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论语读书随笔

时间:2023-05-09 18:59:39 毅霖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语读书随笔(精选1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读书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读书随笔(精选12篇)

  论语读书随笔 1

  在我读的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论语》中《季氏十六》那篇文章。它说人可以分成四种;一种是生下来就懂得的人;一种是经过学习才懂得的人;一种是经过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才懂得的人;最后一种是要经过刻苦努力学习才能懂得却偷懒不肯学习的人。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第一种人几乎没有,第二种人也很少,大多数是另外二种人。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可不要做第四种人,不学习就想成功。也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自以为是第一种人而不去努力学习,变成了第四种人。一辈子都一事无成。

  论语读书随笔 2

  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上下五千年,数不尽的风流人物,说不完的英雄故事。绘制成了一本本经典名著,丰富了后来人的精神海洋。

  在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国学经典当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论语》。古人皆说:“读半部论语,可以行天下。”这句话放在现在虽然有些夸张,却也足以说明了《论语》的好。

  第一次接触《论语》是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抽早读的时间带着我们诵读国学经典。从《弟子规》到《千字文》,从《大学》到《中庸》,然后就到了《论语》。我们从一开始的被“之乎者也”绕晕头,到后来慢慢学着去领悟其中奥义。

  还记得第一次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一个个都不知所措,明明是“shuo”,为什么要读“yue”呢?为什么那个时候的“说”和“悦”是一个意思呢?那为什么不直接就写“悦”字呢?我们的脑子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因为无法理解,诵读的时候只能是呆呆地念、死死地背。

  慢慢地,我们逐渐找到了它的`韵味,一边跟着读,一边摇头晃脑,就算是被老师点名站起来背诵,也能从容自如的来上一段:“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在讨论问题时产生了分歧,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已经论证了是他错了,可他却还要与我争执,我当时心里就有些瞧不起他,甚至不想跟他玩了。可我突然想到了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想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不过是这一个看法与我不同而已,他还有那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呢,我又怎么能轻视他呢?

  越读《论语》我就越发感受到孔子的伟大。《论语》里的每一句、每一条都在教导我们人生的道理。孔子教我们修身养性,教我们为人处世,教我们做人要具有“君子”人格。品德高尚、待人诚信、谦虚好学,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虽然一直到小学毕业,我们的《论语》都还没有读完,但这样一部伟大的论著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读完的。它在我们人生的每一刻都能给我们以不同的指引。正所谓学海无涯,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会把《论语》一直读下去,还要继续读更多的好书,就让我沉浸在中华经典中肆意徜徉吧!

  论语读书随笔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个语句。前者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后者则是说,聪明敏捷并且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作耻辱。这两句话出自古代圣人之口,但是到现在仍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中蕴含这这样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一些人,他们各自都有长处值得我们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就拿我们班来说吧,不到五十人的班集体,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音乐,有的写得一手好字,有的是篮球场上的.猛将……多少这样的同学值得我们学习啊!

  如果说拜能者为师是理所当然的,要做到不耻下问就不容易了。我们应该放下架子,虚心向别人请教。

  我们身边有不少不耻下问的例子。白居易自幼聪明,五六岁就会作诗,没写完一首诗都去读给邻居家的不识字的老奶奶听,以便修改。一个不识字的老奶奶怎么能比得上一个有文化、聪明的诗人。他们如果不放下架子,怎能取得成功而留名千秋?

  同学们,让我们拜能者为师吧,虚心请教,我们会成长更快!

  论语读书随笔 4

  我捧着这本厚实而蕴含着生命真谛的《论语》,轻轻地翻开,那淡雅而古老的书香,便扑面而来。掸掸灰尘,感悟一页页间,演奏生命哲理的乐章。一面面,洗涤着我心中的浮躁与狂妄……

  有人从《论语》的字里行间,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却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读《论语》仿佛看到一位长者语重心长地教育着我,同我畅谈人生,让我懂得如何度过人生中的喜怒哀乐。

