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怎么选择才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时间:2023-04-01 08:23:00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怎么选择才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而选择之后如何努力,跟我们的选择过程密切相关。怎么选择才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怎么选择才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怎么选择,才不辜负自己的努力【1】

  上周末的时候,有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整晚都没睡着,因为今天要去见她刚认识的一个男生。

  按她的说法,这可能是她这辈子见的最重要的人。

  一早起来悉心打扮了半天,最后卡在了口红颜色的选择上,所以向我求助。

  电话里面,感觉她已经快急哭了。

  吓得我赶紧打开微信,看了看,说:第二张吧,这个颜色特别适合你,而且,相对成熟的男性,比较喜欢这种不太张扬的颜色,另外,这个颜色也不会显得你太过精心打扮。

  然后她听了我的建议,就出门了。

  下午的时候,还没等我问,她就发来消息说:一切顺利!你的眼光果然没错啊!

  然后我大笑:我跟你说实话,我对口红几乎色盲,根本没看出两个颜色有什么区别!我就是看你快迟到了,瞎蒙了一个。

  比起在两个肉眼难以分辨的口红颜色之间选出一个更好的,按时到达,在那个时候才更重要吧?

  我们好像经常会陷入这种选择的困境。

  花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两份工作之间纠结,几乎要错过给公司答复的最后期限。

  看了很多套房子,却迟迟不能决定,最终的选择还是不能完美。

  但人生在世,有三件事,越是努力,结果可能越是糟糕:一是爱情,我们越想在喜欢的人面前表现,却越是弄巧成拙;二是睡眠,我们越想赶紧睡着,却越是清醒;三是选择,我们越花时间想选对,却越是后悔。

  我们对于“选择”,常常有很大的误区,导致我们常常辜负了自己的潜力和努力。

  一、选择的“误区”

  1、忽略了选择所需要的时间投入

  我们可能想象不到,人一天要做多少个选择。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中提到:人们在上网浏览、搜索的时候,大脑中做决定的区域十分活跃。

  每当我们看到一个链接,就要暂停至少1秒钟,去判断链接是否值得点进去。

  所以我们每个人,每天从早上醒来要不要起床、跟他人说话如何回应、午饭吃什么、点开哪条朋友圈、一直到晚上几点睡觉,都在做选择。

  如果每个选择,我们都去寻求最优解,那我们就什么都做不了了。

  但如果这些选择,我们都能够比别人更快地做出决定,反而会让我们在效率方面胜出一大截。

  所以,脱离了时间投入来谈选择,会令我们丧失很多机会。

  197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HerbertSimon发现:那些希望获得最大化回报的公司,最终会因为无休止地寻找最优决策,而破产。

  我那个朋友也一样,或许某个口红颜色会让她的颜值增加千分之一,但为了这千分之一,她付出的代价是第一次约会就迟到,得不偿失。

  我们总是会关注两种选择的细微异同,却偏偏没考虑到迟疑不决的后果。

  所以,如果我们把选择比作大海捞针,那么有效的选择方法,不是在所有的针里捞出最尖最好的那枚,而是在有限的几枚针中,捞出尖得足以缝衣服的那枚。

  2、以“后见之明”来看待选择

  选择这件事,是不能事后看的。

  一来,同样的东西,“没得到”和“已到手”的状态下,我们的评价是不同的;二来,事前不确定最终结果,但事后都100%确定了。

  张爱玲说: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不只是男人的问题,而是人类的通病。

  一样东西,处于“没得到”、“已到手”、“已失去”这三种状态的时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

  所以王健林觉得一个亿是小目标,马云说创立阿里巴巴是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儿,刘强东说自己是脸盲,而你买下自己心心念念的衣服之后却很少再穿……

  状态不同,对事物的评价也不同,所以选择了A之后,再去评价B,就已经不能作数了。

  另外,我们一直追求“先见之明”,但悲哀的是,我们似乎在“后见之明”方面表现得特别好。

  “如果我5年前买房就好了,那时候我妈跟我说过这个”

  “如果我不跟他结婚就好了,结婚前就觉得他家人不太好相处”

  “如果我早一点跳槽就好了,这个老板面试的时候就有点强势”……

  我们很善于马后炮,可问题是,人生只有“后果”和“结果”,却没有“如果”。

  一件事情发生之后,我们是站在一个100%确定失败的结果面前,自然可以分辨哪个选择更好。

  但事情发生前,两个选择的成功概率都是未知的。

  对选择的比较,只能在事前,而没法在事后。

  3、用选择问题来掩盖其它问题

  SheenaLyengar发现,CEO们所做的选择中,50%都是他们在9分钟乃至更短的时间内做出的,只有12%的选择,用了他们1小时以上的时间。

  CEO们每天面临如此重要的选择,所花的时间也没有太长,那么看起来,选择的重要性、有效性跟所花的时间,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

  那我们干嘛要花那么多时间做选择?

