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若对黄花孤负酒

时间:2023-04-01 07:39:12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若对黄花孤负酒

  世上的事就如此简单,坚持就胜利了,放弃就被胜利了。你能体会作者说的这句话吗?

  若对黄花孤负酒【1】

  新疆的友朋过来,推杯换盏,腹不胜醺,一觉醒来,耳畔鸡鸣声声,朦胧中惟见窗台上的线菊默默地伴着主人。

  蓦然想起清人王九龄的诗句来,“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鸣半马蹄”,顿悟,世间的事就如此简单,过来了就过来了,过不来就过去了。

  一直弄不明白,当下怎么冒出来如此多的骗子。

  一则电信诈骗短信竟把山东的准大学生徐玉玉姑娘给害了。

  当人们都在口诛笔伐时,不幸事情接踵而至,又一名鲁藉男大学生宋振宁被电信诈骗,心脏骤停在烁金的秋色里。

  前者被骗9900元,后者被骗了2000元。

  可知这些钱浸着他们父母打工的汗水,体渍未干,再溅血泪。

  难道世上的事就如此简单?究竟谁是电信诈骗的元凶,也许,明白就明白了,不明白就糊涂了!

  戈壁滩是鬼都不存的地方。

  可老乡上世纪依然支边,和众多“傻子”们硬是在戈壁上建起座现代化都市。

  那是精神的年代,报效祖国燃烧着一代年轻人的心。

  可老乡怎么就得了肝癌,也真是,为什么时下这癌那癌这么多,又偏偏盯上无辜的人!不过,我的老乡倒是看得开,呵呵!

  倒是佩服张子房,不仅仅佩服他的智慧,更叹止他的处世态度。

  汉代开国功臣恐怕只有他是善终的一个。

  想当年与汉高祖“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功高如山,但却不昧名利、功成身退,隐居黄袍山,创办“伐桂书院”,以授学庶民之子,想来决非智者二字了得!

  再看看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世传他前后各算五百年,但最终没有算过身祸,被丞相胡惟庸毒去,尽管也有人说是朱元璋下的手,善终确是不曾。

  览尽春秋,时代变换,人生如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的诗为什么写的好,窃以

  为他的胸怀大、心态好。

  身陷永王璘案被判长流夜郎,倒没见什么轻生的诗来。

  倒是一首《早发白帝城》诠释了柳暗花明的人生豪放。

  苏东坡就不会老,总是对人生寄望美好。

  听听那首《水调歌头》荡气回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说来子瞻仕途坎坷,人生流离。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东山再起,流落儋州;花甲之年复任朝奉郎。

  发妻王弗年青亡故, 后续闰之、朝云,情感生活波澜起伏。

  也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对他来说不为过。

  人云“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

  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足见其人格魅力。

  从他的诗词文章中遍寻不见忧愁。

  话说回来,也不是说忧愁就一无是处。

  忧天下而忧岂不更好。

  那么,到底是谁杀死了徐玉玉、宋振宁呢?