  孔子曾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风和日暖的季节,其他树木和松柏没有区别,郁郁葱葱,一身碧绿。到了大雪飘飞、严寒时节,其他树的叶子纷纷凋零,唯独松柏却经得住风霜雨雪的考验,历劫不凋、一身傲骨!人生不也亦如此?越是艰苦的条件,越能考验一个人的品质。只有受得起磨练,在任何恶劣环境依然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人,才能拥有这君子的节操。

  我一页一页地翻着《论语》,看着这深奥而耐人寻味的字句,细细地品读着这一个一个字间的韵味。突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我熟记于心中的语句,出现在我眼帘。不禁让我想起平时里,作为英语课代表的我为了下课能多玩会,而请别的同学送本子。有时候更甚至编些小理由,偷懒或找人代劳!想着想着……我的脸好烫呀,不知不觉竟红了大半。自己所不想要的,硬推给他人,不仅破坏了同学间的关系,也伤害了朋友间的.友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孔子曾谆谆教导我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于是,方孝孺面对朱棣的威逼利诱面无惧色,慷慨赴死。赵一曼面对敌军的酷刑逼供宁死不惧,大义凛然;孔子曾循循善诱我们:“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于是,杨震面对十斤令人眼馋的金子毫不动心,坚守道德。关羽为了盟誓毅然放弃曹操的厚待,执意回蜀;孔子曾指点迷津我们:“见义不为,无用也。”于是,普通商人弦高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承担责任。段天强为了救出落水儿童,奋不顾身,跳入冰河……这不正是《论语》带给我们的启迪吗?

  读着《论语》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浅,在它的陶冶下,人生必将变得更有意义。那淡雅的书香,耐人寻味的字句,在不经意间,洗涤了我的心灵。《论语》似一瓶醇厚香甜的白酒,一触即醉,却令人回味无穷!

  论语读书随笔 5

  说到学问,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论语》,而《论语》是至圣先师——孔子所言之记录。

  论语之所以被全世界所推崇是因为这本书包含了“仁德孝学礼和知”七个方面,是人们共同追求的。时至今日,论语已经被世人们牢牢铭记在心。

  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一句话是我对《论语》敬佩的原因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意思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在千年以前的古人早已懂得了这个道理。何为父母?即生育、抚养你的人,你的生命是父母赐予你的。何为长辈?即呵护,疼爱你的人,你的成长是长辈见证的。这么看来,尊敬他们不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实。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却有多少人没能去做到的?

  我们常常在新闻上看到这样的新闻,某青年因家长几句怨言,竟大打出手,下手丝毫不留情。面对这样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之中,有多少问题存在?想必人之初,性本善,就算受到种种原因的综合影响之下,也不可能做出这种行为,定是平时所积累的不满就此宣泄。而不满又从何而来?就是不尊重开始的,你的不尊重,导致了你的不满,心中有个念头:总想着他们凭什么说我,对我这么不尊重。然则是你从一开始就错了,多一份尊重,就多一份宽容与理解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口角。

  其实,尊重是相对性的,应该尊重父母为先。他们也曾有过尊重他们的父母,也想让你明白,也许他们出发点错了,但他们总比你理性许多,说归说,但有个度,干出一些出格的事就不是正当的行为。尊重你的父母,他们定会尊重你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尊重为前提。不要以为他们是你的父母就不觉的什么了,相反他们还是你最重要的人。

  “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论语》所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人生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不让我迷失在社会这片汪洋大海之中。

  论语读书随笔 6

  妈妈给我报了坦坦国学班,就这样,我开始读《论语》了。《论语》十分有趣,里边有很多关于孔子说过的名言警句,比如教我们如何学习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关于治学方法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论语》让我体验到了教学相长的快乐。

  我最喜欢这句话:“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这里的五美是指:“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四恶是指:“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如果你想做君子,那就要尊五美,屏四恶。

  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见了一位老奶奶,她看见了一个大哥哥坐的位置,大声骂:“起来,让开,我要坐。”那位大哥哥看上去身体很弱,很累的样子,那个老奶奶却坚持要他让座,大家都说:“你不能倚老卖老呀!”我想起了孔子的话:“老而不死,为之贼。”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道德品行不好的人从小不懂礼仪,长大无所作为,老了还要祸害社会。

