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幼儿教育随笔

时间:2023-07-18 12:25:32 随笔 我要投稿

幼儿教育随笔【精品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教育随笔【精品15篇】

幼儿教育随笔1

  不可忽视的幼儿午睡安全

  幼儿午睡时总有悄悄话要说,小手东翻西翻,不安静睡觉的习惯。所以每到午睡时间,我们每个老师都不敢放松,认真巡视孩子们的午睡情况。

  中午午睡时,我为孩子们改好被子后,开始巡视孩子的午睡情况,看看孩子们是否都闭上了眼睛,当我走到徐立伟小朋友身边时,发现他的小手在口袋里摸来摸去,嘴里还在咀嚼什么东西,我请他嘴里的东西吐出来,发现是一根黑色的线,口袋里摸来摸去的是他的上衣扣子。经询问得知,徐立伟小朋友在上楼睡觉时,不小心把上衣扣子弄下来了,口子上的线他要下来放在的嘴里,把扣子装在口袋里,但是又不放心怕丢了,就把手伸在里面摸来摸去。这件事幸好发现的早,也幸亏他只是把线放在了嘴里,不然的话一个不小心,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谁也说不知道。

  以前我认为孩子在午睡时,老师可以放松一下,看看杂志或是干一些自己的事。这件事情提醒了我,让我认识到了安全问题处处在、时时在,认识到午睡前检查的重要性。让我知道幼儿的午睡决不能忽视,要时刻把幼儿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以后午睡的'每一天,我都要认真检查孩子,引导幼儿把不安全的东西拿出来。你像小石子啦、玻璃、瓜子、还有一些小女孩的发夹等等不安全的东西。

  我想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随时注意孩子的一些细小动作,防患于未然,确保孩子的安全。同时为了鼓励孩子有一个甜蜜的午睡,我们每天在孩子起床后都要表扬那些午睡好的小朋友,并送给她一朵小花或是一张硬卡作为奖励,使孩子们为了老师的赞许会更加努力的做好,让孩子们在午睡的时光里可以进入甜蜜的梦乡。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孩子们会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

幼儿教育随笔2

  下班后,在门囗等待已久的家长,随着保安人员把大门敞开,教师到家长手中接送卡收齐,孩子们安安全全的让家长接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是在这种情景下结来了自己紧张而忙碌的一天。

  一天没见到孩的家长,心里总觉得对孩子说些什么,总想把积攒了一天的思念之情,告诉亲爱的小宝宝。你看,一见面又是亲又是抱的,小宝宝们也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尽情的欢笑。有的孩子还跟父母撒娇,要这要那,我发现有的孩子一见到父母便拽着买口香糖、水果冻等之类的小食品,甚至让爷爷奶奶买玩具,买蹦蹦床等。

  每位家长也豪不各啬地满足孩子这样那样的要求,而孩子的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慢慢的养成了。有的'家长则不这么认为,应对孩子的种种要求,他们不是一味迎合和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主动与孩子交流,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为中心,边走边谈并引导孩子回忆老师所教的新知识。

  家长通过与孩子谈话,不仅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潜力,并能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状况,对幼儿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幼儿教育随笔3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每个做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情迫切,都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但是现在的父母在教育上有很大的弊端,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孩子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从身边的每一个小事做起,要真正做到教育孩子无小事。

  有一天,张艾萍小朋友眼含热泪来到幼儿园,我发现她的情绪不好,就跟她进行了交谈,原来她今天穿的衣服是姐姐以前穿过的,是旧的,不是妈妈专为她买的',她说旧衣服难看死了,小朋友会笑她的,这时,我对她进行了教育:衣服虽然不是新的,但是很干净,衣服旧一点没关系,只要干净就行了,小朋友不会笑你的,接着我又问其他小朋友,张艾萍的衣服是否干净,大家都说干净,于是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通过这件事使我想到: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有挑吃挑穿的毛病,吃东西时只要有自己喜欢的,就吃个没完,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谦让,衣服挑新的穿,心中想的只是自己,所以我们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健康的成长。