  世上的事就如此简单,坚持就胜利了,放弃就被胜利了。

  保姆【2】

  厦门是金钱世界,时间就是金钱,有了金钱,公司、工厂、经济体,包括一个家庭就可以运转。

  保姆在这社会体系内,是最走红的。

  有多少家庭孩子上学,老人宅居在家,儿媳女儿中午都在单位开灶,没有回家,保姆就成家庭的依赖。

  保姆的工资,一直在飙升,叁仟、肆仟、伍仟元。

  月嫂飙升到一万多元。

  这是社会的弊端。

  有的保姆会揣摩东家的家庭状况,钱都是社会行情,工资质量上不升。

  一般家庭,早饭都随便吃一点,就赶着去上班、上学,要保姆担当的也就是午饭和晚饭,每天维序着二餐饭菜,洗衣机洗几件衣服,打扫卫生。

  有些保姆多心眼的,剩余富足时间,除外同同行侃大山。

  到十点就回来烧个饭菜,一般家庭都尊重保姆,为搞好关系,都同桌吃饭,但有家庭有身份有地位家庭都把保姆开发到厨房去吃。

  东家处处为她关照,保姆并不领这情。

  时不时地请假,工资还不能克扣。

  过年过节她无故离去,她也强词夺理,我也是受雇之人,我也享受假期,一个月工资要按月付薪。

  有些保姆在三天试用期,感到不合适而被解雇,她则要付一个月工薪给她。

  不付薪,她则刁蛮你。

  有一次招聘一位四十多岁永定县妇女,每天扫地她照着地板有脏的地方,她去扫一下。

  你要叫她全面地扫一下、拖一下,她却说不会脏。

  有剩余时间,她给小电子厂干小活。

  不适合聘用只好解雇。

  她却索要工资三千元才离去。

  保姆的来头,一般都是熟人介绍、朋友介绍居多。

  这样介绍过来的,有它几个好处,相处过知道保姆的为人秉性,一个家交给她,就把家产都交到她手里。

  保姆发生小偷小摸的事,大有人在。

  “海峡报”曾经有过披露。

  中介保姆介绍公司,介绍的中介费太高,1000-2000多元,对保姆的秉性要重新了解考核。

  有时候保姆厨艺火工能否担当起来?所以二者各有利弊。

  保姆来到人家庭,锁匙交到你手里,手里要干净,别偷闲,勤快地工作,对东家的隐私不外传别打听这家庭的私生活,这样会招人生厌,随时有解聘的可能。

  来到一个家庭要与这个家庭保持团结,尊重老人幼小。

  保姆这职业是社会公益事业,关联到千家万户家庭。

  做人不善良待人,人与人的相处都是对顶相处,互相尊重,自己要为自己的日后工作负责,别把自己的生活道路堵塞。

  保姆的工作,虽然服务他人,这是一种人性的交流。

  岁体现农村人来到城市,仍保持农民的厚重朴实,心善待人。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我喜欢农民的天性。

  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培育出很多创造世界的农民。

  人可以创造世界,世界可以改变人。

  厦门市这经济发展城市像一部机器,在这运转,让着社会人性化地运行。

  我们就像一颗螺丝钉,促成城市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

  厦门市又像一座大厦,我们共同地维护这大厦,建设者大厦。

  厦门市很多保姆都来自各地,走到一起为自己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世界,改变自己的生活道路,去建设一个幸福家庭。

  母亲的脚步【3】

  .母亲离开我们整整5年了。

  5年的魂牵梦萦,多少回忆,多少悲痛,多少挣扎。

  梦境中,母亲的身影,依然那么清晰。

  她迈着坚实的脚步走来,朝耕暮耘,勤俭持家;艰难中没有丝毫退宿,平凡中给我们无私的母爱。

  她随秋风而去,走的却是那样匆忙!留下多少牵挂,不带走一丝云霞。

  母亲出身算不上大家闺秀,却也衣食无忧。

  19岁那年,母亲过门嫁给父亲,先后生育了我们姊妹五人。

  那个年代,虽然家家孩子多,但是由于父亲家底薄弱,养活我们成为母亲艰难的头等大事。

  母亲完成这件大事的资本就是自己的勤劳。

  在挣工分养家的时期,母亲总是出工走在别人前面,收工走在别人后面。

  每年队里统计,她总是工分最多的人。

  母亲还带着我们养鸡、养猪、织草包、搞副业,多方创造家庭收入,维持着简单的生计。

  能创收的地方,都留下了母亲的身影。

  记得我家房子南头有一块高岗荒地,既贫瘠又没有水系,没人能看上。

  可母亲看好那里平了可以长旱作,便带领我们挖土平地,硬是凭着自己的毅力,把邻居们眼里的不毛之地,改造成我们家生活的一处来源。

  就这样,我们没有像那时的不少家庭,断粮,或者外出逃荒。

  穷人家的日子是辛苦的,也是艰难的。

  每年青黄不接的季节,不少人家都闹起了春荒。

  所以,每到春天,母亲只能给我们上顿扣着下顿,野菜、稀饭,顿顿稀饭,再稀饭,母亲也总费尽心思地算计着让我们不断了炊。

  那些日子,母亲常常从粥锅里搭一些干饭,倒几滴香油,给父亲、我或姐弟,可母亲自己从来没有享用过。

  有时,母亲活忙,我和姐姐在家做饭。

  母亲总是量好米,并在盛米的坛盖上系上红线做记号,以防我们加米。

  有一天,我自作聪明,想把稀饭煮厚点,就悄悄又从米坛里抓了几把米下锅。

  收工回来后,母亲一看稀饭,便知道我作弊了。

  她很生气,还骂了我。

  我很不以为然,甚至还有点记恨母亲。

  由于长期辛劳,母亲落下了腿疾,困难的时候要扶着墙行走,最后发展到两腿无法支撑,母亲只能两手分别拄着小板凳,依靠上肢支撑身体的重量,匍匐着缓缓移动。

  尽管如此,母亲仍不顾一切,坚持为我们洗衣做饭。

  那天,我躺在床上,迷糊中,不时听到从灶间传来母亲低低的咽泣声。

  睁眼望去,灶膛的火光映着母亲忧愁的脸庞,两行泪水顺着母亲的脸颊流淌。

  我并不知道母亲为什么那么伤心?可中饭一开锅,全家人都明白了:春荒再加上母亲的病,我们活不下去了!空前的恐惧笼罩着我们!那一顿母亲没有吃,几经绝望的她支撑着病体,去邻家又借了几升粮食,对我们说:再难,我也会让你们活下去!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没过几天,父亲从二百多里外、尚留有一点资本主义尾巴的地方回来了。

  说是搞资本主义,其实也就是挑个货郎担,卖点针头线脑、孩子们爱吃的麦芽糖之类的而已。

  从此母亲渐渐医了腿疾,家又有了起色。

  母亲给了我们生命,也给了我们无私的母爱。

  除了千方百计让我们有饭吃,还尽心尽力让我们有衣穿,有学上。

  我们姊妹五人中,大哥早年溺水夭亡,大姐因为家境所限错过了读书的年龄,其余都读了书。

  那时虽然学费不高,但对于我们那样的家庭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逢开学时节,母亲总是四处托人说情,加上我们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就能免则免,能减则减了。