  《论语》中,我最喜欢孔子。他很谦虚,从不跟人比较。比如,孔子有一次走在路上,遇到了阳货,阳货对孔子说:“不如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家更有钱吧!”孔子心想:“我若跟别人比,这样就违反了天命,就不是一个君子了!”,于是他严肃地说:“我不会跟你比的。”阳货很生气地嘲笑孔子家穷,孔子却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慧。”说完便走了。

  以前,他的弟子很少,后来,他的弟子越来越多,一生共有三千多弟子。我很喜欢聪明的子贡,他十分的`尊敬师长。子贡看见孔子,很尊敬地向孔子鞠躬并问好,还经常向孔子请教许多关于如何成为正人君子等方面的问题,孔子也非常喜欢子贡,教他各种各样的道理。孔子去世后,子贡就在他的墓地旁住了三年,子贡去世后,还嘱咐后人将自己的墓地和孔子挨在一起。

  我也喜欢《论语》中讲到的第一学霸颜回。颜回家中贫穷,但从不放弃学习。每天晚上颜回都坚持读书,勤奋好学,后来成为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孔子本来想把他的学问传给颜回,可惜颜回却早早去世了。

  《论语》还告诉我们,做一件事,要多思考:“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如果要做一个正义的君子,那就要懂得九思,学习关于君子的话,千万不能和小人做坏事。

  如果你想要成为孔子这样智慧的人,那么就来读《论语》吧!

  论语读书随笔 7

  孔子在教育上的创造和贡献大莫过于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打破教育上贵贱贫富的等级,弘扬尊师重道,在解放教育中普及教育、振兴教育,至于他如何能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就算当时官学衰微,受教育仍是官家特权,挑战特权是有条件的,孔子办学是如何被许可的?仅凭他的大学问家身份?还是仅凭他的“有教无类”的宣传?再或者是凭他教学效果的示范效应?也许孔子自己也没料到,他办教育办得如此成功,像滚雪球一般,形成势不可挡的大气候。恐怕统治阶级也只好顺势而为,封他一个职业教育家的名头。

  有意思的是,孔子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以后,他就非常注意这种教育形式的合理性,尽量不去触碰统治阶级的底线,有时候还甚至去迎合统治阶级的口味,显得事出有因,师出有名。

  首先,我办教育是继承传统文化,为社会培养文化精英,这对文明存续以及社会稳定是有大好处的。所以他申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关键是“行有余力”,非常堂皇的一个借口,该尽的职责都尽到了,“则以学文”,否则就离经叛道了。你要取缔我办学,这个罪名你是担不起的。子夏也给老师帮腔:“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你看,立身立行立世都是和立学分不开的,所以教育的大众化也是名正言顺的。

  其次,培养人才是为政治服务的,正所谓私学公用,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统治阶级撷英才而用之。孔子讲“学也,禄在其中矣。”(《卫灵公》)做学问要看资质、天分,“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雍也》),所以才择善执固为治理国家打开人才通道,子夏则高举“学而优则仕”(《子张》这个观点和“仕而优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成为人生的必然,后世的影响和作用几乎毋庸讳言)的大旗,为老师保驾护航。

  最后,才是教育的超现实意义的彰显。张载认为儒家“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儒学的精神,也是教育的超拔和彻底胜利。历史走到今天,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仍没过时,原因何在?不应只看到“五经”、“六艺”和一部《论语》的存在,也不应只看到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四科十哲先进的存在,而应看到孔子对于教育本质规律的把握和尊重,对教育事业的开拓和创新,对尊师重道的信笃和实践,对一脉文明的继承和发扬。

  论语读书随笔 8

  论语里有很多的至理名言: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让我明白了惜时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懂得了如何去学习;但给予我精神上鼓励最大的,还是那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在古代,人们尚且能够做到安贫乐道,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而不改初心,持之以恒。更何况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是没有理由停滞不前,不思进取。