幼儿教育随笔4

  孩子们已经进入中班下学期了,也变得越来越懂事了。最近我发现了一种现象,有些家长在孩子离园时总会问老师:“今天孩子学什么知识了?今天需要辅导吗?每天回家我都问他,可他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随着幼儿的成长,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开发。家长们的心理是值得认可的,但同时也反映一个问题。幼儿时期的教育不同于小学,许多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幼儿进行交流,所以也不能真正体会到孩子到底学了什么。与孩子交流沟通也是很重要的。问他学了什么、太笼统,孩子不会总结今天我学什么了。因为孩子每天都会接触很多新的`知识和新鲜事物,他很难讲清学了什么。所以家长可以改变一下询问的方式,如“今天和老师玩什么游戏了?活动时老师提问小朋友回答什么问题了?今天玩过什么玩具,怎样玩的?见了什么事物?给妈 妈唱一首歌,画一幅画儿吧?”等等。这些具体的问题孩子就知道怎样回答了。与孩子交流也是一门学问,我们老师和家长们都要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

幼儿教育随笔5

  幼儿教育随笔: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自强、自立

  一天,在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我的胳膊不小心扭了一下,一时间动都不能动。午睡起来后,孩子们仍像往常一样围在我身边,要我帮助做这做那的,但有几个孩子看到我受伤的胳膊,懂事地自己穿起了衣服。过了一会儿,几个平时一直要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也穿“好”了。虽然,他们的衣服钮扣扣错了,鞋子穿反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

  那么,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于是,我便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老师的.胳膊不小心弄伤了,医生说要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能好,看来这几天,老师不能帮你们穿衣服了,你们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扣钮扣,好不好?”绝大多数孩子都答应了,但仍有少数几个孩子拿着衣服坐在床沿上一言不发。我知道,他们的确不会自己穿,于是,我一边叫能力强的孩子帮他们一下,一边告诉他们回家后让妈妈教他们,自己也多练习练习,争取早日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孩子们满怀信心地点了点头,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终于全部穿好了衣服,系好了鞋带,扣上了钮扣。望着一张张通红的小脸,我心里感到了―阵欣慰。

  经过这件小事,长时间困扰着我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对于如何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我也有了一些新的见解。有的时候,老师做个旁观者,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动手,在实践中学会自强、自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

幼儿教育随笔6

  伴随着歌曲《春晓》的响起,我们的户外活动又开始了。孩子们一听到这首歌就兴奋的排好队走出活动室来到塑胶场地。作为大班的小朋友,我们选择的是跳绳,大部分的孩子经过近两个月的练习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了跳绳的技巧。我们决定挑战一下跳大绳。我们两个老师甩着绳子,让小朋友排着队一个个来尝试着跳大绳。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这项运动,孩子们虽然很好奇、兴奋,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敢主动往前上的,都是你推我,我推你的.。

  我一看这种情况就点了祥瑞的名字,(祥瑞是班里胆子比较大,而且运动方面比较好的孩子)祥瑞鼓起勇气跑进了甩起的大绳里,但是由于节奏不对跳了一下就绊倒了。虽然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我们总结出来,在孩子跳进绳之前给孩子数3下作为准备,这样就能顺利的进入大绳,节奏能跟上。就这样几个平时胆子比较大的孩子能够试着跳大绳了,可是还有一些孩子不敢尝试。看他们准备跑进大绳时,不是用手捂住耳朵就是用胳膊挡住头就知道害怕大绳打着自己。针对这一情况,我对孩子们说:“别怕,大胆的往上跑,看着老师的绳子上去了你就跑进来。”

