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4-09-10 13:19:44 随笔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优秀】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优秀】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1

  这学期小班又多了很多新来的孩子,当我与这群孩子接触两周下来后,我真心地觉得——这帮小班的孩子真可爱!

  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的孩子排队走到外面就自己去玩了;有的孩子会爬椅子、桌子甚至是床;有的孩子经常玩水;有的孩子要抢玩具;有的孩子吃饭把脚翘到椅子上,身子转来转去;有的孩子比较强势,会打人;有的。但我们班的孩子也很聪明,早上来的时候,都会自己好好排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多数孩子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看不到老师会询问老师的去处;上课的时候参与性比较强;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及排队位置;多数孩子会自己穿脱衣服、鞋子。每天一上班,一看到这群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的教养工作当中。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常规逐渐稳定后,孩子们的表现会越来越好,他们也会越来越可爱!真的很庆幸,我是一名幼儿园小班的老师!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2

  幼儿园是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大集体,也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何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题。在集体学习和生活中,幼儿之间的矛盾与摩擦难免会发生,但对于家长来说,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心里肯定不舒服,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又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我儿子橦橦两岁半就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里度过了四年开心快乐的美好时光。四年中他结识了许多好朋友。直到如今,儿子还经常会提起儿时的伙伴,谈起他们小时候发生的趣事。我能深深感受到他与朋友间浓浓的友情,这种友情将会成为他们之间最宝贵的财富。但那时的他们也经常会发生矛盾。幼儿自控能力较差,是非辨别能力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当同伴间发生矛盾时,他们并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战争”时常会发生。拥有教师和妈妈双重身份的我,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开导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突如其来的受伤事件

  记得那是儿子上小班的时候。一天中午,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师食堂用餐,刚盛好饭后,儿子的班主任老师就过来找到我说:“橦橦今天可有点受苦了!对不起!”我平静的心仿佛一下被揪了起来,顾不上吃一口饭,忙问道:“怎么了?”“孩子在玩滑滑梯时,被欣欣踹了一脚,正好踹在鼻子上,当时流了些鼻血,我们及时处理了,衣服也帮孩子换了……”老师用带着歉意的语气回答说。

  听了老师的话,我带着疑问,脑子飞速幻想着当时的情景,“欣欣怎么会踹到他的鼻子上呢?”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的我又忙追问。

  老师放下了手中的筷子解释道:“当时橦橦在滑梯的楼梯上走着,想到上面去玩滑梯,欣欣不让橦橦上来,就用脚踹橦橦,结果脚一下踹到了橦橦鼻子上,鼻子就流血了……”我接着问:“是橦橦先招惹欣欣了吗?”“这还真没有,就是欣欣有点霸道,她不想让橦橦上去滑滑梯。”

  儿子的鼻子被踹流血了,会不会被踹成所谓的“伤鼻子”,以后一碰就会流血呢?我的心更加疼起来。“欣欣穿鞋了吗?”我开始期盼欣欣当时没有穿鞋,或者穿的只是一双软软的小布鞋,那么这样有可能儿子不至于那么疼。“穿了,是一双小皮鞋。”老师遗憾地回答。

  我的心好似又被紧紧地拧了一下,彷佛亲眼看到了欣欣踹儿子的画面,并一直挥之不去。但当着老师的面,只好强压住自己的情绪,所以嘴上仍淡淡地说:“噢,没关系,下次让孩子注意点就行了……”可是,不争气的泪水却像断了线的珠子落了下来,而且居然控制不住地流。老师见状忙歉意地对我说:“对不起对不起,我已经批评欣欣了,也告诉她妈妈了,以后在户外活动时我们会控制好人数,会更用心地看着孩子的,回头我们在班里再开展一些安全教育的活动。哎,这次橦妈是真心疼了!”

