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青春期女孩情感教育

时间:2022-04-29 12:29:26 随笔 我要投稿

青春期女孩情感教育

  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一般为10~20岁左右。青春期是以性的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春期女孩情感教育,欢迎大家分享。

青春期女孩情感教育

  青春期女孩情感教育1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对青春期女孩子进行早恋教育?

  青春期女孩子的早恋教育

  一、做孩子的良师益友,不使矛盾激化

  处于心理发展期的少男少女,对方面多是封闭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做为家长要仔细观察,引导,让他们无意间能把隐私暴露出来,这就给父母提供了教育的机会。家长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赢得他们的信任。别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它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家长通过讲人生、树理想、论道德、比学习,很好地引导孩子,为孩子答疑解惑。

  我和孩子们沟通时,他们帮助我分析过初、高中阶段的同学早恋的原因:

  其一、寻找精神依托。激烈的学校竞争使大家神经高度紧张,异性间或许能得到少许安慰,互相倾诉,逃避现实。

  其二、受某些爱情小说和影视的影响,甚至课本中的爱情故事……这些对于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无疑有诱惑力。

  遇到早恋的孩子,不要打压、呵斥。家长、老师要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予他们真正发自内心的温暖,做耐心细致感化和艰苦的思想工作。必要时,不妨请教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对迷途的孩子予以教诲,相信孩子会转变的。

  二、正视早恋,不放弃希望

  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严重,解决早恋的难度大,学校、家长对早恋反感,加上早恋难于启齿,所以容易各方都捂着、盖着、藏着,甚至放弃教育希望,最终酿成不良后果。

  如果孩子真的早恋了,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把家庭营造成一个温馨、和睦的乐园,让孩子有安全感。发现孩子 早恋,要分析原因,对症解决。是因为同学们起哄造成的所谓“事实”?还是一时感情冲动?是青春期的困惑还是学习过于紧张?通过做细致的调查,然后对症下药,耐心做好思想转化工作。

  2、积极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不要一开口就问学习如何?成绩如何?名次如何?可以从生活的其它方面,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沟通交流要讲艺术,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找到解决方法,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帮助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困惑。譬如,家长期盼孩子成绩优秀,孩子却不理想;学校反对早恋,孩子却陷入恋情;孩子因为违反纪律甚至被误解,遭到严厉批评……这些矛盾冲突会使孩子觉得心里压抑,平时要抓住时机,多与其沟通交流,及时帮他们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4、与学校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孩子发生早恋,家长既不能掉以轻心,也别大惊小怪,视为洪水猛兽,更不要难为情。要及时与学校老师保持密切配合,放下面子,积极沟通,配合老师,共同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

  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始。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通常把10岁至20岁这段时间统称为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的高峰。这一期间,不论男孩或是女孩,在身体内外都发生许多巨大而奇妙的变化。因此,掌握和了解这一时期身体内的变化,对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孩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个性性发育成熟,已经可以生育。由此可以看出,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它与从心理或社会方面划分出的人生阶段有重叠。在人体生长发育阶段,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时间。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一致的年龄范围,一般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而青年期除了包括青春期外,还将延续至25—30岁。由于男性的成熟比女性晚一年左右,所以可以把男性的青春期年龄范围确定为14—18岁。偏早或偏晚1~2年,都属正常现象。人们通常把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称为少男,而同样年龄阶段的女性称为少女。在青春期不仅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青春期女孩情感教育2

  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女生比男生文静、乖巧、懂事,可以让老师、家长少操心。

  相对男生而言,女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对自己需求的表达方式上也要含蓄些,正因为这样,在家庭教育和老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容易被忽视。

  事实上,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老师家长的关注。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女生比较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相对来讲心理负担也更重些,因此女生对于抑郁、焦虑和恐怖的体验显著高于男生,这几个指标主要是指在我们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心神不宁、消极应付,日常生活感觉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不足,失望、悲观情绪多,还有就是平时表现有些烦躁,坐立不安,紧张等等,可以看出女生不出问题还好,一出问题可能就比较难受,所以我们还是会更多关心女生。

