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范文(通用23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1
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个历史悠久的建筑群。
它位于洛阳城南龙门石窟十三公里,当我走进去后,第一眼看到的是龙门真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第一个石窟是一个双腿盘坐的大佛,由于当时是以胖为美的审美观,所以这尊大佛面丰体肥。
走了三十多米后,我来到了“牡丹石”旁。“牡丹石”是因为石头上面是由白色水滴状的图案一个一个的组成的,那些白色的图案很像一朵朵白色牡丹,因此人们称它为“牡丹石”。
看完“牡丹石”后,我们就会看到清澈无比的伊河,伊河在阳光的照射下,由绿色的河变成了金黄色的丝带,一阵微风吹过,一圈圈的涟漪在水面上酥酥地颤着……
我们爬上了楼梯,有一座大佛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座大佛从远处看只能看到一尊高大的.佛像,墙壁上还有很多凹凹凸凸的东西,等你走近后才会发现,那些凹凹凸凸的东西,竟然是一些只有两厘米大小的小佛像。看到这些巧夺天工的佛像,我不禁古代人们高超的工艺而折服,我真的没想到这么小的石头都能雕刻的这么精致。
我们走下楼梯大约五十米后,又看到一尊大佛,这尊大佛很有意思,这尊大佛摆着人们平常拍照时所做出“耶”的动作,他的一只手正摆,一只手倒摆,我看到这尊造型奇特的大佛后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后来我听了导游的讲解后,才明白这尊大佛其实是指上帝保佑的意思。
最后我来到了最大,也是最壮观的大佛前,导游说,他叫卢舍那大佛,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看到这尊高大威武的大佛,我感到很震惊,这么高大威武的大佛,古代人没有现代化建筑机械又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在近景拍了一张照片,又走过伊河来到一座大山上,这里是最佳观景区,我环顾四周后,我心想:这里真的好美啊!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龙门石窟的大部分景色,还可以看到像一条金黄色丝带环绕的伊河,还有很多形态各异的人群。
龙门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我还没有全部介绍完,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或者有机会的话,可以亲自去游览一番。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2
中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别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今天我们要去的就是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分为西山和东山两部分。西山石窟最为密集壮观,大大小小的石窟星罗棋布布满在参差不齐的山坡上。东山石窟较为稀疏,东一个,西一个的散落在很大的一片区域。不过,东山除了石窟,还有蒋宋别墅、白居易故园和香山寺等景点。把东西石窟分隔两岸的是伊河。伊河水就像一块翡翠流淌着千年,历史和自然风景在这里碰撞,擦出了一片别致鲜亮的.火花。
我们先去了西山。进入大门后经过珍珠泉,看过几个不知名的石窟以后,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的精华,武则天时期开凿的卢舍那大佛面前。卢舍那大佛取地极佳,凿在一个巨大的自然凹陷中,此地身处山腰,地势开阔,加上大佛本身的体量很大,这样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这组佛像了。卢舍那大佛为一佛二弟子二观音二天王二尊士造像群。正中的大佛像端坐在六角形宝座上,双手平放于腿上,身披袈裟,目光慈祥,凝视远方。可惜在革命运动中大佛的双手及腿部均已遭到严重破坏,成为了碎石。大佛两侧分别立着弟子迦叶和阿难。迦叶目光沉稳,站姿端正,一看就做事老成;阿难目光活泼,双手卷为圆形,一副新弟子的摸样。左外侧的天王,双目怒瞪,威风凛凛,手持宝塔,身披铠甲,脚下踩着妖魔;右外侧天王手握夜叉,身躯更是强壮,脚下也是踩着鬼怪。二天王造像凛然之气均泛于言表,不愧是天王!
从卢舍那大佛处出来,我们来到古阳洞。龙阳石窟中有书法珍品“龙阳二十品”,其中的十九品就是在这个古阳洞里面哦。我向里面望去,这些石刻书法有的龙飞凤舞,天花乱坠,那是狂草;有的工工整整,方方正正,那是楷书;有的钢筋铁骨,入石三分,那是篆书。满洞的书法珍品,加上稀世的壁画,古阳洞确实担得起“龙门第一窟”的美名。
由于体力实在跟不上,加上中午太阳正烈,东山石窟我们只随便看了看便打道回府了。但龙门石窟,这宝贵的艺术遗产,我会永远珍藏于心,待日后长大,我还会再来的。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3
昨天,我和爸爸 、妈妈一起去游览了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十三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东(香山)、西(龙门山)对峙,伊水中流,是中国的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据指示牌上面介绍,龙门石窟南北长一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多处。它经北魏、北周、北齐,隋唐等六个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时间完成的。
奉先寺是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用自己的私房钱捐修的。当中最大的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光她的头部就有4米高。他和她周围的弟子、菩萨、天王都雕刻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让人惊叹不已!而莲花洞中上千个的小佛像最小的只有两厘米高,但个个千姿百态,更让我们对那些雕刻他们的工匠敬佩万分!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他们经过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大佛身上的颜色已经脱落了,而百分之七十的佛像遭到了破坏和盗卖,至今这里还有许多佛像还在国外的博物馆里收藏着,真让人惋惜!