  话说完,我自己都心虚,说实话我也害怕,记得小的时候伙伴们在一起跳大绳我从来不参加,因为怕绳子打着头。就是现在也不敢,一是怕绳子打着疼,二是怕不会跳被小朋友笑话。但是,为了小朋友我今天也要挑战一下自我,于是我鼓起勇气,走到大绳跟前,眼看着大绳一起一落我就是不敢跳,绳子甩了快十下了,我还是站在原地,为我甩绳的小滕老师看出了我的忧虑了,对我大声的说:“没事,你上就行,要是看着绳子快打到你了我就拽住绳子,放心打不到你。”我看了看给我加油的孩子,就卯足了劲冲了上去,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我高兴地抱住为我甩绳的老师,这时小滕老师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打不到你吧!”我赶紧抓住机会问她,她是怎么做到的,小滕老师告诉我:“甩绳的人其实很重要,你要看着孩子如果跑过来绳子快打到她了,就把绳子快甩开,这样孩子就能跳进来;看着孩子的节奏甩绳,他跳的快你甩的也要跟着快,这样慢慢的他就会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刚才跳得那么轻松呢!我们也尝试用这种方法,果然几个胆小的孩子也能成功的跳大绳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刻的体会到,任何理论都要连系到实践经验,自己都没有尝试跳大绳又怎么掌握其中的技巧呢?光凭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指导孩子,一切都是空说,不具意义,对孩子也没有帮助。只有自己先尝试了,在实践中得出的指导方法才是切实可用的。通过跳大绳活动,我也突破了自己,多年不敢跳得大绳我也尝试了。以后我也要做事情更勇敢些,给孩子们做一个好的榜样。

幼儿教育随笔7

  5岁的娜娜长得干净秀气,乖巧伶俐,十分讨人喜爱。娜娜在幼儿园里喜欢吃零食,也喜欢写写画画,她总是习惯把食品包装纸与作业纸揉一揉,要么随手丢在课桌抽屉里,要么趁人不注意丢在教室的地板上。娜娜在家里,吃零食剩下的.包装纸、果皮屑、果核与擦嘴巴的纸巾总是随手一丢,走到哪丢到哪,满屋都是垃圾,一片狼藉。爸爸妈妈批评她不讲卫生,让她把垃圾丢到垃圾桶,可她依然固我,说懒得跑路去丢垃圾桶,反正妈妈天天要扫地。爸爸妈妈为此很苦恼。

  3-6岁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那么,怎么教育乱丢垃圾的幼儿呢?

  让幼儿明白乱丢垃圾的危害、给幼儿讲①乱丢垃圾,课桌、抽屉、地板上都是垃圾,很脏,不美观;②乱丢垃圾,天气热,气温高,容易生长细菌,不卫生,易得病;③乱丢垃圾,人们不小心踩在垃圾上,脚底打滑,会摔跤,很危险;④乱丢垃圾,是缺德、没有教养的行为,爸爸妈妈会很生气,受父母、幼儿教师的责备,很痛苦;⑤乱丢垃圾,不保持环境清洁美观,增加了爸爸妈妈、清扫垃圾的负担,不讨人喜欢!

幼儿教育随笔8

  这一天,我教孩子们写数字,我大手拿小手教每个孩子都写了一遍,对他们说:先画秤钩,再画秤杆。可一转身孩子们就说:“老师,我不会写。”我再反复地教,一遍又一遍,有的宝宝还是重复不会写。这时诺诺小朋友已写了一张纸了,而且写得非常好,我便顺手拿起圆珠笔给诺诺打了个勾勾,诺诺拿着本子欢呼雀跃起来:“我有一个勾勾。”别的小朋友都说:“我看看”、“我也看看”……看到孩子们对勾勾的羡慕,我大声宣布:“谁写的.好,我就给谁画勾勾。”一句话说完,教室里立刻安静了,看到孩子们都趴在课桌上写着,不一会功夫,许多小朋友的本子上都画了勾勾,而且没有一个孩子再说不会写,勾勾的功效太神奇了。

  以后,课余时间,每当我给孩子们布置任务时,孩子们都会问我:“老师,还画勾勾吗?”