  想想,为什么我朋友对口红颜色纠结半天,而我可以很快做出选择?

  当然不是因为审美问题,或许是因为,她太急于想要找到一份感情,以至于不想因为任何原因而错过。

  在她内心里,会觉得:我再也错不起了,这次再错过就完蛋了,我后半生的幸福就没了。

  口红的选择本来就没有那么重要,而是她把问题转嫁了。

  她把后半生的幸福,寄托在“选对一只口红”上了。

  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在选择恐惧的人面前,任何建议都很无力。

  你说选A,他说不行;你说选B,他也不能接受;你引导他说出自己要什么,然后倒推,他还是继续纠结。

  他们似乎知道所有你想告诉他们的道理:两个选择都各有利弊、没有什么好坏、我应该接受不确定性、我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但是!我还是不知道怎么选啊!

  一个兜兜转转了5年、事业没有太大积累的人,会反复纠结:去哪个行业会更有前途?

  实际上,他的想法会是:我已经浪费了5年,如果要再浪费5年,我这辈子就完蛋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不懂得选择,如果我选对了,就不会有那样的事情发生了。

  而一个没有意识到“爱的能力”的重要性的人,会认为爱的问题就是一个对象选择问题。

  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选择爱的对象。

  他的想法是:只要我选对人,就能够一辈子幸福了。

  只是,我们越是把所有的问题转嫁给选择,在做选择的时候就越是困难,然后在选择之后,就越有可能会出现“我选错了,好后悔”的感觉。

  因为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把选择看得如此重要,但结果竟然不好,你会比不花时间选择更加后悔。

  其实,对于大多数的选择来说,选择都只是第一步,而选择之后如何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一步。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二、我们如何选择

  1、正视选择

  选择之前,默念这三句话,可以减少选择时的纠结,以及选择后的“马后炮”:

  想要高收益,必须接受不确定性。

  想要获得一样东西,必须拿另一样来交换。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想要高收益,必须接受不确定性”

  想象一下:如果你刚参加了高考,考试结果还没出来,现在有一个你很感兴趣的旅游度假产品推荐给你,你会想要度假吗?

  再想象一下,如果考试结果出来了,你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同样的度假产品给你,你会去吗?

  最后再想象一下,如果考试结果出来了,但你没有考好,这时候,你会去度假吗?

  曾经有过类似的实验,最后发现,考试结果没出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想去度假。

  但是,考试结果出来之后,无论是考得好还是没考好的人,他们都愿意去度假。

  所以,造成选择结果差异的,竟然不是考试结果本身,而是不确定性。

  我们讨厌不确定性的程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我们纠结于各个选择、以至于错过时机、事后又“马后炮”,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对不确定性的厌恶。

  但奇怪的是,如果我们去投资,会明白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想获得更多收益,必须承受更多不确定性。

  但我们在面临人生、职业的时候,却从未意识不到这点,试图以高确定性,来换取高回报。

  曾经有位读者问我:我现在在体制内,但是没有发展空间,工资也不高,想要去互联网行业试试,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

  我考虑了快1年了,也没想清楚,该怎么办?

  不愿意放弃稳定性,却又追求高收益,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纠结100年,答案还是一样,但机会可能已经错过了。

  过于追求确定性,就像把自己的潜力存银行一样,你能期待有多高的回报?

  “想要获得一样东西,必须拿另一样来交换”

  小的时候,爸爸经常会给我买巧克力,但每次我去要的时候,他都会说:我给了你巧克力,你拿什么来跟我换呢?

  所以我每次吃巧克力,都会跟他达成一个协议,比如,这次考试拿到95分,比如,我需要洗两个碗,再比如,我可以在打针的时候不哭。

  直到现在,每当我做选择的时候,总会思考我需要放弃什么,拿什么去换。

  尤其是现在创业,时常面对重大的抉择:要不要辞职创业、要不要为了传播性牺牲一些专业性、要不要拿投资人的钱、要不要跟某个人合作……

  每次选择之前,我都会问自己:选了它,我需要付出什么?这个付出是不是可以承受?

