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通用1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1
原文: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做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扩写:
北风呼啸,吹起漫天黄沙,此时的我正心情复杂的走在回家乡的路上。
我是一个老兵,是的,我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兵,我现在已经八十岁了。从我十五岁那年应征入营,到现在白发苍苍的`八十岁,中途一直未能回家乡看看。
在军营里过的这六十五年,真的是苦不堪言,当你因为军粮不足四五天没吃饭的饥饿感;那你看着身边一个个的战友倒下去的恐惧感;当你想起家中父母的愧疚感,时时刻刻都在折磨着你。
如今终于可以回去了,难掩心中的激动,但同时也怕看到那个物是人非的情景。
在路上,我碰到了一个住在我家附近的邻居。我问道:“我家里还有什么人吗?”,邻居叹了口气,缓缓说:“你家那个地方啊,现在早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了。”
告别了邻居,我继续向前走去。到了家门口,推开大门,入眼便是一片萧条的景象。门上结满了蜘蛛网,几只野兔在狗洞里窜来窜去,屋脊上还飞着几只野鸡。院子旁边的一小块土地上长着几株野谷,打水的井台边长满了野葵。
此时已是午时,因长途跋涉,肚子也早已有饿意,找来了一个棍子把野谷的壳捣碎,最后用谷粒来煮饭,菜也只有一份用野葵叶煮的汤,汤和饭很快就煮好了,习惯性叫家里人来吃饭,刚张口,却想起他们早已不在了。
我走出大门,望着东方上空炽热的太阳,想起自己这孤独悲惨的一生,不禁泪流满面,泪水从脸颊上滑落,滴在身上早已生锈的战衣上。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2
从前,有一个刚刚十五岁,精神抖擞的少年参军出去打仗。六十五年过去了,他已成为一位衣衫褴褛、鬃毛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终于可以回到家乡了,路上他很高兴,暗暗庆幸自己还能活着回来,一路上哼着小调,翻山越岭,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回到家乡。
来到村口,他向四周望了望,发现整个村子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正巧有一个快过半百的老婆婆走了过来,他上前拉住老婆婆,迫切地问她:“王中家还有什么人?”那位老婆婆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他一眼,说:“远远望去那是你的家,而现在已变成松柏掺杂的.一块墓地。”他不可置信地向家走去。
他来到家门口,推开大门,一眼望去,成群的野兔从狗洞里钻进钻出,互相玩耍着。几只野鸡在梁上到处乱飞。院子里杂树丛生,乱七八糟的,好像一个破烂不堪的鸡窝。水井边长满了野葵,野葵上方有数不清的苍蝇飞来飞去。他一下子惊呆了,没有想到自己参军六十五年,家里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如今家破人亡,自己该怎么办呢?他愁眉苦脸地来到家中,环视了整个家,突然感觉整个家空荡荡的,他情不自禁哭了。
他走了一天的路,肚子开始发扰骚,“咕咕”直叫。他到院子里采集了一些野菜和野葵,生起了火,熟练地做起饭来。饭菜不一会儿就煮熟了,他小心翼翼地把菜和饭端到饭桌上,坐下来准备就餐。这些菜虽然挺可口的,但是他看着桌上的饭菜,想起以前温馨的家庭,他不禁潸然泪下。他悲伤地走出家们,来到院子里,绝望地望着东方……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3
他从十五岁就开始应征入伍,直到两鬓斑白,实在无法为国家卖命了,才得以归来。在军队中整整呆了65年!在这65年里,他打了多少场战,出生入死了多少次?他流了多少血,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这些都没人知道。
在回家的路上,老翁遇见乡里人,就急切地问道:“我的家中还有谁?”当然,老翁不敢指望全部家人都在世,自从十五岁那年自己便应征入伍,如今都八十岁了,亲人哪能有幸个个如此长寿呢?
乡里人听了,叹了口气,用手指指着一间破烂不堪的已似废墟一般的房子,对他说:“你顺着我指的方向看吧,那松柏相连,一座座坟墓相接的地方便是你的家!”老翁听了,一下子惊呆了……这就是铁一样的`事实啊!原来一个充满温馨的家庭族,竟然在65年后一个在世的人也没有了!
