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时间:2023-09-07 07:45:13 随笔 我要投稿

小班教育随笔集合8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育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育随笔集合8篇

小班教育随笔1

  前天午餐前,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我讲故事,只有肖宇在不时扭动身体,转动着小椅子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于是我边讲故事,边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三四次之后仍无济于事。我有点生气了,便走过去轻声但严肃地提醒他说:“坐好了,不然杨老师和小椅子都要生气了。”虽然我的声音很小,但还是被坐在肖宇左边的袁司彦听见了,只听她小声嘀咕着:“老师又生气了。”

  袁司彦的话让我的心弦猛然一颤。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时间,我的确把“老师要生气了”当作了自己的口头禅,时不时地就要说一次。袁司彦的话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孩子犯错时我不再耐心地和他们讲道理,而是简单地用“老师要生气了”这句话来制作孩子的行为?也许是因为我表露出“生气”这种不良情绪时,孩子总是会立刻安静下来吧,我居然下意识地把“生气”当成了维持教室次序的法宝!现在想来,这种方法虽然能立收实效,但是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幼儿认知、社会性的发展都存在着不良的“后遗症”。

  孩子不是因为觉得我有道理,而是慑于我作为教师的威严与气势。且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我是一个“无能”的教师,因为我只会“生气”。我为什么不能耐心一点观察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不能以理服人?为什么不能做好情绪的自我调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幼儿呢?我试想换一种方式,如对孩子说:“肖宇快坐好吧,蓝猫不是说小朋友要坐直,不然脊椎就要变弯了么?”也许这样一样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昨天开始教育活动前,我拉过肖宇和袁司彦,诚恳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的提醒,老师下次再也不会‘生气’了!”

小班教育随笔2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什么事情都随自己的心愿,一不随心,张口去咬,伸手去抓。入园之前,他们在家中已经习惯了各种食品、图书、玩具都是自己的,没有人与他们争抢。如今到了幼儿园则不同,所有的食物、玩具,以及图书都要一起吃、一起玩,一起分享。于是小朋友之间就难免会发生争执,甚至出现了咬人、抓脸的行为。为了避免或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根据以往的教育经验,我尝试采取了一些教育方法。

  首先让孩子们懂得玩具是大家的,可以轮着玩或换着玩,让孩子们懂得谦让的含义。

  其次,引导孩子理解和学会分享。分享,并不只是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大家吃这么简单,懂得分享的.小朋友是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快乐的心情,一起与小朋友们分享。带来自己喜欢的零食,大家一起品尝;拿到好玩的玩具,同伴一起玩,体验其中的乐趣;把自己听到的故事、儿歌大声的朗诵、吟唱出来,让所有小朋友共同感受那份快乐。让孩子从小学会并懂得与别人分享,不因为抢占而伤害别人,不仅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还增进了孩子间的友情,也是对孩子自身品德修养的提升。

  最后,对孩子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最关键的是还要对孩子的家长们及时采取相应的沟通和引导,让家长们在家里也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到并做好真正的“园与家”的共育工作。

小班教育随笔3

  循序渐进,逐步成长

  一次体智能活动中,天气不好,我们在二楼多功能教室,叶子哥哥与我们班的小朋友玩了大灰狼的游戏,活动中叶子哥哥当大灰狼,小朋友们会藏在长长的布下面,叶子哥哥拿着空气棒假装是大灰狼来找小朋友们。可是,浩源信以为真,自此就特别害怕上二楼去上体智能活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每次上体智能活动都会问去不去二楼,我们都会告诉他,不去。事实上真的没有再去过,不过他每次都会问,每次上体智能活动都不太开心,我们实行了多种方法都不行,这一次只能顺其自然了。

  结果,在活动中我们变成小动物一个个从河上面(绳子)走过,静静老师提醒我,看李浩源。我定睛一看,真是大吃一惊啊,小伙子正学习小螃蟹从“河里”游呢!