  我们选择职业也是一样,比如你选择做一个咨询顾问,就意味着你暂时放弃了去高速发展行业的可能性,意味着你暂时放弃了轻松舒适的生活,还意味着你暂时放弃了在其它职业上发展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在于不想放弃又想获得,于是才会陷入挣扎,比如,不愿放弃安逸的生活却想追求事业的高速发展,不愿放弃暂时的高薪却想进行一次大的转行,不愿放弃一个不合适的对象却想今后能够幸福……

  我一直认为,大多数人从未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力、获得应有的回报,原因在于,他们死抓着已经拥有的东西不肯放弃。

  想要获得一样东西,就需要拿现有的一样东西去交换,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则。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如果回头去看,你过去的很多重要决定,当时在做出的时候,都不会意识到那是重要决定,那一天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比如,你认识自己另一半的那天,你决定考研还是工作的那天,你选择某份工作的那天……

  相反,我们当时认为的一些重要决定,现在看来,倒未必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什么影响,比如你过去以为的归宿,最终发现只是个过渡。

  人生是不能回头看的,所有的重要时刻都是事后才知道的。

  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你甚至都不知道这个选择到底有多重要,更不提能够预判选择之后的结果了。

  所以,选择非常重要,但其中最关键的不是如何选择,而是我们如何对待选择。

  记住这三句话:

  想要高收益,必须接受不确定性。

  想要获得一样东西,必须拿另一样来换。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2、限制和挑选选项

  当然,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技巧可循的。

  不妨想象一下,你现在要选择男朋友。

  场景1:如果现在有20个男生站在你面前,优劣势各不相同,你会如何选择?

  比较可行的方式是:用排除法,先缩减到合适的数量再说。

  SheenaLyengar做过一个著名的果酱实验,给被试者免费试吃6种或者24种果酱,最终在24种果酱的展台前停下的人,只有3%的人买了。

  而在6种果酱的台前停下的人,有30%的人都买了。

  太多选项会让我们难以选择,甚至会放弃选择。

  所以,选择之前,先把选项缩减到可行的数量。

  场景2:如果是两个男生让你选择,一个很有钱但不帅,一个很帅但没钱,假如财富和颜值都是你在意的,你会如何选择?

  引入第三者。

  最后的结果是,你找了一个在两个条件上都达到均衡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只看到两个选择,而忽略了其它可能性。

  在这个困境中,你有很多的“第三选择”,比如找一个财富和颜值相对平衡的,比如找一个帅但是有发展潜力的,比如找一个有钱的然后帮他改造形象,等等。

  所以,在我们纠结于两个选项的时候,或许可以拓宽思路,引入第三个选择,帮我们更好地做决定。

  场景3:现在有三个男生,一个很有事业心但可能不太顾家,一个热爱生活但可能不是很上进,另一个追了你很多年,但据说,追你很多年的人,往往在结婚之后对你不会太好。

  这三个,你怎么选?

  这里的核心不是选择,而是搞清楚:这三个选择是否成立?有时候,选择困难不是因为选择本身的困难,而是对选项的判断出了问题。

  比如说,我们经常会觉得,注重事业的人会不看重家庭,而一个整天张罗生活的人可能事业不会有什么起色。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定势,很多事业成功的人,照样能够通过时间管理,将生活过得也很有质量。

  所以,去弄清楚,那个很有事业心的人是不是真的不顾家,那个热爱生活的人对事业究竟有没有想法,然后再来选择。

  不去检验每个选项,而是在想当然的基础上做出选择,是我们在选择中最常见的问题。

  所以,每次有低年级的大学生来问职业选择的问题,我总是说“你先去实习”,实习就是一个检验选项的过程。

  就像买鞋一样,尝试过后,才有资格谈选择。

  总之,在选择之前,看看你的选项,是不是在可行的数量范围内,以及这些选项,是不是像你想象中的那样。

  然后,我们再做决定不迟。

  3、无论何时,不要把选择权让给别人

  后台有位读者问我:我跟男朋友原本都在一个二线城市,现在他要去北京发展,想让我也过去。

  但是,我是想让他留在这里。

  如果不能谈妥的话,我们就要分手了。

  我要不要听他的,去北京?