他踉踉跄跄,飞奔过去,再进入庭院,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野兔自如地从狗洞里进进出出,野鸡在屋梁上飞来飞去,庭院中长满了野生的谷子,井台边环绕着野生的葵菜。老翁看见这番景象,脸上顿时被晶莹的泪珠给包围了,衣衫霎时被浸湿……到了吃饭的时候,家里没米没菜,可他还是要活的呀!于是,他摘下野谷、野菜,作成羹饭。不一会儿,羹饭就熟了,却不知道拿去给谁一起吃。他放下手中的碗,满脸凄凉,老泪纵横,拄着拐杖,走出了家门,望着东方,无尽哀伤地说:“我的亲人们,你们现在何处啊!战争,该死的战争!现在,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大颗大颗的泪珠再次从老人眼中倾泻而下,滴到了衣裳上,浸湿了老人脚下的土地。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4
秋雨连绵,秋风萧瑟,落叶铺满了每一个角落。叶子被一阵寒风吹了起来,又落回了地面……
十五岁被征到军队,现在八十了,我从熟悉的小胡同走来,一头白发,衣冠不整,两只鞋也磨破了。凭借着一根棍子,一瘸一拐艰难地走着。
我看到了那棵熟悉的白杨,我它边上垒着着许多石头。小时候我和二虎曾藏过一个铜板,不知是否还在。
我走着走着,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二虎。我十分激动的问“我,我……我的家人在哪里,他们还好吗?”二虎先是“唉”的叹了口气,我已经明白了一切。他面无表情地说:“这里的人死的死,残的残,所剩无几了。那个长着枯草,遍地坟墓的就是你的家。”说完后,一步三晃地走回了破烂不堪的小屋。
我心里仅存的一点希望之火,被二虎的`一番话彻底浇灭了。走进我曾经嘻戏,玩耍过的花园,兔子在狗窝里钻来钻去,野鸡也在也在破旧的梁上自由的飞来飞去,那里杂草丛生,枯井边长满野菜。我费力地拔下几把野菜,支起口破锅,做了顿野草饭。可环顾四周,没有人和我共进午餐。
出门来,仰头看了看太阳,太阳依然灿烂。可家却已经物是人非了。怀着悲痛的心情再次回头望,目光穿过门缝,依稀看见那棵象征友谊的白杨树。眼泪禁不住落在了我——一位孤独老人破旧的衣襟上。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5
月亮依旧挂在天上,月光似水一般泻在大地上,星星似乎没有往日那么繁多,多么寂静的夜晚哟!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这路坑坑洼洼,路面上长着苔藓,多么陌生,又好像有点熟悉,想到马上就回到了阔别六十多年的家乡,能见到亲人了,我的心情特别激动,不禁加快了步伐。
近了……又近了……我的心“咚咚”跳得厉害,亲人,我回来了,你们可要等我啊!想起家,心中是多么温馨啊!
咦,家呢?怎么不见了,找来路人打听一下。
“请问,我的.家在哪儿?”我无意中问了一句。
“你是——你是谁呀?走错路了吧?”
“不,没走错,我是十多岁当兵时离开家乡的,由六十多年没与家人相见,更不知道家乡的变化这么大,哪一户是我的家?”
“噢,唉!你自己去看看吧,那就是你的家。你家远远看过去,就像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那人用手指了指前面的院子,我顺着他指的方向走去。
“吱——”门被我推开了,我大吃一惊:这就是我的家吗?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庭院里长满了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我的亲人呢?难道都离我远去了?一座座坟墓告诉了我答案。
走了这么长时间,我又累又饿,便采了一些谷子做成饭,采些野菜做成汤,望着这饭菜,我不知如何下咽,我的亲人为什么不能与我同享呢?
看着庭院,满目凄凉,我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望去,不禁老泪纵横,泪水沾在了我破旧不堪的衣服上,“亲人啊,你们在哪里?”
此时,仰面望去,星星更加稀疏了,原来看似明净的月亮,看起来又残缺了,夜晚,如此凄凉……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6
“十五岁,风华正茂,正是享受人间美好青春的时候,而我却被迫参了军。”八十岁的老李叹息着走在回家的路上。
迎面走来一个家乡人,他忙迎上去问:“我家还有谁在呀?”乡里人十分同情地告诉他:“从这远看就是你的家,可实际上松柏之间只有一座座的坟墓。”老李不吭声了,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家的方向走去。
他抬起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野兔自如的从原本属于狗的洞中钻来钻去,雉鸡大胆的在房梁上乱飞,院子中间长出了野谷,井边生出了野葵。走进家门,老李用打好的谷子做了饭,用野葵做了汤,饭和汤很快做熟了,但望着凄冷的屋子,却不知赠给谁吃。
