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民间传奇故事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间传奇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刘宰找牛
宋朝时期,刘宰刚调任泰兴县令不久,就接到一农人投诉。
农人说:“邻县的亲戚租了我家的牛,可恨的是,趁我家办丧事的时候,他窃走了租牛契据。十几年来,我几次上门索要牛和租金,他都不认账,还谎说把牛卖了。所以,请刘大人替小民做主。”
刘宰问:“为什么十几年了都没得到解决?”
农人回答:“我曾经多次向官府告状,可没有契据凭证,又因为牵涉邻县,所以官府一直搁置未办。”
刘宰站起身来,来回踱着步,自言自语地说:“都过去十几年了,怎么能一下子找回来呢?得想個计策。”
随后,刘宰命人找来两个乞丐,请他们吃饱喝足之后,告诉他们事情的缘由,并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然后关进牢房。
第二天,开始审讯。刘宰将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问:“你们二人可曾偷牛?”
两个乞丐立即招认:“是偷了一头牛。”
刘宰继续问:“你们将牛弄到了何处?”
乞丐回答:“卖给了邻县。”
刘宰问:“可还记得是哪家哪户?”
乞丐果断回答:“记得,记得。”
刘宰吩咐左右:“好!那就带他们去指认。”
来到邻县,两个乞丐径直来到了那个租户家,说:“就是卖给了这家。”开始,租户不承认,但乞丐竭力坚持。租户急了,回屋拿出契据,信誓旦旦地说:“牛是我租来的,有契据为证。”
在场的人都笑了,租户如梦方醒,自知露馅,中了人家的圈套。最终,不得不把牛和租金如数归还租主。
心计,是小聪明,而非大智慧。工于心计之人,永远不是智慧之人的对手。
勿忘我花的传说由来
在很久以前,自从织女和牛郎的故事被发现后,天宫更加严了规矩,更理清了神和人的区别,不能迷恋人间,更不能让织女和牛郎的故事再次重现,而违法天规者便会被推下人间,永世为贫民,即使轻的也会被处罚永世不能超生。
自新天规出后,任何迷恋人间的人,不论宫女还是天神,都被赶下人间。
而在天宫有一名名叫秀女的姑娘,是一名宫女,曾经服侍过织女,而织女给秀女讲了不少关于人间的故事,自从织女与牛郎的事被重仙知晓后,秀女便被派去给其他人当宫女。
可秀女和织女一样迷恋人间,还有几次还想偷出天宫,可当新天规出后,南天门的守卫比以前多了一倍,秀女逃宫的计划走入了死胡同。
一日,秀女梦见织女告诉她逃宫的方法,让她偷来玉皇大帝的驾云,并告诉秀女玉皇大帝的作息时间。
第二天晚上, 秀女便乘着玉皇大帝熟睡中偷来了玉皇大帝的驾云,经过南天门的时候,躲在白如棉花的云彩里,就这样,秀女偷下人间。
而秀女下人间闯了不少祸,她拿了苹果,可却要钱,秀女掉头就跑,店主追秀女,秀女哪跑得过店主?
后来多亏了一个名叫郎才的青年把秀女拉进了一个牛圈,店主找不到秀女只好回自己的苹果铺子。
秀女便和郎才成为了朋友,秀女住在郎才家,郎才是个书生,从小家穷,除了几亩救命田之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父亲是小铺子的老板,而母亲则在家耕田,很多年前,父亲的小铺子倒闭了,债主逼父亲还债,父亲便把家当包括耕地的牛卖了,还了债,母亲也改嫁了,如今父亲买了一头健壮的牛,在田里耕地,虽然收入不多,但足以维持生活,还有些剩余的钱用来做新衣服。
看到郎才的家境情况并不好,想为郎才赚一些钱,在临走之前,秀女带了一些天上的圣果带着吃,可半路就吃完了,还剩下几个核。
秀女听其他宫女说,圣果果核用来种植的话,好地,只需五个月就能种出好的圣果,次一些的呢,需9月能种出花,再次的就什么也种不出了。
于是,秀女便把圣果果核种植在郎家的土地上数月月后,虽然没种出圣果,但种出了美丽的花儿,一大片的铺满了朗家的土地。
郎才也用这些花卖了不少钱,秀女和郎才的感情也日渐加深,从陌生人到无话不说的朋友再到夫妻。
他们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每一天,天神都会点宫女人数,可秀女竟然忘了回去,天神也发觉少了秀女,到处在找秀女的去向。
这时,秀女最好的朋友出卖了她,并把她所有下人间的计划全部告诉了天神,于是天神派人把秀女抓了回来。
他们不仅把秀女抓了上了天,还抓了郎才,带到玉皇大帝跟前,天神说:“这个丫头,不仅犯天规还偷了陛下的驾云,按天规两人都应该打入天牢并永世不能超生!”
