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随笔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端午节的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端午节的随笔1
一个人的端午
在端午的前一天,我还在愁端午的时间安排不过来,可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我的假期完全被空下来了。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自己独自一人要呆那久的时光了。心情有点忐忑,怕与自己相处不下来。
端午清晨,虽然昨晚睡得较晚,早上还是5点多的生物钟就醒了。开始因是假期想睡睡懒觉的,但不没睡10分钟,又醒了。想起还要去公司拿我的手机充电器,再加上总觉得一睡懒觉,这一天什么都没做,就浪费了,所以还是爬起来了。简单梳洗后,6点钟多与小红粉出门向公司进发,就当是晨练了。
一个人,骑着小红粉,听着李健带有诗意的歌声。感受着这刚苏醒的城市,较为安静的街道,凉爽的晨风,清新的'空气,阳光从树叶细缝中洒落在我身上,这一切刚刚好。原有点害怕一个人呆着的忐忑心情,慢慢变得轻松惬意起来。不用赶时间,但为起到早上晨练的效果,再加上自己也喜欢速度的刺激,我还是将自行车速度骑到我所能做到的极致,真爽。到公司时,门卫大叔在的,我非常高兴的大声地说:“阿叔,端午快乐!”阿叔也笑着说:“端午快乐!你是?”我说:“我是321的。”“哦,是321的那个小姑娘,你今天还要上班啊!”“阿叔,我可不是小姑娘了。我来拿东西的,先过去了。”跑到公司哪栋楼一看,咦,门都是锁的,那试试好久不曾坐过的电梯。还不错,电梯是开着的。估计是因为电梯里有摄像头,可以监控整个大楼的假期出入情况吧。真静啊!整栋大楼只有我怯怯的脚步声。在这安静中,一个人的孤单感不禁油然而生。我加快了脚步,一进办公室,取了充电器,快速过离开了。可一到楼下,看到小红粉,才又想起应该要充气了。虽然不想再进去那过份安静的地大楼,但还是硬着头皮,再去了一趟。
告别门卫,踏上回程时,路上的车与行人已经多起来了。已不适合快骑了,于是我龟速骑着,边骑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看到二严寺的路标时,想着是否去看看,因来奉贤这么久,还没去过呢,但想起老妈说过,去寺院,要带着诚心去才行,而不是随兴所至。所以放弃了。这就是我,经常会纠结。回到家时,差不多9点了。我想我这个龟速,还真是龟速了。半个小时的路程,骑出了3倍的时间。
回到家,因为太安静,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在温州举行的《中华龙舟赛》。这已经是该赛事的第四年头了,有了一些名气,与球队一样,已经有企业赞助的龙舟队了。而且参与的群众基础更广泛,有不同国家的龙舟队、不同大学的龙舟队。个人觉得非常不错,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关于端午节的随笔2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喝黄酒。
端午节还来自我们湖北省了呢!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是湖北秭归人。也正因为如此端午节又被人们称为“诗人节”。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但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中。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赛龙舟。人们又害怕江河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拿来米团投入河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样品种繁多。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赛龙舟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
端午节佩戴香包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香包有很多种,有五彩丝线缠成的,也有碎布缝成的。这些随身携带的香包颜色鲜艳,袋里装的有蚌粉,有灵符,有铜钱和避虫的雄黄粉。到了今天发展成了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品。
【端午节的随笔】相关文章:
端午节随笔07-23
难忘的端午节随笔04-26
端午节的随笔【荐】08-07
(优)端午节随笔07-07
难忘的端午节随笔(经典)10-08
端午节的随笔范文09-26
关于端午节的随笔06-12
端午节教育随笔06-12
难忘的端午节随笔11-01
端午节家乡随笔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