  可怜的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不曾忍心碰过他一个手指头。但欣欣也是个孩子,两个宝贝还经常一起玩,何况她的'妈妈还是我的好友。我该怎么办?去批评欣欣?作为老师和家长,我觉得实在不妥,但难道就让事情这样过去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顿午餐也变得食而无味。

  事后的冷静思考

  回到教室后,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少家长可能认为我应当鼓励儿子“还击”,教育他当遇到别的孩子欺负自己时强硬地反击;但也有家长认为,不能“以暴制暴”,要让孩子拥有善良的心和友善的性格。我想到的是,作为家长遇到自己的孩子受欺负时,首先不能失去理智,不同的事情要分析原因之后,再采取适宜的解决方法。

  首先,作为班主任老师,同样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她对欣欣已经进行了教育。这件事虽是欣欣故意而为之,但她也并不是经常欺负橦橦。孩子一定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老师也会在班里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我就完全没有必要再去找欣欣或她的家长了。

  而对橦橦,我必须加强他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于是,回到家中,我打算再进一步询问孩子当时的情况。

  与孩子对话

  考虑到3岁半的孩子,尤其是男孩,还不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在幼儿园发生的一切,于是,我问了他今天有哪些令他开心和不开心的事。

  经过这样的引导,橦橦用简单的话说出了今天令他开心的事。当说到不开心的事时,他一下就想起了“欣欣踹自己鼻子”的事情。果真,他的描述虽然简单,但和老师说的大体一致。

  儿子从小就身高力大,我教育他要懂得“我不被人欺负,但也不能欺负别人”。我经常会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聊天等,让孩子明白不能“以强欺弱,以大欺小”的道理。

  于是,我问橦橦:“那以后再玩滑滑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如果你在滑梯上,有小朋友要上来,你会怎样做?如果欣欣再这样对你,你应该怎样对她呢?”儿子的回答让我很欣慰,他说:“滑滑梯时,我不推小朋友,也不踹小朋友,我还要用手抓住扶梯。”当回答第三个问题时,橦橦想了又想,然后告诉我:“欣欣再打我,我就告诉老师!”我亲亲了他说:“好儿子,你做得对,你还可以自己解决的,再想一想?”显然,这个问题难住了3岁的儿子,我对他说:“你还可以告诉欣欣,我们是好朋友,不打架,万一打到谁对方都会很疼的,打架是不对的。”橦橦听完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一点感想

  这件事就这样平息了。通过这件事给我的感受是:孩子前一分钟打架,后一分钟就有可能玩得不亦乐乎。因此有时不必太认真,但也不能为了维护大人的关系或面子而采取息事宁人、不了了之的做法。让自己的孩子忍让,有时不但会助长对方的霸道行为,也会使自己的孩子形成懦弱和逃避问题的性格;但不忍让并不意味着要让孩子“以牙还牙”,那样又会助长孩子的暴力倾向,学会攻击性行为。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的保护自己的方法。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3

  皓皓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心思细腻,上进心强,但不擅表达,因此在集体中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一天,皓皓妈妈主动找到我说:“老师,不知道孩子最近怎么了,总是不愿意上幼儿园,问他是不是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事,他也不告诉我,您观察到他情绪上有变化了吗?”我脑子回想了一下说:“皓皓是个比较内秀的孩子,平常虽然看不出有多开心,但所有活动都还挺好的。但既然您反映了这个问题,我们一定会引起重视,最近会更加关注一下孩子。”

  中午我赶紧跟其他三位老师说了皓皓妈妈反映的情况,大家从平常的活动、吃饭、交往等各方面回忆了皓皓最近的表现,似乎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于是便跟皓皓妈妈沟通道:皓皓在园里一切正常,没有发现问题。

  可妈妈仍不相信,连续几天都不厌其烦地跟每位老师询问孩子的情况。我们很纳闷,孩子明明好好的,为什么还是不放心,难道是因为妈妈太紧张,把情绪传染给了孩子才造成了这种情况?于是,面对皓皓妈妈每天的“例行询问”,我们的态度也变得从开始的积极配合到逐渐敷衍。

  直到有一天,在折纸课上我们才意识到,是我们错了。

  区域游戏时,我带着孩子们学习用纸折小船,大家都很开心地折着,也很快折好了。个别孩子在比较难的步骤上不太会,但也在老师的帮助下都基本完成了。

  大家拿着小船去水池比赛,玩得可高兴了,只有皓皓一个人垂头丧气。我问他:“皓皓怎么不开心呀?”他说:“老师,我不会折小船。”我很惊讶:“只是有一个步骤不太熟练呀,已经很棒了!”皓皓迟疑了很久才说:“我折不好,我就不开心。”那一刻,我突然发现皓皓对自己的要求竟然这么高,于是试着安慰他:“你想折得更好,这是好事,但我们不是什么事都拿手,岳老师也有很多不会的事情。没关系,我们试着多练习就好了。这样吧,今天老师把折小船的视频发给妈妈,你回家再练习一下好吗?”皓皓听了特别开心地说:“老师,你可别忘了给我妈妈发视频啊!”

