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笔作文

时间:2023-06-07 09:39:59 随笔 我要投稿

【精华】随笔作文合集七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随笔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随笔作文合集七篇

随笔作文 篇1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感动就像虚无飘渺的“那人”,我们在纷繁人世间疲惫了身心,渴望寻求触动心灵的感动,但常常寻而不得。孰不知,只要我们蓦然回首,感动就在那“灯火阑珊处”。

  十一月的秋天,丝丝细雨缠绵而下,伴着风的舞步轻轻地拍在人的脸上、身上。我骑着车在蒙蒙细雨中穿行,寒风冷雨逐渐带走身上的温度。我一心想着回家,路边的行人也神色匆匆。汽车呼啸而过,扬起洼地里的雨水溅在路人的身上,叫喊声、咒骂声不绝于耳。在这样一个雨天,世界也是喧嚣烦乱的。

  经过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了,我刹住电动车,蓦然回首,路边停着一辆三轮垃圾车。车上盖着一层塑料布,定睛一看,在塑料布下有一位环卫工人撑着伞蹲坐在那里。那是一位老爷爷,沧桑的岁月在他瘦削的脸上刻画出一道道沟壑,就像古木的年轮,是岁月的象征,是对苦难人生的礼赞。细雨蒙蒙中,他那一身黄色的工作服格外显眼。他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雨水顺着雨伞的边缘滑落,滴在他的衣服上,他也不伸手去拂一拂。在这样一个嘈杂的世界里,一切都在躁动着。行人的咒骂、汽车的轰鸣,甚至路边的树木也不甘寂寞地拍打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只有他静默端坐,周围的一切似乎在他面前都消失了。

  他该是累了吧。是啊,在这样一个微冷的下着小雨的周日下午,除了归家、上班的人还有谁会离开温暖的小窝,在外面忍受风吹雨打呢。再看看四周的街道,干净整洁,没有刺目的白色垃圾,只有几片忍受不了风雨侵袭的树叶从枝桠上悠悠落下,静静地躺在地面上。这应该都是这位老爷爷的功劳吧。年迈的他本应待在家中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可是他现在却在风雨中为人们清扫马路。我不知是什么样的苦衷使他放弃原本安逸的生活选择当一名环卫工人,但我被他尽忠职守、任劳任怨的精神折服,被他内心的坚毅感动。

  常苦恼于感动寻而不得,其实平凡生活中的感动却无处不在。我曾在一次蓦然回首时,看到几位已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在细雨中帮助交警将放学的小学生带入安全地带,冰冷的雨水顺着他们饱经风霜的脸颊流下,感动的洪流将我淹没。我曾在那一次蓦然回首时,看到几位农民工在烈日的曝晒下扛着锄头挖路,汗水从黝黑的脸上、通红的背上流下,立马被日光蒸干,感动的泪水充盈我的眼眶……

  有那么多次的蓦然回首带给我无限的感动,在我的心中镌刻下无法磨灭的痕迹。其实我们不需费力地去寻找感动,只要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摒弃内心的浮杂,在蓦然回首中,我们会发现感动就在我们身边。

随笔作文 篇2

  《鹊桥仙》中有段话:“两情若是长久时,有岂在朝朝暮暮:,”在今天看来,这段话似乎越显得不靠谱。虽然‘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现在还铭记于人们心中,但那毕竟是偏的,即使真的存在,人类也不能跟神仙比对吧!还有!人家牛郎与织女已经结婚了,异地归异地,但总得有个‘前提条件,’这点还是能说明中国古代人们追求爱情自由还是有一定尺度的。

  各位!不是我瞎编这样的‘主题’来讲,是有真实的事例发生在我身边,当然!不能只凭个人的观点一棍打死一船人,世界还是会发生奇迹的.。接下来!我讲一下这件事情吧!

  他和她是同乡。他和她在初中就认识了,平时很少聊天,只是普通的朋友而已。毕业后,它们分散在异地读书,联系方式也随之更换了。由于这样,它们接触到一起就更加少了。一次同学聚会,他和她聚在了一起聊天,他和她聊了很多。可能在外地读书的缘故,他和她的性格都发生了变化,所以都发觉对方很是适合自己。最后他问她拿了联系方式。因为在聚会中他和她聊的非常开心,情投意合,所以他每天晚上Q都会主动的找她聊天。渐渐地,他发现她确实很适合自己,然后他就向她表白了,她也没怎想也就答应了。在一起的时候,对方都经常互相地关心,互相地鼓励。有时候他和她回到了家乡也经常出去一起玩。时间久了,日新月异,他和她的感情也就逐渐地减退,有时候一个星期、有时候一个月也都不曾联系过。他和她就这样地分开了;他和她的分开或者不够了解对方、或者移情别恋、或者不想阻碍对方的幸福、或者从来就没有爱过对方,只是为摆脱寂寞找的一件工具而已、或者……