孤单的老李放下碗筷,走出院子,深情地望着远方,仿佛在等待晚归的家人,但他明白,无论他等多久,那些可爱的`亲人也不会死而复生。他沉没着,不久衣襟被泪水打湿了……他憎恨汉武帝的可恶,他怀念他的亲人。
六十五年啊,整整六十五年,我的一生都毁在毫无意义的战场上了,唉!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7
军征回来,苍颜白发的我蹒跚在去时的路上,这条乡道无数次铺展在我的梦里。梦里的道路,树林阴翳,阳光斑驳,春风微醺,家人相伴,笑声常在。
而今我回来了,脚下的路虽然不似梦中的松软,当年的足迹虽然已被岁月的洪流啃噬殆尽,我依然心生欢喜,为着即将重逢的一切。
走过长满杂草的村道,寂声一片,看到乡人,心里一阵惊喜激动,期待地问:“我家还有谁?”他麻木而随意说道:“远远望去松柏旁坟墓众多的,便是你家。”我能听到自己的心从悬崖摔下去的声音。
六十五年了,我日夜思念着家。如今家在眼前,我却无法达到。
挪动着脚步,来到门口。只见兔子从狗洞进入,野鸡跨过破败的围墙,踏过儿时的门坎,庭院中央野生的`谷子稀稀疏疏,井台上长满一圈野生的葵菜。一阵微风吹来,葵菜谷子来回晃动,儿时的庭院和现在的庭院在瞳孔中反复闪烁转换,在其背后是杂草丛生的坟墓。墓碑上布满皱纹般的青苔,一道道裂痕与其交织,我的心也随之交织在一起。
家门腐朽坍塌、桌椅歪斜落灰、墙角布满蜘蛛网,没有落脚的地方。我采下野生的谷子和葵菜,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只听“哒哒”声在我耳边不断响起,屋子中也回荡着这声,我心也随着“哒哒”声一点点向下坠落,又用葵菜做成了汤,饭好汤成,眼前一片模糊,是饭菜氤氲的热气,还是我的泪眼婆娑。
我端着冒着热气的饭汤,想着幼年时父母唤我回家吃饭的情景。应该我端饭伺候的年龄,我却不在他们身边。等我回来,他们已经天人永隔。
再热的饭菜,都捂不暖寒凉的内心。
只有黑暗和寂静的夜伴我残余的人生。
回不去了,我的家、我的家乡、我的一生。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8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从军65年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此时的他,已不是当年那个十五岁的年轻小伙子了,而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那双粗糙的手紧紧握着木头做的拐杖。
……
炮火连天,战乱不断,像遭遇天灾一般,到处都有着接连不断的战争,许多人都被抓去充当士兵,他也不例外十五岁就被抓去打仗。刚开始,他还满怀希望地认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和平就会降临,就可以拥抱自己的家乡,与自己的父母见面,可是半年过去了,战争越来越激烈,他也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受了不少的伤……记得有一次,他甚至三个月都下不了地,险些就丧了命,可是谁会关心他呢?
……
如今,他终于回到了家乡。当他满怀欣喜地拉住一个同乡人,全然不顾家乡的荒凉,问:“我的家在哪里?我家还有什么人?”那人摇了摇头,沉吟了一下,指着不远处的松柏林,然后叹了一口气。他缓缓地走进那片林子,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坟墓:父亲、母亲、大哥、大姐、三妹……他流下来两行眼泪。这时,他才缓缓地观察家里的景象,家里的院墙已经坍塌,野兔窜进狗窝,只探出一个头,睁着红眼盯着他。野鸡飞到摇摇欲坠的房梁上,扇扇翅膀,又噗噗地飞走了……
这破败不堪的景象使他十分惊讶:“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家?”他自言自语道。
他采下野葵做了一顿饭,猎猎篝火燃气,烟火中,往事历历在目,父母慈祥的面容,大哥大姐欢快的笑脸……可是,一切都变了,只有野草在生长,只有风声在吹响,只有鸟儿在凄唱……
他走出门,向东望去再也没有喧闹的声音,路上空无一人。曾经的人都离他而去,想着想着,言语不得,悲从心来。泪水便落满了衣衫……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9
我柱着拐杖,缓缓走进村子,平安乡三个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平安呵呵呵,我苦笑了两声。
走进村子,看着一个个摇摇欲坠的房子,不由得忐忑不安起来,我的哥哥还在吗?小妮子还在吗?我走啊走,仿佛回家的这条路十分漫长,好像永远没有尽头。我抬头一看隐约看到一个人影,像是,是小妮子,我用嘶哑的声音叫着:小妮子!小妮子恍惚得转了转头,又转了回去,这时,我的脑海中,不,是在耳边萦绕哪种声音,那种毫不嘶哑,哪么爽朗叫着小妮子的声音。眼前浮现出哪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妮子深情的`回眸,哪玫瑰花似的脸蛋。
走近了这是小妮子,但她已经又聋又瞎了,但我叫她,她为什么会回头呢?哎!她已是满头银丝,哪玫瑰花似的脸蛋已经爬满了皱纹,我应该也是这幅模样了吧!
