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毕业论文

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05 17:21:42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了,很多大学生都无从下笔,在这里小编直接送上文化毕业论文一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摘 要:在当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开始频频走进人们的视野。在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各种传播媒体的平台上,时常出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目、录音和文章。大众媒体以它独特的优势,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符号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栏目的策划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各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本期“川剧节目”的介绍推广,就是从一个侧面辐射到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使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相关知识加以推广普及。本期节目是一个文化纪实,节目集什么是川剧、川剧的发展现状;嘉宾讲述和川剧表演现场的视像;现场采访三大模块为一体,信息含量较大,富有文化底蕴,具有地域性特色。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保护;传承;对话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活性载体,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截止到目前,我国已公布了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余项,是世界上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作为 21 世纪最重要的全球性文化事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无疑是位列前沿的。然而,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不仅要得到较好的传承,还应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据一些学者调查得出的数据发现,当下有很大一部分国人对“非遗”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对“非遗”这一词汇都很陌生。如,很多人只知端午节是粽子节,可以吃到各种美味的粽子,而不知其蕴含的历史文化,更不知端午节还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还有如此多的珍贵的“非遗”项目,已被国家列为保护项目,但在宣传和关注度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为此特策划《对话非遗》栏目,其旨在针对各类非遗项目的特色和现状进行展示,以加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本期节目主要介绍的是以五种声腔同台演出为标志,迄今亦有近两百年历史。[1]并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曲川剧艺术。几代川剧艺人和众多有识之士为振兴川剧做了许多努力,但“振兴川剧”保卫战收效甚微。[2]那些神秘的技法面临失传,整个川剧行业也面临人才断层、新剧创作乏力、名角儿缺席等等问题。通过电视屏幕的传播路径,把握和展现川剧的艺术价值,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到川剧艺术对于川人乃至人类发展的意义,了解当前川剧艺术的传承状况,同时带给观众艺术的审美享受。

  1 栏目设计主题

  在传承、保护各类非遗文化过程中,作为主流传播媒体之一的电视媒体,其应当承担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电视媒体视、听等多符号的传播特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办《对话非遗》——川剧栏目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通过本期的川剧节目这一点,作用辐射到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非遗的“接力棒”。

  2 栏目设计准备

  2.1 栏目设计背景

  在当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大支撑元素,其关注和重视度逐渐升高。作为主流传播媒体之一的电视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辐射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重要路径,它具有承担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随着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开始进入白热化时期,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热”。[3]广大人民群众并未真正认识这种文化形式 。但是,在它开始频频走进人们视野的同时,却仍然有许多人民群众并未真正认识到这种文化形式 。因此,在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各种传播媒体的平台上,时常出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目、录音和文章。大众传播以它独特的优势,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符号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笔者认为,有着独特个性的非遗项目作为电视栏目的主题将会吸引、留住更多的观众。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栏目的创办、策划、录制和播放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节目播出规律性、系统性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猎奇”视角、“体验式”浅层制作等问题时有发生,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栏目相对较少。面对一些虽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但却依然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上举步维艰。为此开办《对话非遗》栏目,旨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认识和意识到我们国家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下的处境,促使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提高。真正将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落实到实处,并吸引更多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提高青少年对非遗的参与度,让非遗的“接力棒”代代相传,经久不息。

  2.2 受众分析

  开办新栏目须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才能得以创办成功。所谓的群众基础即受众的关注和支持,只有了解掌握每一位观众观看需求,并积极采纳观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节目的质量,才会鼓励、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栏目组每期节目的主题征集、内容策划和后期反馈程序中来。因此,《对话非遗》之川剧栏目策划适合各个层次的人群收看,以关心传统文化发展,又期望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知识,对传统文化演进过程中的典故具有好奇心的观众为主。其受众主要包括:有一定文化基础上班族、中青年学生、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居家人士。

  2.3 节目定位及特色

  2.3.1定位

  无论哪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比较强的地域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电视节目,相对于其它类型的电视节目,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4]节目的定位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都与受众密切相关,因此,在本期川剧节目中,充分利用地域性这一特点与四川电视媒体强强结合,以四川为核心辐射全国乃至全球。从而在本期的节目中主要以记录和展示为主,以嘉宾讲述为辅的节目播出方式,以主持人沉稳、大气,并富有文化底蕴的向观众播报,采用讲述的形式为主,整体风格是轻松明快,大气,蕴含文化气息。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动起手来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2.3.2 特色

