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3-11-19 09:18:06 随笔 我要投稿

(热)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1

  “小淘气”的转变

  欣欣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但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孩子令我头疼,但一向没找到好的办法令他改变。

  有一天,我看见电风扇上很脏,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够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来,心里这样想就更紧张了双腿也颤抖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欣欣两只小手使劲的扶着椅子,那股认真劲真让人感动,我想想平时对他那么凶,可孩子呢……我眼睛湿润了。

  我下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欣欣,你真懂事,老师谢谢你了”,并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也许以前从没这样夸过他,他脸腾地一下红了,转身走了。

  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上课欣欣听话了,偶尔也犯小错误,但一触到我赞许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动时,他也个性喜欢和我在一齐,邀请我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

  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太珍贵了,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迹!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2

  老师,是青蛙吗

  这天早上刚上班,中一班传来一阵喊叫声,“是什么呀?”“是小青蛙吗?”。我过去一看,原先他们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小小的蟾蜍,他们班的刘老师想把它请出去,这个小东西却气的肚子鼓鼓的,肚皮透明的像是要破了,四条腿伸的直直的`。“老师,让它和我们玩儿一会儿吧?”李嘉怡小声的说,“好吧,但是别用手去碰它。”刘老师停止驱赶,蹲下来和孩子们一齐认真而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小家伙,“瞧瞧,这到底是一只小青蛙吗?”刘老师也不敢确定了。“就应是一只小蟾蜍吧!”我说“我也不敢确定,干脆上网查查吧。”上网查了查,哈哈,还真是蟾蜍,这小家伙也是一种益虫,会吃蚊子等害虫,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及人类的健康,它还会分泌毒液,它的毒液还有腰用呢。哈哈,我和孩子们长见识了,谢谢这只不速之客——蟾蜍。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3

  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草地上有许多枯树枝,便纷纷停下脚步玩了起来。他们有的把树枝插在泥土里,有的把树枝折成一根根小棒,有的干脆把树枝当成花束送给我……看着孩子们对树枝这么感兴趣,我便带他们去草地旁的小山坡捡更多的树枝。

  在捡树枝的时候,孩子们忍不住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树枝为什么会断呢?”“我知道,冬天来了,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小树枝舍不得小树叶,就陪着他一起落了下来。”“快看,我捡了这么多,待会儿插在泥土里会变成一棵棵小树。”……孩子们把捡到的树枝带回了活动室。这些树枝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有的把树枝折成小棒做起了排序游戏;有的用绿色卡纸剪成树叶装饰树枝;有的在树枝上挂上自己做的贺卡,变成了许愿树;有的用绉纹纸把树枝装饰成漂亮的花枝……瞧!瑶瑶画了许多苹果贴在枝丫上,一根干枯的树枝马上变成了一棵果树。杰杰、佳佳、思思用长短不一的树枝拼成了三角形、长方形、桌子、椅子、电视机等……于是,我进一步顺应幼儿的'兴趣,充分利用他们喜欢的树枝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然物的美。如在数学活动“5以内的口编应用题”中,我利用树枝和孩子们一起创编应用题;在科学活动“四季的变化”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索树枝从春天到冬天的变化过程;在美术活动“冬天多么美”中,我请孩子们把树枝粘贴在画纸上进行创作……

  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只要我们深入研读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支持、提升幼儿的游戏,就能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4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教学活动在教师与幼儿的积极互动中结束了。当我正在整理观摩本次活动的录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传人我的耳朵:“老师,你下我的名字了吗?”我循声望去,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正怯怯地望着我。我微笑着回答他:“孩子,怎么了?”“你下我的.名字了吗?”他再一次问我。看着小男孩如此认真又略带紧张的表情,我马上联想到了每次上公开课前,教师与孩子之间的“约定”,我不禁有点难过,没想到教师上公开课前的压力,在无形中也转嫁到了孩子身上。

  为了尽快消除小男孩内心的担忧,我耐心地向他解释:“孩子,老师下小朋友的名字,并不说明这个小朋友有什么不好。有时候,老师也会将表现特别好的小朋友的名字下来,你说说你刚才的表现好吗?”听了我的话,小男孩的表情放松了,他不停地挠着头,想了一会儿又对我说:“老师,我刚才举手了,亮亮拉我的手,我也没睬他。”小男孩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慢慢地由低到高,胖胖的小脸上逐渐绽开了笑容。“哦,你的表现真不错,你愿意让老师下你的名字吗?”小男孩使劲地点了点头,然后开心地跑向其他同伴,向他们炫耀自己的“成绩”。

