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随笔(精选14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的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的随笔 篇1
今天中午午饭后,我带着小朋友们进行餐后活动,我们围起来讲故事,我邀请了几位小朋友出来讲故事,小朋友们都听得津津有味,黄文铮的一个有趣的故事(螃蟹与鸭子)引起了小朋友们的一场争论。
黄文铮小朋友的故事内容大概是说:螃蟹与鸭子比赛跑步,最后一起到达终点,裁判让他们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决定胜负,鸭子死也不干,他说:“剪刀、石头、布我一定不会赢。”听了这个故事我突发其想,我问了小朋友一个问题:“为什么鸭子死也不干呢?”孩子一下子就知道鸭子的`手是蹼,但螃蟹的的手就是钳,所以螃蟹必定会赢鸭子。就因为我的这个简单而随意的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小朋友的争论,吴京樵说:“如果鸭子跟马比赛的话,鸭子就不会输,因为马的手是马蹄。”黄文铮立刻说:“如果是鸭子和马比赛,马是赛跑能手,那就会跑赢鸭子,还哪用猜拳来决定胜负呢!”肖苏婧小朋友说:“那就和乌龟赛跑吧,那鸭子肯定会赢。”曹晓东小朋友说:“那鸭子像小兔子一样去了睡觉的话,那就肯定会输。”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越说越起劲。
幼儿园的课程就是这样,不用特定的时间也不用特定的教学内容,就是一个小小的故事,一个简单的提问,小朋友的思维与语言能力就从这里得到了表现和提高。
教育的随笔 篇2
幼儿园里的孩子,他们年龄小,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对不懂的事情爱问个为什么,包括我们的大人认为很无聊的事情,面对孩子的提问,有时我们觉得很烦,心里总认为这时有些孩子故意调皮捣蛋,有时会对提问的孩子呵斥一顿,我们不耐烦的拒绝,往往会么抹杀孩子求知欲。
我们班有个孩子叫黄国祥,遇到任何事情都爱问个为什么,今天我们正在区角活动,别的小朋友都玩得正起劲,黄国祥猛然间站起来问:“老师,你看前面怎么冒黑烟。”我知道是前面瓷料厂冒出的,但是我没有给孩子解释,却反问了他一句:“老师现在让你干什么?”面对孩子我的斥责,孩子两眼直直的盯着我,似乎站在他面前的我是个凶恶的坏人,看到孩子审视我的眼神,我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但当时我只是为了维护自己那一点老师的尊严,没有纠正自己的错误,孩子一声不吭的`坐下了,这一整天他没再问我一个问题。
此后,在活动课上,我发现这个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时刻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生怕自己的行为会触怒老师,回答问题时,声音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响亮。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保持平静的心态,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耐心讲解,不要因一时的反感拒绝他们,这样不但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创伤,还有可能抹杀他们的探究欲。
在这里,我对黄国祥小朋友表示歉意,说声:“对不起,有什么问题只管问,老师一定给你解答。”
教育的随笔 篇3
我们班振振是个非常内向的孩子,加上他各方面能力发展较慢,所以其他孩子也不大与他交往。,他也很少有主动跟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愿望。多数时候,他都是一个人默默地玩。我曾想办法鼓励振振与其他孩子交往,而他紧张、失措的样子让我不敢操之过急。
那天,振振来园较早,他独自玩起了聪明棒。这个时候孩子还很少,我便主动和他聊起了天,寻找和他互动的机会。我走到他面前,坐在他身边,微笑地问:“振振,你在做什么呀?”他有些害羞,眼睛却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举起手中的聪明棒,弯着脑袋就是不说一句话。“振振,你想用聪明棒做什么呢?”他还是笑而不答,侧着头看着我。我继续说:“我们一起来试试做好吗?”“好”他轻声回答。于是我问他:“今天天气好吗?他看了看外面,回答:“好啊,太阳公公出来了呢。”于是我接着说:“那我们一起来搭太阳好吗?”振振很开心,重重地点点头。于是我和他一起搭起了太阳,我一步步地示范、讲解。他一步步地跟着做,不多久,一个漂亮的太阳做成了。振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笑得更开心了。
来园的孩子渐渐多了,他们看到振振手里漂亮的太阳,羡慕极了,都想亲手做一个,纷纷来向我请教。我想,这是让振振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好机会呀!于是我便对小朋友说:“孩子们,振振小朋友可厉害了,搭了一个非常棒的太阳!现在请振振做小老师,你们想做太阳,就向他请教吧!”小朋友纷纷去向振振请教。振振求助的目光不时向我投来,我点头示意他自己来。终于,他鼓起了勇气,又做了一个太阳给大家看。尽管他的示范不那么清楚,甚至没有一句讲解的.话,但是他敢于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对他来说就已经取得了进步。
我细细观察,有很多小朋友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再次去请教他时,他没有拒绝,表现得更自然了,示范得也更仔细了。当发现了小朋友的制作错误时,振振还能主动帮助纠正呢!这一转变,让我为振振感到无比的欣喜。你瞧他现在多开心啊!
