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故事作文

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时间:2024-01-18 09:31:51 童话故事作文 我要投稿

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通用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通用4篇)

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篇1

  从前,有三个女人变成生长在田间里的鲜花,每天只有一个女人可以回家过夜,但是天亮前,她得赶回田间的同伴那儿去,并变成花朵。一天,一个女人对丈夫说今天下午你能把我摘回来,我就可以获得自由,就可以天天和你在一起了。那天下午丈夫去了,却发现这些花长得一模一样。问丈夫怎么才能认出自己的.妻子呢答由于妻子晚上在家中没来田间,所以,其他两朵花上有露珠他却没有,这样丈夫就可以认出妻子来,并把她带回家。

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篇2

  一天,乌鸦出去觅食。它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些别的动物吃剩下的残渣碎屑,便急忙飞了过去。这时它发现了一枚小小的鸟蛋。“多可怜的孩子啊,还没有出生就失去了家人。”于是善良的乌鸦衔起鸟蛋飞回了窝里。它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似的呵护这枚鸟蛋。功夫不负有心鸟,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一只可爱的小麻雀出生了。它看到乌鸦开心的喊着“妈妈、妈妈”。从此,乌鸦也担当起了妈妈的角色。它耐心地教小麻雀飞翔、觅食,小麻雀渐渐地长大了。

  这一天,一个爱好打猎的国王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森林里。就在他拉起弓箭对准一只正在吃草的梅花鹿时,愤怒的小麻雀俯下身子飞了过去,对准国王的脖子狂啄起来。国王扔掉弓箭,拿出鞭子抽他头顶的小麻雀,小麻雀应声倒地。这时,乌鸦带领愤愤不平的众鸟盘旋在国王和他的士兵头顶,对着他们一顿猛攻。国王见势不妙,带着他的队伍落荒而逃。

  乌鸦救起奄奄一息的小麻雀飞回窝里。它找来草药给小麻雀包扎伤口,悉心照顾。小麻雀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从那以后,国王再也没来森林里打猎,乌鸦、小麻雀和小动物们也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篇3

  一次,一只黄鼠狼从森林中跑到了农场来,原本平静的生活,现在人人都提心吊胆,特别是鸡妈妈,天天为自己的刚出世的小宝宝担心。

  慢慢地,鸡宝宝长大了一些,鸡妈妈的见长久以来没有黄鼠狼的出现,放松了警惕,带两个小宝宝出去觅食。正在这时,一只黄鼠狼蹿了出来,叼走了小白雪。鸡妈妈伤心欲绝,小白雪可是它最疼爱的孩子啊!

  后来,鸡妈妈又生了一个鸡蛋,孵出了一只花色的小鸡,鸡妈妈说:“这次我要给我的小宝宝取一个特别的名字,名字一定要长,名字越长,它的'寿命就会越长。”于是,它给小花鸡取了这样的一个名字:我的乖宝宝红外衣红冠子小脑袋黑眼睛翘尾巴。

  两个鸡宝宝长大后,鸡妈妈带它们来到农场干活,大家都总叫小黄毛干活,而不叫小花鸡干活。因为小花鸡的名字太长了,大伙儿都懒得叫。

  有一天,一只黄鼠狼溜进了农场,抓住了小黄毛,鸡妈妈大声地喊道:“小黄毛被黄鼠狼抓住了,小花狗,快来呀!”小花狗闻讯飞快地跑过来,吓跑了黄鼠狼,救了小黄毛。

  没过几天,黄鼠狼想起了美味的小鸡它又来了,这次它抓住了小花鸡,鸡妈妈连忙大声喊道:“我的乖宝宝红外衣红冠子小脑袋黑眼睛翘尾巴被黄鼠狼抓住了,小花狗,快来呀!”

  还没等鸡妈妈把这一长名字喊完,黄鼠狼已经叼着小花鸡跑得无影无踪了。

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篇4

  披红戴绿的春姑娘来了,在和照的阳光下,蜜蜂和伙伴们 嗡嗡 地唱着歌,飞到花园,停在花蕊上,忙碌地采起蜜来,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远处,飞来一群蝴蝶,它们穿著名种美丽的裙子,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蝴蝶姐姐,快来采蜜呀! 小蜜蜂们喊了起来。

  小傻瓜,这么好的阳光,还不抓紧时间玩个痛快,整天采蜜,有什么意思! 说完,蝴蝶姐妹们又跳起舞来。

  桃树爷爷开口了: 蝴蝶姑娘,小蜜蜂们说的对,你们还是快去劳动吧,以免冬天又挨饿。 可是,蝴蝶姐妹们理也不理,还玩起了捉迷藏来。它们一会儿躲在树叶下面,一会儿藏在树根旁边,玩得非常可乐。

  温暖的春天过去了,灸热的夏天过去了,金黄的秋天来临了。桃树脱去了绿衣裳,换上了灰外套,冬天悄悄地来了。小蜜蜂在温暖的.蜂房,美滋滋地吃着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蜂蜜。可是,又娇美又懒惰的蝴蝶,却藏在枯黄的树叶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01-11

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精选)01-03

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精选)01-03

童话故事四年级作文11-10

(经典)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12-03

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经典]12-13

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经典)11-27

(经典)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11-26

【经典】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11-29

四年级童话故事作文(经典)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