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比较文学论文

时间:2023-04-01 09:13:14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比较文学有关论文范文

  在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学科具有宏大的学术视野和广泛的学科内容。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其实质是不同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对话,是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精神产品的和谐相处。

比较文学有关论文范文

  比较文学有关论文范文篇1

  浅谈比较文学与对话思想

  摘要: 比较文学是一门不断建构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学科,不论是其跨民族、跨文化的文学研究,还是其跨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都具有显著的对话性,

  因此研究比较文学必须持有一种对话的思想,只有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作为思想的指导,它才能不断发展、迅速前进。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对话性 对话思想

  对话理论是巴赫金对全人类的一大贡献,在“哲学―美学”中,巴赫金提出了对话哲学的两个核心概念――“超视”与“外位性”,并阐明了“我”与“他者”的关系和主体建构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个个体都是唯一而不可替代的,并有着“他者”所没有的“超视”,这决定了任何一个个体都必须依赖“他者”而存在,但任何一个个体相对于“他者”都必须保持“外位性”,不能相互融合、成为一体,否则这个个体与“他者”之间的互补优势就会消失,从而丧失个体主体建构或者说主体发展的机会。

  对话理论适合于比较文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可以作为指导它前进的一个理论基础。

  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其实质是不同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对话,是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精神产品的和谐相处。

  笔者认为比较文学充分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对话精神,不论是其跨民族、跨文化的文学研究,还是其跨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都具有显著的对话性,

  失去对话性,比较文学就几乎失去了其发展的可能,也就失去了其内在的意义,因此比较文学离不开对话的思想,我们研究比较文学时需要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思想。

  亨利・雷马克(Henry Remak)曾说过:“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的角度看,这里的“一国文学”和“别国文学”之间是互为“他者”的关系,都具有各自的“超视”。

  每一学科或者说比较文学所研究的每一个对象,它们的存在,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特定的、唯一而不可取代的。

  一个研究对象总有着其他研究对象所无法取代的视角,总有着其他研究对象所了解不到、掌握不到的东西――“超视”。

  没有“超视”,就没有了比较文学研究对象之间对话形成的条件,这就意味着其研究对象之间的互补优势的消失,也就意味着比较文学存在理由的消失。

  以中国文学和英国文学为例,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和英国相比,在这五千多年里,人们的经历不同,环境不同,所受的思想教育也不同,特别是中国人民长期所信奉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这些造就了中国文学在内容、形式、主题、思想的诸多方面的特定的,独一无二的东西。

  而英国,这个曾经是世界上顶尖的“日不落帝国”也是如此,英国文学在形式、内容、思想等方面也有其不可取代的特性。

  正是由于它们所具有的各自的独特性,它们才彼此都拥有对方所没有的视野,必须相互依存。

  “超视”使它们之间的对话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所以比较文学的研究必须采用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只有通过对话,才能跳出原来各种文学理念封闭、保守的怪圈。

  巴赫金认为,任何个体要建构自我,就必须树立一个“他者”,离开“他者”,自我的主体就无法建构,存在便成了虚无。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如此,一国文学总是有着他国文学所没有的观察世界的视角,任何国家的文学想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就必须把他国文学看成是一个平等的他者,离开了这个“他者”,哪一方都不可能看到另一方的“超视”来建构自我,从而使自我主体有所发展、有所进步,所以说每一国的文学、每一民族的文学,都不能脱离他国和其他民族的文学而独立存在。

  除此之外,比较文学所研究的其他领域也是一样,要进行自我建构,就必须有自我之外的“他者”存在。

  这是因为比较文学所研究的领域,像文学与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宗教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特点和内容,它们的具体视野是不相吻合的,必须进行对话来相互学习。

  但这并不意味着比较文学的所有研究对象或领域最终要相互替代或重合,从而融为一体,因为每一个研究对象相对于其他研究对象要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外位性”,没有了“外位性”,也就失去了“超视”,比较文学的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文学、哪一个学科领域都没有对他国文学或其它学科领域进行同化或控制的权利。