这件事让我真正领略了赏识教育的魅力,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对于小班孩子的教育,我们不应当吝啬赞美、肯定、鼓励,只有更多地使用这些方法,多给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鼓励他们表现才会使他们树立起向上的信心,鼓起勇气大胆地向前走。
教育的随笔 篇4
今日,在小五班的活动课上,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世上仅有妈妈好》,没想到这首歌引起了小朋友的共鸣,许多小朋友跟着唱了起来。啊,有那么多小朋友也会唱这首歌,并且,许多小朋友还一起表演起来,他们唱啊跳啊,脸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
突然,歌声中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并且越来越高,一声嚎啕大哭打断了大家的歌声。我和小朋友们都禁不住地向哭声望去……一个小姑娘正趴在课桌上,大声哭着呢!“是谁?怎样了?”我急忙问方玲玲你怎样了?她说她没有妈妈她爸爸妈妈离婚了!她妈妈不要她了!,许多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说着。“嘘!”我急忙制止了孩子们的声音。
原先,玲玲的妈妈离婚后去外面打工一年多了,她跟爸爸生活。“我要妈妈!玲玲继续哭着说,看着可怜的孩子,我一边哄着她不哭,自己心里也是酸酸的,我说“让教师临时做你的妈妈,好不好?”
活动课结束了,小朋友都跑出了教室,仅有玲玲还坐在那儿呆呆的望着我,“玲玲该出去玩了!”我走过去,弯下腰,轻声的说。“教师!”她站起来怯怯地,小脸红红的说:“你能够抱抱我吗?”“想妈妈了!对吧?好孩子,来抱抱!”方玲玲紧紧地抱着我的脖子,就像回到了妈妈的怀里。“多谢教师妈妈!”就在我弯腰把她放下的时候,孩子响响得亲了我一下说着,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跑了出去。
事后,我在想,作为教师爱孩子是应当的,同时,能获得孩子的爱也是幸福的。可是,我想问,妈妈的爱是别人能代替的么?孩子心理上缺少的爱谁来给她呢?
教育的随笔 篇5
早晨交作业本时,组长悄悄告诉我,他又没有交作业。想想这星期陆晨是第三次没有做作业了。
“陆晨,你过来!”我生气地大声喊,“作业本呢?”“在家里。”轻了又轻的声音。“为什么放在家里?为什么不带来?肯定没有做是不是?”我的语气很严厉。“老师,我知道错了。请你再原谅我一次。”看着他近乎哀求的眼神,我不再指责了。
中午,我来到他家,遇到了他的妈妈,原来昨晚家里有客人,全家人都忙着接待客人,他玩得高兴就忘了。临走时他的妈妈嘱咐我,晚上家长会时千万别跟他爸爸提这件事,爸爸会狠狠揍他的。
这时,我看向陆晨,他正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好象在说:“老师求求你。”“好!”我沉思了片刻后对他说,“那我们来个约定。今天我为你保密,不告诉你爸爸,你也要答应我每次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不懂就问,不许拖拉!”
