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笔作文

时间:2023-08-27 08:45:12 随笔 我要投稿

随笔作文(集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随笔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随笔作文(集合)

随笔作文 篇1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题记

  细细密密的小雨迎来了一个迟来的夏季,纯净的阳光透过郁郁葱葱的树叶在柏油马路边呈现斑驳,缭乱的影子。初夏的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温暖而美好。

  打着遮阳伞在人行道上慢悠悠的晃着,惬意而舒适,忽然想到了《山停夏日》。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我似乎体会到了诗人沉静的浪漫心境。在山间幽静的古典庭院,入眼是绿树浓荫,人们在树下摇扇乘凉。不高的楼台在碧水中留下倒影。蓝天、白云、绿树、楼阁,岂不美哉!

  温暖的夏风把我从纷纷扰扰的思绪中拽了出来。抬眼望去,红底白字的广告横幅随着风微微颤动,前些日子被雨打落的枯黄树叶也被卷在空中,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风止,树叶脆生生的被打落在地上,那隔世的响声像是穿越了红尘的悲欢离合,像是见证了历史的周而复始。树如此老,而我如此年轻,提着包听着自然的声响,看着岁月的年轮,好像自己要去赴一个早已绵延在记忆里的前世千年之约。

  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听到身后传来几声鸟叫。不免得回首,眺望着西边那轮橘红色的落日,泛着氤氲的'阳光。已是黄昏,看太阳一寸一寸的沉下去。穿过人行道,走进喧嚣的街道,穿过依旧熙熙攘攘的人群,漫无目的地逛街。天色终于沉暗了,天边甚至出现了黄昏的第一颗星星,散发出深邃坚硬的银光,把蓝色的云衬的格外柔软。就像是一颗精美的裸钻被放在了蓝色的有柔软质感的绒毛中。有人说:黄昏的时候出现的第一颗星星叫做黄昏晓。

  天快要黑了,我该回家了。没有了彷徨与犹豫,走过繁华的街市,走出纷扰的人群,远离尘世中的热闹与喧嚣。明天或许很快会到来,但是走过的昨天会越来越远。我们所走过的路亘古不变,变得只是自己的内心。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随笔作文 篇2

  最近的天气总是很奇怪,时冷时热,所幸我的心情并不受什么影响。风把叶片吹落,盘旋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转眼已上初三,已过半个学期。可依旧还是那个教室,还是那群同学,还是疯疯傻傻地过了每一天。只不过开始期待美女姐姐的课,开始奋笔疾书到半夜三更。

  喜欢弹琴,喜欢写书法,喜欢跟朋友一起出去玩,喜欢一家人吃着热腾腾的火锅,喜欢看白蒙蒙的一层雾。想学吉他,想打篮球,想学尤克里里,想学油画。不管怎样,我还是当年那个小女孩,那个嘻嘻哈哈,热爱生活,热爱每一天的那个女孩。

  耳边依旧萦绕着薛之谦的歌声,第三次看《小王子》,再次哭得稀里哗啦,一塌糊涂。那一段话——“我本来应该猜测到,在她那些小花招后面藏着多少的柔情蜜意,那样口是心非不过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我不知道反反复复读了多少次,甚至郑重其事地在那一页折了个角,把它摆在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

  自那以后,很喜欢去朋友家,爬上他家九层楼屋顶,趴在上面看着楼外楼,数着天上星。往下俯视,是那一成不变的车水马龙。与朋友在上面诉诉苦,那种微风拂过酥麻麻的感觉,着实是一种享受。当泪水反常地划过我的脸庞时,朋友会默默地给我递了一张纸,说:“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别低头,皇冠会掉;别哭泣,坏人会笑。所以,收回泪水,好吗?晴。”明明只是一句话,却给了我一种潜在水里的憋闷感。我顿了一下,沉默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也不知我是否是上帝的宠儿,每当我失魂落魄的时候,总会有朋友安慰我。越说:“姐姐,我们一起考重点。”滢说:“同桌最棒了!”泰说:“没关系,慢慢来,重新开始,加油冲!”可能这只是最普通的.话语,却像电视剧里最普通的桥段,依旧能拨动你心底的那根弦。真的好喜欢同桌,好喜欢章鱼,好喜欢我那群可爱的朋友们。也不知道远在重庆的蕊怎么样了。也许有些话憋红了脸也说不出来,又怕被说煽情,只能化在文字里了。但愿,他们能看见吧。

  每次读周刊,总会一番感慨,总有一种要把他们的揉进脑里的冲动。于是便试一试吧。反正我也写不出什么优美的文章,也只能用最真诚的话语记录下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还有不久书法便要考级了,钢琴也差不多了吧。随手翻开日记,只见扉页写着“往前一步,便是繁花似锦”。

随笔作文 篇3

  考试是测量一个学生的标准,这是一句很普遍的话。但是,考试真的就能测得出一个学生的标准吗?

