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汉语拼音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0-12-04 16:03:27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汉语拼音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下面是汉语拼音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欢迎参考!

汉语拼音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

  第1篇:拼音教学趣味寻找思考

  一、乐“学”声、韵、调

  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是比较抽象的拼音字母,这样的教学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如何让学生高质量地学好汉语拼音就成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巧妙地设计教学,以趣为主,以联系实际为手段,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一)情景导入,乐“学”声母。

  我们发现在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编排中,每课都加入意境优美的情景图,通过这些情景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如果把这一幅美丽的图画演变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就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jqx”时,教师根据情景图,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美丽的大公鸡和一只漂亮的蝴蝶是好朋友。

  有一天,它们又在一起了,大公鸡抬起头说:“小蝴蝶您好!”小蝴蝶说:“您好!”突然小蝴蝶惊奇地发现……这时,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仔细看看,大公鸡和小蝴蝶放在一起像什么?”于是学生们开始认真观察,然后争先恐后地告诉老师“像字母j”。

  教师给予肯定地说:“对!聪明的你们和小蝴蝶有了同样的发现。

  ”

  (二)体会韵脚,乐“学”韵母。

  拼音第一课就有“a”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体会韵脚,熟字引领学发音的方法。

  我们发现这个单韵母“a”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生活情境的基础上主动探索的过程。

  这种情景的营造,并没有停留在儿童兴趣需要的浅层次,而是做了知识的迁移,把读文识字与拼音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索韵母的发音。

  这样学生及满足了阅读识字的需要,又学习了拼音,还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无穷的音韵魅力。

  (三)运用肢体,乐“学”音标。

  普通话语音上声调值是214,但很多方言区的学生,特别是粤语方言区的学生读出的上声调值常常是21,降到最低后没有回升,经常出现“只下不上”的现象。

  针对这一点,教师借助肢体语音和游戏帮助读准上声。

  肢体语音包括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

  教师通过肢体语音给学生传达信息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特别是手势的强调、示范作用,有时候比语音更能表达我们的想法。

  手势有时候在教学中可以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如:举起右手的食指,一边读一边打上声的调号。

  还可以采用一边读一边晃动脑袋点头,用头来打调号。

  让学生动起来,借助肢体语音读准上声,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爱“拼”趣、活、辨

  (一)拼读实践游戏化--趣。

  小学生记得快,也忘的快,想要将短暂的记忆有效化成为长期记忆,就要经常复习,单调的复习会让先生乏味,而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对儿童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游戏就是学习。

  在复习巩固时穿插一些游戏,可以把课堂气氛推至高潮,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兴趣盎然中进行学习。

  (二)难点突破活动化--活。

  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往往也就是教学的难点。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有趣的活动最重要。

  老师创设表演情景,请几位学生带上头饰来演一演。

  比如:有一天,小“u”戴着小黄帽来到学校读书,它刚到学校门口,就看见了今天值班的三位老师“jqx”,小“u”是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见到老师就把小黄帽摘掉向老师敬礼。

  学生在参与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记住了拼写规则,掌握了所要学的知识。

  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三)区分形近角色化——辨。

  在掌握复韵母“ieiuui”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创设游戏“分辨双胞胎兄弟”。

  先以故事带出新的学习内容:“ie”,再指出它还有双胞胎弟弟“ei”,然后借助简报的展示的画面内容,引导学生读准“ie”音,并通过发音方法及口形变化,字母结构变化区分“ie”和“ei”。

  以个人读、开火车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地读,读中辨形记音。

  再学习另外一对双胞胎兄弟“iu”和“ui”。

  并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听说拼音王国里有两对双胞胎兄弟,还有一对在哪里?喂,双胞胎兄弟,你在吗?来了,你叫我吗?(点击简报,先后出现“iu”和“ui”)借助简报展示的画面内容,引导学生对准“iu”和“ui”音,并通过发音方法以及口形变化,区分“iu”和“ui”。

  最后进行“ie”、“iu”和“ui”的四声练习这样,让学生在辨一辨角色的活动中,对于形近的字母进行了区分,掌握了拼音学习的规律,化解了难点,实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趣味教学目标。

  三、善“用”“四结合”