幼儿教育随笔9

  新学期开学已经快有一个月了,加入我班的孩子都很快的适应,他们的爸爸妈妈很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们,让我感到很欣慰。我们的共同目标就是教育好孩子,孩子们也对我们老师格外亲切,和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不再是刚开始哭哭闹闹不让我们靠近的孩子了。他们会对我们说:老师,我喜欢你。和老师说一些很感动的话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班的静静小朋友,有一天吃午饭了,我给他们都分好了饭,孩子们都在安安静静的'吃的挺带劲的时候,静静突然说老师快坐下吃饭吧,我听了这句话,心里热乎乎的,孩子真的长大了,知道关心老师了。真的懂事了,耳边时常听到孩子们童真的话语,老师你也躺下休息休息啊!老师我帮你。等等屡见不鲜的一些小事情,都会让感动不已。孩子们都长大了,学会了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知道现在自己已经是真正的小班生了。加油吧,孩子们!老师希望你们每天开开心心,快乐成长!

幼儿教育随笔10

  这几天,我感冒了,头疼、喉咙疼,但还得坚持上班。

  孩子们听到我沙哑的声音,比平时安静了许多,活动时,几个小朋友围在我身边问:“老师,你感冒了吗?“老师,你头疼吗?”还有几位小朋友向我介绍经验:“老师,你多喝水,喉咙就不哑了。”

  “老师,你喝大青叶吧,妈妈感冒时,就喝大青叶,可管用啦!”

  “老师,你买个罐头吃吧,打火。”

  连几个调皮的'小家伙也赶来向我“献计献策”。

  看者孩子们关切的眼神,听着他们纯真的童言,我陶醉了,病痛已与我无缘。

  我爱这群孩子,孩子们也把他们纯洁的爱奉献给了我。

幼儿教育随笔11

  幸福在身边

  带着刚入园的孩子玩滑梯,总是害怕磕着碰着,因此得好好盯着,不敢怠慢。

  但有一天,这情形发生了变化,仉新博走到我身边跟我说:“老师你怎么老站在这,不跟我们玩呀!”“我要看着你们啊,”我随口而出。“为什么要看着我们?来跟我们玩吧!我领着你。”仉新博过来拉我的手,于是我不由自主来到滑梯旁,走过吊桥,低头弯腰钻山洞,然后滑下来,我的加入引起了孩子们的骚动,我被孩子们拽得团团转,但我的.心中却满是幸福。

  是呀,孩子们希望老师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平等的伙伴,而老师却往往是站着和孩子说话,等你坐下时你会发现,幸福就在互相的尊重和信任中,做到这点又是这么简单,多么容易啊!

幼儿教育随笔12

  1小凳子笑了

  大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加强了,一切事情都能自己做了,因此,每天放学后都让孩子把小凳子帮老师轻轻放到桌子上,以便于老师打扫卫生。久而久之,许多孩子都以帮老师搬放板凳为荣,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能帮老师搬板凳,要求早入园、晚离园。班内出现了幼儿争先恐后帮老师搬板凳、打扫卫生的现象。可最近几天,我发现多数孩子不愿搬板凳了,我很纳闷。一天,我问几个正不情愿地搬着板凳的幼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前都抢着帮老师搬板凳,可现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师……”明明欲言又止。“为什么?大胆告诉老师!”在我的鼓励下,乐乐说话了:“老师,搬板凳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那天做游戏,小春不听话,您不是罚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吗?”我愣了一下。

  那是几天前的一个下午,孩子们在户外做钻圈游戏时,调皮的明明趴在地上做鬼脸,自己不钻,还影响了后面的小朋友钻圈。我一气之下,说:“明明,你不愿做游戏,到教室里搬板凳去!”明明不情愿地从地上爬起来,慢腾腾地走进了教室……没想到,我的这一举动让孩子们感到帮老师搬板凳是不光彩的'事。为了挽回影响,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我向明明道了歉,并肯定了热爱劳动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2水龙头的“眼泪”

  已经好久没见到水龙头流“眼泪”了,我为了孩子们感到高兴,因为他们学会了珍惜水资源。

  我们班的孩子洗完手后经常关不紧水龙头,为此打伤脑筋。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我不知道想过多少办法:讲道理、批评教育、彼此监督等,但都不见起色。直到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了跤,哭的非常伤心,马老师说:“欣欣,你哭起来怎么和打开水龙头一样呀?”一句话给我很大的启示。