“恩!”陆晨用力地点点头。晚上,家长会结束后,爸爸也跟我谈了很久,我跟他说了一些指导孩子做作业的方法,对早上的事只字未提。
第二天,我看见陆晨又像一只小鹿一样蹦蹦跳跳进了教室。他高兴地拿出所有的作业。“老师,我全做完了!”快乐的笑容在他的眼眸里闪亮。我摸着他的头笑着说:“真是讲信用的'好孩子!不过老师昨天也遵守了约定,你能一直这样坚持吗?”
“能!当然能!谢谢老师!”说完,快活的小鹿有蹦走了。我也高兴地笑了。
原来爱是宽容,爱是彼此的守信,快乐也是这样容易传递啊!
教育的随笔 篇6
每次我上早班,我都满脸笑容地迎接每一位幼儿的到来。
记得一天早上,我在教室门口远远地看到我们班的李溢龙来了,可到了教室门口,他却不愿进教室了,嘴里嘟囔着,说肚子不舒服,肚子很疼,他的妈妈看到我来了,就把我拉到一边说:“林老师,我们阿龙今天装肚子疼,不肯到幼儿园来上学。因为昨天身体不好,拉肚子,在家休息,今天好了,可是他还不想来,就装肚子疼。老师你的帮我想想办法吧。”我说:“你先回家去吧,这里交给我了。”说完,李溢龙的妈妈走了。我走向他,牵着他的手进了教室,可是他还是往后缩。我蹲下来说:“李溢龙,妈妈刚才和林老师说好的,今天你如果在幼儿园里肚子疼得很厉害,就打电话给她,她带你到医院里去,现在你的肚子不痛,就要跟老师学本领。”我又说:“李溢龙,如果你的'肚子真的很痛就要和老师说,老师会通知你妈妈带你到医院去看医生的,医生给你打针,明白吗?”我特意把医生给你打针说得重一些,果然,一直到放学他动没有说一声肚子痛。
李溢龙真的肚子痛吗?不是。他是有时侯厌恶上幼儿园,是因为他享受着另一个愉快的刺激。李溢龙的刺激就是在家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平时习惯了讲脏话,习惯了上幼儿园就得用买零食做替换条件,久而久之,若家长不顺从,他便会想出各种理由拒绝上幼儿园。
所以家长在家不能过分地宠爱孩子,更不能以买零食或玩具来换取自己孩子上幼儿园的条件。
教育的随笔 篇7
萱萱是个看上去不太活跃的小男孩子,但他却喜欢在教师看不到的地方独自撒欢。一次男卫生间里传出了欢呼的声音,我寻声找去,原先是萱萱在里面玩的不亦乐乎。我好奇地问他在做什么,他却胆怯地说:教师,我改了!然后不等我说话就灰溜溜地逃走了。我见他态度诚恳,就没有再跟他计较。可是过不多久,在教师没有注意到他时,他就又开始司机行动了。如小朋友喝水时,他拿了杯子趁教师在关注小朋友接水,他就在活动室里面兜圈子,高兴的时候嘴里又发出“噢噢”的尖叫声。每每当教师发现他作怪时,他都露出胆怯的'眼神,然后灰溜溜回到位置上,然后斜着眼睛看教师,当碰到教师的目光后,缓慢地低下头。
看得出,他是一个缺乏自信和自制力但却是个懂道理的孩子。我发现他非常喜欢帮忙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帮别人收地垫、整理图书等。于是我把一些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有意识地交给萱萱去完成,他高兴极了,每次工作得都非常认真,他的举动也赢得了小朋友的赞扬。同时他在对自己的约束本事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我只是为萱萱供给了一个机会,使他感到: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有本事做好,我能够帮忙小朋友,我在班里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表现自己的本事,向自己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能够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进取的影响。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们会认识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发展!
