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灵魂的孤独随笔

时间:2023-03-17 15:19:52 随笔 我要投稿

灵魂的孤独随笔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灵魂的孤独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灵魂的孤独随笔

灵魂的孤独随笔1

  孤独是一种处境,更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人类是群居动物,一旦长期独处,就感到孤单、无助、失落……这绝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难以接受的状态。但人们往往还是不得不陷入孤独。

  孤独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失恋的孤独、失亲的孤独、身在异乡的孤独、被排斥的孤独、无依无靠的孤独、失去权钱后的孤独以及由性格所致不合群的孤独等等。它的外在标志是独处,心里感受是落寞。这种孤独以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的无助感最为典型。当然,这种浅层次的孤独感将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是容易消除的,消除后继续在肤浅中徘徊。

  深一层次的孤独者是思想者的孤独。这种孤独不是来自外界环境,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感受,是灵魂的孤独。因为人的灵魂只有一个,有这种心境人的灵魂又都是头一无二的,永远“独处”的。他们即使面对喧闹和繁华也孤独,狂欢后会陷入更加盛大无边的孤独,甚至比在荒漠中更甚。这种灵魂又往往缺乏明确的主张,左顾右盼,不知走向何方,只有找到同道者的时候,孤独感才能慢慢消失。但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所谓 “知音难觅”就正是指这种情况。有幸寻到知音后将幸福地一同走向前方。

  神话电视剧《古剑奇谭》中,有一种叫做“梦幻枝”的植物,能消除人的孤独。使用方法是:用法术把人催眠后,给睡眠者含上梦幻枝,他就会长眠不醒,在梦中他的一切理想都能实现,一切愿望都能满足,处于快快乐乐的状态。但当他醒来之日也就是死亡之时。这种方法即使有,大约也没人愿意用。它是用虚假而残酷地方法告别孤独,更重要的是它不能引导人走向前方。

  我们读书人无论是在环境上还是心灵上,独处的时间都要比一般人长得多,会经常体会到这种难捱滋味。

  但是,这种孤独也有好的一面:是灵魂生活地展开,它把我们学到的知识经验进行内在的整合,实现外来印象的自我消化,拓展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有时独自面对事物能获得许多在书本上得不到的启示:一次我到山东威海的成山头旅游,那里的大海礁石很美,最后我把目光停留在佛像上。我长久的注视着大佛的面部表情:那种平静、恬淡、慈悲、深邃……让我久久的思索不忍离开,渐渐地使我深深的醒悟、震惊。刹那间,我好像读懂了好多好多的东西,还有好多好多东西似懂非懂,更有好多好多读不懂的东西,这是一本深奥的大书,需要慢慢地去研读、体悟、咀嚼、消化……

  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独处可以增加灵魂的深度,不能忍受孤独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

  还有一种孤独是真正的孤独,是曲高和寡的孤独,典型的是尼采式的孤独。

  历史文化的星空,群星灿烂,那最早出现的,未必是最明亮的星宿。有的`星宿孤独地燃烧着,熄灭了,很久很久以后,它的光才达到我们的眼睛。尼采就是这样一颗星。一百多年前,这位默默无闻的德国哲学家漂泊于南欧的山水之间,他的文字,钟山水之灵秀,清新而隽永;他的思想,纵横奔驰,携雷携电。然而,这个世界却把他遗忘了。他的一生都是在孤独中度过……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的生前身后为他的诗做了诠释。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向孤独的。

  尼采1844年生于德国,他的祖父是写有神学著作的虔诚信徒,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1865年,21岁的尼采在波恩大学攻读了半年神学和古典文学之后,断然决定放弃神学,专修古典文学。这对于一个牧师世家的子弟来说,是一个反叛。他,得罪了整个家族。

  1869年,25岁的尼采在李契尔教授的推荐下,到巴塞尔大学任古典语言学教授。李契尔在推荐信里不无夸耀的说:尼采“将在德国语言学界名列前茅。”尼采的就职演说也令同行叹服。但这位前程无量的学者不去琢磨柏拉图古典语言的精妙,而是用“酒神精神”去批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使他在德国语言学界被孤立。

  接着,他又批判了最好的朋友,德皇威廉一世推崇的大音乐家瓦格纳等人,并和其彻底决裂。这次他不是像上两次那样只是得罪了某一部分人,而是彻底的被时代放逐了,陷于彻底的孤立。他不断的走向孤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灵魂注定不得安宁,不断地摒弃曾经推崇的一切,打碎一切偶像,不断进入新的领域。他总是不断地在寻找。