  我问孩子们:“小朋友,你们说欣欣为什么哭呢?”“因为他摔倒了,很疼呗。”“应为小朋友都笑他,没有人帮助他。”“那你们说小朋友这样做好不好呢?”“不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笑了笑,继续对他们说:“我们班里有个“小朋友”呀,经常因为其他小朋友不理睬他而‘流眼泪’”“老师,你说的是谁啊?”“你们想知道吗?我带你们去看看吧”。大家好奇的跟我来到洗刷间。“就是它。”我指着水龙头说。大家都被我的举动弄糊涂了。瑞瑞是个小灵精:“老师,你是不是说小朋友们都不关水龙头,它就会流眼泪?”我点了点头,接着说:“我们小朋友愿不愿意帮助它呢?”“愿意。”孩子们齐声地回答。我高兴地笑了。

  从此,水龙头再也不流“眼泪”了。

  3面对不愿开口的孩子

  李清慧是我们班一位不爱讲话的小女孩,你跟她说话,她总是先笑,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她不会开口的。但是他自尊心很强,每次手工制作和计算作业她总是又快又好,常常会令同伴们羡慕不己。这么一位聪明的小女孩,常常令他母亲“头疼”,“疼”的原因是她不愿多讲。据我观察发现,赵飞燕和小朋友还是有话说的。为了鼓励李清慧愿说乐说,我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她:

  一、日常生活中多与她讲话

  我随时跟李清慧交谈,让她感受到老师与她是平等的,消除不必要的敬畏感。到幼儿园问她看到些什么有趣的.....总之,只要和她在一起。

  二、巧妙运用角色游戏,让她愿讲

  李清慧记忆力很好,故事听过一遍就基本会讲了,我便让她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有意识的安排需要大声讲述的角色,如“狐狸”“大象”“黑熊”等。慢慢地她不仅愿意扮演角色,而且还愿意单独讲述故事内容。为了巩固成果,我还同李清慧妈妈商量好,让她回家记录李清慧所讲的故事。

  三、美术活动中让她乐讲

  记得有一次手工活动“折花篮”我先让幼儿尝试自己看图示折纸,打算不会折的地方再讲解。没想到李清慧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作品,她高兴的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折好了”。我想:不如由她来介绍折法,这是锻炼她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良好时机呀!于是我让大家停下来说:“小朋友,今天我们请赵飞燕来做老师,讲解折花篮的方法,好吗?”开始李清慧有些紧张。我便亲切的走过去牵着她的小手,并轻声的鼓励说:“老师这个地方折的还不如你折的好呢,你来帮帮老师好吗?”听我这么说,李清慧爽快的答应了。我给了她一张纸,她就边折边讲了起来,开始声音很轻,在我信任的目光中她越讲越响亮,讲完后我示意大家拍手表扬,李清慧开心的笑了,说:“谢谢大家。”

  渐渐地,李清慧不管在同伴面前,还是在老师面前,话语多了起来,这使她拥有了一切成功、一份自信。

幼儿教育随笔13

  每每快到周末,孩子们午睡时间特别兴奋,很难睡觉。我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随即,泪水充满了眼眶。恩惠看见了,连忙问:“老师,你怎么哭了?”,“我没哭。”,“没哭怎么眼睛流眼泪了呢?”

  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里怎么会有泪呢?”,恩惠歪头想了想:“是不是你不开心啊?”,一旁的东东连忙插嘴:“不对,是姗姗老师刚才打了个哈欠,所以流眼泪了。”,“对,东东观察的可真仔细。”,看着一点睡意都没有的孩子们,我干脆问他们一个问题:“打哈欠是会流泪,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情况下会流泪吗?”,孩子们兴奋起来,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吃辣椒会流眼泪;东西不见时会流泪;打针很痛会流泪;玩具被弄坏了会流泪;做错事挨批评会流泪;有的还说妈妈看电视有时也会流泪……没想到孩子们会说出这么多不同情况下流的泪。我又接着他,喜欢什么时候的眼泪,不喜欢什么时候的.眼泪?为什么?这下孩子们更有精神了。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他们明白了该如何减少那些令人不愉快的泪,如,生病时要坚强,小伙伴之间要友好相处……说到这里,我看到几个孩子打起来哈欠,连忙说:“你看你们都打哈欠流眼泪了,打哈欠说明你们困了,咱们睡觉吧!”,“嗯!”,这一次,孩子们乖乖的进入了梦乡。