  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去适应

  ,孩子会出乎我们的想象。适应的居然这么快!

  孩子的`适应能力其实比我们想象的强,相信你的宝贝,他会成功的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我们期待着一个个奇迹的发生!

小班教育随笔4

  冬天的早晨,幼儿正在操场上锻炼。他们有的玩皮球,有的跳绳,有的转呼拉圈,还有的跳皮筋……热闹的场面吸引了幼儿。大家议论开了,牛牛说:“瞧,有小朋友在转呼拉圈,他们转得真好。让我数数有几个小朋友转起来了,1、2、3、4,4位小朋友转起来了。”亮亮说:“那你再数数有几个小朋友没有转起来。”得到同伴的支持,牛牛立刻兴奋起来,伸长着脖子跑来跑去数起来,并快速地说:“有5位小朋友没有转起来。”不知是谁问了一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转呼拉圈?”这时,帅帅、天天几个孩子也围拢来了。“5加4等于9,一共有9个小朋友在转呼拉圈。”受到牛牛的启发,淇淇也兴奋地讲述着自己的发现:“有6位小朋友在拍球,8位小朋友在跳皮筋。”懿懿更来劲:“你瞧,跳皮筋的小朋友中有3个男孩,5个女孩。”听到孩子们的议论,我便顺着他们感兴趣的问题逐一引导道:操场上有几种运动器具?每种有几个小朋友在玩?跳绳和玩球的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玩球的6位小朋友中有2位是女孩,几位是男孩?个子最高的小朋友在哪里?最矮的'又在哪里?跳皮筋的小朋友中最前面的是什么样的小朋友?排在第3位的是什么样的小朋友?排在最后的又是什么样的小朋友……

  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投入地观察、交流、分享,在轻松的气氛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之后,教师提议每个幼儿去找一位正在锻炼的孩子做朋友。此时,就连平时很内向的露露也很快找到了玩伴,愉快地和大家玩在了一起……

小班教育随笔5

  人和人在一齐都讲个“投缘”,若投缘,一切事情做起来都简单,和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齐亦如此。当孩子王十几年来,一向自认为比较有孩子缘的我竟遇到了一件让我尴尬无比的事。周二午时,我如往常一样踏入了托班的教室上英语课。伴随着孩子们“Lucy来了”的欢呼,进入我视线的还有一张陌生的新面孔。“Hello,告诉教师,你叫什么名字?”“哇——”回答我的是一阵嚎啕大哭。我很诧异,明明刚才还玩得好好的,难道我长着一张凶神恶煞的脸?我试着调节一下头部神经,微笑着想继续和他交流,可换来的是更猛烈的哭声。“你走!你走!”这是怎样了?班上的.教师怕影响上课,把他带到一边的玩具角去了。我认识了这个新来的小朋友,轩轩。课还得继续上,在和孩子们互动的同时,我发现离我远远的轩轩正在建构区拼插他的积木,旁若无人。一切随他吧!

  记得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慢慢看着学生成长。”对!要学会守望。别着急,慢慢爱!

小班教育随笔6

  “教师,睿睿在家又含手指了,真拿他没办法。”今日早上入园时,睿睿妈妈愁眉苦脸的对我说。睿睿是我们班最小的一个孩子,入园时还不到两岁半,虽然在班里比较乖巧,大家也都十分喜欢他,可是他有一个含手指的坏习惯很让人头疼。在家睿睿的父母想尽了各种办法都不管用,还是照含不误。睿睿入园快两个月了,含手指的'习惯再不改掉,对他以后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必须要帮睿睿改掉这个坏习惯。