  就拿我来说吧,一直以来都比较看重别人对我的评价。当别人夸奖自己时,心里就美滋滋的,感觉是一种很大的享受。而面对批评和建议时,总觉得是和自己过不去,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气鼓鼓的。有了这样的心态,我在学习和生活上觉得马马虎虎,说得过去就行。记得有一次老师在群里发了一组优秀同学的课堂笔记,爸爸让我好好学习一下。我心里不服气,就说我的课堂笔记做的也很好,之所以没有被选上,是因为老师没有看到,把老爸气个半死。还有每次考试,我总是给自己找理由,不是说这次老师出的题目太难,就是某某题目不小心看错了,或者直截了当说不会做,没办法。当爸爸给我指出不足时,我总会说自己已经尽力了,还有很多人不如我呢。学习中碰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比如做数学题,我一看到比较繁琐复杂的题目就不想读下去,更不要说独立思考,攻克难关了。这些坏的毛病日积月累占据了我的“精神家园”,停滞了我前进的.步伐。

  而真正让我改变的,正是上面的那段话。颜回可以不计较常人无法忍受的恶劣环境,他从不报怨,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是一心只做好自我,孜孜不倦地追求理想,追求内在的富足,这是多么高的人生境界啊。

  从那以后,我开始给自己定下目标:学习上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多问问自己听懂了没有,还有哪些地方没有想明白。碰到难题不是绕过去,而是用啃硬骨头的精神知难而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记得有次语文课上老师讲到菊花和莲花的区别,提到“出世”和“入世”的概念,为了真正理解,我回家查阅了很多资料,还和老爸在一起相互讨论,最后还把自己的见解发给老师指正。在学数学的“动点”问题时,我几次都没弄明白,但一想到颜回的坚守,我终于鼓足勇气走进老师的办公室,不厌其烦几次向老师请教,直到最后搞懂为止。在生活中不攀比,不浮躁,知足常乐,以简朴为荣。每次我和家人到外面就餐,我都选择那些经济实惠的小店,点的东西也是刚好够吃就行,如果没有吃完,我也叫服务员打包带回家,并没有感到有什么难为情。我觉得这样挺好,因为在我眼里吃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一家人其乐融融,开心就好。

  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碰到什么样的风风雨雨,我都要学会从容对待,知难而上。因为论语中的这段话,已经成为我的“精神家园”。

  论语读书随笔 9

  周一下午,我和同事们一起到兴华小学聆听了主题为“半部《论语》做良师”的讲座。主讲人正是这本书的作者之一、河南教育学院的任民教授。

  其实我早就听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可是对于这样一本教我们如何做良师的书,还真是好奇。讲座开始了,任教授用他和蔼可亲、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任教授先从解放前后教师素质的差别谈起,提出了“读半部好书抵万部烂书”的观点,强调了读书就要读好书、读经典的重要性。又对《论语》中的故事进行解读,总结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阶段论:普通教师、骨干教师、明星教师、优秀教师、卓越教师、圣域教师……

  3个小时的讲座很快结束了,可大家依然觉得意犹未尽。回到家中,我还在回味任教授说的一句话,他说教师的'职业就是靠嘴吃饭的!教师全凭一张嘴教育学生。是啊,我们上课给孩子讲授知识要用嘴,下课与同事探讨教学活动要用嘴,放学跟家长交流仍需要用嘴……这就让我想到,如何掌握说话的技巧,用有限的时间和语言,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是我目前最需要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为此,我在拜读《半部论语做良师》这本书的同时,还买了一本《好好说话》。只要每天抽出一个小时读这两本书,我想对我的工作定会有莫大的帮助。希望在不久的以后,我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有所提高。向孔子学习,培养欢歌前行的人生态度!做一个幸福的教育工作者!期待!

  论语读书随笔 10

  读《论语.里仁》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之句。意思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能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时下交通、通讯发达,通讯形式多样,无论走到哪里,都如随同左右,以不同的方式与父母说话聊天,儿行千里,亲情的牵挂之线仍然系在父母的心里。

  “父母在,不远游”之语,是古人为尽孝道,恪守在父母身边之美传。自古以来,家国情怀激励无数有志之士,为保家卫国而远游在外,此者或终年不在父母身边,远离妻小于千里之外,但是,无论人在哪里,人们都习惯于把父母在的地方称为故乡,每逢乡节感怀之时,都会向家乡的方向跪拜,虽然人在他乡,“孝道”却也真实。

  反观今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面,还能有多少人能够认识到这句话的真谛。常听说不少兄弟姐妹好几人却没有人愿意养老人的,也见过个别有了媳妇忘了娘,多年以工作忙为借口不能回家看望老人的所谓孝子,多少人在成天抱怨着什么工作累,生活苦,压力大的时候,是否想过远在故乡的父母的生活条件。其实,人之孝道,与家庭背景和生活压力并无多大的关系,儿行千里母担忧,所有的父母都是把子女的幸福放在远远高于自己的位置,相对于自己,我们又给予了父母什么?