  其实现在正享受异地恋的朋友也不要太过于责备这种恋爱方式,情人总会有离离合合的时候,不要总想着’自己到底能不能把一段感情维之以永久,’不同的阶段就有不同的遇见和不同的思想。不要太介意结局如何,自己喜欢的就应为之付出,或者会像异地这么辛苦地等待。

随笔作文 篇3

  《蒙田随笔》是法国作家蒙田创作的关于人生哲学思考的散文集,它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当我第一次翻开我的这本蒙田随笔的时候,爸爸就坐在我的身边,他很诧异的看着我,说:“你在看蒙田随笔?”“嗯”“这是我中学的时候一直想看的书,可是当时没有条件借到,久而久之就忘了。”很少有爸爸这么期待而不得的书,我便对它重视了很多。

  其实很巧的是,我在老师的要求下,正在读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这本书中讲了六位哲学家,其中一位就是蒙田,另一位我比较熟悉的就是尼采,在不久前,我还在读周国平先生的'《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可能正是这些哲学类书籍的铺垫,我看《蒙田随笔》的时候就容易接受的多,并没有很早看这种书时候云里雾里的感觉,反而有点拨云见日的心情。

  蒙田生活在16世纪的欧洲,整本书中用的例子难免都是那个时代欧洲的例子,有时可能我没有办法真正的理解那些例子背后所要说的一些东西。这可能就是一个几百年的代沟吧。

  但其实蒙田所议论的一些东西,都是一些我们现在都可以借鉴的。他写作并没有什么“后期”的润色和加工,完全是随心所欲的,就像苏东坡一样。

  虽说这本书算是一本哲学名著,但并没有其它的哲学书来的晦涩,可能是这个版本翻译的比较好。除了一些远离我们的例子,译者还仔细的为每一句有出处的话标上了出处。由此可见,蒙田实在是看过很多很多的书。

  看完了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再看这本书,感觉整个人轻松了很多,包括心情包括心理。可能是因为毕生经历的大相径庭所造成的差异。蒙田本身身处在一个贵族家庭里,较为富裕的生活并没有让他经历太多像尼采那样的悲剧。所以在《哲学的慰藉》中对于蒙田的总提就是“对残缺的慰藉”,他并不像其它哲学家那样困难,但正因为不同环境,才可能造就了他的不同。《哲学的慰藉》对蒙田的一句评价就很中肯、也很完整:“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由此成就足矣。”

  整本书中,我最喜欢、最感同身受的就是《论悲伤》。其实我因为幸运,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完完整整的陪在我的身边,一个不少。几乎没有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很久以前,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段话:“当你哭得出来的时候,那种痛并不算什么;总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会疼的你哭都哭不出来。”虽然我对此一直深信不疑,但一直无法想象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所以,当我通篇读过这篇文章后,我就大概理会了那种程度和感觉。

  这本书读完实在花了我不少的力气,看了两三遍,其实还是离读懂有一定的距离,不过等到我再大一些的时候,再读一遍,也许就有了新的感觉。

  他所说的那些话,并没有因为时间的移动而落后,反而因为时间的沉淀,更让人有理由去相信它真实。他所展现的就是一个这样沉淀在时间中的世界。

随笔作文 篇4

  也许是因为出生在山里的缘故,所以我从小就偏爱很有性格酸枣树。

  其他果树都是在春天开花,可是我们家乡的酸枣树却是在夏日里开花。火辣辣的太阳底下,碎金般的小花儿,一串串、一簇簇地开在长满针刺的枝条上。远处看,如闪烁的夜空,小星星们一闪一闪的动人;近处瞅,又很像煮开了的小米花,金黄金黄的诱人;细瞧,犹如婴儿的脸,浑身都是淡淡的奶香。

  要说好看,还得到了收获的季节。金秋十月,挂满枝头的枣子,像一串又一串小红灯笼,很快就把节日的喜庆挂满了大街小巷,沟里沟外,岭上埂边。荆棘般的酸枣树,用一丛丛,一簇簇的颜料,由带刺的枝条,绿莹莹的细叶儿和红彤彤的枣儿,在高高的土崖上,弯弯的山道边,喜庆的房前屋后,欢快的栅栏四周,荡起了一幅祥和的图画。用它那一闪一闪的光亮,一心一意地深爱着为它提供水分和养料的土地。风沙一年又一年地败在了它的脚下,十年九旱又能如何呢?