  在我看来不是的,考试只是测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不是测量一个学生的能力。学习态度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聪明的头脑那又怎么能行,虽然中国有句古话“笨鸟先飞”,但是笨鸟也是聪明的,只不过是没有被发现。

  现在的中考或者是高考,根本就是埋没人才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的学校都是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像就没有考虑过学生本身所具备的才能,就说我吧,我平时也很努力,没有放松过,但是到头来,在大考的时候就是考不好,其实我自己也挺奇怪的,在平时的考试中我的成绩也不赖,但是一到大考就不行,那你说我能怎么办。说句老实话,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是全年级中名列前茅的一位,但是这又有什么用。现在的学校不是考能力,而是考态度。所以现在的好的学校的学生都没有以前的学生聪明、机灵。现在的学生就知道死读书,那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废物,而那聪明的学生也被埋没了,所以现在的人才是越来越少咯。

  但是,这又有谁能提出,想一想,没有吧,哪一个不是胆小鬼,哪一个不是为形势所逼。想想吧!中国人,曾经的勇气都去哪儿了!为什么不敢创新,为什么?难道我们真的就要一味的学别人,而不能有自己的东西。现在的.儿童真的有欢乐吗,儿童就是要有童真,但是现在的儿童呢,看看吧!有吗?现在的儿童,不是被父母逼这学这个学那个,就是一无是处,或者是打得鼻青脸肿,或者就是像明星一样被举得高高的,反而使孩子无心念书,留恋着那个星光。我不得不佩服他们,他们真得很优秀,但是这真的对他们好吗?星途,不是一时的,也不是永久的。但是它恰恰就是在那个阶段,经常旷课会使老师、家长、学校厌烦。而且补课也不是长久之计啊!这真的会是幸运的吗?

  恐怖事件,一直以来都让人提心吊胆,谁也不想有恐怖事件发生,所以在很多国家,人民都当众举行游街,为了和平。但是我们中国呢,又有什么表现呢,只不过是几位权威人物在代表我们中国人讲话,而中国境内却是无动于衷,哪几位人物真的能代表全中国吗,我想不能吧,那只能是代表他们政府的想法,真的能代表我们人民的想法吗?不能吧!再聪明的人也不能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吧。社会在进步,人的思想也是在进步的。

  主动真的就是那么难的吗?中国人真的永远都要这么被动下去吗?

随笔作文 篇4

  炎热的下午,坐在屋里如果不开风扇或者空调都会一头大汗,而我们居民楼下,一群可爱可敬的工人叔叔阿姨们正顶着热日劳作。

  赚钱真的不容易呀。

  尤其是像此时正在劳作的那些工地里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强度真的让人难以想像。

  曾经好像有人说过,无意中看到工地里一份工人的工资表,都是大几千,上万的.数额。

  于是一些矫情人士就开始争先恐后地评说着:“要辞职,当工人这么赚钱!一个月工钱抵上我近半年了。”“读了那么多年书,居然不如搬砖的!”“搬砖比码农还赚钱哦!”......

  累似于这样的话很多,有些看的挺刺眼的。

  幸好,还是有些明理的人士说了公道话:“你在办公室吹着空调打着电脑玩着游戏,朝九晚五地过着,人家顶着烈日,汗流浃背,灰头土脸地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你好意思说人家工资高,YOU CAN YOU DO !"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很是解气,人呐,似乎都有阴暗的一面,见不得别人比你好,尤其是一些曾经在你眼中不如你的人居然混得比你好,工资比你高,然后,正是有这样的心理,反正让我们忽略了,人家混得好的背后的辛苦的努力,辛勤地汗水。

  少一点攀比心,多一些脚踏实地。努力总会有好结果 的。

随笔作文 篇5

  农历二月二十六,庙会,清明,桃梨花开。

  柳绿桃红醉清明,榆钱不甘进蒸笼。人间二月春风渡,轻打梨花烟雨中。回想起来,已经好多年没有回家逛庙会了。今年好了,有大把的时间在家游山玩水,赏花作乐。巧的是,由于气温原因,庙会期间山里的桃花梨花在杏花之后相继都开了,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清明小假期回家赶庙会同时赏桃梨花是件特别划算又美好的事吧。