我与她擦肩而过,看到了我的小侄女,差不多也有五六十岁了吧,我走时她刚满月。她告诉我一直往前走,过了那条河就是你家了,我问她家里还有谁,她没说,只是说那坟墓一个连一个的就是你家。
我走进大门,想露出这六十五年第一笑,但我好像不会笑了。正对我的是我全家,但他们都已成灰烬,看不到我了,他们是怎么死的,是战争吗?哎!哎!哎!眼眶中的泪水喷涌而出,我使劲不让自己哭,终于我不哭了。
走进院子,雪白的兔子从狗洞钻进钻出,野鸡从屋顶上飞来飞去。小的时候差点掉下去的那口井上面早已经长满了杂草,其实一想,那时死了倒好,走进中堂,有谷子,这生活还是要过,我做饭菜,才一想我做给谁出呢?几十年来我没做过一次饭菜给父母吃,现在却没人来吃了。六十五前四月的一天,我和父亲吵架了,早想着回来道歉的,现在永远没机会了。
没了!什么都没了!什么都没了!也许命就是这样吧,我又一次落泪,并永远地闭上眼睛,永远不想看见这个世界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10
黄昏中,一到拐杖声忽远忽近地响了起来。夕阳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身影拉的很长。这位老人即使柱着拐杖,也走得十分急切,眼中满是兴奋和激动。他一边走着,一边自言自语:“我十五岁就去从军了,到了如今八十岁才得以回到家。整整六十五年了!也不知家里的亲人们是否都还安好。”
老人走着走着,发现自己竟然忘了回家的路。正好前面有一位老农,他连忙走上前去,问:“请问你知道去老李家的路要怎么走吗?”老农看了一眼老人,疑惑的问到:“你是……?”“我是李柱,六十五年前老李家中前去军征的那个人!”老人说完这句话,又小心翼翼地问老农:“我家中的亲人们可还健在?”老农听完老人的话,犹豫了一会儿,才指着远边说:“前面那长满了松树和柏树的地方,便是老李家。”
老人听老农这么一说,眼中的兴奋和激动就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老农见老人这副模样,忙安慰说:“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能活到六十几岁的已经不多了,你也节哀吧!”说完,老农就告别了老人,拾起一旁的农具就走了。
老农走了好一会儿,老人才走到了院门前,把院门推开,眼前的景象让他的眼中立刻蓄满了晶莹的泪水:
野兔在老人小时候给小狗安置的.窝里跳来跳去;野鸡在房梁上飞来飞去。门前长满了野谷子;就连井盖上,也生满了野葵。紧挨着房屋的是一座又一座的高坟,墓碑上刻着的都是他亲人的名字。
忍住了心里巨大的悲痛,老人把亲人们以前用的锅碗瓢盆给找了出来。把门前的野谷的壳给去掉,做成了一碗香喷喷的米饭。把生在井盖上的野葵拔下来,做成了一碗可口的热汤。
饭和汤都做好了,可是要分给谁来享用呢?亲人们都已经不在了,只有老人一个人。以前的时光是多么的美好啊!老人不仅想起了以前:娘在门前纺织,爹在地里干活。兄弟姐妹们都围在一块儿玩泥巴,圈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想到这儿,老人向东边望去,顿时泪如雨下。不一会儿,泪水便打湿了衣裳。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11
建安二十五年,年迈的男人步履蹒跚地前进。他手中破烂不堪的木杖仿佛随时都要断裂。一身蓑衣,一根木杖,以及还乡的信念,是他如今所有的财产。
“曹丞相死了,国家或许要灭亡了吧……”老人回身看向自己来时的方向。战场上的喊杀声,兵器互击之声,箭矢的破空声,攻城战令人畏惧的投石车运转声……过去的一幕幕在老人的脑中闪过:六十多年了,自己当年的老战友先后离去,只有自己还苟活于世。若非心怀回家看望的信念,他只怕是已经倒在路上了。
轻轻叹了口气,老人一步一晃地向前走去。不知走了多久,老人昏花的眼猛然聚焦在一个年轻人身上。那种服饰他是多么怀念,当初那可是镇上几乎所有人都在穿的衣物。
老人跌跌撞撞的走向年轻人,抓住年轻人的.袖子,用沙哑的声音说:“溪木镇,你是从溪木镇来的吧。”
年轻人似乎对老人的这种询问已经司空见惯,没有心思回应,匆匆指路说:“是啊,还是快回你家看看吧。”说着,他不耐烦的指了指一个方向就离开了。老人并没有气恼,他向着年轻人指的方向走去,去看看自己六十多年来的思念。
然而造化弄人,如今老人能看到的,不再是欢声笑语的院子,而是一片死气沉沉的墓地。父亲,母亲,大哥,二哥……老人一个个地认出了这些坟墓的主人。此时他的心中,只剩下无尽的失落。
默默赶走了住在家里的野鸡野兔,他随地找了些野生的谷子野菜走向了厨房。这一路,自己还没正经吃过饭呢。
谷子已经熟了,菜汤也端到了石桌上。老人细心地将一个个旧碗填满煮熟的谷子,分别放到了桌旁父母、兄弟的面前。眼前的情景如梦似幻,但他不想管这些,和眼前亲人一起吃的一顿饭已经是他最大的幸福。
呆坐桌前,盯着碗中的饭,突然他意识到了什么。当他再次抬起头时,父母兄弟并不在身边。取而代之的,只有杂草丛生的庭院。
老人一言不发走出院子,向落日余晖下萧索的村落里望去,这个戎马一生的汉子,哭了。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12
我柱着拐杖,缓缓走进村子,“平安乡”三个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平安”呵呵呵,我苦笑了两声。
走进村子,看着一个个摇摇欲坠的房子,不由得忐忑不安起来,“我的哥哥还在吗?小妮子还在吗?”我走啊走,仿佛回家的这条路十分漫长,好像永远没有尽头。我抬头一看隐约看到一个人影,像是,是—小妮子,我用嘶哑的声音叫着:“小妮子”!小妮子恍惚得转了转头,又转了回去,这时,我的脑海中,不,是在耳边萦绕哪种声音,那种毫不嘶哑,那么爽朗的叫着小妮子的声音。眼前浮现出哪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妮子深情的回眸,那玫瑰花似的脸蛋在对我微笑。
走近了这是小妮子,但她已经又聋又瞎了,当我叫她,她为什么会回头呢?心电感应?哎!她已是满头银丝,哪玫瑰花似的脸蛋已经爬满了皱纹,我应该也是这幅模样了吧!
