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散文故乡的云

时间:2021-02-16 11:37:13 随笔 我要投稿

散文故乡的云

  游子的故乡情怀总是被赞美的?哪一日,坐在窗前,看到一朵云,好像故乡的云。

散文故乡的云

  散文故乡的云【1】

  在那条河,那条路,承载了多少喜悦多少忧伤?那里的人们不知道拥有多少期待与梦想,在那座小桥上不知曾印下多少交替的双脚。

  看不清岁月苍忙,在天空下依然行走在远去的路上!在那黑色的夜晚,一点点霞光,靠那点点坚强能怎样?路途的风霜,眼角的泪光,生命的火花融化了中途的悲伤,不得以的命运我依然站在不平凡的路上。

  路还有多远?哪里是终点?分不清方向,心还是高高在上。

  白云掠过的记忆,心一片茫茫,在那山顶注视理想。

  你的命运,我的命运谁的命运又能怎样?起起落落的心,那梦想何时住我心房?每一次希望,每一次失望,每一次感动,每一次……遗失他乡。

  穿过的岁月,头上的云你是否也在故乡,流淌的河,变迁了多少年少的模样,那些事印证在脸上,太多的人流失在那河床,却依然走在远方。

  紧凑的时间,还有多少坚强?看着那夕阳,我不能牵强,因为爱一直落在故乡,就像那云儿不管飘过何方,爱它的人总是把寄托传递给遥远的村庄。

  我的故乡那光亮,记忆的影像在月色下迷茫。

  幼时的梦想,凝聚了岁月的风霜,却霜冻在了那遥远的地方。

  故乡的云飘荡,跟我一样,孤单的时刻总是那么惆怅,蹒跚的路上有太多的锋芒,怀着一份信念,为了爱守侯那信仰。

  穿梭的记忆,无尽天际,春天里拥有初始的气息,当我们在启程的那刻,努力那首歌,为了一次小小的机会不停奋斗追逐着,年幼的心随那云儿记不清模样,现实洗礼把小小的自己融入到无情的世界里。

  终究的过去只可以回忆,就像那条小溪,在故乡的云里依然美丽,我爱的人依然在云里!

  散文故乡的云【2】

  那一日,独坐在窗前,楼下过往的小巷不见了往日许多熟悉的面孔,无聊的我不停地翻看着手机浏览着网页,然而这并没能给我增添多少乐趣。

  随手推开玻璃窗,一缕柔风从窗外缓缓吹来,间或夹杂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杂乱的思绪仿佛一下子消逝了许多,我知道,这是玫瑰的花香。

  倚在窗前,放眼望去,天晴朗得就像澄静的湖面,几朵白云点缀着晴空,正如湖面上微波荡漾的涟漪,我知道,这便是故乡的云。

  随着思绪的.蠕动,眼底渐渐变得模糊起来,一股浓浓的感慨之情充斥了我的整个空间,那朵朵浮动着的白云,紧随着我流动的思绪,飘向了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想我故乡的云,怎样在一个个明净的日子里伴我读完年少时那一本本笨重的教科书,想我故乡的雨怎样在倾盆之后给读倦了书的我以片刻的宁静以万般的柔情。

  想我故乡的风怎样在我一个个不眠的彻夜之后,轻轻佛动着我依旧飘洒着的长发,想我故乡的山怎样在我孤独寂寞的时候,抚动着我焦灼的心灵,给我以万缕的芳香。

  想我故乡的水怎样在我痛楚无助时洒下无声的泪,仍不息的流走。

  想我故乡的人怎样在我踏上异地求学的路上给我以满心的关怀和无声的鼓励......

  于是,面对着飘浮的云,我便懂得了为什么会有“落叶归根”这看似浅显的词语,为什么会有“浪迹天涯,回归故里”这许多相似的言语,便想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片故乡的云,都会有这牵牵连连的羁绊,然后写出一个个相同或不同的故事,由这一串串的故事串成了这纷繁而又迷乱的世间。

  风,在窗前不停地刮着,仍旧有一缕花香迎面扑来,远处的天边,一朵朵白云随风飘过......

  我知道,这是故乡的云。

  散文故乡的云【3】

  “晴晓初春日,高心望素云”。

  时值4·23世界读书日之季,望云书院揭牌暨书香邹城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盛大开幕!