  晚上我发过视频后,便和皓皓妈妈进行了一次深入谈话,这才真正了解了皓皓的家庭情况。

  皓皓是个非常敏感的孩子,生活在高知家庭,爸爸妈妈都是高学历,即便是照顾皓皓生活的爷爷也对自己是高标准、严要求,力求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大家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皓皓身上,对他寄予很高期望。

  但在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关注到他,也不一定能及时捕捉到他的精彩瞬间,这让他感到很失落,于是把原因归结于自己做不好,不能让老师满意上,从而不愿意来幼儿园。

  找到原因之后,我先向皓皓妈妈真诚地道歉,因为我们的疏忽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绪,然后大家共同研究帮助皓皓改变的办法。

  首先,在班级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给予皓皓更多关注和肯定。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尽可能地多表扬皓皓,并具体说出他在哪里表现得出色,不错过任何细小的环节。比如大家一起排队时表扬他站得直;吃饭时表扬他吃得干净;做游戏时表扬他想法很多等等。这样做会让他觉得“老师是喜欢我的,我做什么事老师都看到了”,从而增强自信。

  2、适时进行挫折教育。活动区时间,喝水、洗手等过渡环节时,我找机会同皓皓聊天,谈谈他的爸爸妈妈,说说他周末的安排,商量游戏的玩法等。当我们彼此之间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之后,一天我找机会对皓皓说:“皓皓,不管你做得好还是不好,老师都会喜欢你。”皓皓听到后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接着说:“那如果老师因为你做错了一件事而批评了你,你会不高兴吗?”皓皓迟疑了一下,小声说:“不会。”我微笑着说:“你记住,如果老师因为你做错了事而批评了你,并不是不喜欢你了,只是想提醒你一下,让你改正错误之后变得更好。”皓皓听后用力地点了点头。

  由于之前做了铺垫,皓皓有了心理准备,偶尔做得不够好时我便会小声在他耳边提醒,既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保护了自尊心。当看到他从有一点点的不悦到慢慢不计较之后,我们便逐渐不把他“特殊化”,让他慢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强大了内心。

  3、鼓励皓皓大胆表现。皓皓虽然要强,却胆小不敢表达,有些事情很想参与,但会因为缺乏勇气而错失机会。比如,儿童节班里要表演童话剧《一园青菜成了精》,他非常喜欢“大蒜”这一角色,妈妈告诉我他为了能演“大蒜”,和家人一起把道具都做好了,但在老师征集演员时却不敢举手。我看到后主动问他:“皓皓,你想演‘大蒜’吗?”他肯定地点了点头。我毫不犹豫地说:“那‘大蒜’就由你来演了,回家要好好准备台词和动作哦!”皓皓非常开心,坚持认真参加排练,并圆满完成了表演。这次表演使得他信心大增,以后园里有什么活动他都主动报名参加,即便自己做得不够好,也会虚心接受老师和同伴的建议并改进。

  其次,在家里,皓皓的家长也在悄悄改变。

  1、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皓皓全家先从观念上进行了调整,对皓皓降低了要求,允许他有出错和学习的机会。这一点上,爷爷最先有了变化,他说:“以前做什么事我都抢在孩子前头去做,生怕他做不好,也嫌他慢。现在我会等一等他,让他自己去尝试,错了就再教他。”爸爸妈妈也意识到,一些小事不用太跟他计较,开开玩笑就过去了,孩子只要不气馁,慢慢地肯定会有进步。

  2、降低对孩子的关注度。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所有家庭成员都以孩子为中心,甚至有些家长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空间,但往往培养出来的孩子有的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对家长言听计从。我们建议皓皓妈妈慢慢从孩子的生活中脱离出来,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增加家长自己的时间,让皓皓感受到他只是家里的一员,家人也有他们喜欢的事情,不可能永远都关注到他。

