在,有解,是一个存在性问题。存在性问题有如下解法:①在定义域上有解;②在定义域上有解。

  解:令,在上恒大于零,在上单调递增,,。

  变式:任意,恒成立,求的范围。

  解:(由例4可得)因为在上恒成立,所以=。

  2.存在性问题和恒成立问题的联系

  如例4:令:存在, 有解,所以命题是一个存在性问题;

  而:任意,恒成立,它是一个恒成立问题. 所以求满足条件的的范围,先可以求满足条件的的范围,再求其补集。

  因为:任意,恒成立,所以,,所以满足条件的的范围为。

  存在性问题可以与恒成立问题相互转化,存在性问题的反面是恒成立问题,恒成立问题的反面是存在性问题。

  综上,恒成立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以上几种方法,恒成立问题解决有利于函数方面知识的掌握,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解题的技巧10-01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10-09

小学数学解题策略研究论文10-09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10-09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10-09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pdf10-05

科学解题中思维障碍的成因与策略研究10-06

代数问题几何建模策略10-05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