  我给的建议是:最好不要。

  如果是你自己想去北京发展事业,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去北京,是抱着为对方牺牲的心理,是被迫选择,那就别去。

  因为,一旦你服从了他的选择,不仅是事业的问题,更有可能的是,你连这段感情都很难坚持下去。

  因为多数时候,我们很难坚持一件事情的原因,并不是觉得这件事我应该坚持、但我做不到,而是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某天突然觉得“我为什么要坚持、这样下去有什么结果?”

  一旦开始质疑自己为何坚持,我们就会给自己找很多借口,然后真的去放弃,而这世上最容易找到的借口,就是别人的建议。

  所以,如果这位读者服从了男朋友的选择,最终去了北京,那么,只要有一些不顺,无论事业还是感情,便会觉得“我为什么要坚持这段感情?我当初为什么要听他的?我为什么要来北京做这份工作?这又不是我的决定。”一切的不坚持,只因为做出这个选择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

  对于大多数选择来说,选出一个更好的可能没那么重要,但选择之后,能够不后悔地坚持下去,却更重要。

  而能让我们坚持的,一定是自己的主动选择,而不是他人的建议。

  关于选择,还是那句话:我们真的以为,选对一只口红,就能够终生幸福了吗?

  对待逆境的态度,决定你如何过这一生【2】

  1

  一次跟同事出去采访,对方是一位知名的旅行摄影师。

  我们吃完中饭就立即起程,本以为能提前抵达,不料中途堵车,迟到了半个小时。

  在途中,我们设想过可能会面临的最糟糕的状况。

  但令人惊讶的是,来到酒店后,发现他并未生气,而是安静地坐在窗台边,布好茶点,请我们落座。

  他长相普通,但目光亲切,言谈温柔得体,让人如沐春风。

  他讲起刚毕业那会儿,也曾去一家报社工作,渐渐地爱上了摄影。

  下班后一有空就跑到朋友的照相馆里打下手,自学专业知识。

  有一次为了采景,他徒步从四川走到拉萨。

  夜里遇到狼群,当时已是心灰意冷,认为死路一条了。

  但突然看到远处有一道火光,他激动地大声呼救,恰巧被带着猎犬巡逻的当地人救了,侥幸死里逃生。

  他对我们说:“如果当时认命了,错过了那道火光,也许我就没有今天了。”

  后来,他也碰到过许多其他困难,每当想放弃时,都会想起那一夜在淤泥里的奔逃。

  最终,一咬牙一跺脚,又硬着头皮继续走了下去。

  这样的生活一熬就是五年,其间,他参加过多次国内摄影大赛,开始在圈内小有名气。

  之后,为了拓展视野,他开始游历世界。

  已经去过数十个国家,作品频频登上世界舞台。

  采访结束之际,他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现实就像一个泥潭,有人选择沉沦苟且,也有人跨过泥潭面向远方。

  如果想要逃离泥潭,就必须努力变得优秀。”

  2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人。

  大四那年,小兰考研失败,她整日郁闷,实习工作不想找,毕业论文也迟迟没有开题,每天垂头丧气,在朋友圈发一些负能量的动态。

  我不忍心看她这样,于是发了一条微信安慰说:“人这一生,总会遇到一些看上去难以逾越的坎。

  但如果你一直待在原地,沉湎在挫折里,将永远都得不到长进。”

  第二天,我们见了一面。

  她解释说,自己将来想去高校任教,所以执拗于考研。

  但却很不甘心,为何别人能通过考试而自己却无法完成。

  我对她说,既然你有目标,并且那么清晰,那眼下的失败不过是暂时的不顺。

  人这一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我们总得学会去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逆境。

  回到家刷朋友圈时,看见她发了一条动态:“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

  一年眨眼而过,就在前几天,小兰通过了心仪大学的研究生复试,专程打来电话,感谢我一年前对她的激励。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自己的激励呢。

  我喜欢这样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人生也是如此,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能失去对未来的向往。

  要知道,转机往往把握在努力改善的人手中,只有一步步往前走,你才能摆脱脚下的淤泥。

  3

  前一阵子,参加了一场互联网创业分享大会,听到一个有趣的词叫“逆境商”。

  说有时候,衡量一个人的高度,不在于智商、情商有多高,而在于逆境商有多么坚韧。

  逆境商高的人,往往能把逆境当作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你对待逆境的态度,将决定你这一生究竟能走多远。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人生于贫穷,有人诞之富贵。

  你毕生努力的目标,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只是起点。

  但那又怎样,难道这就是你自甘堕落、选择逃避,用别人的优越来惩罚自己的理由吗?