  3、增进亲子关系,大胆表达爱。皓皓家人都比较含蓄、内敛,从不大胆、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爱,因此孩子直接感受到爱的并不多。皓皓妈妈在我们的建议下,每晚躺在床上都会搂着孩子,轻轻他说:“孩子,你永远都是妈妈最棒的宝贝!”不管孩子今天表现好还是不好,都要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不会因此而不爱他,从而增加他的安全感。妈妈表达情感的做法鼓励了皓皓,让他在有需求时会放下顾虑,积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皓皓变了,不仅爱上了幼儿园,还在参加活动时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前些日子,还邀请老师去他家做客呢!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4

  区角活动时间到了,书瀚开始玩起了建构游戏,他是第一个到达区角的,他就把玩具筐放在了自己面前,正准备开始搭建,没过一会儿,莉雯和梓萱也来了,由于是面对面坐着的,相距较远,书瀚把玩具筐放在自己面前,莉雯拿玩具就比较困难,于是,一把将玩具筐拿到了中间。书瀚一下子愣住了,随后,就开始大哭起来,怎么哄也不听,怎么劝也不行。我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书瀚说:"莉雯抢我的玩具筐!"莉雯说:"不是的',是他把玩具筐放在他自己那里,梓萱拿不到了,我也拿不到,应该放在中间。""可是,我拿不到了。"老师问:"那请你想想怎么可以拿到中间的玩具筐呢?"莉雯说:"可以站起来拿!"书瀚还是摇着头,不肯答应,但是已经不哭了,老师问他:"愿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友好相处?"他摇摇头;老师问:"愿不愿意做小朋友都喜欢的小朋友?"他还是摇摇头……

  随后教师便对幼儿进行冷处理,让书瀚自己单独坐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书瀚和其他幼儿继续玩起了结构游戏。老师问:"书瀚,你们现在玩得真好,你们的玩具筐放在哪里啦?"书瀚说:"放在中间。"我继续追问:"为什么要放在中间呢?"因为都能拿到。"我打趣道:"那你现在能拿到筐里的玩具吗?"他一本正经地说:"能!"说着站起身来手伸长了拿,一边伸一边告诉我说:"就是站起来拿。"我说:"你真棒!"

  教师通过幼儿自己讲述矛盾发生的过程、自己想办法怎么解决,同伴的想法是什么,同伴之间的交流是怎么样的,通过这样的过程,不断冲击着幼儿自己原先的想法,逐渐调整成符合大家认同的行为方式。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5

  “老师,小航又没写数学和英语作业。”

  周一早晨刚进教室,课代表就抢着上前告状。看看座位上的小航,正歪着头,惊恐地看着我。

  这是个有残疾的小女孩。由于疾病,家里没钱医治,本来清秀的小脸一边大一边小,牵连到鼻子也是歪的,右眼视力几乎为零。残疾和成绩差,使这个孩子非常自卑,人前人后看不到她的笑脸,也听不到她的声音。前些日子,家里凑齐了手术的钱,为她做了手术。术后回来,她辣黄着小脸,眼睛红红的,特别让人怜爱。考虑到她的.眼睛,我特许她那些日子不必写作业。不曾想,一个多月过去了,视力恢复早就差不多了,她依旧不写数学和英语作业,这两科一直是她不喜欢的科目,语文作业也经常不完成。

  怎么办呢?沉思片刻,我想出了办法。

  晨会时间到了。我微笑着走上讲台:“同学们,今天晨会,老师要表扬一位同学,”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着我:“咱们班的小航同学,眼睛做了手术,医生不让她长时间用眼,老师准许她可以不写作业。可她在视力刚刚恢复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作业。不能三科作业都写,就写一科,一科不能全部写完,写一部分也要写,老师特别感动。”孩子们纷纷转头看着小航,流露出敬佩的神情。

  小航看着我,一脸的惊讶,慢慢地,她的小脸红了,悄悄地低下了头。

  临近放学时,小航走到我跟前,“老师,我的英语和数学作业都补完了,语文作业等晚上回家写。”