我与她擦肩而过,她,差不多也有五六十岁了吧,我走时她刚满月。她告诉我一直往前走,过了那条河就是你家了,我问她家里还有谁,她没说,只是说那坟墓一个连一个的就是你家。
我走进大门,想露出这六十五年第一笑,但我好像不会笑了。正对我的是我全家,但他们都已成灰烬,看不到我了,九泉之下他们也不能瞑目,他们是怎么死的,是战争吗?哎!哎!哎!眼眶中的泪水喷涌而出,我使劲不让自己哭,终于我不哭了。
走进院子,雪白的兔子从狗洞钻进钻出,野鸡从屋顶上飞来飞去。小的时候差点掉下去的那口井上面早已经长满了杂草,其实一想,那时死了倒好,走进中堂,有谷子,这生活还是要过,我做饭菜,才一想我做给谁出呢?几十年来我没做过一次饭菜给父母吃,现在却没人来吃了。六十五前四月的一天,我和父亲吵架了,早想着回来道歉的,现在永远没机会了。
没了!什么都没了!什么都没了!也许命就是这样吧,我又一次落泪,痛苦的捶着大腿,眼前一黑,倒在断壁残垣之中,于之融合……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13
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里,住着五七一家人。虽然过得很清贫,但他们很快乐,五七的童年很美好,但战乱毁了他的一生。
十五岁时,地方要求民兵参战,作为家中唯一的男性,五七被迫上了前线。老天有眼却无心。经历了数百上千场战争后,五七得以幸存,却直到八十岁才第一次回家。五七漫不经心地走着,正巧遇到一个同村的人,便打听道:“请问我家中还有谁活着?”五七心里清楚,他家中可能没剩几个了。六十五年的苍桑,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性命。同乡叹着气说道:“哪里还有谁?远远一望那边就是你家了。在一旁的松柏树下已是坟冢连起一座座。”五七怔住了,六十五年,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妹妹都离他而去,辛苦盼回村庄却得到如此绝望的消息。
五七不敢更不愿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低头快步走向家,却亲眼见到了残酷的事实:家中已经变成了狗窝,猖狂的灰野兔进进出出,丝毫不怕有人来抓它;家中那一根老旧又破烂不堪的房梁,被几只不知来自何处的小野鸡占据着,从不畏惧有人会用弹弓打它。推开那一道许久不用、生锈而吱嘎吱嘎响的木栅栏,五七拄着拐杖,一小步一小步蹒跚到里屋中堂:发现陈旧的家俱残缺不全,中间只剩下一些荒地,上面长满了野生的杂谷。五七小心翼翼来到井边,却看见井旁杂草丛生,井上铺满了灰尘和蜘蛛丝,倒下的木桶旁还长着许多野生杂葵菜,这个家早已荒废。五七暧融融的心被泼上了冰水。为国家做了那么多贡献,耗尽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盼着老了回家温暖地过生活,却没有了家人,只能孤独终老。
此时悲痛欲绝的五七有些饿了,为了解决无米之炊,只能采些野杂谷舂舂烂做成饭,用些野杂菜做糊糊汤。汤饭一小会儿就熟了,五七端着却不知道和谁分享。想着自己没有了亲人,没有了青春年华,没有了儿时的玩伴温暖的家,没有了幸福的余生,只剩下无助和漫长岁月,五七不禁悲由心生。五七一步步走出家门向东边看去:只看见战争留下的.废墟、满眼凄凉的荒草、到处乱跑的牲禽、无比阴暗的天空和老旧破烂的房屋。饱含的泪水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打湿了五七的衣服,他怀念童年的快乐,而现在,战争带来的深重苦难还需要他一人承担……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14
“娘,我不想走!”那时我才十五岁,朝廷派来的官员要把我带去当兵。我很害怕,哭喊起来。“孩子,别怕,去吧。”娘没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安慰我。我抹了抹眼泪,打点好行装,看了一眼铜镜中身着军装、意气风发的少年,就在官员催促之下离了家。
路上行军很紧张,我无暇欣赏沿路的风景,风餐露宿,厉兵秣马,于边疆与敌军周旋许久,我握紧手中的长枪,向敌人奋力刺去,一朵血花顿时在面前绽开。同行的阿亮、阿强已战死沙场,我不觉羡慕起能在京城安心读书的阿超。
六十几年,我都在兵营中孤独生活,直至朝廷认为我已不能打仗才放我回乡。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觉有些震惊,这还是我熟悉的城市吗?城门很残破,城墙上布满了坑洞,应是被战火席卷了一次又一次,曾经最肥沃的土地都长满了杂草。