  当今社会,出去创业谋生,我们有了“远游”的理由,但是多少人忘了“游必有方”并不需要理由。《围炉夜话》曾有“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之说,此中的“不论迹”应该是指孝顺尺度的'标准,孝道虽然没有具体的尺度,却有最基本的底线,那就是放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90年代末的春节联欢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唱遍大江南北,这首歌能红极长久,歌手优秀固然重要,但朴素的歌词和悠扬的旋律,蕴含了国人传统观念的基本道德底线,也唱出了国人思乡恋家的淳朴亲情。

  记得去年秋天,闲暇之余回家探亲,70多岁的老娘带着我,围着院子里的老枣树看,绿绿的树梢上,几颗紫红的枣子露出来,老娘拿着竹竿在树上打枣,嘴里不住地说着:“这个大,这个甜!”我像小时候一样,在地下捡起枣子,擦擦灰土,放在进嘴里,心里满满的幸福,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能吃到老娘亲自打下的枣子,当时的感觉是无以言表的,每每想起,顿觉幸福无比。

  论语读书随笔 11

  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解读《论语》和《庄子》,社会反映强烈。有一次去中关村第一次签售,那里人头攒动,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以为那里出事了,后来才知道很多人蜂拥而上,想得到于丹的签名。接车的人只好把于丹直接开到了地下车库,乘着货梯到了签售现场。

  虽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但其实于丹还是“临事而惧”,于丹老师经常给节目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很多主讲人的讲法有自己的看法,就去导播台录制一集关于《论语》的“百姓讲坛”,由于反响很好,电视台让她继续讲下去,共安排了七讲内容,这时,她的压力很大,因为她一直是一个安静的大学老师,自己还要进修,给学生上课,她有些害怕了,但想到电视台对她的信任,她着手准备了,她准备得比第一次更认真,更细致,内容的逻辑性更强,材料也更丰富。她想到了“临事而惧”后面四个字“好谋而成”。也就是说,遇到一件事,有点害怕,说明心里在乎,认真对待了,但不能怕得连这事都不能做了。要好好用自己的智慧,全心投入,认真谋划,最后把它做成了。由惧到成,这个惧才有价值,如果惧到放弃,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每一集她都精心准备,听取观众的意见,她最终获得了成功。

  她认为《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这本书分别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等七个方面讲述。她谈到了孔子的人格理想的描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是希望做到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如果自己的存在能够让这三种人心中有这样的种种寄托,也就足够了。她讲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换个方法做,换个思路去做,学以致用,变通学习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接着她引用兄弟俩把摔破的精美陶瓷罐子变成了装修材料马赛克,挣来了一大笔钱的故事和爱迪生让助手测量梨形玻璃泡的容积等故事,引导我们真正的学问往往是在最简单的地方,学以致用不仅是考察智商和情商,更主要的是看一个人的变通思维。

  于丹的教学风格对于我们的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她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面对《论语》,完成了一次自我心有所得的呈现,进行了一次用普通民众话语的沟通。人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还原一种经典。她在大学里讲课,其实,也是一个经常讲故事的人。由于读的'是传媒专业,有一个信念,当自己传递无效信息,用语流去袭击受众的时候,是不负责任的,传播信息,不在于你传递的信息有多少,而在于里面有效信息有多少,就是人们要能记住你的东西。怎么记住?人们一般容易记住有情节的东西,感同身受的东西。因此,从单纯的义理去阐发,语流再庞大,也是无法记忆的,讲的内容不同,学理层次也不同,可能有很多专业性的东西,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有意识地和大家沟通,一定要离现在的生活近,让大家带着疑问去贴近经典。我想到自己作为教师,时常在与学生用语言进行沟通,面对越来越有个性的学生,总感到教育很难深入人心。从于丹老师的平实、朴素的讲解,我再次明白了,教师在向学生传递某种信息时,应灵活运用各种事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让每一句话打动学生心灵,让学生铭记住老师的话语,教育才能真正体现育人价值。