  因而在研究比较文学时,每一个研究对象都应该树立一个“他者”,承认他国文学和其他学科的外位性和主体性,采取对话的方式,以平等的、互助的原则和他国文学、其他学科进行平等的对话,只有这样才能建构“自我”。

  我们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必须赋予它开放性、平等性。

  不论是哪个作家,哪部作品,还是哪个文学流派;不论是艺术、哲学、历史、宗教,还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比较文学中,它们都是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主―客”关系。

  没有哪个作家优于哪个作家,哪个流派优于哪个流派,它们都处于平等的关系中。

  人们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是要弄清不同文学之间的相同与不同,而不在于文化掠夺和压制。

  可见,我们需要把比较文学所研究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而这种“主―主”关系正是比较文学的各研究对象之间进行对话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对话是带有创造性的对话,没有创造性的对话是独白。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对话性的学科,需要通过对话来不断地创新。

  这里所谈的创新,不仅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其所研究对象之间通过对话而进行的创新。

  对话不仅为比较文学和它所研究的领域注入了生命的血液,更为它们建构了生命支撑的骨架,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因此,比较文学学者们要有对话意识和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为比较文学的各个研究对象创造对话的土壤和环境,这就要求学者们“在交往中抱着一种倾听他人、准备改变自己的开放心态以及不放弃与他人的差异和外位性的自信心态”。

  要进行对话,就必须遵循对话的原则。

  “巴赫金所提示的本真的对话不包含权力私欲的杂念,而只寻求‘平等’、‘对等’、‘共存’,从而保留整体的杂多和众声喧嚣,它不以征服和消灭他者为目的”,“对话的态度表现于对话的主体与自我也把他者当作主体来看待,并设身处地去理解另一个自我,然后在‘我们’的集合中寻求‘共在’的生存。

  这种对话的态度在主体看待问题的前提上不是把主体自己看成是自足的,而是把主体当作一种‘匮乏’来看,并且每一个主体也均是一种匮乏,这样他们就得相互扶持,在相互之间寻求补充”。

  因此,进行比较文学的研究时,应当持以完全平等的对话态度并遵循互惠性的原则。

  目前是一个以横向开拓为特点的文化转型时期,不论研究什么,都把眼光投向整个世界,注意世界各民族文学、各学科领域之间的彼此联系和互相影响。

  通过与别国文学和其他学科的对话,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提高对外国文学和其他学科的认识与了解,并从中吸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为我们服务。

  各民族文学、各学科领域的对话交流,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已成为任何一个民族文学或学科领域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我们要持以对话的思想进行比较文学的研究,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作为我们思想的指导,使比较文学和它所研究的对象在新的世纪里通过与“他者”的平等对话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贻荣.走向对话[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孙景尧,葛杜录.比较文学发展问题对话[J].淮阴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3]乐黛云.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百科前沿.

  [4]王钦峰.巴赫金与比较文学的方法[J].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3期.

  比较文学有关论文范文篇2

  浅论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文学之于文学研究的影响

  摘 要:全球化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发展趋势。

  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为特点的比较文学研究,不论产生与发展都与全球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前全球化不断加深、文化多元格局逐步形成的过程,给文学研究的发展和更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比较文学研究通过帮助各民族、各国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成为走向世界文学美好理想的桥梁,是人类实现文学理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比较文学;文学研究;全球化

  一、比较文学及其性质

  美国学者亨利・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将比较文学定义为:“超越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信仰领域,诸如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其他科学、宗教等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它把一国文学同另一国或几国文学进行比较,把文学与人类所表达的其他领域相比较。

  ” 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已摆脱“二元”关系的限制,并突破了学科的界限,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国界、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使文学得以与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和相互启发,为比较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汇通性研究提供了可能性,促进了文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