  对于女生心理的困扰,主要是人际交往,早恋问题,还有就是学习(前途及就业)焦虑,这是影响女生心理健康的几个重要方面。

  前两个问题都体现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其实,我发现现在你们仿佛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还很老练,说出话来是一套一套的。

  但实际上你们还是非常需要指导,而且是科学的、全面的、及时而有效的指导。

  比如说早恋(在这里我也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是否应该就叫做中学生情感?)问题,现在的影视剧、文学作品对于爱情的渲染已达到了一个非常高度,中学生(甚至于是低年级的初中学生)也开始“将爱情进行到底”。

  家长和学校对于这件事情当然是格杀勿论,“禁止”什么什么,“校规”几条明确列出。

  我看到的一个例子是浙江省的一所知名重点中学——温州中学有一个校规是“男女生的单独交往不能脱离公共区域”(话比较拗口,原话不太清楚了,大概是这样了。),可是以身试法的“革命者”却是越来越多。

  我当过班主任,做老师十多年来,到我办公室来和我交流的学生也有一大部分是关于男女生交往的,我发现,学生对于男女生交往往往会走两个极端,有的学生对异性同学有了好感,就惊惶失措的,好象自己变得很肮脏了一样,就希望自己赎罪(对不起父母、老师云云)或者要解脱“让我如何不想他(她)”;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非常热衷于“谈情说爱”,每天迷离恍惚,“幸福”得晕头转向,不能自拨,甚至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性行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又为什么说是片面呢?因为我们的青春期教育没跟上。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职业高中,短短几年功夫,男生女生在生理上实现了一个大跨越。

  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想一想,生理上的成人化就慢慢实现了,很少有爸爸妈妈跟我们的学生讲过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应该要注意什么问题,只是一味的管吃管住,管穿管用,出了问题又一把泪一把鼻涕的说自己费了那么多的心思,怎么孩子会变成这个样子?光有吃有穿还不行呀,孩子还有好多的问题和困惑没有解决呢,父母那儿没有给出答案,老师那里又只讲ABC,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所以就纷纷走“自学成长”“偷师学艺”的道路。

  我曾经看过一个调查:青春期的一些生理卫生常识只有不到百分之八的同学来自于父母和老师。

  我到新华书店去看书,总有这样的情形:一本标有“性教育“字样的书,总是被翻得破破烂烂的。

  许多都是中学生模样的,在偷偷摸摸的看。

  有人一从旁边走过,总是遮遮掩掩的。

  有了电脑了,能上网了,就在网上随便乱看,有的父母还以为孩子在家学习呢。

  有的人说了,父母当年也没有谁教,不也是平平安安的过来了吗?可是对比一下现在社会环境,网络、杂志、影视、各种动漫(说句老实话,好多动漫书我都不敢翻,太吓人了!)正常的教育之路没有,那就只有走歪路,而且渠道非常多,不就是一些青春期的生理教育吗?哪里都能看到一点。

  ——而哪里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教育渠道?哪里才有科学的青春期教育?又都不是,不出问题才怪呢。

  比如你们不懂,就会去尝试,失败,就会造成阴影,整个人消极的因素会增加。

  而等到真正的青春期教育开场后,我们的学生心理早变得扭曲了——因为感觉“偷学来的东西总不会是好的”,学生的心理本是一张白纸,你家庭教育不讲,学校教育不管,那就只好由社会来教育了,社会却是个大染缸。

  有一次我们在上大学的时候去展览馆看艺术展,是毕加索的美术作品,里面有一些人体画。

  当时还有一个中学生团体。

  参观完后的留言本上,我们看到这样的留言“毕加索是个大流氓!”“色狼……”“谁看谁流氓”。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学生究竟怎么了?