  这是个充满变数与机遇的时代,逆袭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有人靠着写作一举成名,成为畅销书作家;有人靠一个新颖的点子,立马融资上千万;还有人靠开网店发家致富,跨越所谓阶层的壁障……

  我们在看到别人光芒万丈的同时,也要相信自我奋斗的力量。

  如果你不逼自己面对现实与挫折的残酷,你将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有多么优秀。

  逃避是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会加剧你的困境。

  不管当前处境如何,都希望你能把眼前事做好。

  愿你纵踩淤泥,也要心向光明。

  恕我直言,绝大多数人都是低质量勤奋【3】

  01

  努力实习半年却未转正,怪谁?

  陌姐有个前同事群,平时主要交流分享公司动态和行业信息,算不上热闹。

  下午两点左右,有人在群里丢了一个链接,看标题是一个实习生在前东家实习满6个月却转正未遂的故事,结果大家为此事你一句我一句,聊得不亦乐乎。

  故事大致经过如下:

  主人公丸子,是一个对美好事物极其感兴趣的在校妹纸,尤其中意有设计感的小玩意儿,还喜欢拍照和分享。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凭借自己在网络上发布的摄影作品获得了前东家的实习机会。

  前东家是业内知名企业,像许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一样,丸子姑娘很珍惜这次实习,工作起来十分用功。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听话卖力,兢兢业业,表现出了吃苦耐劳、多才多艺的小能手特质,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也渐入佳境。

  眼瞅着半年过去了,丸子如愿以偿进行了一次转正答辩,她花了一周时间准备PPT,总结成果,计划未来,有数据有思考,自信满满,按理说应该没啥大问题。

  然而,主管最后告诉丸子,她没有通过答辩,理由是她的工作职责不是团队最亟需的,换句话说,就是可有可无。

  这么大的落差,年轻的丸子姑娘自然就不服气了,老娘这么拼命,咋就不能转正呢?于是就找某大V投稿发了个帖子,诉说自己的不满,同时也寻求另觅良机。

  几个前同事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各种八卦内幕,有人说丸子虽然尚可但不够拔尖,有人说主管没给她提前规划好方向,还有人打趣说她颜值一般,入不了主管法眼。

  他们解读的原因可能都有道理,在陌姐这个职场老鸟看来,丸子工作确实上进,能力至少中上,但犯了一个根本性失误,那就是她这半年大多是低质量勤奋。

  一个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她通篇说自己工作有多努力,工作效果有多赞,自己多有信心,却没一处提及她跟主管之间的沟通。

  前东家是业内知名公司,每年大量实习生削尖了脑袋想进去,因此,丸子的同龄竞争者众多。

  一个员工,如果连领导到底想要招什么样的人都不清楚,除非撞大运,能转正才怪咧。

  02

  低质量勤奋,往往比懒惰还可怕

  为了避免大家误解,陌姐先澄清一下,我可不是为懒惰正名,勤奋本身绝对是值得鼓励的,“天道酬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勤能补拙”,这些古训统统都没有错,错在低质量。

  什么叫低质量勤奋呢?

  如果把勤奋、懒惰、低质量、高质量排列组合一下,我们可以得出四类人:

  一、高质量勤奋:

  这类人既勤于动手,又勤于思考,效率高,产出好,能高质量完成目标。

  如果大家细心观察,自己公司的老板、团队的骨干,或是知名的企业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很可能就是这样的人,如果不是不是长时间高质量勤奋,很少有人能白手起家或平步青云,达到自己所在领域的顶级水平。

  二、高质量懒惰:

  这类人看上去懒是懒,但懂得什么时候可以懒惰,什么事情可以懒惰,关键环节不掉链子,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把事情给办了,通常还完成得很好。

  比如陌姐上学的时候,身边就有几个这样的学霸,平时也没见多用功,上课正常上,偶尔还睡觉,下课总是出去休息娱乐,从不上补习班,可期末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高质量懒惰一般人学不来,他们既聪明有天赋,又懂得劳逸结合,工作生活两不误。

  人比人,气死人!