  在随后的几天,小男孩的那句“老师,你下我的名字了吗”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徘徊。“以幼儿发展为本,给孩子快乐、健康、自主、自信”这是我们教师都牢心中的宗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当我们过多地从成人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健康发展还能得到保证吗?但愿以后不再听到“老师,你下我的名字了吗”这样的话。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5

  皓皓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心思细腻,上进心强,但不擅表达,因此在集体中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一天,皓皓妈妈主动找到我说:“老师,不知道孩子最近怎么了,总是不愿意上幼儿园,问他是不是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事,他也不告诉我,您观察到他情绪上有变化了吗?”我脑子回想了一下说:“皓皓是个比较内秀的孩子,平常虽然看不出有多开心,但所有活动都还挺好的。但既然您反映了这个问题,我们一定会引起重视,最近会更加关注一下孩子。”

  中午我赶紧跟其他三位老师说了皓皓妈妈反映的情况,大家从平常的活动、吃饭、交往等各方面回忆了皓皓最近的表现,似乎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于是便跟皓皓妈妈沟通道:皓皓在园里一切正常,没有发现问题。

  可妈妈仍不相信,连续几天都不厌其烦地跟每位老师询问孩子的情况。我们很纳闷,孩子明明好好的,为什么还是不放心,难道是因为妈妈太紧张,把情绪传染给了孩子才造成了这种情况?于是,面对皓皓妈妈每天的“例行询问”,我们的态度也变得从开始的积极配合到逐渐敷衍。

  直到有一天,在折纸课上我们才意识到,是我们错了。

  区域游戏时,我带着孩子们学习用纸折小船,大家都很开心地折着,也很快折好了。个别孩子在比较难的步骤上不太会,但也在老师的帮助下都基本完成了。

  大家拿着小船去水池比赛,玩得可高兴了,只有皓皓一个人垂头丧气。我问他:“皓皓怎么不开心呀?”他说:“老师,我不会折小船。”我很惊讶:“只是有一个步骤不太熟练呀,已经很棒了!”皓皓迟疑了很久才说:“我折不好,我就不开心。”那一刻,我突然发现皓皓对自己的要求竟然这么高,于是试着安慰他:“你想折得更好,这是好事,但我们不是什么事都拿手,岳老师也有很多不会的事情。没关系,我们试着多练习就好了。这样吧,今天老师把折小船的视频发给妈妈,你回家再练习一下好吗?”皓皓听了特别开心地说:“老师,你可别忘了给我妈妈发视频啊!”

  晚上我发过视频后,便和皓皓妈妈进行了一次深入谈话,这才真正了解了皓皓的家庭情况。

  皓皓是个非常敏感的孩子,生活在高知家庭,爸爸妈妈都是高学历,即便是照顾皓皓生活的爷爷也对自己是高标准、严要求,力求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家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皓皓身上,对他寄予很高期望。

  但在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关注到他,也不一定能及时捕捉到他的精彩瞬间,这让他感到很失落,于是把原因归结于自己做不好,不能让老师满意上,从而不愿意来幼儿园。

  找到原因之后,我先向皓皓妈妈真诚地道歉,因为我们的疏忽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绪,然后大家共同研究帮助皓皓改变的办法。

  首先,在班级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给予皓皓更多关注和肯定。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尽可能地多表扬皓皓,并具体说出他在哪里表现得出色,不错过任何细小的环节。比如大家一起排队时表扬他站得直;吃饭时表扬他吃得干净;做游戏时表扬他想法很多等等。这样做会让他觉得“老师是喜欢我的,我做什么事老师都看到了”,从而增强自信。

  2、适时进行挫折教育。活动区时间,喝水、洗手等过渡环节时,我找机会同皓皓聊天,谈谈他的爸爸妈妈,说说他周末的安排,商量游戏的玩法等。当我们彼此之间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之后,一天我找机会对皓皓说:“皓皓,不管你做得好还是不好,老师都会喜欢你。”皓皓听到后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接着说:“那如果老师因为你做错了一件事而批评了你,你会不高兴吗?”皓皓迟疑了一下,小声说:“不会。”我微笑着说:“你记住,如果老师因为你做错了事而批评了你,并不是不喜欢你了,只是想提醒你一下,让你改正错误之后变得更好。”皓皓听后用力地点了点头。