  第二天早上,小航不但认真地完成了晚上的各科作业,还把前天落下的语文作业补上了。我又一次在班上有些夸张地表扬了她。从那以后,她基本能按时完成作业,偶尔也有故伎重演的现象,我总是微笑着“表扬”她,每次她都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时间长了,她各方面表现慢慢步入正轨,受到的表扬越来越多,人也开朗起来,活动课上经常可以听到她开心的笑声。

  这一切,都源于那次甜甜的批评。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啊!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6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活跃在院子里。可伟伟小朋友却不同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一只眼睛看不见,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现在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特别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像伟伟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但他却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愿望,他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去游戏、去想像、去创造、去飞翔。如果老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从这一点虽然充分说明了老师从身体这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

  顾,却忽略了他的个性发展,虽然他的身体患有残疾,而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他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他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他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他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老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顾。因此,伟伟终于鼓起勇气,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要去玩”。老师应该在照顾他的同时,慢慢去锻炼他,让他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应该让他去参加,让他加入到这个集体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老师随时倍加照顾,这样不仅保护了他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知道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知道互相帮助是一种美德,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7

  刚学说话的孩子肯叫人,是因为孩子开口讲话多数是从叫人开始的,随着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他叫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从最熟悉的人开始一直喊到他不认识的人,尤其是得到表扬后,叫人的.积极性更高。

  但随着孩子心智的发展,他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他一般爱向自己喜欢的人、最亲近的人打招呼。另外,与社会环境也有关,如果使用礼貌用语尚未形成社会风气,大人尚且不习惯讲“谢谢”、“对不起”,小孩叫了人以后得不到相应的反应,当然孩子就不那么乐意叫人了。当孩子不熟悉的客人刚进门时,不要勉强孩子叫人(这样容易引起孩子反感),可以吩咐孩子招待客人,为客人让座、拿糖果、分水果等等;以亲切的语气向孩子介绍客人的身份,再向客人介绍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讲孩子是肯叫人的,如果再不肯就不要再勉强了,千万不可在客人面前说:“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不肯叫人。”这类话只能起相反的作用;还可以带孩子一起送客人,一般孩子都较愿意说“再见”的。此时,家长可多鼓励他与客人道别。

  当然,父母自己也要作出表率,做到文明礼貌,即使对自己孩子也要注意礼貌用语,如孩子为你做了一件小事,你要对他说声:“谢谢!”为孩子创设一个文明的家庭环境十分重要。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8

  云鹏是个爱挑食的小家伙,喜欢的菜能吃两份甚至三份,不喜欢的菜只挑选下喜欢的,将不喜欢的留在盘里,然后就会对老师说:老师云鹏肚子疼。

  第一次云鹏说的时候我们都信以为真,很紧张的.抱过来揉揉肚子,喝电热水,不再强求云鹏继续吃,可是当让云鹏收好盘子,坐到后面的时候,便没有再说肚子痛。又一次,吃的是胡萝卜、山药炖排骨,云鹏将排骨和山药都吃光光了,将胡萝卜都留在了盘子里,然后又说肚子痛。

  之后一段时间我都在观察云鹏,只要吃鸡蛋、胡萝卜,云鹏都会说肚子痛,我们觉得有蹊跷,上次也是将胡萝卜留在了盘子里,我便顺着孩子的话,像上次那样,抱在了怀里,肚子痛我们要上医院了,医生要给我们打针,病才能好了,听我一说,云鹏接着说不疼不疼了。我当时也有顾虑,如果孩子是真的肚子痛,听我这样一说以后会不会不敢告诉我们自己不舒服了呢,但一想,孩子不舒服都是能表现出来的,体温、情绪等,都有不一样的地方,心一想就放心了。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9

  绘画是一种智力活动,是一个完整的创造过程,既有思维,又有表达。强调先教幼儿会想再会画,是因为思维在先,表达在后,“意在笔先”,两者不能偏废。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是照着老师的范画进行模仿,往往是老师怎么画,孩子就怎么画,最后呈现的作品也是基本一样的。如何打破传统,用新的教学方式来激活幼儿的学习兴趣,乐意参加美术活动,也是我们本次一课三演活动的目的所在。