  学拼音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辅助识字阅读,用普通话交流,也就是说“用”才是拼音教学的真正目的。

  我们着眼“用”,在拼音教学方法与“用”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提高拼音教学“用”的实效性。

  (一)学习拼音与听说训练相组合。

  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学生聆听与说话能力是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的,这种能力的培养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拼音教学中应有机地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这种听的训练在课堂中是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可以是找字母卡片,也可以是找音节卡片。

  学生在找的过程中既是学习、又是巩固,更是训练。

  (二)学习拼音与拼音识字相结合。

  在学习拼音读音节的过程中,有机渗透识字,既满足了学生希望识字的需求,也可以在识字中巩固拼音,还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

  “巧借拼音促识字”是拼音教学“用”起来的有效策略之一。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巩固复习汉语拼音,为后面的识字教学服务。

  使学生未见其形(字形),先闻其声(发音)。

  将拼音与识字有机结合,为识字教学中的“音”的学习扫除了障碍。

  当学生能够看着拼音读准新词语时,教师再采取撤掉“拼音拐杖”的方式让学生独立识字,体现循序渐进的学习。

  (三)学习拼音与阅读相结合。

  在学生拼读技能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儿歌、童谣、小故事等注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尝试阅读。

  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拼音和图画,由结结巴巴到流利朗读,是学生学习拼音的最大成效。

  (四)学习拼音与语境创设相组合。

  创设有效的学习拼音语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而考虑。

  让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重视拼音的学习与应用,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创设学校、班级环境,让学生随处能看到拼音,随时能说,经常运用拼音识字、发音和说话。

  第2篇:新课改下拼音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第一个难关。

  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应当更新教学理念,把拼音教学看成是“以人为本”多元化的整体教学。

  而正确读写汉语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汉语拼音学起来又枯燥乏味。

  身为教者,我们应该怎样提高拼音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得开心又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根据心理学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拼音时的情绪,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打下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

  一、创设情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

  游戏表演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

  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做游戏或参与表演。

  因此创设游戏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m前,教师可以让一名学生蒙住眼睛,和其他同学做“摸瞎子”的游戏,从而引出“m”。

  而在教拼音方法时,教师可让两名学生分别拿大卡片b和a,相对快跑,最后拼成ba。

  这样就把拼音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形象地体现出来了。

  如果是让小学新生坚持在课堂上听课40分钟,会有大多数学生坚持不了,甚至会令他们对课堂产生厌恶的感情。

  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找到合适的时间,以课堂内容为中心设计相关的一些活动,让学生除了动脑之外还可以动手,就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获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例如,“找朋友”“丢手绢”“快递员”“认图识字比赛”等诸如此类的活动可使学生的脑、眼、口、手、脚并用。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仅可以学习到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学习到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如团结、相互尊重、谦让等等。

  例如,在教学声母“b,p,m,f”时,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一些幽默易懂,又能够快速掌握的简单动作来展示这四个字母。

  在与学生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有学生急忙在讲台上展示了属于他们智慧结晶的动作:把双手放在嘴前做广播“b,b,b”,又两手一前一后做爬坡的动作说“p,p,p”然后闭上眼睛双手画圈读“m,m,m”,最后双手合并做拜佛的样了读“f,f,f”。

  我真为学生这些富有创意的想象所感动。

  一年级小学生相对来说年纪较小,自我控制能力弱,情绪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即便是一点小事也可以让他们开心一段时间。

  当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注意力转移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顺口、有趣的顺口溜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拉回学生的注意力。

  如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好”;教师说“小眼睛”,学生回应“看老师”;教师说“小胸脯”,学生回应“挺起来”。

  在观察到学生情绪低落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喊起顺口溜,如:“点点头,伸伸腰,拍拍手,扭扭屁股,哈哈一笑,坐坐好”。

  小学生对简单有趣的顺口溜感兴趣,并对教师做的动作特别感兴趣,当喊到“坐坐好”时,学生也就跟随着坐整齐了。

  教师与学生一唱一和对唱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使学生自愿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得神游的几率大大降低。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事。

  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学生活泼又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非常短,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如在黑板的角落标出组别,用横线标出每一桌,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教师就奖给他一个“√”,比比看,今天谁得到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