  由于之前做了铺垫,皓皓有了心理准备,偶尔做得不够好时我便会小声在他耳边提醒,既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保护了自尊心。当看到他从有一点点的不悦到慢慢不计较之后,我们便逐渐不把他“特殊化”,让他慢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强大了内心。

  3、鼓励皓皓大胆表现。皓皓虽然要强,却胆小不敢表达,有些事情很想参与,但会因为缺乏勇气而错失机会。比如,儿童节班里要表演童话剧《一园青菜成了精》,他非常喜欢“大蒜”这一角色,妈妈告诉我他为了能演“大蒜”,和家人一起把道具都做好了,但在老师征集演员时却不敢举手。我看到后主动问他:“皓皓,你想演‘大蒜’吗?”他肯定地点了点头。我毫不犹豫地说:“那‘大蒜’就由你来演了,回家要好好准备台词和动作哦!”皓皓非常开心,坚持认真参加排练,并圆满完成了表演。这次表演使得他信心大增,以后园里有什么活动他都主动报名参加,即便自己做得不够好,也会虚心接受老师和同伴的建议并改进。

  其次,在家里,皓皓的.家长也在悄悄改变。

  1、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皓皓全家先从观念上进行了调整,对皓皓降低了要求,允许他有出错和学习的机会。这一点上,爷爷最先有了变化,他说:“以前做什么事我都抢在孩子前头去做,生怕他做不好,也嫌他慢。现在我会等一等他,让他自己去尝试,错了就再教他。”爸爸妈妈也意识到,一些小事不用太跟他计较,开开玩笑就过去了,孩子只要不气馁,慢慢地肯定会有进步。

  2、降低对孩子的关注度。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所有家庭成员都以孩子为中心,甚至有些家长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空间,但往往培养出来的孩子有的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对家长言听计从。我们建议皓皓妈妈慢慢从孩子的生活中脱离出来,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增加家长自己的时间,让皓皓感受到他只是家里的一员,家人也有他们喜欢的事情,不可能永远都关注到他。

  3、增进亲子关系,大胆表达爱。皓皓家人都比较含蓄、内敛,从不大胆、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爱,因此孩子直接感受到爱的并不多。皓皓妈妈在我们的建议下,每晚躺在床上都会搂着孩子,轻轻他说:“孩子,你永远都是妈妈最棒的宝贝!”不管孩子今天表现好还是不好,都要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不会因此而不爱他,从而增加他的安全感。妈妈表达情感的做法鼓励了皓皓,让他在有需求时会放下顾虑,积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皓皓变了,不仅爱上了幼儿园,还在参加活动时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前些日子,还邀请老师去他家做客呢!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6

  在幼儿画好绣样,初步掌握了平针,回针的基础上,今天将在民间美术活动中进行了绣轮廓的内容。活动中,首先请小朋友欣赏绣品,在观察绣品中提问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画样讨论:你的绣样上都有些什么?你想用什么颜色的线用什么针法把它绣出来?在老师示范完后并提出安全和操作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绣样颜色的选择。再要注意抽取绣线时要先将彩线打开再用一手按线一手选择好线,并慢慢将线取出。下来要注意拉线时要用两指捏着针头向上拉。最后要注意把每样工具用完必须归位。接下来幼儿就在《出水芙蓉》乐曲中开始安静的自由操作了。

  因为以前幼儿都是在纸上缝,所以今天可以说是幼儿第一次布上进行刺绣。而布不象纸易烂所以在布上绣比在纸上绣要快,在我转到第四组的时候就看到张诗文小朋友已经把一朵花的轮廓绣完了,王乐怡和李浩博小朋友在绣完一个轮廓时绣线还剩下很长可是他们就把线剪下扔到垃圾桶里了。曹竹云小朋友绣品的被面的线打结了,但她在绣时注意看被面了所以她及时将被面打结的线放松拉直后再从新从正面拉出,原来打的结就没有了。还有的小朋友将绣布的一角不小心绣到了被面。虽然这些小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了,可是不代表下次这些问题不会出现在别的'小朋友的操作中,所以根据今天幼儿的操作情况,在下次的刺绣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继续引导幼儿欣赏绣品秀丽的图案,文静的色泽,细致的绣工和传神的形象,了解刺绣针脚细密、色彩淡雅的特点。平、光、齐、匀、和、顺、细、密的八大特点。