  今天我想跟大家讨论的问题,更强调青春期心理这一方面,因为只有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才是完美的人生。

  学生在生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性意识也在增长,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

  而你们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讲,她的发育更早些,也比男生更早的进入角色,在心理上也早熟。

  我们来讲第一个问题:

  一、中学生有性心理问题吗?

  有的。

  初中学生爱慕异性的问题、高中学生追求异性的问题,都是性心理问题。

  青春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为异性接近期。

  随着生理发育和对性有了基本了解,中学男女同学都相继表现出了一种喜欢彼此接近的心理。

  这种男女生之间彼此愿意接近、互相吸引的心理,是青少年性心理发展中的必然过程。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萌发阶段,体内迅猛增长的性激素分泌,使其性心理的感受和体验明显增强。

  但从总体上说,仍然是比较朦胧的。

  到了高中阶段,进入了青春期发育的中晚期,兴奋与抑制基本处于平衡阶段,特别是心理上由于高级情感的发展,使他们的性心理受到了极大的牵制。

  这是中学生性心理可塑性的内因,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影响、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则是他们性心理可塑性的外部条件。

  我们注意到,易出现问题的学生,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就出现了问题,要么是父母不闻不问,疏于教育;要么就是教育方式不为学生所接受。

  前者是失职,后者是失当。

  常见的性心理问题有:

  1、异性交往不当

  中学生的异性交往活动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社交能力强的、担任学生干部的、性格开朗的学生,一般都能主动地与异性交往;而有近10%的学生基本上与同龄异性保持着实质上的隔绝状态,形同陌路人,这是异性交往不当的表现之一。

  有一些学生最后发展成不会与异性同学交往,一有接触就脸红,表情不自然,并不是他(她)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是异性交往敏感导致的结果。

  有的学生在上了大学,走入社会之后就有了异性交往的障碍。

  另一表现则相反,那就是交往过密,这种行为有年龄提前、范围扩大、后果严重的趋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引起这种趋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①性早熟是该行为年龄提前的生理原因。

  性意识萌芽提前,较早对异性产生好感和爱慕,成人感过分强烈,然而生理成熟并不等于社会化成熟,形成了生理水平与心理水平之间的差距,把异性间的仰慕当作是成人间的恋爱,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害怕的“早恋“就是这种矛盾处理不当的结果。

  ②教育滞后及社会文化的影响是该行为范围扩大、后果严重的外部原因。

  在升学率的重压下,学校较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余文化生活,大多数学校还没有系统地及时地进行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

  青少年缺乏一个健康正面的了解性的渠道。

  他们易受同伴影响,从众心理强烈,校园内流行“没有男(女)朋友就很没面子”的舆论风气。

  学校教师对此要不“一刀切”,严打严防,要不就避而不谈,任其自生自灭,收效甚微。

  (其实作为学校教育来讲的话:严打是错,放任是罪)整个社会文化的改革激变,令我们的教师自己都需要一个整合适应的过程,更何况我们的学生?宣传媒介在爱情方面的过分渲染对情窦初开的青少年产生了很大的诱惑力,尤其港台、日韩文化已深入人心,接受力强、逆反心重的男孩女孩离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越来越远。

  2、青春期紧张症

  受第二性征显露以及性格特征的影响,青少年容易出现情绪紧张症,即青春期紧张症。

  该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有的表现为过分关注自身发育状况,容貌外表、体重身高是否符合标准;有的表现为“恐人症”,见人就脸红,表情不自然,不敢看别人,总爱低着头,尤其是见到同龄异性;有的表现为神经异常敏感,对别人的行为如吐痰、咳嗽等行为过分注意,以为别人是借此来讥讽自己的言行、体像;有的表现为喜欢用眼的余光去看异性的敏感部位,看时精神紧张,过后会产生一定的恐慌;有的女生表现为一遇到重大事情就会月经失调或者在月经期自信心下降、感到孤独。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对于异性同学的好感?

  “可能是由于我和外班的一位男生多说了几回话,同学们戏称我们是一对。

  开始,我有点怕,总是有意无意地疏远他。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真的开始喜欢上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