秀女反抗:“陛下,郎才没有犯错,犯错的是我,为何要打郎才进天牢?这是何理?”
玉皇大帝:“这是新天规里特定的规矩,不可违反!”
秀女反对:“既然天规都如此不合人理,那么天宫的威严从何而来,难道这一切都是虚伪的吗?
玉帝说不过秀女,又怕引起纷乱,就把秀女打入了大牢并永世不能超生,把郎才放回了人间。
郎才回人间,把秀女种下的花儿取名“勿忘我”,因为秀女对郎才说的最后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忘记我啊!”
勿忘我像秀女一样对着郎才笑,那美丽的花儿让郎才似乎看见的秀女,郎才抬起头,那洁白的白云镶嵌在碧蓝的天空下,他隐隐约约看见,在天空之国的秀女对着他微笑!
雷公与电母的神话传说
雷公和电母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对天神。他们二人司掌天庭雷电。
传说雷公视力差,难辨黑白,夫人电母寸步不离,捧着镜子,先行探照,明辨是非善恶后,雷公才行雷。
电母和雷公成了天生的一对。雷公面目狰狞,电母相貌端雅。雷公手持槌楔,电母手持双镜。他们一旦作法,就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电母射出耀眼的利剑,雷公向石龟投下一个大响雷,只听得“轰隆”震耳的一声巨响,恶人便身首异处。
雷公是掌管雷的神灵,在最初的神话中,他完全是一个动物和人的结合体,传说他住在雷泽,龙首人身,有一个硕大无比的肚子,他常常拍自己的肚子来娱乐。每拍一下,就会发出轰轰的雷声。可是这个最早的雷神,因为自己肚子的特别之处被黄帝看中了,于是就被抓了做成一面大鼓。
黄帝见没有了雷神也不行,就找了雷神的一个亲戚。这个新雷神皮肤的颜色好象朱砂,眼光灼灼如闪电,身上的毛和角有三尺长,形状好象一只狝猴。于是在后来的传说中,雷公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猴脸和尖嘴,俗称“雷公脸”。
在雷州半岛至今流传着一个关于雷公的传说。雷州半岛地处热带,四时如夏,气候蒸郁,因此常常雷声轰鸣。
传说南朝陈宣帝太建初年,雷州有个猎户叫陈珙,他没有孩子,以打猎为生。他养了~条长着九个耳朵的猎犬,十分神奇。一只耳朵动表示能抓到一只猎物,动的耳朵越多,抓的猎物也越多。
一天他出门打猎,发现狗的九只耳朵都在动。他十分高兴,兴致勃勃地来到一片荆棘地,狗狂吠不止。他过去一看,发现一个巨大的肉球,直径有一尺多。他没有心思继续打猎,就抱着肉球回家了。
突然,屋外雷雨大作,肉球裂开了,从里面蹦出一个小儿,手上有字,左边写着“雷”,右边写着“州”。此后常常有仙人来给小孩哺乳。乡里人都觉得很神奇。
孩子长大以后,当了雷州刺史,十分爱护百姓。死后有灵,乡里人立庙祭祀,以为雷神。
雷公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他会看病。他曾经和另一个天神歧伯一起讨论有关脉络的问题。