  二、纸和布上刺绣因材料不同,所以在下次在布上刺绣应有不同要求即:针角要细、要密。

  三、要引导幼儿学会节约,当发现一个轮廓绣完时而线还剩下很长时,应该查找看是否有和这条线彩色相同的轮廓,争取将剩下的长的绣线有较利用起来。

  四、在下针和拉线时要注意到绣品四个角不被绣到,还要注意到绣品正面的同时注意绣品的背面,看看绣品的背面是否与正面一样平与整。

  在本次活动中虽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慢慢解决。这节活动课让我感动和惊喜的是,我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没有听到孩子的吵闹,没有看到孩子的东张西望,更没有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时的畏惧;反而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宁静、专注和满足。尤其在伴随着悠扬的古筝乐曲,穿梭于每幅幼儿色彩鲜艳的绣品时,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古时的绣坊,使我被这种古老的传统文化所震撼。希望这种震撼能由我传递下去。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7

  今日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x小朋友的母亲跑来对我说:“教师,你把x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x在哪?他怎样不进来?”妈妈着急地说:“他今日早上不愿来幼儿园,此刻在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来。”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x的妈妈来到幼儿园门口,只见x在车上边哭边喊:“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悲痛地哭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哄他来到活动室,让他坐下,等他母亲走后,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说:“x,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诉教师,你为什么哭吗?”他满眼泪水地说:“教师,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教师说一声,让我跳舞吗?”我一听,最终明白了,原先舞蹈教师在排节目时,嫌他动作不到位,昨日把他裁了下来。我说:“咱们不跟舞蹈教师练舞蹈了,教师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参加咱们班的节目吧!”他说:“教师,我能行吗?你会不会又不用我了?”我说:“不会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说:“教师你真好!”

  从这件事上,我们能够看出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那我期望各位教师在处理孩子们每件事情上,能多研究以下孩子们的感受!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8

  幼儿园中班是幼儿三年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运动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速度、灵活性和把握性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动作协调性提高很快,小肌肉动作精细动作能力加强。心理发展的特点表现在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健康感情的萌芽和强烈的好动欲,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内容,实施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生活活动中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幼儿自我服务的愿望和要求也日趋强烈。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自己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别人的事情抢着干,这才是能干的孩子。

  案例:晚香穿来一双新球鞋,白色的鞋子,蓝色的鞋带,系成了两个蝴蝶结,真漂亮。可活动起来两个蝴蝶结给踩松了,拖在地上要摔跤的。我便问:“晚香,你会系鞋带吗?”他摇摇头。我说我来帮你系好吧,不然要绊摔跤的。这时梓萍抢着要帮一凡系:“我会的,老师还是我来帮他系吧!我奶奶教过我的。”

  分析:有小朋友会系,说明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于是我马上在班级里投放了很多系鞋带的操作材料,并配合图示和儿歌,引导其他小朋友也跟梓萍一起学。天气渐渐凉了,我又发现有的孩子会自己把衣服塞在裤子里,有的孩子不会,于是又请会的小朋友来做小老师教小朋友,小朋友都学会了这个本领。另外我们还在小朋友学会叠被子后举行了叠被子比赛,午睡起床后大家都能够自己整理床铺了。

  案例:吃饭时,振皓第一个吃好,对着旁边的小朋友说:“快点吃,今天我是值日生,还要擦桌子呢!”

  分析:中班孩子初步具备了为他人服务的能力,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也在增强,于是我绘制了一张值日生表,小朋友按学号轮流当值日生,为大家发碗筷,盛饭菜,擦桌子等,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当“小老师”的机会,有的孩子一开始不会盛饭菜,但做过几次值日生以后动作明显利索多了,米粒和菜汁也不洒在桌子上了。有了这些小帮手,老师也觉得比较有条理,再也不用顾了外面顾不上里面的小朋友了。对做值日生的小朋友来说,这也是培养了他们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探究活动中的孩子

  案例:有些小朋友认为是用口水来尝出味道的`。但其他小朋友认为是用舌头来尝出味道的。到底谁对呢?我没有立即公布答案,而是和大家一起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一个小朋友从嘴巴里取出一点口水来放在勺子里,把白糖放在这勺子中,问是什么味道?再请一个小朋友把舌头伸出来,把白糖放在他的舌头上,他马上说:“这是糖,因为是甜的。”再请伸出舌头来尝一尝,可可终于明白是用舌头来尝味道的而不是用口水。