  令我最感动的还是寒冬腊月。光秃秃的土崖上,生长着一片又一片栅栏似的酸枣树,四周连根草都没有了,只有扬起来的'风沙和刺骨的寒风陪伴着它,。活像一位守家护院的老人,忠心耿耿地守护着主人的家。有的己经有一半的根须裸露在外了,可它仍然歇尽全力地用它那鹰爪般的根须,死死地系住四周的沙土不放,让褐色的枝条硬硬地向上挺着,用生命拦截沙尘,阻止水土流失,一年又一年地为自己的家园创造着一片绿洲。还有谁能和它比呢?

  像敬佩我的父辈一样,我被家乡的酸枣树震撼了。

随笔作文 篇5

  我以为我不会哭,或许说因为时间拖沓之久所带来的麻木让我也不知是否有点难过。

  只是有股郁结之气,说不清道不明。

  既想找人倾诉,又想一个人呆想些时刻。

  我避重就轻,尽量用云淡风轻的语言,口气。

  渐渐地,我觉得自己很压抑,我在想,自己会不会哭。

  我用其他事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只到自己一人独处!

  我本想靠在他肩头诉说委屈。

  然而,终究是一个人面对的时间。

  我本以为自己不会哭,然而当我轻触他曾来过的路,眼泪就那样倾刻夺眶。

  我向自己哭诉,向那个他诉说。

  我终究是哭了。

  无奈,无助。

  我隐约觉得他是来过的,真的.有来过的。

  只是一切随缘,擦干眼泪,道一声:珍重。

随笔作文 篇6

  有的人活着,可他却犹如死了一般;有的人死了,可他却依旧活在人世间。

  生,何为生?为什么而生?这些迷茫的问题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何又为死?这种令人拒之千里的问题谁也不会去想它,生要存的有价值,死要灭的有意义。很多人都拒绝死亡,可是没有一个人脱离了死亡。与其说是拒绝死亡,到不如说是畏惧死亡。有的人他不懂如何生存,也就是说他没有生存的意义。他的生对于整个世界一点用途也没有,他只会剥削弱质的人民;有的人他也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可他的精神永留人间,他的信念永定与社会。

  有的.人活着是为了人民,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压迫人民;有的人对与生死的意义很狭隘,可有的人对于生死只秉存一个意念。生与死只有一点差距。有一种传说:人死后要赴黄泉路,上辈子为人好将入天做神仙,若为人恶劣将要下地狱,而不好不坏者将会投胎做人。这些只是传说,谁也不知中国有这些事情,但是活着时就要有种信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生,生从何来?死,死往何处?既然已经来到这人世间一遭,何不好事多做?一个人生存在茫茫宇宙之间定要生有所用。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生存的意义是无限的。死,又有何所畏惧,噢,对了,那些个贪财贪利,压榨人民的人往往十分怕赴黄泉路,可对于那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却一点也不在乎。

  生存的概念无非是有一口气可以继续在这个世界上享受,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死亡?哎,他又有何难,无非是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有什么了不起。嘿嘿,那些只顾的贪图享乐的人迟早会有一天走向死亡。快,很快.......

  好事多做,恶事莫为。人一生只有一次生命定要用有限的生命做无限的好事。

  生与死没有太大的距离,可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定会把这距离拉长。生与死没有什么大不了,人世间一个人的生死只是一个信念,一个精神。

随笔作文 篇7

  清晨,5点30分,澜海,三个影子映在海面上。我,哥哥,清漾。我和哥哥刚从美国回来,时差还没倒过来,并且澜海就在机场附近,回家要经过那儿,所以来了。而清漾,是知道我要回来的消息,特地来的。

  我们三个人手牵着手,在海边散步。我在中间,旁边有两个我爱的人,好幸福,好有安全感。

  我走着走着,就回忆了起来……

  小的时候,天天来这儿;曾经有某个人,在这儿背叛过我;曾经我在这儿遇到了她;曾经……

  似乎,一切的一切都与澜海有关。从小到大,除了学校和家,我到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这儿,澜海吧!?对海,我真的无法抗拒,但唯一情有独钟的,就是澜海。不是因为我没有见过别的海,为了寻找比澜海更美,更令我沉醉的海,我跑遍了世界,可没有找到。是的,澜海并没有非常非常大,但它容得下我的心;澜海并没有好清澈好清澈,可它看得透我的思想;澜海也并不出名,但在我心里,它已经是天堂了。甚至,比天堂更美。

  也许,只是因为,它留给我太多太多回忆了。

  澜海啊,若干年后,你还会在这儿吗?如果在,那我一定会来,来看你的。

  此刻,我多想与他们一同唤醒你。让你知道,我很幸福。

  唤海。是啊,我和哥哥,还有清漾,一起,唤海……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的作文05-29

随笔作文05-27

《培根随笔》随笔05-17

学生随笔作文05-24

随想随笔作文08-13

黄山随笔作文07-07

随笔一作文09-27

随笔一作文09-27

随笔话题作文09-28

课堂随笔作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