  长大了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肆无忌惮的满街玩耍了。庙前烧纸烧香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还是小时候的香火味道;记忆里大大的戏台现在看来也不过几步远的地方,台上唱着的却依旧是记忆深处的那几段戏曲;摆摊儿卖东西的,除了小时候的糖葫芦、棉花糖、小饰品,又多了好些新鲜的玩意儿;台前看戏的父老乡亲,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深深的痕迹。看着到处玩耍的孩童,不禁把回忆拉长,回到儿时的画面……

  也就六七岁的样子吧。小时候不管什么民俗文化,不懂欣赏什么桃梨花香,只知道有戏看,人多热闹。从下午戏班子开始搭戏台,就跟爷爷拿着马扎小板凳,早早的去占个地方等着。那时候爷爷身体还算硬朗,一直到后来有了弟弟,每年都会跟爷爷去看戏。从让爷爷背着去,到扶着爷爷去。记忆里的片段总有些是跳跃的。家家户户赶早吃晚饭,就见三五成群的人断断续续向戏台聚集,戏还没开唱,台下已经坐满了人。那时候还没有路灯,只有戏台上的几个大灯,就照亮了好大一片天。小孩子听不懂戏词,便只管看热闹。小姑娘们一般就去后台看看人家化妆,羡慕她们看似华丽的衣服和亮闪闪的头饰,然后回家把毛巾搭在胳膊上,披着床单,学人家唱戏的样子。男孩子都是爱调皮的,戏弄一下摆摊买东西的小贩,趁天黑从背后吓唬一个看戏正入神的大娘,然后一群捣蛋鬼笑哈哈的跑掉,只剩大娘的骂声在戏声里渐渐湮没。那时候没有手机更没有相机,所有的快乐,都存放在内存渐渐不足的脑袋里,可以随时翻出来回味一下。

  桃花梨花是年年都开的,尤其是村里那几棵被保护起来的一百多年的老梨树。可是对梨花桃花的情愫,是从前年看到亲朋好友发的照片才有的。所以去年的清明节,在距离放假还很久的时候,就跟家里天天打听花开没开。回家后一天沿着山间小路走好几趟,对漫山的梨花百看不厌,拍不够照片,生怕落下一点美丽的瞬间。忘了从什么时候爱上家乡的一草一木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他们口中的文艺女青年。总之,情感细腻之处,都有家乡的色彩。脑海中找不到十几年前梨花遍野的景色,也想不起有没有特意去赏过这些花儿。不过也有些零零散散的记忆。比如,花含苞待放的时候,爷爷会去扯些桃枝梨枝,放在盛有水的酒瓶里,然后看着花开好长时间;村里偶尔来个照相的师傅,他的喇叭里总是单曲循环着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曲子,每次看到那几张小时候的泛黄老照片,妈妈都会跟我讲当时让我拍张照可费事了,所以照片上站在一棵开着花的小桃树后边的我,看起来都是满满的不情愿。如今小桃树长成了大桃树,小姑娘长成了大姑娘,可是陪着姑娘长大的人呐,或苍老,或离去,只有桃梨年年花香依旧。

  庙会上依旧热闹。看戏的.大多数是头发泛白的老人,有的用根木棍挑着装东西的布袋子,有的怀里揽着小孙子小孙女。戏唱的再好,没有人鼓掌,不过每一个观众都看的很入神,众人不时哈哈大笑,继而安静看戏,只有些年轻人拿着手机相机照来照去的。路过戏台,忍不住往台下的人群里瞥几眼,好些个熟悉的身影,看似故人,却不是故人。若故人还在,定满心欢喜。

  清明雨润桃梨开,香火随风思故人。十年前,爷爷去世。也是从那一年,体会到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另一种伤感。爷爷或许还能看到桃花开,看桃花开的人儿却再也见不到爷爷。十年之前,心净无尘;十年以后,满心疮痍。时间不会等谁,岁月不会留情。回归自然,回归纯真,让自己的心灵得以放松和净化,是种奢侈的享受。我喜欢这方净土,就像喜欢这里我亲爱的人们。

  热一壶酒,添两三抔土,扯四五枝桃梨,与你。愿天堂的人安好,祝眼前的人安康。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的作文06-27

随笔的作文05-29

随笔作文05-27

[精选]随笔作文08-21

随笔作文(经典)08-21

随笔作文(精选)08-20

随笔作文(精选)08-20

随笔作文(经典)08-20

随笔作文【精选】08-25

【精选】随笔作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