  望云书院是邹城市作协主席、市新闻中心副刊部主任孙继泉先生,利用家乡自己的老院,自筹资金建设的。

  书院自去年7月份动工兴建,现已基本完工。

  书院建成后,集图书收藏、编辑、写作、文学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后期还会增设图书阅览、文学体验、写作培训等功能。

  孙继泉先生的家乡是邹城市石墙镇的望云村,村北的望云河源于峄山,自东向西绵绵流淌。

  峄山之巅,一年四季,云遮雾罩,望云之名概由此出吧。

  “建这样一个书院的想法由来已久,”孙继泉先生说,“最早是想寻找一个读书的地方,感觉到在城里各种干扰比较大,后来经过反复的比较和选择,最后决定在我的老家望云村建设这么一个书院。”

  孙先生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从七、八岁的时候就热爱读书,语文课本里的文学作品根本满足不了他阅读的渴望,于是借书便成了一项重要的活动。

  从最早读到的《水浒传》,到至今印象深刻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无不是经过百般曲折借读的。

  工作以后,读书的条件越来越好了。

  可家居城中村后,居民红白喜事的吹拉弹唱,附近广场上放着高音嗽叭的商品推介,无不苦恼着孙先生这个喜欢静心读书的人。

  为了读书,他常常骑了摩托车,背上书本,去城南护驾山旁的枣树林里一呆一天。

  建一个书院,让爱读书的人能安静地读书,这种想法,定是由此而萌生的吧!

  孙先生又苦爱写作,从一九九九年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楝子花》;到去年刚刚出版的《问远方》,十多年的时间里,竟出版了十三部的散文作品。

  期间,加入中国作协,作品入选《百年中国性灵散文》《百年中国经典散文》《人民日报60年优秀散文选》《人民日报2009年散文精选》《人民日报2010年散文精选》等选本。

  《中国作家》、《人民日报》、《散文》等报刊杂志发稿连连,曾获孙犁文学奖、乔羽文艺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中国散文学会“新视野”杯全国文学征文特等奖、《中国作家》“金秋笔会”奖、《时代文学》优秀作品、山东省散文创作三十年成就奖等。

  三十多年里,无论工作多么繁忙,职务怎样升迁,他从没有离开过他衷爱的文学。

  他那如花妙笔,盛开在《清明》、《立夏》、《小满》等每一个节气里。

  他的《小麦》、《玉米》、《棉花》等成长于每一个《季节深处》里,成长于他所描绘的那如诗般的《田野童话》中。

  一路走来,孙先生这个鲁南汉子,始终迈着坚实的脚步,行走在邹城每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他的文字就象他的家乡望云村里的一株庄稼,一把麦穗,鲜活而沉实。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得意于读书。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自己的作品并没有什么风格,没有明显的倾向,总是有点儿小感悟就写。”孙先生说,“读的书多了,特别是读了梭罗三种不同版本的《瓦尔登湖》后,很受他自然主义思想的影响,就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写自然、写大地、写植物、写田野,成了我作品的绝大部分内容。”

  “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写作必须读书,而且读书反过来又促进了我的写作,这些年如果不读书,写作有可能会中断。”孙先生说,“要有意识地、有规划地去读书。

  读书不能只看热闹,一个作家就会有一个系列,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风格,从语言风格、结构特色,到文字中弥漫的那种气氛,都要用心体会,吸收精华。

  不要老是关在屋子里死读书、读死书,要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

  同时,还要广泛的阅读,比如四书五经等先秦文学,对营养我们的学识,滋润我们的心灵,甚至提升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都是很有帮助的。”

  行文至此,窗外谁家的高音喇叭里,费翔演唱的那首《故乡的云》正飘然而至: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

  我想,笔名“望云先生”的孙继泉,不正是他的家乡望云村升腾起的一朵斑斓彩云吗?如今,这朵彩云正向他的家乡飘来,那么鲜艳,那么璀璨!

【散文故乡的云】相关文章:

云计算下的信息安全01-25

云计算的安全问题05-22

大禹的故乡在哪里07-06

我的故乡的作文评语12-08

贺信的散文03-27

金融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之云定级论文03-11

故乡读书随笔01-12

关于云计算下的信息安全的论文03-13

云时代信息安全建设探讨的论文03-23

关于网易云音乐的社交属性研究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