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季羡林散文集

时间:2021-02-13 16:06:31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季羡林散文精选集

  精选集季羡林散文在阅读每一篇时都能给人们带来另一种方面知识,以下是季羡林散文精选文章让大家阅读。

季羡林散文精选集

  季羡林散文精选集:季羡林散文【1】

  1. 《清塘荷韵》: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

  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绿肥、红肥。

  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

  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

  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2. 《夹竹桃》:

  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

  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

  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

  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

  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

  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3. 《缘分与命运》:

  信缘分与不信缘分,对人的心情影响是不一样的。

  信者胜可以做到不骄,败可以做到不馁,决不至胜则忘乎所以,败则怨天尤人。

  中国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

  ”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决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

  但又必须“听天命”。

  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

  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4. 《八十述怀》: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

  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

  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我真正感觉到,我负担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摆脱掉这一切,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5. 《神奇的丝瓜》:

  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

  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

  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

  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

  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

  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6. 《黄昏》:

  当人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又仿佛有什么东西压在他们的心头,他们又渴望着梦的来临。

  把门关上了。

  关在内外的仍然是黄昏,当他们再伸头出来找的时候,黄昏早已走了。

  从北冰洋跑了来,一过路,到非洲森林里去了。

  再到,再到哪里,谁知道呢?然而,夜来了:漫漫的漆黑的夜,闪着星光和月光的夜,浮动着暗香的夜……只是夜,长长的夜,夜永远也不完,黄昏呢?——黄昏永远不存在在人们的心里的。

  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

  7. 《马缨花》:

  然而,今天摆在我眼前的这些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

  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

  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

  同我回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

  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8.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

  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

  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

  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

  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季羡林散文精选集:园花寂寞红【2】

  楼前右边,前临池塘,背靠土山,有几间十分古老的平房,是清代保卫八大园的侍卫之类的人住的地方。

  整整四十年以来,一直住着一对老夫妇:女的是德国人,北大教员;男的是中国人,钢铁学院教授。

  我在德国时,已经认识了他们,算起来到今天已经将近六十年了,我们算是老朋友了。

  三十年前,我们的楼建成,我是第一个搬进来住的。

  从那以后,老朋友又成了邻居。

  有些往来,是必然的。

  逢年过节,互相拜访,感情是融洽的。

  我每天到办公室去,总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门前临湖的小花园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浇水施肥;再就是砍几竿门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篱笆。

  嘴里叼着半只雪茄,笑眯眯的。

  忙忙碌碌,似乎乐在其中。

  他种花很有一些特点。

  除了一些常见的花以外,他喜欢种外国种的唐菖蒲,还有颜色不同的名贵的月季。

  最难得的是一种特大的牵牛,比平常的牵牛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

  每年春天开花时,颇引起行人的注目。

  据说,此花来头不小。

  在北京,只有梅兰芳家里有,齐白石晚年以画牵牛花闻名全世,临摹的就是梅府上的牵牛花。

  我是颇喜欢一点花的。

  但是我既少空闲,又无水平。

  买几盆名贵的花,总养不了多久,就呜呼哀哉。

  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说的那样看"蹭"花。

  现在有这样神奇的牵牛花,绚丽夺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摆在眼前,我焉得不"蹭"呢?每到下班或者开会回来,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总要停下脚步,聊上几句,看一看花。

  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镜,杨柳依依,说不尽的旖旎风光,人在其中,顿觉尘世烦恼,一扫而光,仿佛遗世而独立了。

  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

  两个月前,我忽然听说,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几个小时,就离开了人间。

  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这又确是事实。

  我年届耄耋,阅历多矣,自谓已能做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了。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我有情,有多得超过了需要的情,老友之死,我焉能无动于衷呢?"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句浅显而实深刻的词,又萦绕在我心中。

  几天来,我每次走过那个小花园,眼前总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嘴里叼着半根雪茄,笑眯眯的,蹲在那里,侍弄花草。

  这当然只是幻象。

  老友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

  我抬头看到那大朵的牵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人。

  朵朵都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好像"溅泪"的样子。

  她们似乎认出了我,知道我是自己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自己的认真入迷的欣赏者,知道我是自己的知己。

  她们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向我点头,向我倾诉心中郁积的寂寞。

  现在才只是夏末秋初。

  即使是寂寞吧,牵牛和月季仍然能够开花的。

  一旦秋风劲吹,落叶满山,牵牛和月季还能开下去吗?再过一些时候,冬天还会降临人间的。

  到了那时候,牵牛们和月季们只能被压在白皑皑的积雪下面的土里,做着春天的梦,连感到寂寞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明年,春天总会重返大地的。

  春天总还是春天,她能让万物复苏,让万物再充满了活力。

  但是,这小花园的月季和牵牛花怎样呢?月季大概还能靠自己的力量长出芽来,也许还能开出几朵小花。

  然而护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间。

  谁为她们施肥浇水呢?等待她们的不仅仅是寂寞,而是枯萎和死亡。

  至于牵牛花,没有主人播种,恐怕连幼芽也长不出来。

  她们将永远被埋在地中了。

  我一想到这里,不禁悲从中来。

  眼前包围着月季和牵牛花的寂寞,也包围住了我。

  我不想再看到春天,我不想看到春天来时行将枯萎的月季,我不想看到连幼芽都冒不出来的牵牛。

  我虔心默祷上苍,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了。

  如果非降临不行的话,也希望把我楼前池边的这一个小花园放过去,让这一块小小的地方永远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现在这样。

  季羡林散文精选集:清塘荷韵【3】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

  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

  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

  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

  最好的最 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 多了。

  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

  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

  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

  每次看到 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

  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

  因此,我用铁锤在 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 中。

  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 数。

  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

  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 莲叶长出水面。

  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 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 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