  1、抓住川剧的发展现状问题作为栏目的主题。

  2、以记录和展示为主,以嘉宾讲述为辅的节目播出方式,主要表现川剧申遗后的现状。尤其是记录片《瞬间》,更能真实地展现川剧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3、栏目注重与电视观众互动,通过新兴信息传播媒体(手机短信的方式),让观众参与讨论,以便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节目布局。

  3 栏目设计内容

  3.1 节目定位及特色

  本期节目主要以记录片呈现为主,以嘉宾采访为辅的节目播出方式,以主持人沉稳、大气,并富有文化底蕴的向观众播报,采用讲述的形式为主,整体风格是轻松明快,大气,蕴含文化气息。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动起手来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本期节目是一个文化纪实,节目集什么是川剧、川剧的发展现状;嘉宾讲述和川剧表演现场的视像;现场采访为一体,信息含量较大,富有文化底蕴,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文化纪实。

  3.2栏目内容

  在片头中集中展示多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魅力,并透视其发展轨迹,配予足以烘托本节目特色及与内容相融洽的背景音乐。主持人出场引入本期主题内容,激发受众的兴趣。中间记录、纪实片进行呈现,旨在让观众认识了解川剧的艺术特色和演进趋势。最后以散文《失声的川腔》结尾,引起受众对川剧现状及未来发展等问题的深思。

  3.3栏目编排

  本期节目的场景设计:第一板块是主持人演播室出镜。第二板块是川剧纪录片《瞬间》主持人配音。第三板块是《失声的川腔》,主要是给予观众更多的启迪与思考。背景音乐选择缓慢、大气又稍有哀伤,如《故宫的深思》等音乐。

  3.4栏目形态

  1、采取录播的形式。主持人演播室和外景相结合。

  2、在拍摄手法表现中,要注重细节和过程的原生态展现,力求具有较为新颖的视觉冲击力。

  3.5主持人(播音员)主持形态(播报风格)

  主持人形象风格总体来说应与栏目风格相适应,具有亲和力和端庄大方.自然轻松又不失干练,亲切又不失大方,娓娓道来而又不失明快和分量,给受众新鲜感和亲切感。

  第一板块:主持人出镜引出栏目的话题,应干练、端庄大方。纪录片的配音应严格按照纪录片的要求进行配音。

  第二板块:采访嘉宾,风格应该是自然轻松、亲切不失大方。

  第三板块:主持人应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干练且有亲切感,富有感情。

  3.6制作过程

  第一步,现场取材,将视频制作过程所需要的镜头、画面进行拍摄;

  第二步,用PR非线性编辑软件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剪切,加字幕,并完成抠图。

  第三步,将剪辑好的视频导入AE中进行包装,加入虚拟背景,调整色调,对视屏进行渲染。

  第四步:配音、添加字幕完成成片。

  结语

  本栏目的策划主要是在当前国家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背景下,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现状为主的一档文化记录节目。本期节目涉及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的发展历史;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现状以及保护、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文化纪实, 以贴近有一定文化基础上班族、中青年学生、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居家人士为主。这样的一档电视栏目其实是广大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一档文化大餐,但该栏目在拍摄、采访、制作以及连续性播出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这需要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余悦.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 2010,09.

  [2]王斌.川剧之困[DB/OL].http://www.peoplephoto.com/html/2013-07/2249.html 2013-7-31.

  [3] 程 云. 中国大陆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2.

  [4] 王定欧. 川剧研究百年史略[J]. 戏曲艺术2000,04.

【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相关文章: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国家软实力论文10-09

浅析提升物流培训基地软实力10-26

校际互动提升农村小学教育软实力论文10-11

文化软实力的民族音乐研究论文10-09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范文10-06

论群众文化的重要性10-06

论软法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作用论文10-08

论执行力的重要性11-16

琵琶文化论论文10-10

论写作文打腹稿的重要性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