  三、低质量懒惰:

  这类人既不想勤奋,又不想动脑筋,对生活没什么追求,得过且过,吃饱了饭就混天黑,妥妥的懒汉,陌姐就不举例说明了。

  四、低质量勤奋:

  最后重点说说低质量勤奋者。

  从字面上看,勤奋的人不应该低质量,比如开头的那个丸子姑娘,她不能说不努力,工作也颇有成效。

  可惜她一股子劲儿用错了方向,这就是低质量勤奋的一种。

  还有一种人:

  他们分秒必争,日程排得满满的,一天到晚没有空闲的时候。

  他们起早贪黑,见过城市六点钟的样子,搭乘最后一班公交回家,身体疲惫,行色匆匆。

  他们鸡血满满,耳濡目染了太多励志故事,时刻关注着行业大咖的言论,流连于各种社交场合,一言不合就加微信、发朋友圈晒加班。

  结果呢,靠兜售成功学励志课程的导师都财务自由了,自己却一事无成,原地踏步。

  这类人也是典型的低质量勤奋者,摆出了一幅勤奋的姿态,连自己都相信了,却没有享受到勤奋的成果,甚至为此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银子。

  陌姐见了太多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天天表演着自己有多勤奋努力,事实上却连一本薄书都读不完,一件小事都坚持不下去,背英语单词永远都停留在前几页。

  恕我直言,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我承认,自己也曾经多多少少是这样类型的人。

  懒惰是人的天性,而想积极向上也是人的天性,两种欲望碰到一起,就产生了一种叫低质量勤奋的陷阱,如果不跳出来,就会越陷越深。

  03

  怎样才能升级为高质量勤奋者?

  好在,我们还可以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脑子是个好东西,很多事情都需要过脑,爱因斯坦这样强调思考的重要性:

  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

  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哈佛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一书中也发表过这样的研究:穷人之所以穷,不是因为金钱,而是心智的“带宽”不够用,疲于奔命,只看眼前的问题,缺乏行动的前瞻性和执行行动时的控制力。

  总之一句话,穷人太短视,无暇思考重要的事情。

  所以,成为高质量勤奋者的关键不在于身体,而是头脑。

  低质量勤奋者想改变现状,最需要做到这两点:静心思考,认真做事。

  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我想要什么?我想去哪里?

  比如前面的丸子姑娘,作为职场新人,她并不了解公司是怎么运行的,做好手头的事固然重要,但跟领导好好沟通,多多了解团队的需求,才能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展示出相匹配的能力,真正对转正起到加分作用。

  不止是工作上方向不明,低质量勤奋者在爱情、生活、学习上也没有清晰的目标,只是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这时候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能走路带风,活在未来。

  其次应该问自己:我是不是有自己的思路?

  陌姐发现一件很可怕的事,很多年轻人面对问题,直接放弃了自我思考,而是转向人生导师、成功学大师、名人大V寻求帮助,即使交智商税也在所不惜,然后亦步亦趋地按照别人的套路活着。

  向别人取经没有不对,课就像齐白石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们可以学习优秀者的经验,最终还是要趟出自己的路子,说不定你的办法比别人更好、更适合自己呢。

  千万别低估自己的脑袋,不注意自己的口袋,别人愿意教你成功经验,八成是看上了你的钱包……

  想清楚了这目标和思路后,剩下的就是认真做事,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一次最好做一件,魔鬼就在细节之中。

  做的时候也要随时审视、反思,减少重复劳动和无用功。

  04

  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就此打住。

  最后想分享一句多年前在看电影《乱世佳人》的时候,片中一块大石钟上刻的一句话,后来才知道是富兰克林的名言:

  完整的句子应该是:

  Do you love life?

  Then do not squander time; for that’s the stuff life is made of.

  翻译过来就是: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就请珍惜时间吧,因为那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低质量的勤奋者想修炼成为高质量勤奋的人,心中应该把这句话倒背如流。

  更多相关阅读:

  描写雪的唯美散文随笔

  关于心灵的守望者

  莫让忧伤苍白你的灵魂

  觅一份朴素掷于岁月

  写给满目疮痍的繁华

  借一场花开躲一场人海

  生活不会总如意

【怎么选择才不辜负自己的努力】相关文章:

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经典语录摘抄10-06

不辜负作文02-25

关于不辜负爱情的经典语录10-31

怎么给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乐器09-30

怎么让自己面试的时候不紧张08-16

怎么表白才完美10-07

怎样的简历才适合自己10-08

怎样的简历才符合自己10-08

怎么选择翡翠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