雷公还经常派遣使者到山上去采集草药。有一次,他的一个采药童子在茂密的丛林中迷失了方向,无论他怎么回忆来时的道路,怎么努力,可是就是怎么也走不出来。他很着急,想了想,就变成了一只啄木鸟,飞到了树梢上,来辨别方向。最后,他找到了回去的路径,可是,却怎么也变不回原来的模样了,只好用他那尖尖长长的嘴啄树木里面的害虫充饥,也算是重操旧业,干起了树木的医生。
但是雷公嫉恶如仇,性情暴躁,一听某人犯法,就大发雷霆,不分皂白,不探究竟,就击掌发雷打死。但往往有些是含冤受死的,因此又引出有关电母来辅佐他进行工作。
雷公后来娶了一个多里的寡妇,她就成了雷婆,慢慢地演化为电神,被称为电母。电母,仍为自然之神,也是天上星宿之一。电母是司掌闪电的女神,又称为金光圣母、闪电娘娘。她有一头蓬松的头发,红红的颜色。两只脚上都只有三个脚趾。传说她手里握有两面镜子,发出电光时,十分明亮耀眼。
他们俩常常一起出现,原先的职能就是管理雷电。到了后来,就有了惩恶扬善的作用,如果有人犯了天都不能饶恕的罪过,那么天帝就会派雷公电母用五雷轰他,隆隆的声音好象上天发怒一样。
电母的前身是一个寡妇。她很有孝心,这个寡妇,丈夫早死,既没有儿子,家境又极其寒贫,堂上只有一个婆婆,她很孝顺服侍着婆婆度日,不肯改嫁。
有一次,她的婆婆病了,很想食肉。但是她哪里有钱去买肉孝敬婆婆呢?她左思右想,就想起古时有“割腕供姑”的事,她也就毅然把股上的肉割下来,煮熟做好饭,去孝敬她的婆婆。
可是她的婆婆哪里能够吃得下这坚韧的股肉呢?她还不知体谅她媳妇的孝顺,反而以为她的媳妇不孝敬,把买来的好肉留起来自己吃,将那不好吃的肉煮来孝敬她。她就叫骂起来,还请了雷公将她的媳妇打死。怎知雷公真正应命了,不分青红皂白,把这个寡妇打死了。
将要入殓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她的媳妇的股上割下一块肉,还有未痊愈的血疤,老婆婆她这时才猛醒反悔。然而媳妇已被击死,又无法叫她活过来。她就啼哭哀求着雷公,度她的媳妇的亡灵超生。
而雷公知道内情之后,也后悔自己的不审慎,仅仅听了那老婆婆的一面之词,未加分析,没有调查,竟然冲动之下,击死好人。
于是雷公就奏了玉皇,请命将这个寡妇作为自己的妻子,赐为电母。在它未发雷之前,电母可以放光,先明亮世间的善恶,以明黑白,以免再错击人。所以现在鸣雷的时候,先有电光闪一闪,就是这么一回事了。
天雷劈人
半个月后,陈家沟果然又发生了一件蹊跷事。那天早饭刚罢,日头高高地挂在山头东南角,阳光灿烂,可一片乌云却悄悄地从西山坡涌起,一阵雷鸣电闪之后,竟“噼哩叭啦”地下起铜钱大的雨点来,这真是“东边日出西边雨”。村民们正欣赏着这难得的奇景,忽听伴随着“轰隆”一声雷响之后,又是一声“轰隆”,居住在村北头的张大夯家的西厢房房顶被震倒了,随之传出张大夯老婆孙氏求救的哭喊声,众邻居急忙赶到,孙氏指着废墟说丈夫被埋在了下面!大伙儿一番忙乱,终于将张大夯扒拉了出来,只见他翻倒在床下,血肉模糊,面目乌黑,头颅开裂,已是气绝身亡。大伙儿一惊:看这样子,张大夯分明是被天雷劈了呢!他一定是做下了什么亏心事,不然,岂会遭此天谴?当下,人们嘀嘀咕咕一阵,便躲瘟神似地一个一个溜出了张家。
陈员外闻知,想起江知县上次所交代的话,心想这岂不是一桩蹊跷事?当下又急派家丁赶紧到县衙报告。江知县立即传齐三班衙役再去陈家沟。衙役们都颇不以为然:一件再简单不过的雷劈死人有啥好勘查的?