  在本次一课三演活动中首先确定了贴近孩子生活的一种粮食——玉米作为本次美术活动的对象,孩子们见过玉米也吃过玉米,他们比较了解玉米的特点。我们同时结合了我班本学期重点研究的美术形式——线描画,通过一只记号笔两边的粗细便可变幻出各式各样的玉米。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将线描画玉米这样一节美术活动包装的具有新意呢?经过我与李老师的商量,认为可以制作玉米书签从而吸引幼儿的兴趣。旨在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

  我根据幼儿当前的绘画发展水平结合《指南》要求,制定了以下三点活动目标:1、了解玉米的基本特征,尝试用线条画出玉米粒。2、尝试用点、线以及图形的方式装饰玉米粒,并制作成书签,3、喜欢美术创作,感受线描画的美。其中将用横线及竖线画出玉米粒设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将用线描画的形式装饰玉米粒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在活动导入中,我营造了讲故事的情境,从而引出书签。但是从当天的氛围来看,我所表现的还是太过拘谨,其实完全可以放轻轻松缓缓走近幼儿,找故事的状态更逼真一些,将幼儿更加带入情境。其次活动开始的部分有些出乎我意料,也许是我第一个出示的书签是画好横线和竖线的玉米,让孩子们一下子就认出这是玉米,而非我所期望的此处是引出书签,让孩子们认识书签,了解其作用,所以我反思到,如果第一个出示的是完全空白的玉米轮廓,带他们认识书签,接着我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玉米书签,这时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吃过的玉米上有什么呢?玉米粒!那怎么样可以将玉米粒画出来呢?还可以请一位幼儿上前示范,既能避免教师示范的枯燥,又达到了生生互动学习。在幼儿示范时教师的指导用语也是非常关键的,由于画出玉米粒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此处教师应该提出要求:横线应该从左画到右,竖线应该从上画到下,撑满整个玉米书签。由于这里教师没有强调所以孩子在作品中的横线和竖线有些都没撑满,大小各异。

  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显然能看出孩子们是非常喜欢这个活动的,这体现在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用线描画装饰玉米粒,孩子都完成的非常不错的。孩子们的线描画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有的幼儿造型能力强,能画出不同的图案搭配;有的幼儿色彩感强,可以运用明暗对比;有的幼儿动作大胆泼辣,大刀阔斧;有的动作精细、优美、流畅。我也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主的美术活动的环境,允许幼儿有自主选择自己偏爱的表现方法的机会,鼓励幼儿展现自己眼中的世界,体现自身的价值。

  当然,还是存在了一些问题。如有的幼儿在用线描画装饰时内容画的比较稀疏,太空了,影响了效果,而画得精细的孩子时间根本来不及,来得及的都是那些线条画得较少、较稀疏的幼儿。有些幼儿在画玉米粒时将玉米粒画的格外之小,当时我也有所担心他是否来得及完成,效果会不会不好,想加以阻止,但是想到《纲要》中指出,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我就多给孩子们创作的空间,最后密密麻麻的玉米粒效果意外的不错。最后在作品的交流环节中,孩子们相互交流太少,《指南》中提出还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可让他们说多多说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对别人的作品作出评价,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从而受到启迪。教师点评的重点也不够明确,完全可以结合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来点评,比如玉米粒绘画情况和线描画装饰部分的情况,教师显得有些急促了。希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取长补短,让幼儿的绘画水平更上一层楼。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10

  午饭时间到了,和往常一样,孩子们吃的津津有味。忽然桐桐向我报告说:“教师,你看佳佳……”,这时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佳佳,我走过去看发生了什么事。佳佳的小手沾满了菜汤,在桌子上划来划去。看见我过去,佳佳立即趴在我的耳朵上说:“我在家遇到不爱吃的菜就这样玩。

  ”这怎样行呢?我灵机一动,就说:“佳佳,你明白这是什么菜吗?这可不是普通的蔬菜,这是我们最喜欢的红果果和绿泡泡种的智慧树上长的奇异菠菜,吃了它不仅仅能增加营养,还能变漂亮呢!