  文学的任务是描写人、研究人,比较文学则研究各民族的文学在自己面临人生的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感受、体验、态度、情感、追求等等,研究其间的共性与个性、相同与不同,研究这些同与异的产生原因。

  这样的研究显然可以帮助各民族间的相互认识,从而达到相互理解,比较文学由此成为各民族之间相互沟通的良好途径。

  随着后殖民时代和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兴起,比较文学名副其实地成为全球化的文学研究,成为了国际文坛上最有活力、最有成绩、最受人青睐的时代,因而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的一门“显学”。

  二、“全球化”时代下的挑战和机遇

  经济技术的全球化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猛烈地冲击着我们的思想、观念、意识,让我们像是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中。

  众所周知,民族文学是16世纪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崛起和民族语言的统一而逐渐形成的,导致民族文学带有其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的同质性和原生性;比较文学超越了语言和种族的界限,单一的文字语境被双边的、比较的视野所取代,对于更广泛地理解各国文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比较文学不是为比较而比较,而是要通过对于跨越性文学现象的研究,探讨各国各个民族之间进行文学交流的历史和经验,探讨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规律,以促进各民族文学的共同繁荣。

  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世界文学的理想。

  也就是说,它从一开始就是以打破国家、民族的界限,以文学的全球化为目标的。

  当前,在多元化文化时代,人们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不但获得了自由发展民族文化的广阔天地,而且可以通过比较研究来吸取他人之长,发扬民族优良传统,走向共同繁荣,从这个角度讲,全球化趋势又给世界文学理想的实现开创了一条道路。

  文化的挑战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因此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全球化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备受瞩目,如何重新认识本土文化成为重中之重。

  在民族主义者的眼中,文化全球化更像是文化霸权主义蚕食策略的“伪装”。

  从而他们呼吁保护本土传统文化,抵制文化全球化。

  三、比较文学研究的必要性意义

  民族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所以在它们进行交流时不免遇到种种障碍。

  如何克服障碍,打通交流的途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

  比较文学提倡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提倡平等、宽容的态度,这样的研究无疑可以很好地发挥文学交流的积极作用,促进世界文学的进程。

  首先,没有一个民族的文学可以在一个孤立、封闭的文化空间中发展。

  人类今天已经无法回避各种生活方式之间的互相影响这一事实,任何一种文学在进行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所面对的不是要不要考虑与其他文学的关系,而是在与其他文学的关系中如何实现自我认识。

  同样,要真正解释西方文学,不仅需要在欧洲文化及文学自身的传统中进行,也需要从中国文化及文学的观点中进行。

  其次,今天的任何一种文学研究深感有必要从比较文学的视域去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文学,以便在世界文学的整体景观下正确地评估本民族的文学,也更有效地推动本民族文学的发展。

  这一点在今天已基本上成为世界各国文学发展的策略,以使自己的文学在世界文化发展的格局中能够更有效的应对世界文化及文学的发展。

  再次,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并展现了世界各国文学之间相互借鉴与相互利用的历史事实。

  中国文学及文化发展的历史向我们说明,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地向其他民族文化学习与借鉴的过程。

  今天人们赏读的唐诗就包含了自汉代以来中国文学及文化不断地向印度佛教文化学习与借鉴的成果。

  比较文学不仅以文学的全球化作为自己的远大目标,而且是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桥梁,是人类实现自己的文学理想的通途,全球化的时代正是比较文学更好发挥自己作用的大好时机。

  参考文献:

  [1] 《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2] 吴光.比较文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2.

  [3] 王宁等.《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3、51页.

  [4] 陈悖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2、3、4页.

【比较文学论文】相关文章:

比较文学论文提纲09-30

比较文学本科论文10-09

有关比较文学论文的范文10-01

中西比较文学论文范文10-01

比较文学本科教学评析论文10-09

比较文学学年论文范文大全10-01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论文范文10-01

比较文学文化语境教育分析论文10-09

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策略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