  分析:孩子们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什么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如果我们压抑了他们的好动欲,不利于他们探究精神的发展,说不定会为此中国就少了很多发明家、科学家呢!我们平时不光是用故事等引导幼儿了解知识,还鼓励幼儿自己发现。下课时,他们有的拿着放大镜和望远镜四处看,发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他们还在太阳下兴致勃勃地做放大镜燃烧纸片的实验,有的则去研究自制的小乐器,探索声音的奥秘,有的在研究人体模型里的那些器官到底是在哪个位置,怎样摆放才对,还有的在玩“听话的瓶子”,感知沉与浮。

  “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9

  离园前,我给班上的小朋友整理衣服,发现班上的一位小朋友鞋子穿反了。记得吃点心时,班上生活老师给他纠正过一次,玩游戏前,我也给他换过一次。这孩子好动,手快、脚快、嘴巴快、脑子反应也快,可为什么总是穿反鞋子呢?我拉着他的手,平心静气地问他:“你的`鞋子反着穿舒服吗?”谁知他居然回答说:“舒服。”这孩子他一向敢做敢当,从不在我面前撒谎,看来,他说舒服一定有他的道理。于是,我说:“鞋子反着穿还舒服,我就想不明白。”他凑近我的耳朵神秘地说:“鞋子太大了。”我恍然大悟。

  鞋子大了一点,反着穿才便于活动。好办法!多聪明可爱的孩子。这件小事使我联想到:一个教师,要善于调查研究,细心观察和分析事情的原委,正确对待幼儿反常举动,这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如果教师对幼儿反常行为不问青红皂白,仅凭表面现象和主观判断批评幼儿,不仅会压抑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更会深深挫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10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善待孩子的“添乱”

  早上轮到值班晨检,我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幼儿园晨检室,孩子们开始陆陆续续来园,晨检室门口一蹦一跳进来了雯雯,跟在雯雯身后的奶奶一见我就兴奋地说:“吴老师,我告诉你,我家雯雯今天早上一个人悄悄叠被子,我想她躲在房间里怎么一直不出来,进去一看,把条被子叠得方方正正。这么小个人,叠那么大的被子,你说厉不厉害!”我拉着雯雯的手笑着说:“雯雯真是太棒了,懂得帮奶奶做事了,看把奶奶高兴得!”雯雯一脸的神气样,却翘起了小嘴,扬起头对奶奶说:“你以后还叫我走开吗?”奶奶笑着说:“你这个小东西,老给我添乱,还说。”转过头又对我说:“哎呀!吴老师,你不知道,在家里我做什么,她都要来轧一脚,老给我添乱,能不叫她走开吗!”“哈哈!雯雯不是存心给你添乱的,她是想帮你做事,你要鼓励她、教她,慢慢地她就不会给你添乱了。”雯雯奶奶又说:“啊呀,啥人要她弄啊,能不缠我就阿弥陀佛了。”我不依不饶继续笑着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习惯可是要从小养成的哦。你要好好善待雯雯的添乱,就会有更多的惊喜发现哦!雯雯,你说对不对?”雯雯使劲点头。“哈哈哈!是吗?吴老师,你总是有理,好好好,听你的!”雯雯奶奶边说边笑呵呵地走了。

  其实幼儿期的孩子对大人做的事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常常对做家务事有浓厚的'兴趣。比如,大人洗衣服,收拾碗筷,用小刀剥菜、切菜等,孩子都想参与其中,但往往会洗涤时弄湿了袖子衣裤、弄脏了地面,碗掉落地上摔碎,小刀划伤手等,有“捣乱”、“添乱”之嫌,殊不知幼儿的这些行为,其动机可能是出于对各种事物的好奇而加以尝试,也可能想证明自己已是“小大人”,有能力做这些事,既此在大人面前表现和证明这种能力。

  作为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如要加以制止便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应正确对待,因势利导,对幼儿的积极性加以肯定、鼓励,讲清楚做家务事存在的危险,如何做才能避免危险的发生,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做家务事,使幼儿养成爱做家务事,善于做家务事的好习惯。作为家长还要明白,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在幼儿园教师教教、说说、督促督促,幼儿练练、做做就能养成的,把任务全部落在幼儿园是错误的,家庭中的培养尤为重要。

  现代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对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家长们(特别是爷爷奶奶)对孩子行为的误解、阻止,挫伤了孩子学习好习惯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后果就人人明了。所以我要大声地对家长和老师们说一声:“请善待孩子的‘添乱’!”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育教师中班教育随笔06-01

幼儿园的教师教育随笔08-08

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随笔05-09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7-15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07-04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07-05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经典】07-31

[精选]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07-26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经典10-11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