快到家了,看见了那座熟悉的.小山丘,我又激动了起来。远远看见一个人,我丢下拐杖向前奔去。面前这个人有些熟悉。“阿超?是你吗?”我脱口而出。他一惊:“阿明?”我点点头。他差点跳起来,紧紧抱住了我:“想不到你还活着啊!”我感觉肩上有些温热,湿了一片,好不容易挣脱了他的怀抱:“我家里,还有亲人吗?”他一愣,继而摇摇头:“唉,你爹三十年前因一场急病去世了,你娘因为太过悲伤,三年后,也陪他一起仙游去了……”我听着有些呆呆的,顺着阿超的手指,我看见了一间破败的房屋。“那是……我家?”“嗯。”松柏之间,隐隐约约看得见隆起的土堆,那应是父母的坟啊!
我强忍住泪水,拖着步子走到了家。推开大门,灰尘呛得我直咳嗽。狗窝里现在空空荡荡的,突然蹿进了一只野兔,把我吓了一跳。头顶传来“扑扑”的声响,抬头一望,一只野鸡飞到了房梁上。向里走了几步,庭院中不知何时长出了些野谷子,没过了我的小腿。一旁的井台上也长出野菜,看样子已经很久没有人待过了。
我捣去谷壳,从井中打水淘米做了饭,又采了些野菜,清洗后煮了碗菜羹。菜羹、米饭很快就煮熟了,我盛到碗里吃了两口,竟不知怎么办才好。我拄着拐杖、扶着墙走出了家门,向东望去,地面烟尘滚滚,偶有几人经过,而我早已抑制不住,两滴浊泪滚落在衣衫上。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15
塞外的风吹啊吹,吹乱了我的白发。
风好大,吹得树哗哗作响,我忧愁地斜倚在一棵落寞的榕树上,深秋的叶子耐不住寂寞,飘然落下——战争,连绵不断的战争,让我心烦意乱。当年,我才十五岁,幻想着我军大败敌军、奋勇杀敌,可如今,我已七十九岁了,当年的希望早已变为失望——岁月不待人啊!几十年的塞外生活早已让我厌倦了塞外的景色。
塞外的叶飞啊飞,扰乱了我的思绪。
一年,又是秋季。广袤的原野望不到头,干渴的土地吞噬了年轻战士们鲜红的血液。
由于年龄的关系,我做着牧马的苦役,谈什么“安抚”,分明就是排挤。
一只落单的大雁在空中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残酷的现实顿时将我打醒。此时的我更愿意成为一只雁儿,离群也好,落单也罢。
我想家,想我的大哥。
塞外的雪飘啊飘,勾走了我的心事。
胡天八月即飞雪,我也终于收到了“退役”的诏书,我顾不得与那些与我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告别,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有什么比回家更重要呢?由于年老体衰,我只得手脚并用地爬走——可这又有什么呢?
大哥,等我,我回来了——一定要等我。
山路崎岖弯折,稍差一步便会坠下万丈深渊,可我不怕,真的不怕。
我想家,想我温暖的家。
故乡的夕阳照啊照,染红了我的脸颊。
胡乡,我的故乡!我深情地呼唤着。再次站在故土上的我老泪纵横,我蹲下身,握住一把黄土贴在脸颊上——感受着家乡的心跳。
六十五年了,我,从一个顽皮叛逆的十五岁少年变为了一个金戈铁马的沧桑老者,身上伤囗的疼痛早已让我麻木,六十五年的战乱早已磨灭了我的人性。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记不清了。
可惜,同时记不清的,还有眼前的物是人非。
故乡的树枝摇啊摇,讲诉着岁月的沧桑。
简单而苍老的`日头像个倦游思乡的客人,醉醺醺地从东方挨到了西方。曾经那个让我无比讨厌的夕阳,今日竟在我的故乡显得分外妖娆。
或许,“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放眼望去,却始终没有找到儿时梦中那条熟悉的小河。微风吹过,几根高于人的枯草轻轻地摇曳着,凄清的气氛顿时让我生出一种不祥之感。
在暮色里,我慢慢地走向村中央,走向老井。远远望去,老柳树还在,但树心已空,十根脑椽柳还活着。井台还在,周围已经长满了野草,看不到儿时的热闹,听不见昔日的人声。
迎面,又走来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
我欣喜地迎上去——这是我儿时的玩伴啊!我亲热地拉住他的手:“我的家里还有人吗?”来者盯了我一会儿,然后浅浅地一笑,指着那个屋顶长满了野草的破房子——“那是你的家,枯草横行,坟冢累累。”
我心一惊,快步走向那个房子——野草遍地,房顶上破了大洞,几只受了惊的野鸡攸地从屋顶洞中飞出。院内,残骸遍地,坟冢累累。
这是我的家吗?我眼前一黑,昏死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过来,肚子也饿了。我走了出去,采了些野菜,用残破的器具做了些菜羹——可惜,我再也没有家人可以分享了。
呵呵,战争,全是战争!