  论语读书随笔 12

  闲暇期间,去听了孙明君老师的“古典诗歌与传统文化”讲座。由于个人比较喜欢《论语》这部书,因此,讲座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便是老师讲起一个故事,是说有一次活动便立起了一个孔子的雕像。但是之后那个雕像便被有心人搬走了。所以大家在网上就说,是谁半夜背着孔子来,是谁半夜背着孔子去。

  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但我笑过之余,不免想到老师所说的“应该如何来看孔子”。孔子的思想形象其实都是一种传统文化,而且它具有一种与时更新的生命力。这实在是很让人佩服了。譬如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在教育上有办私学的主张。对教学对象注意有教无类,而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在政治有“仁”和“礼”思想。这些思想在现代的今天便也是有作用的。你说“有教无类”以及“因材施教”也正是当代教育事业的理想追求。倘若一个老师能做到这几点,“桃李满天下”完全不是难事。当孔子的这些思想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作用开来,也必然会燃起传统文化的生命之火。

  接着,老师讲到了《论语》中的语录。正如老师所说这些东西“都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里面去了,那些话我们大家都非常非常地熟悉”。老师强调了曾子所说的一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所说的士其实是对于后来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而在我心中,士是积极入世的,是为民为国的,是学富五车的,是温文尔雅的,更有一份文人的风骨,不屑名利,但有谋士的聪慧,愿意为雄心壮志踏入名利场,手握权势,附身忠义,敢于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何其霸气的话语。到了宋明理学时,这份使命担当以及责任感已臻极境。

  那最后一行老师所讲到的是子路跟孔子之间的一段问答。有一次子路就问说什么是君子,其实就是在孔子所生活的当时,有些人就把孔子看成圣人了。孔子就说我不是一个圣人,我能看到君子就可以,那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呢,孔子就说要“修己以敬”,要“修己以安人”,要“修己以安百姓”,尧、舜都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说作为一个儒家的士人,一个知识分子,一定要修己安人,安百姓,这是儒家的儒士他们自己为自己定下的使命,是非常重要的。接着讲到孔子跟他的几个学生在一起坐的时候大家在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孔子对同学们说,平时啊你们都说别人不理解你,假如有人要理解你的时候你能怎么样?然后大家都在各言其志,大家都说了。

  前面三个人都说的是社会政治有关的,唯有第四个人就是曾皙,就是点。孔子问说:“点,尔何如?”这个时候,点呢,他就停止了鼓瑟,他就放下瑟站起来说,我跟他们说的都不一样,我是希望是希望在暮春的时候穿着春天的服装,有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童子,我们一起游游泳,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就回家了。然后孔子听完以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其实,在我们的印象中,孔子是仁爱的,是对政治饱含热情的.,他生在一个繁华的家族,赫赫远名,父亲的伟大,这些都使得孔子这个老师想要救济天下,使自己名正言顺。但是这里却是不一样的。他同意点的说法。

  据孙名君老师所说这是一份“情怀”。是啊,孔子多年周游列国,“累累若丧家之犬”。谁心中都有一个少年悠闲的梦,但生活的苟且终究是排在诗的前面。也许他有他的雄心壮志,但也想有“诗酒趁年华”的少年情怀。或是他现在在辗转之间,政治的热情已经被一点点得磨灭,在经历多次挫败,目睹战争的无情,百姓流离失所的惨况,生出对美好的希冀,可惜难以实现罢了,或是因为现实的窘迫,或是因为声名的累赘,于是只余一声喟然长叹。《论语》中有无数令人深思的句子,今天听完讲座后,我又得到了一份极大的收获。

【论语读书随笔】相关文章:

读《论语》随笔03-02

论语感那点事随笔03-15

论语心得读书笔记03-09

读书的随笔06-06

读书随笔09-13

读书的随笔03-22

论语读后感觉 《论语》思想的精髓02-06

读书随笔作文03-05

寒假读书随笔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