  ”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佳佳也用将信将疑的眼神看着我,我用力的点了点头。于是,佳佳拿起了勺子……待孩子们都吃饱后,我搂着佳佳,面向大家说:“我发现,吃了奇异菠菜的`佳佳真的异常漂亮了,你们觉得呢?”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喊:“是——”,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11

  今天早上,我值班,所以我一早就来到活动室里,等待着孩子的到来。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的笑脸,今天又是个好心情。

  不一会儿,昊昊来了,怎么他的手背在背后面呢,是不是又拿玩具来了,我曾经警告过他们不许拿玩具来学校。因为他们一拿玩具来,上课就只知道玩玩具,不怎么认真学习了,眼看就要上一年级了,不给他们灌注一点知识,上一年级会跟不上学习进程的。

  我走过去说:“昊昊,今天带什么好玩的来了,是不是又带玩具来了,如果是玩具就拿出来交给教师保管吧,等放学后再还给你,好吗?”昊昊抿着小嘴说:“老师,今天我没带玩具来,我给你带了个好东西来,是送给你的,不知道你喜不喜欢?”说着,他从身后拿出了一束鲜花,里面有几朵康乃馨,有几朵红玫瑰,还有露珠呢。我一下子惊呆了,他怎么会拿这个送给我呢,我有点疑惑。昊昊说:“老师,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不是要过“三八”妇女节了,老师,你也快当妈妈了吧,这是我爸爸替我买给妈妈的,我抽了几朵送给你吧,你喜欢吗?”我使劲地点了点头,我太感动了。“老师,好喜欢你的.礼物,谢谢你送给老师这么珍贵的礼物。”我在他的脸颊上轻轻一亲了一下。昊昊乐滋滋地说:“老师亲我了,老师亲我了。”

  原来,孩子也有这份心哪,不知道是父母教他的,还是他自己想到的。总之,孩子有这份心是无法相比的,今天这件事情让我很意外,小孩子的心理有时是很细的,他们总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而这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却让我们感到意外,感到高兴。

  在昊昊的心理,也有一件高兴的事,就是老师亲我了,他为这件事情感到高兴,感到兴奋。我们老师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会让孩子们高兴万分。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12

  午餐咸菜的效应

  魏金昊小朋友最近感冒了,总是不好好吃午饭,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为了得到我的表扬,就使劲地吃饭,不吃菜。于是中午用餐时,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吃饭,期望他能够多吃点菜。我说:“这天青菜很香哦,来尝一尝。”魏金昊不情愿地说:“我不喜欢吃。”我夹起青菜,大口大口地吃给他看,魏金昊有点心动了,学着我的样貌夹起一点青菜,但是刚嚼了几下就又吐了出来。看到这种状况,我十分担心,不吃菜感冒怎样能快点好呢?我对他说:“只要你吃一点菜,老师就给你咸菜做奖励,好吗?”魏金昊十分高兴,爽快地吃了自我的.一口菜,我信守承诺给了他一小块咸菜。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每次午餐我都给魏金昊“加餐”,有时也会给其他小朋友,不知不觉中,孩子们都食欲大增。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13

  "老师,我来了。"伴随着嫩嫩的、甜美的声音,欢快的节奏蹦进了一个小姑娘,再看她那甜甜的笑容,纯美的双眸,由不得你不心花怒放,此刻纵有万般不顺心也会随即烟消云散,心情顿时舒畅起来,这就是我班里刚入园的彭雨橙,我可爱的小精灵。幼师的职业使我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孩子,虽说孩子都是一样的,可爱、天真几乎成了孩子的代名词。从刚上幼儿园就可以看出来,有的自私、有的霸道、有的胆小、有的淘气,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症状都会给老师带来这样那样的麻烦,虽然这只是少数现象,再说这也是我们的工作,可是在班上来一个爱笑、善解人意的小可爱那又会是另一番风景呢。

  每当忙忙碌碌一节课下来,累的口干舌燥的时候,她会适时机的送上一句:"老师"再配上她那甜美的笑容,话虽不多,我会立即如释负重,心情会豁然开朗。每当孩子犯了错误或是不听话,我心里生气却又无可奈何的时候,她会突然跑到我面前,"老师,你怎么了"我会立刻被感染,她那纯真的笑容、甜甜的声音就像一颗顺心丸,她好像生来就只会笑,不会哭,又好像转为哄别人开心而来的,她是那么的善解人意,那么的可爱乖巧,好像自己从无烦心事一样,整天笑眯眯的,给别人开心。说真的,我从教以来还从未遇到过这么一个至真至纯的、天真无邪的女孩子。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14

  一天下午起床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忙着穿衣服,可梦瑶小朋友还赖在床上,她轻轻的'叫我:“王老师,你过来。”我一看她那紧张的样子,心里明白了分。我走过去问她:“怎么了,梦瑶?”她轻轻的搂着我的脖子说:“我……又尿床了!”