  我们成年以后,每当提起读书的事,母亲总是不忘大姐,常常面露愧疚之意,对我们说:你姐没上学,你们要多帮她。

  我自幼体弱,不时冒出一些病痛,让母亲操了不少心。

  12岁那年,不知是什么原因,我高烧不退,全身发抖,吓坏了家人。

  母亲二话没说,背起我向离家几里远的医院飞快地跑去。

  到医院后,满头大汗的母亲又急切地给我挂号问诊,求医问药。

  在医生建议给我输血的那个瞬间,瘦弱的母亲毫不犹豫地挽起衣袖,让她的血液流进了我的血管。

  真是母子连心!输血后,我的身体便好了许多。

  可看一眼母亲,她却脸色苍白,步履踉跄。

  没休息多长时间,又背起我往回赶。

  回家的路上,母亲明显没有了背我来时的速度。

  她艰难地迈着脚步,有些拖不动的感觉,甚至身体不时微微摇晃。

  母亲喘着粗气,每到一处沟坎,总是放下我,深深呼吸几口。

  那时,我并不知道输血对母亲有多大伤害,不懂事地望着母亲。

  母亲却还在鼓励我,祈求老天让我早一点好起来。

  年幼无知的我不知道什么叫感恩,也不知道母爱的涵义,只知道无穷无尽地索取,甚至是母亲的心血。

  岁月的年轮记载着母亲一路走来的光阴。

  随着我们姊妹陆续成家立业,我们的子女不断成长,母亲也渐渐苍老,脚步也不再轻盈。

  尽管如此,母亲仍然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为我们担负起照看下一代的任务。

  虽是几代人相处,母亲仍然能和我们以至第三代处得非常融洽。

  每每听孩子们说起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总能看到母亲当年呕心沥血哺育我们的影子。

  母亲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也从来没有向我们要求过什么。

  她把这一切当作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

  可是苍天薄人,有一天,女儿来电告诉我:母亲常感腹痛,而且已到难以承受的境地。

  我内心一阵紧缩。

  放下电话,即嘱妻子陪母亲到地方医院检查。

  可几番折腾,始终查不出病因。

  无奈,我只得护送母亲去省城医院检查治疗。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母亲被查出绝症。

  医生告知我们,她留在这个世界的时间只能用月来计量了。

  记得那天检查之后,我们姊妹都陷入极度的绝望和悲恸之中。

  病床上瘦弱的母亲尚不知自己的病情。

  我们也尽力安慰她,告诉她:身体没有大碍,医生正在拿是否手术的治疗方案。

  母亲似乎知道自己大难临头。

  她拉着我的手,跟我说了许多。

  其中一层意思是:自己感觉这次可能坚持不下去了,如果手术就快一点,趁她还有一丝体力能够支撑的时候进行。

  母亲求生的欲望让我心如刀割。

  那晚我们姊妹四人坐在一起讨论母亲手术的事,姐姐怕母亲手术中支撑不住,建议不做。

  可面对渴望生存的母亲,我们丝毫没有放弃的权力。

  我对大家说:赌一刀吧,如果这一刀能把母亲从死神手里夺回来,哪怕再多过一年半年,我们便不枉是她的子女,不枉与她母子一场。

  我们已经欠母亲很多很多,如果这一刀赌输了,我们来世一并偿还她。

  几天后,手术如约进行。

  母亲让姐姐帮着梳了头,打理了身上的衣服,要求自己下床,躺上担架。

  我知道母亲这一要求的含义,便顺了母亲。

  只见母亲缓慢地侧过身,右手撑在病床上,布满老茧、瘦弱的左手拉着姐姐的手,很吃力地顺势坐起,穿上鞋,扶着我们,向担架走去。

  母亲的腰已弯成一条弧线,腿微微颤抖,走到担架旁,向我们摆了摆手,执意要自己上。

  只见她屁股搭在担架上,左腿使足力,试了三次才挪上担架,再抬动右腿时,已经没有了力气,只得在姐姐的帮助下才放上去。

  母亲顺势艰难地躺平身体,然后向我们挥了挥手。

  望着自己的母亲,我一转身,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

  我心痛于母亲的病情,愧疚于平时对母亲身体的疏忽。

  母亲辛苦一生,为我们耗尽了心血,如今病魔缠身,竟没有了爬上担架的力气。

  可此时此刻,她仍然那么坚强。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位平凡、勤劳、而又崇高的母亲!

  那次手术以后,老天又赏给了母亲两年的光阴。

  可是天不尽如人愿,她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

  母亲是那个时代许许多多农村妇女的缩影。

  她使我懂得了怎么生存,怎么做人,怎么感恩。

  这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也对我的成长起到了很多潜移默化的作用。

  感谢母亲!愿母亲天堂快乐!

【若对黄花孤负酒】相关文章:

生活仿若一杯酒-素材作文10-06

黄花溪作文12-02

只身孤韵随笔10-07

夜半孤烟随笔10-07

孤云随笔散文10-07

孤歌悠悠随笔10-07

“孤”“独”的星——鲁智深03-02

莫负青春作文03-26

黄花菜怎么吃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