教育的随笔 篇8
欣欣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但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孩子令我头疼,但一向没找到好的办法令他改变。
有一天,我看见电风扇上很脏,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够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来,心里这样想就更紧张了双腿也颤抖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欣欣两只小手使劲的`扶着椅子,那股认真劲真让人感动,我想想平时对他那么凶,可孩子呢?我眼睛湿润了。
我下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欣欣,你真懂事,教师多谢你了”,并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也许以前从没这样夸过他,他脸腾地一下红了,转身走了。
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上课欣欣听话了,偶尔也犯小错误,但一触到我赞许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动时,他也非常喜欢和我在一起,邀请我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
教师不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太珍贵了,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迹!
教育的随笔 篇9
多人都说,当老师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回味一年的教学工作,的确感到当一名老师的辛苦,但其中有苦也有甜。一年来,自己有很多感悟。
教师要多赞美学生,教师的赞美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积极,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我们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每个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也不惹事,对班级的一切活动既不反对,又不踊跃参加。他们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这些同学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的学生。在我的班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学生,在我教他的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同时也改变了他自己。一次课间操,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急急忙忙的往外挤。学生光顾着挤,好象没33有注意到倒在地上的垃圾桶。这时,他主动把垃圾桶拿起来,放到柜子里。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他。以后发现他的闪光点,立即会表扬他,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件事给我感触很深,我认识到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往往都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后进生比起其他学生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教导。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示自己。在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学期里有两个孩子上课听讲很不认真,同时不爱做家庭作业,导致他们两个的学习成绩很差。家长没有时间管孩子。于是,在课堂上我对他俩特别留心,课下找他们两个谈话。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学习成绩较差、无可救药的学生。我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刚开始有点效果,没过几天又开始了,我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们了,但是我如果我放弃了他们,他们更会放弃他们自己,所以我不能不管他们。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动了很多脑筋,一有空就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让他们做作业,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几天之后,我发现他们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于是,我及时他们进行表扬。当时我很高兴,同时担心他们坚持不了几天又不能坚持下去了,令我感到高兴的是他们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在提高,每次的作业我都给他们写上评语,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们的,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很好的。
我们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内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老师要多和孩子沟通,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对学生大加批评,这样不利于教育好学生。当孩子犯错误时,作为教师,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教育的随笔 篇10
(一):走出"反思"的误区
我常听很多教师说:我在教案上写了很多反思。而对于自己在课堂教学、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反思的情况几乎没有,我就在想,是不是大家对"反思"的理解很是浅薄,甚至是误解,需要澄清。
有人说:"反思就是苦思冥想。"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考,是对自己的思考,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并且期望能够引起行为的变化,而不是局限在纯粹的思考层面。
还有人说:"反思就是要自己独立的进行思考。"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需要自己独立的学习和发展,更强调自己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但是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反思需要教师个体的独立思考,同样也需要群体之间的交流思考。