远处,我似乎听见了军队内的号角连营……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16
“赢了,赢了,兄弟们!咱们终于可以回家啦!”当这一消息传入我的耳朵中,我哭了,怎么也止不住如这江河般的眼泪。这一天,是这几十年来我日日夜夜祈求到来的一天,也是这几十万人祈求到来的一天。终于,它来了!
“嗯?是这条路?这条?怎么好像是这条?唉,我这脑子,是这条!”“是这条路,那一条路通往断崖。”一个声音突然出现在我的背后,本能使我转过身并向后退,仔细看,原来是个柴夫。
“老乡,你知道某某怎么走不?我忘记了。”
“知道,你是谁?听口音向咱本地的,干嘛的!”
“老乡,你误会了,我叫某某,是这某村里某某家的男孩,时隔半百,我回来了。”
“哦,你是某某家的那个参军的!我是咱们村西头某某某,老哥,几十年了没你一点音讯哦都以为你,哎,看我一高兴就不会说话了,人没事就好,老哥你可受苦了,走,我带你回村!”
“好”。
路上,同乡告诉了我不在的这几年里村里的变化,“连年征战,军队连十二岁的娃都不
放过许多人都去逃难了“。当我问起家中都有谁还在时,他不言语了。我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我不信,还是不死心的问。
突然,他停了下来,我正准被再次询问时看见草丛深处有一间塌陷了一半屋顶和四面通透的院墙,清晰地看见屋内如人高的杂草。其间飞出几只野鸡,那早已没有门板的.门中迸出几只野兔。”“这,这,这里是我家?!”我开始怀疑我的眼睛,儿时模糊的记忆却使我不得不信。我希望家人已搬到他处。眼前的“风景”,深深扎入我心。“跟我来吧。”,儿时一样高的松柏树现在就像一座高高耸立的塔,在这显得额外入眼,我没去仔细欣赏它,我注意的是它下面的两个小土堆,“想带我去哪?”,一瞬间,全懂了。事先预料,但来得太突然,“去看看吧,让他们去看看你,去告诉她们你回来了”,
我尽全力移动自己的脚,脚仿佛绑着千万半斤重的铁链,“不会的,不会的……”眼前突然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傍晚,天线起了小雨,回去路上,同乡给了我一块饼,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六十年前,有一个小男孩,在他十五岁的那一天,和往常一样与姐姐帮母亲干活,三个人笑声让人听起来是有多么的羡慕。突然,家中闯进三位军官,念完了手中拿的通告后,母亲求饶放过她的孩子,但,男孩最后还是被带走了。那一夜,是个雨夜,狂风暴雨,他想家,想母亲,想姐姐,现在,寒冷,饥饿,恐惧充沛他的身躯,不知自己将会被带去拿?汗水,鲜血将陪伴着他。他梦中的那个家或许早已不再,他不知道他能不能活着回去,家中还会有谁还会认出他吗?他只有活下去才能等到回家的那一天。
一路上,他一直再想,母亲或许不在,但还有姐姐,姐姐是否还认得出他?但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了。
回家……
冷锅冷碗早已破碎,从院中采集简简单单煮沸吃过。满天的繁星,微风吹过,月光照应在脸上,我泪水又悄悄落下,是思念曾经的战场,还是那儿时的家。
晚上,梦中梦到那一天,家中没有人来,没有那通告,一切像平常一样,三人在一块开心的劳作,那快乐的笑声回荡着梦境……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 17
他曾经是一个身强力壮、怀着满腔热血的青年。但战争改变了他的一切。
十五岁那年,他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边疆告急,官府又来征兵了。他和几个年龄差不多大的青年为了光宗耀祖,脱下了粗布衣裳,换上了沉重的铠甲。不顾亲人的反对和邻居的劝说,踏上了征途。
但军营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军官的粗暴,简陋的营地,令人反胃的伙食……他厌恶眼前的一切,但心中还有一丝仅存的希望。
军队开赴前线了,第一仗他们就败得很惨很惨。刚到前线,就遭到了敌兵的偷袭。敌军兵强马壮,是一支精锐部队;而汉军,一只毫无战斗经验的部队。力量相差太大了。果然,他们被包围了。敌人的刀枪无情地刺入了汉军的身体,看见周围的同伴一个个倒下,他害怕了,但他不能逃跑。终于,那个无能的将军下令突围了。他们虽然逃了出去,但却受到了将军严厉的惩罚。
一天又一天,他就这样提心吊胆的生活着。一次,他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哥哥!他欣喜若狂,跑过去和哥哥拥抱,兄弟俩激动不已,跑回营房聊天。在谈话中他得知,原来哥哥被硬拉来当兵了。他气愤极了,却毫无办法。一个月后,他听到了一个噩耗,哥哥在战斗时被敌人杀死了。他悲痛欲绝,心里彻底绝望了。刚来时的'远大志向荡然无存,他现在只想跑回家。但军营戒备森严,根本逃不出去,何况他也听说过逃兵的下场,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就这样活着,英俊的青年变成了成熟的中年人。终于,经过多年的战争和谈判,匈奴退兵了。他以为可以回家了,却接到了长期驻防的命令。果然,匈奴没过多长时间又来进犯了。他们一次一次地和匈奴激战,他身边的同伴一个一个地减少,而他也多处负伤。时间在刀光剑影的战争中又过去了一年又一年,他已变成了老年人,可战争还在继续。不久,一位新的大将上任了,他带领汉军长驱直入,杀的匈奴大败,收复了所有失地。正当将士们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又接到了平叛的任务。就这样,一场战争接着一场战争,这令他身心疲惫。