  他寻找什么呢?他在探索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他要重新评估一切价值。这样的人,在他面前没有禁区,他向一切传统思想挑战。他在真理的险峰上越攀越高,同伴也就越来越少。最后,他将自己逼进了沙漠。他要将自己的全部,连同遇到的一切,都化作烈火和光明,他在为自己的思想而战,他给西方哲学带来颤栗。

  对人生和世界有独特感受的他,当然十分渴望被理解,得到支持和爱。可这也是最不容易得到理解、支持和爱的。这一点他自己也非常清楚。尼采说自己是新世纪的“早产儿”,他是在为未来写作,到那时他会有读者,会受到赞美,会得到支持和爱。

  他果然一语成谶。

  他孤独了一生。孤独又是一个充满危险的避难所,长久的孤独会使人精神沮丧,意志瓦解,会使人病弱、奥伤、屈服,乃至毁灭……尼采自己最后也疯了。他去世后,他所希望的一切,都来了。

  这就是孤独者。但他们不后悔,这条路永远断不了,永远有人走。

  真正的探索者天性是最坚强的。这样的人精神足够充实,在沙漠中不会沮丧,反而感觉到孤独的乐趣;这样的人精神足够热烈,在冰窟中不会冻僵,反而感觉到凛冽的快意。这样的人虽然不能给人提供万应不变的现成答案,但他们有探索的真诚和勇气,反映出探索途中的曲折和悲欢。爱的火焰在那里燃烧,智慧的光芒在那里照耀。他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某些重大的根本性问题而激动,他们为此会奋斗不息……

灵魂的孤独随笔2

  子夜深深,情梦牵。只为那,在风中曾经拥有的一笑,只怪那风吹的太急,又来的太快!伤的心,在子夜里独自徘徊;风过心凉,花开的季节,错过了一生的爱恋;今生只能是默默的想念,那曾经有你的时间……

  明知自己已站在秋天的脚印里,踏着落叶渐行渐远;可蓦然回首,却不懂自己究竟迷失在了哪段路口!

  一段不该发生的感情,却莫明其妙的发生了;可是,最终也莫明其妙的放弃了。时常在想,自己为什么要选择一条希望渺茫的道路呢?虽然,也拥有诸多朋友的祝福与期待;却也因此而失去了很多,原本属于我的快乐。难道是因为你,是你让我放弃了许多?是你……

  思念清冷如霜雪,伴着今夜的圆月。在这个中秋佳节的深夜,你的身影恍惚又出现我的窗前,一如你的温柔,还有那一脸浅淡的笑脸。你的眼里的装的满是不舍与不忍。今夜的你,是否又要来责怪我的痴心与执着?

  爱情,对我来说,也许是一个非常奢侈的东西;也许,错过了你之后的.我,就只能这样一个人走,走完属于我自己的人生路;也许,这样对我来说才是最好的归宿。没有真正的感情,就不会有真正的伤痛;至少,对于我,为了一份真挚的感情愿意用生命去换的人来说;这是老天给我最好的安排

  “自别后,盼相逢,夜夜魂梦与君同”,你总那样悄悄地潜入我的梦中,总是在梦里深情的注视着我……夜半梦回,却发现无处觅你的踪影,四处漆黑冰冷,只有一个孤零零的我;原来,我只是在梦中;原来,我只是一个生活在梦境里的我!

  多少个这样的深夜,只能让泪水浸湿枕巾;多少次,那些清醒的意识被寂寞一再的吞噬;心,一次又一次的,在这样的深夜里沉沦。

  心伤了,唯一的收获就是,这颗至真至纯的爱着你的心,在这样的岁月里增添了几许的沧桑;这张本该充满激情的脸增添了许多的忧郁。这样的心境,这样的伤,真的不适合这个年龄的人。

  “爱你,难道就是我的宿命?”常常这样的问自己,只是无法给予任何的答案。为何,总有那流不完的泪相伴;为何,总会有受不完的伤?这种痛与泪的交织,是如此的撕裂着我的心。你问我:“恨你吗?”我没有回答,也许有吧!只是爱你的心,已然超越了恨你的界线。