江知县来到张家小院,仔细地观察了张大夯之尸,鼻子翕动了两下,不由眉头一皱,将孙氏叫来细询。
孙氏哭哭啼啼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来了个竹筒倒豆粒。张大夯是陈家沟数一数二的好猎手,枪法奇准,人称“枪枪准”。可这半个月来,张大夯几回进山都是空手而回,有次放枪不知怎么还差点打了自己的脚!吓得他再也不敢进山,天天猫在家里。但到了夜晚睡觉,他又噩梦连连,满身大汗地怪叫着醒来,大睁着眼睛直到天亮,连累得孙氏也饱受折磨,问他怎么回事,他紧闭双唇一句话也不说,有时还莫名其妙地抱头低泣。孙氏以为丈夫中了邪魔,便建议他去找村中跳大神的巫婆三仙姑请神辟邪。三仙姑瞧了瞧张大夯的气色,说他招惹了来自西方的赤脚大仙,有冤魂缠身。张大夯这下吓得小脸更黄更白,连忙掏出一百文大钱,求三仙姑为他想个禳灾辟邪的法子。三仙姑见他出钱多,便给了他一面八卦阴阳镜,让他安放在平常睡觉的东厢房的房脊上,背东面西,宝光西射,便可使冤魂不敢近身。昨天傍晚,张大夯爬上东厢房,如法安放好八卦阴阳镜,还斩杀了一只大公鸡以求吉利。然而丝毫用处也没有,半夜里张大夯依旧鬼哭狼嚎地从噩梦中醒来。一气之下,张大夯独个儿搬到了放置日常杂物的对面西厢房睡觉,一番折腾已是凌晨,倒也酣然入睡了。天大亮后,孙氏见丈夫难得睡这么香,便没喊醒他,自去厨房做早饭。不一会老天便下起雨来,随着一道格外明亮的电光闪过,便是“轰隆”一声巨响……
三死一疯
光绪年间,苏北古黄县北芒山下有个名叫陈家沟的普通村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们不是打猎、便是以采药谋生,日子大都勉强过得去,民风颇是淳朴。
这年的端午节,村民们正在家里欢天喜地包粽子过节,突然从村东头徐成家中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嚎,人们奔过去一看,只见徐成家的房梁上竟然直挺挺地吊着三个人!大伙儿慌忙解下来一看,前面两个是徐成和他的妻子胡氏,后一个却是住在后山崖下的吴妈,三个人早就没了呼吸,没得救了。嚎啕大哭的,不是别人,正是吴妈的儿子吴恩生。吴恩生悲哭之下,气噎声塞,一头晕倒在地。众人忙又围着吴恩生掐人中、灌凉水,终于使他悠悠醒转。不料,吴恩生醒来后,发疯似地在徐家房里东翻西找,口里还不停地大叫:“我的荷花,我的褡裢,我的荷花褡裢,里面整整十八两银子呢!”
陈家沟的大户陈员外兼任村中里正之职,当下不敢怠慢,派了家丁速向县衙报案。江知县当即带着三班衙役来到了陈家沟。陈员外领着众人走进徐家小院,面对三死一疯的现场,江知县心中忍不住一阵悲凉,急命班头赵宝按住吴恩生,向他询问情况。可吴恩生疯劲大得惊人,挣脱出来,先是一头扑向陈员外,口口声声讨要他的荷花,弄得陈员外尴尬不已;待他瞧见江知县,又一头扑向江知县,要江知县为他找回内盛十八两银子的褡裢。见吴恩生疯得太不像话,江知县便让赵宝先将他五花大绑起来,随命仵作上前验尸。
江知县踱进房内,只见房内地上撒了一地包好蒸熟的粽子,可揭开支在墙角的灶锅,却见锅中煮着半锅野菜,实在叫人不解。
出了房,江知县叫过陈员外,向他了解徐成家的情况。陈员外介绍说这徐成三十出头,本是村中最能干的采药汉子,妻子胡氏名叫榴莲,长相俊美,堪称陈家沟“一支花”,且极是贤惠,夫妻俩很是恩爱,又无子女拖累,日子本是过得很充裕。不幸的是三年前,徐成采药时误食了一种有毒的草药,大病一场后身躯半残,双目失明,再也没法进山采药了,从此坐吃山空,一贫如洗。可徐成夫妻俩好强要脸面,闷在家中吃糠咽菜也不轻易向他人借讨,而且外出时依旧衣着整齐,言笑自若。至于徐成和吴恩生,两人是结拜兄弟,情同手足,以前一块儿进山采药,而两家虽前后山隔着,却如同亲戚一样时常来往,大伙儿常见吴妈背着柴米到徐家来,而胡氏也时常到吴家去……
仵作验尸完毕向江知县汇报,说徐成三人脖子上的勒痕呈八字不交,都属上吊自尽,只是从尸体僵硬程度不同来看,三人上吊的时间有先后,徐成上吊最早,胡氏次之,吴妈最晚。徐成与吴妈两人上吊的时间至少要相差两个时辰!
三人因何先后上吊自尽?尤其是吴妈为何要跑到徐家自尽?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从变得疯疯癫癫的吴恩生嘴里也问不出个子丑寅卯,江知县只得打道回衙,并命赵宝将吴恩生暂且关到县大牢看管起来,又叮嘱陈员外留心村中情况,一有蹊跷事马上向县衙报告。
【民间传奇故事】相关文章:
传奇的作文06-01
传奇自然作文11-09
民间故事缩写作文05-17
有梦就有传奇03-01
【实用】民间故事缩写作文07-26
民间故事缩写作文(荐)07-26
实用的民间故事小学作文3篇04-03
民间故事缩写作文(精选33篇)02-07
民间故事缩写作文(精选19篇)10-15
民间故事缩写作文(精选25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