更是有人说:"反思就是自己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不需要在进行学习理论了。"是啊,反思就需要我们从教学实践中寻找问题,但是反思和学习理论并不是矛盾的,从我的经历来看,理论的学习可以给我们每一个教师提供反思的新视角。反思替代不了学习,反思和学习相互补充完善于发展。反思为学习提供了学习的需要,学习为反思提供了多种视角,因此我们的反思才会变得丰富多彩。
很多人把反思局限在教学领域,这样很可能使教师的反思走向僵化走向形式,从而缺乏真正的批判。我认为反思应该深入到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考方式,从表面走向实质,彻底的改变教师的一切。
(二):学生为什么不说话了
曾几何时我满怀激情登上这神圣的三尺讲台,看着下面一双双透亮天真的眼睛,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只是一股脑的全部告诉他们。可是事情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等一节节课堂教学成为你生活的节奏、习惯以后,自己的热情在被无情的岁月消磨。不知什么时候起,面对学生脾气渐长,尤其是在学生无从应答、答非所问时更是火冒三丈,渐渐的学生学乖了,课堂上在没有林立的小手,很少有洪亮的声音。现在很多教师一起交流时总是说:我的学生都是"哑巴",会回答也不举手,不会回答也不举手。为什么大家都有这样的困惑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谈一些体会,共勉。
一、尽量不要让学生遗憾。
课堂教学就是通过一个个问题展开实现目标的,问题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面对几十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的针对不同学生的提问就至关重要。实践中我总是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把较难的问题留给中等生,对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创新性的问题留给优等生,这样各得其所,不给学生造成遗憾或是尴尬。这样做解决了大多数学生的担忧。但是这样的提问方法对所有的学生来说,尤其是中下等生是不公平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学生之间的谈话:
"那个问题太简单了,老师怎么就不提问我呢?偏偏给我了一个难题,老师就是偏心眼。"
"那个问题老师夸她有创新,其实我虽然学习成绩没有他好,我觉得我的想法也和他差不多,可是老师就是不给我说话的机会。"
我想,学生的说法并没有错,难道在某一个问题上也许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何必拘泥于定势思维。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就马上在课堂上实践了,面对同样的问题我这样问:
"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对于刚才的回答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这样的提问给了其他同学表现自己的相同机会,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我开始关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的设计、呈现、预设、生成等一个个细节,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尽可能不让每一个学生遗憾。在我的课堂中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是均等的,绝不会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
二、学生应该受到尊重。
面对许许多多老师的困惑,我常常这样对他们说:"教学中的任何问题都是教师的问题,学生是没有错误的,如果你一定要‘归罪’于学生,那只是你找到了一个发泄情绪的借口而已。"
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以及个人性格、学习经历的差异,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各不相同,也正是如此而课堂才多姿多彩,也正是如此课堂才需要每一位教师用一生的时间挑战。我们要尊重课堂中的人、事、物,尤其是这些鲜活的生命更值得我们教师去尊重,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是平等的,具有相同的人格。但是很多的教师还没有彻底的角色转换,还是凌驾于课堂之上,主宰着课堂的一切,对学生颐指气使。回答问题是教学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面对学生回答不出抑或答非所问,教师常常语出惊人,"笨蛋!""别人能回答下来,你怎么就不行呢?"……指责、挖苦接踵而至。就这样教师一次次挫伤着学生积极回答的信心,慢慢的学生就干脆不举手了,因为谁也不能预料到自己回答以后会有怎样的后果,何必自取其辱。
"让学生体面的做下去。"这是我深刻反思自己教育行为以后对自己所说的一句话,而且我也相信这句话将伴随我走过一生。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我们都要认可,哪怕就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是一个简短的词语;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们要有包容的胸怀,指出错误的同时尽量从其他方面找到值得表扬的东西加以肯定;当学生缄默不语时,我们更要等待并加以关心,给予额外的引导,尽量让他回答出哪怕一点点;当学生答非所问,我们也要充分运用教育智慧化解危局;……学生能够感受到你的关心,会感激你的支持,感恩你的包容。他们在这种和谐包容乃至被尊重的氛围中,自己表现的欲望会被无限的放大,课堂中不再有担心与惧怕,不再有沉默与对抗。
三、学生需要教师的等待。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世界有太多的事情是需要等待的,学生的转变也需要等待。学生转变需要教师的首先转变,当教师转变时学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不同的人适应时间长短不同,因此我们要等待。很多时候学生对教师的突然转变充满怀疑,他会慢慢的观察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态度,推测自己会受到怎样的对待。这时我们更需要耐心与等待,用"坚持"来面对学生的等待,最终学生会相信我们的。
等待的过程是一种酿酝,一种孕育,虽然饱受煎熬,但是当课堂充满激情不再沉默时你就会体验到快乐。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的成功,更是我们在不断的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我要说教育需要教师用心,更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砺,不断成长,不断创造!