  我忙替她拿备用裤子,回来时只见一个“大鼓包”在床上动。原来梦瑶不想让小朋友看见,怕小朋友取笑她,所以用被子蒙住了全身。我安慰她说:“没关系,这是个小秘密。一会儿我们把怕热的小褥子拿出去,让它透透风吧!”梦瑶使劲点了点头。

  整个下午,梦瑶都很轻松。作为老师,应该给小朋友一个小小的空间,为小朋友保守秘密,这不正是尊重小朋友们的具体体现吗?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15

  下了几天的雨终于停了,孩子们看着久违的太阳显得格外高兴,纷纷说着今天可以去操场活动了。经过半天的阳光照射,中午的操场上基本干了,只留下了几个浅浅的小水坑还有些积水。

  用完午餐后,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散步。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孩子们分外轻松自在。路过一个小水坑的时候,前面的家家一个小跳跳了过去,后面的宁宁则有点兴奋地用鞋轻轻地在水坑里蘸了一下,于是在他走过的干的地上立刻显现出他走过时留下了的脚印。接下来的几个小朋友都模仿着宁宁和家家的动作,有的跳水坑,有的印鞋印,散步的队伍出现了小小的波动。我在后面看着孩子们的举动,想着是该阻止孩子们的举动还是该放任孩子们的举动?这样一个小水坑是否具有教育价值?如果具有教育价值,作为老师该怎样发挥主导地位来引导孩子?

  看着几个孩子走过水坑后留下的脚印,于是我让幼儿分组选择一个个小水坑去尝试印一印自己的鞋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很快有了惊喜的发现。

  A:老师,我的鞋底有很漂亮的花纹。

  B:老师,我的鞋底有一个一个小圆圈。

  C:老师,我的鞋底是一个一个的三角形。

  D:老师,我的鞋底就象一艘小船一样。

  E:老师,我的鞋底上还有数字。

  看着孩子们如此投入的探索,听着孩子们惊喜的发现。我想我的选择是对的,我也把握好了教育的方向,通过玩水让孩子探索、发现鞋底的秘密。接下来我又把引导的重点放在让孩子观察自己鞋印的花纹。孩子们很快发现鞋底的花纹和我们接触过的线描画十分相似。

  A:我的花纹都是波浪线。

  B:我的花纹都是由各种圆形组成的。

  C:我的花纹是一条条直线。

  D:我的花纹都是由半圆形和月亮形组成的。

  下午的活动,我组织幼儿进行了线描画“鞋子”。孩子们沿着鞋子的'边缘把轮廓印在纸上,然后在轮廓里面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线描装饰。不用老师频繁的说教,幼儿自己观察,自己创作,平时在线描画活动时要渗透各种线条的运用,都在鞋底的线描画中解决了。

  案例反思:

  《纲要》中指出: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本次活动中,我对于孩子偶然的用鞋子玩水活动并没有制止,而是引导幼儿从更具有教育价值的方面探索、发现鞋底里藏着的秘密,同时保护和激发幼儿的兴趣。《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通过孩子印鞋印的随机活动,即时生成了线描画《美丽的鞋印》活动,根据孩子当时的兴趣点满足了孩子当时的需要。

  看着孩子们画出的美丽的“脚印”线描画,我想:这“美”不光美在孩子的作品,也美在孩子们发现探索的眼睛,也美在老师没有扼杀幼儿的兴趣,美在老师对幼儿适时的引导。都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或许这踩水坑也是他们的一种语言表达吧。作为老师,应该让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谱写更多的美丽。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育教师中班教育随笔06-01

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随笔05-09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7-15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07-05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经典】07-31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8-02

(经典)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09-03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经典】08-04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随笔08-10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