幼儿教育随笔14

  为了引导幼儿能够按时来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时间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最初采取了为准时来园的幼儿粘贴小贴片,以鼓励动员幼儿准时来园,可开始实行时幼儿及家长还能较好的配合,但一段时间后日托园的特性又显现出来了,个别妈妈不上班的幼儿又开始出现了迟到的现象,小贴片的激励效应相对降低了,我们与家长谈,让家长了解这样是为孩子身体健康考虑,避免孩子来园食冷菜冷饭,但后来发现迟来的孩子家长会告诉我们“老师孩子在家吃过饭了,不用在幼儿园吃”。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不被一部分家长和孩子接受,于是我开始重新思考教育的落脚点,我以往把引导孩子们按时来园的重心放在了家长配合上,而思考后我意识到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孩子们身上,要引导幼儿主动准时来园。带幼儿开展种蒜活动后,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教育时机,于是我引导幼儿/:“你们现在是蒜宝宝的爸爸妈妈,蒜宝宝是你们的孩子,你们也说了,小朋友要喝水不喝水会渴死,蒜也要喝水不喝水它也会渴死的,你们不想让自己的蒜宝宝渴死吧,那你们就要保护好自己不生病,每天都能来幼儿园,而且还要早早的来园喂蒜宝宝喝水,蒜宝宝才能长得又高又壮”,“老师,我明天要早早的就来园为蒜宝宝喝水”;“蒜宝宝一宿都没喝水了,多渴呀”……听了我的`话孩子们交流着。第二天,孩子们都准时在八点钟前来到了班上,大家还没进班都先去看自己的蒜发出小芽了没有,然后再去给它浇水喝,特别是经常迟来的周逸飞今天也在八点钟前就来到了班上,来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到盥洗室拿漱口杯接水去浇蒜。

  我们老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习惯养成中,有许多时候依赖家长朋友的支持配合,如:在家指导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进餐等,而往往忽略一点就是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其实我们老师调整好自己教育的重心,会收到更加意想不到的效果。

幼儿教育随笔15

  4、让孩子真正懂得“安全第一”

  今天,因磕破头一周没来幼儿园的明骄阳一走进活动室,就引起了小朋友们的议论。由于还没抽线,她的眼角上方还粘着纱布,“咦,你们快看,明骄阳的脸怎么了?”“骄阳,你疼不疼呀?你是怎么摔的……?”在小朋友们的问候声中,明骄阳默不做声的低头坐在了小椅子上。我赶忙走过去摸了摸她的头说:“小朋友,明骄阳的脸上还包着纱布,小朋友们在洗手、喝水时该怎么做呀?”“不拥挤,不打闹,不把水溅在她的脸上……。”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着。

  见此情景,我想,现在不正是进行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机吗?于是,我立即话题一转,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避免意外伤害发生,进行自我保护呢?意外事故发生后,该怎么办?小朋友们个个精神专注的凝神思考后,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来:“如果地板太滑,走路就要小心,慢慢走。如果不小心摔倒了,也要先伸出手,让手先着地,这样就摔不到头和下巴了。”有的'说:“有刺、有角的东西不能碰,也不能摸,如电源插头……”还有的说:“不能玩剪刀和菜刀,如果受伤了,也要马上告诉大人,大人不在家,就赶快拨打120或110求救……。”

  针对幼儿讨论的情况,我耐心的向他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并教给他们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从而大大提高了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我想,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加强责任心,时刻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尽量消除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如何保护自己,让他们真正懂得“安全第一”。

【幼儿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07-10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07-14

[精选]幼儿教育随笔07-14

【精选】幼儿教育随笔07-15

幼儿教育随笔06-26

幼儿教育的随笔06-12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07-09

幼儿教育随笔06-14

幼儿教育随笔【精选】07-18

幼儿教育随笔(精品)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