  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睿睿不含手指呢?真巧,今日午时有一节《认识小手》活动,我给每个孩子的手指上画上五官,并起上名字,让他们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能咬或者含他们,这样手指娃娃会不舒服的。之后,我又启发孩子们说出手指娃娃有哪些本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出很多答案,当然睿睿也很进取回答。借此机会我之后问:“手指娃娃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那么它的身上脏吗?此刻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就明白了。”孩子们经过观察发现指甲里藏了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细菌,我告诉大家这些细菌如果吃到嘴里,就会生病。所以我们必须要及时给手指娃娃洗澡,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从此以后,我细心的观察着睿睿的一些变化,并及时的鼓励他,一周下来,睿睿含手指的习惯慢慢改掉了。

小班教育随笔7

  萱萱是个看上去不太活跃的小男孩子,但他却喜欢在教师看不到的地方独自撒欢。一次男卫生间里传出了欢呼的声音,我寻声找去,原先是萱萱在里面玩的不亦乐乎。我好奇地问他在做什么,他却胆怯地说:教师,我改了!然后不等我说话就灰溜溜地逃走了。我见他态度诚恳,就没有再跟他计较。可是过不多久,在教师没有注意到他时,他就又开始司机行动了。如小朋友喝水时,他拿了杯子趁教师在关注小朋友接水,他就在活动室里面兜圈子,高兴的时候嘴里又发出“噢噢”的尖叫声。每每当教师发现他作怪时,他都露出胆怯的眼神,然后灰溜溜回到位置上,然后斜着眼睛看教师,当碰到教师的目光后,缓慢地低下头。

  看得出,他是一个缺乏自信和自制力但却是个懂道理的孩子。我发现他异常喜欢帮忙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帮别人收地垫、整理图书等。于是我把一些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有意识地交给萱萱去完成,他高兴极了,每次工作得都异常认真,他的举动也赢得了小朋友的赞扬。同时他在对自我的约束本事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我只是为萱萱供给了一个机会,使他感到:我对自我感兴趣的事有本事做好,我能够帮忙小朋友,我在班里有很重要的位置。鼓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表现自我的`本事,向自我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能够给自我和别人带来进取的影响。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们会认识自我的潜能,不断地发展!

小班教育随笔8

  今日一大早,在一声声的问候中迎来了我那些调皮可爱的孩子们。随着问候声,雷婷钧来到我身边,给我两张折叠的纸,“教师,这是我画的小房子,送给你和崔教师,每人一只。”我打开一看,是一只用铅笔描了一下的小房子,没有涂任何颜色。我明白她是因为前一天王剑涛画了两张画送给我了,所以她也要送张画给我。为了给她面子,我收下了并多谢她,可她并不就此罢休,天真地问我:“教师,你喜欢吗?”“喜欢啊”,“那我明天再给你画。”天哪,她还真以为她是个名画家了。可我想了一下,还是说:“好的.,可是要是能涂上点颜色就会更漂亮,教师会更喜欢的。”“恩,我会的!”她一蹦一跳地去自我喜欢的区域里玩了,留下我在那里为难:怎样处理这画呢?扔了?不行!这会伤了她的心;贴出来?又没有任何颜色和美观可言。我想,还是把她叫来,说:“要不你此刻把这小房子涂上颜色吧?”她爽快地答应了,拿着画走了。

  事实上她画的画实在不咋样,我说喜欢是违心的话,但我想,孩子的付出孩子的爱应当得到肯定得到保护!孩子的心很脆弱,如果她的付出一向被泼冷水或视若无睹的话,深深地把自我包起来,会觉得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比较安全;但如果他要什么都能给他,他就会变成一个无底洞,怎样样也填不满。

  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少有孩子能送出真正能让我们喜欢的需要的礼物,可是,我们作为教师,就算不喜欢也会装出喜欢的表情,只为了不给孩子的爱一个冰冻!

【小班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经典)小班教育随笔08-15

小班教育随笔(经典)08-07

(经典)小班教育随笔08-10

小班教育随笔(经典)08-17

【精选】小班教育随笔07-04

小班教育随笔[精选]07-10

小班教育随笔【精选】07-03

(精选)小班教育随笔07-03

[精选]小班教育随笔07-03

(精选)小班教育随笔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