  于是,就这样的深深爱着。那份爱,掩盖了心中那一点浅浅的恨。放了你,却忘了把爱收回来;于是,越爱越深,伤得也越来越重。

  空洞洞的房间里,只有一颗等待你的心。虽然是一颗很痛很苦的心,但是,却无怨无悔。即使会伤的更深,也还是一如即往的,为你有一天能够归来而等待!没有烦你,没有给你添忧,更没有打扰你,就只是在这里安静地等待着、等待着……

  也知道,这样的等待很苦,很苦。在等待的时间里,有多少伤心的泪,在不知不觉中滑过我的脸颊;也知道,在等待的过程里,不管时间的长短,对一个等待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但是,我却对你没有一丝的责备。因为,这样的煎熬,在你出现的那一刻,就都被一种叫做幸福的东西所完全的替代了!

  感伤,是小女人的通病;感伤,是小女人的作为;感伤,更是小女人无言的泪珠。而我,却恰恰又是那一个容易感伤的女人!

  此刻夜深深,我的灵魂在暗夜里孤独的起舞……

灵魂的孤独随笔3

  标新立异、渴望爱情、期盼倾听......内心经历一次次的洗礼与阵痛,这是成长的烦恼,也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肯定时,人才可能对世界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可以容纳光明、也可以容纳黑暗。在接受着一切的同时,也在尝试着改变。生活是无法掌控的,只有不断去经历,才能发现生命的奥义。

  ——节选自《孤独及孤独创造出的面影》

  孤独在中国强调群体的哲学的语境下,一向不是什么好词。上初中时,便学过一个词,叫鳏寡孤独,形容的是四种社会最凄惨的弱势群体。但是,在西方的语境下,孤独被赋予了不同的概念,其词根来自拉丁文soi,意思是太阳。西方哲学中,孤独描绘的是这样的一个意象,在茫茫天地中,作为单独个体的人与太阳相对,有点类似于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意思。

  记得去年的这段时间,自己写了一篇叫《沉默的巴别塔》的随笔,记述了自己刚进入哲学这块领域的迷茫与孤独感。进入华师整整有一年的时间了,这一年的时光过的很慢,我所学习到的知识和经历过的事情远比本科四年要多很多。一年后的我,已然与一年前全然不同,但那种孤独感却愈发深重了。

  记得大二的时候,因为玩游戏的原因我喜欢上了日本战国史,特别爱看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作品,还在这块发表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大三下时候因为考研考的是哲学,在那之后便很少看日本战国史的书了。本科大三下之后就已经没有了什么课,加上我住校外,同学之间自然很少来往。毕业的时候,一位许久不见的热爱文学的同班同学见我面之后便友情的提醒我可以多涉猎某某作家的作品,不要只看司马辽太郎的,他是日本右翼作家云云。而此时的我却已经“一只脚迈进了哲学的大门”,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喜欢日本战国史的'我了。

  每当我回想起这段往事,总有一种巨大的孤独感笼罩着我。浅一点的原因是除了极少数的人之外,每个人印象中停留的总是某一个阶段的那个人。而完全不会想到人的成长与变化,就连我也不例外。而深一层的则是体现在对柏拉图《会饮篇》中的一个隐喻,“人由于背叛了神,被神劈成了两半,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寻找他的另一半,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思考。一个人必须在恰当的时间遇到灵魂上完全契合的人,这是多么难以实现的条件啊?如果能实现的话,那只能说是命中注定,抑或说是纯属偶然。

  克里希那穆提有一本名叫《超越孤独》的书。读完之后,我感觉到克氏是一个有点危险的人。他给出的超越孤独的路径的方法不止是正视孤独,更是要完全打破权威。完全打破权威,成为一个独立而又自由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想想就有点恐怖。因为权威提供给我们太多安全感,比如父母,比如老师。如果一旦要打破权威,就意味着自己一个人得去面对这极其强大而又危险的世界。这是多么一件可怖的事情啊。

  我日渐感觉到孤独是一个在我生命与灵魂中困扰着我、也吸引着我的问题,同时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我们被抛入这个世界中,生来孤独着。我逐渐开始正视孤独这个概念,而不是害怕它、一味去躲避他。

【灵魂的孤独随笔】相关文章:

灵魂的孤独随笔3篇03-17

孤独的随笔09-08

灵魂散文随笔02-25

灵魂的呼唤随笔散文02-26

美感灵魂随笔散文02-28

灵魂病了随笔散文02-28

有趣的灵魂的心情随笔03-07

谁堕落了我们的灵魂随笔03-07

迷失的孤独随笔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