教育的随笔 篇11
看到此刻的孩子进入图书馆的自如,不由得让我记起小时候对图书的奢望……
那还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每一天最大的奢侈就是看小人书,有幸教我们数学的韩教师就兼管着学校的图书,韩教师是一个平易近人,不苟言笑的中年男教师,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的记忆就是长长地脖子,一走进教室首先出现的就是韩教师特有象征的脖子,我们还偷偷的给教师起外号呢!
“长脖子教师”,可是,我们只敢在私底下偷偷的议论,可从来不敢叫出声来,那时的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上数学课,不是因为我的数学成绩太好,而是为了得到看小人书的允许,因为每当韩教师给我们布置完数学作业,他就蹲在门口,等待我们的完成,这个时候也是我们纪律最好,作业速度最快、最认真的.时刻,因为谁做的作业全对了,就有看一本小人书的权利,你想,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数学成绩一向都是考一百分的缘故吧,所以,那时候的我们,谁先拿到小人书,就是最大的奖励,远比奖励一个铅笔头来的欲望大。(小时候班主任教师每当周六上午放学时,会把一周学生们捡来的铅笔头,根据表现分到个人手里,这就是当时最好的物质奖励。)
看看此刻的孩子,随着新图书不断地增加,想看就看,想买就买,有时候还不懂得去珍惜,家里的新书到处都是,什么全彩的、动画的、连载的、漫画、带香味的、带声音的,真是无奇不有,无所不能,正因为物质生活的提高,此刻的孩子们远没有我们那时对图书的珍惜。
来之不易的感觉,也许仅有“物以稀为贵”才该有的吧,说归说,图书的不断改善,为此刻的孩子学习知识带来了方便,孩子们能够尽情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并且还能够根据画面资料随手进行粘贴与创作,既动脑又动手,有时候我们大人看不懂得,小孩子也会看得津津有味,真所谓是,时代的提高,书籍的变迁。
此刻随便走进一家书店,琳琅满目的书籍装满各个架子,不一样的书籍分布明确,让看书的人一目了然,既省时又省事,你看吧,原先看书可是小孩才有的功夫,此刻是一家人都在不断地充实自己,“好的书籍,让人受益终生”,真是学习的时代啊!所以,我珍惜我每次进图书馆的机会,我更会对书籍情有独钟,即使电脑的时代,我也会抽时间看我的书,书籍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精神财富。
教育的随笔 篇12
在幼儿园,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听听孩子们怎么说:“张老师爱笑;赵老师喜欢和我们玩游戏;李老师关心我”等等。
但是,也有一些刚刚踏上幼师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不知道怎样和小孩相处。上班也有些日子了,小朋友就是和自己不亲、没那么热情。
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传授给你们一些秘诀吧。
用各种方法记忆幼儿姓名
记住幼儿的名字,是打通你和幼儿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通道。当你喊出幼儿的名字时,幼儿也就对你有了印象。那么幼儿才会更听你的话。
我们可以这样做:
1、利用每天早上的晨检时间,和幼儿拥抱一下,顺便记忆幼儿的名字。利用早点前的点名时机,重复点名,刻意记忆。
2、利用每个和幼儿聊天的机会记忆幼儿的名字。聊天的内容最好是关乎幼儿本身的。
3、利用活动课幼儿回答问题的机会,加强对幼儿名字的记忆。
4、先记住班里几个调皮幼儿的名字和几个能力最强的幼儿的名字,这样既有利于你管理好幼儿,又能帮你快速记住其他幼儿的名字。
掌握幼儿的基本情况
幼儿的基本情况,你要做到心里有数。比如:哪个幼儿比较调皮,哪个幼儿家里有特殊情况,哪个幼儿有哪方面的障碍等等。
如果是小班幼儿,那就要和他们的.父母多交流了。如果是中、大班幼儿,可以去问问他们原来的老师。多了解一些幼儿的发展状况及特殊表现。
这样,你就可以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幼儿的管理方式,更好的适应他们的特点。让每个幼儿都能从心里喜欢你,信任你,认可你!