又过去了很长时间,他已到了古稀之年了。他望着自己苍老的面容和满头白发,发现自己憔悴了许多。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依然跟随着军队在各地辗转。转眼间,他已经服役了整整六十五年,他八十岁了。他不能再打仗了,他终于得到允许,可以回家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非常复杂,既激动又很担忧,还有一丝悔恨。怀着这种心情他跋山涉水走了几十天,终于看到了那个小村庄,他的家乡,他朝思暮想的地方!
走在村里,没有一个人认识他,他孤独极了,但想到马上就能看到自己的亲人了,心中也有了一丝安慰。突然,一个人叫住了他,他经过仔细观察,终于想起了这是他儿时的伙伴。还没等伙伴说话,他的脸上就流出了两行热泪。他丢掉了手里的那根拐杖,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向伙伴倾诉着他这些年的辛酸苦辣。而伙伴却朝他重重地叹了口气,神情严肃的说:“唉,真是个苦命的人啊,在军队受了这么多苦,还要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以后的生活。”他听到这些话,似乎明白了什么,彻底瘫倒在地上,险些晕了过去。伙伴忙把他扶起来,安慰了一阵,对他说:“你还不知道你家的情况吧,在你当兵后,又有些人来征兵,他们强拉硬拽,把村子里的大部分青壮年都拉去当兵,你的兄弟也去了,可他们都再也没有回来了。你的父母整天都以泪洗面,不久患了重病,都去世了。”伙伴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劝了他一阵,然后就回家了。
他强忍悲痛,一步一步地走回家。刚到家门口,他彻底惊呆了。这还是童年时那个温馨的家吗?门大开着,却没有一个人理会,屋子已破败不堪,有几块砖已经掉了,再看看院子里,荒草丛生,井边长满了野菜。突然,一只野鸡仿佛受到了惊吓,从他头顶飞过。“唉……”,他叹了一口气,推开了房门,屋内只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几个碗。几把椅子东倒西歪,床上连张被单也没有。由于接连的打击,老人对眼前的一切已毫无反应了。
过了一会儿,他饿了,就找堆木头生了火,采了些野菜煮着吃。饭做好后,他叫着亲人的名字,叫了半天也没有人回应,他这才想起了残酷的现实。这个家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没有了胃口,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碗,又流下了两行热泪。
他想出去散散心,到了门口向远处眺望,人们在田地里辛勤地耕作,小孩子在玩耍。还有那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一颗颗高大的树木,远处那条清澈的小溪。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啊!
他又想到了自己,十五岁就跟着军队南征北战,保家卫国,身上受了多少伤,他自己都不清楚,可以说立下了赫赫功勋。整整六十五年没有和亲人见面,甚至连一封信都没有。他没有被当做功臣一样,立了功是将军们领赏;犯了错却要他和同伴们受惩罚。回家了,也是他一个人孤独的踏上归途。“这不公平!”他大喊一声,接着,两行热泪顺着他的眼眶喷涌而下,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丢掉拐杖,嚎啕大哭。
他就这么生活了一段时间。一天,一个军官骑着马领着一队士兵耀武扬威地进了村,他们又来征兵了……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相关文章: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12-20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精选]02-27
(经典)《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02-17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01-04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优秀)04-20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8篇(经典)02-23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精选15篇)03-19
【优选】《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3篇01-29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优秀[3篇]04-09
《十五从军征》扩写作文实用(6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