多和幼儿聊天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间隙时间,和幼儿聊天。在聊天的同时,你既了解了幼儿的基本情况,又了解了幼儿的喜好。
而幼儿会因为你对他的特别关注,而对你有更好的印象,把你当成他的朋友,从而更愿意亲近你,更乐意和你在一起。
用爱关注幼儿的衣、食、住、行
你做了一名幼儿教师,就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你既是一名老师,又是幼儿的全职保姆。幼儿的父母把幼儿交给了你,那么你就要对幼儿负起责任。
你要演好幼儿“父母”的角色,用最深的爱来爱护幼儿,照顾好幼儿的衣、食、住、行。你付出了深深的爱,幼儿一定会回报你浓浓的情。
游戏——带你快速打入幼儿群体
幼儿都比较喜欢做游戏,所以利用做游戏来拉拢幼儿的心,也是最有效的和幼儿成为一体的好方法。你只要和他玩,他就会喜欢你,进而也就会在其它活动时,给你最好的支持。很多传统的游戏,不需要做多少准备,就可以开展。在做游戏的同时,幼儿就会在喜欢你的分数值上加上几分。
讲故事——让幼儿崇拜你
不管是小班还是中、大班幼儿,他们都很喜欢听故事。如果你做好了准备,记住一些有趣的故事,讲给他们听,那么他们会非常崇拜你,而且会在心里记住你这个会讲很多故事的老师。
这样,就能和幼儿尽快拉近距离,从而更好的开展你的其它活动。
教育的随笔 篇13
这天是星期一,孩子们早上来园时都能兴高采烈地,主动地向教师、阿姨问好,不象小班时需要大人提醒,几个新来的小兄弟姐妹也能学着和咱们互相问好.说真的,仅仅才过了一个暑假,可孩子们是乎懂事了许多.一些来得早的幼儿能自己主动帮忙教师、阿姨干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擦桌子、放杯子等等.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去年的此刻,那时的他们也如此刻小班的孩子一样刚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陌生的环境,免不了在早上来园时因依恋家长有的'也会“哼上小曲”。
回首,经过小中班两年的领悟、生活,孩子们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自己服务潜质的方面,更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午咱们班内的教师、阿姨不约而同地交流了起来,明显地感到孩子们的提高,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其实孩子的提高,离不开家长、教师的悉心呵护.
忠心地祝愿咱们大六班的全体小兄弟姐妹在教师、阿姨的关心、爱护下能天天愉悦,健康成长。
教育的随笔 篇14
玩具是孩子的最爱,每一天区域活动时间总有10几个孩子在建构区玩的不亦乐乎,可是玩完玩具后总有孩子不把玩具收拾好就到另一个区域玩去了,教师不得不跟在后面收拾。怎样办呢怎样纠正孩子不好的习惯呢
我想了想,于是在班里开展了一个“玩具要回家”的游戏,我事先录制好了表扬的语言和哭的声音,游戏中能收拾好的孩子就能得到玩具娃娃的表扬,并奖励一个贴花,落下玩具的孩子妈妈就哭,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在不知不觉中纠正了不良的坏习惯。
经过游戏孩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玩具玩完后必须要送回家,不然他见不到妈妈会很悲痛很难过的。
经过观察我发现他非常喜欢帮忙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帮别人收地垫、整理图书等。于是我把一些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有意识地交给淼森去完成,他高兴极了,每次工作得都非常认真,他的举动也赢得了小朋友的赞扬。同时他在对自己的约束本事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我只是为淼森供给了一个机会,使他感到: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有本事做好,我能够帮忙小朋友,我在班里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表现自己的本事,向自己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能够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进取的.影响。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们会认识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发展!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孩子的自信从教师和小朋友的认可开始,你做到了吗。
【教育的随笔】相关文章:
教育的随笔【经典】08-05
【经典】教育的随笔08-03
教育的随笔(经典)08-04
教育随笔08-04
教育的随笔09-27
关于教育随笔04-05
母亲的教育随笔04-12
数学教育随笔04-11
教育随笔:告状05-14
教育随笔研究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