我们先看了一个名叫宾阳三洞的洞窟。坚硬的石头上有三个大窟,窟上刻着一尊尊佛像,大的佛像旁边还有许多小佛像,刻工非常精细。连佛的神情、衣服、姿态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大的石窟旁边还有几个小的石窟,里面的佛跟人差不多大,虽然小一点,但还是非常精致。
我们向前走,走到了万佛洞。万佛洞是有很多佛的洞。里面最小的佛像仅仅有两厘米。我一开始以为是洞内的墙壁上那些密密麻麻的.东西是花纹,但仔细一看原来是许多尊佛像。每个只有两厘米的佛像都雕刻得非常细致。真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啊!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大的石窟——奉先寺。奉先寺里最大的佛高达17.4米。佛的一个耳朵就有1.9米。佛的穿着很朴素,面带微笑,像一位和蔼的老奶奶 。石窟内壁的花纹雕刻得非常漂亮,最大的佛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菩萨和一个徒弟,非常壮观!
这次的旅游,让我学到了不少有关历史的知识,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4
第一次听说“龙门石窟”,是我读《莫高窟》这篇课文时。老师说,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的“四大石窟”。暑假里,我来到了洛阳,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风采。
洛阳城南,伊水泱泱,龙门石窟就位于伊河两岸。一进入景区,只见两座大桥横空飞出,架在河上。参观石窟,我们需要从桥洞下穿过。在桥下,抬头便可以看到桥洞上赫然刻着“龙门”两个大字。伊河两边,山峰耸立,大大小小的石窟就分布其上。
我们顺着楼梯爬上去,看到的是“宾阳三洞”,它由“北洞”“中洞”“南洞”三个洞窟组成。“中洞”里端坐着一尊大佛,高约四五米。大佛面带微笑,耳大垂肩,右手竖起,掌心向外,左手低垂,仿佛在给身边的.八个弟子讲解经文。弟子们则身体微微前倾,仿佛正侧耳倾听,神态安详。站在佛像身边,我似乎听到隐约传来梵音僧语,虽隔千年,却近在咫尺。
继续向南走,不久便来到了著名的“万佛洞”。主佛阿弥陀佛坐在莲花台上,微闭双目。旁边的四尊佛像,恭恭敬敬地侍立两旁。最引人注目的是洞内密密麻麻的小佛像,它们大小不过几厘米,却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一行行、一列列,排列得紧凑而整齐。据说,这些小佛多达一万五千多个!这也是人们称它“万佛洞”的原因。
龙门石窟里最著名的佛像是卢舍那大佛。我们爬了近百级台阶,才到达最顶端的广场。卢舍那大佛盘腿坐在宝台上,双手平放,双目平视,是整个景区规模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头像就有4米高,一只耳朵也有1.9米长。我站在佛像前,还没有大佛的双脚高。大佛旁有八尊佛像,分别是弟子迦叶、阿傩,以及文殊、普贤,还有四大天王。
如果站在河东岸的礼佛台上,正好与卢舍那大佛相对而望。左右环顾,西岸大大小小的洞窟尽收眼底,十分壮观。
我问爸爸为什么很多佛像都残缺不全,有些缺了胳膊,有些少了腿脚。爸爸遗憾地告诉我,这些佛像历经千年,自然会有所损坏,而在动乱的年代,又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真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啊!现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应该代代传下去。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5
暑假中有无数件事,有辛苦的,有开心的,也有愤怒的。但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个让人惊讶的龙门石窟。
七月里,我们按着早制订好的旅行计划来到河南洛阳。上午游玩过少林寺后,就匆匆赶到龙门石窟了。
说实话,我心里可不想去龙门门石窟,听了名字便知道肯定是古人在山上刻了一座又一座的佛像。我上午去少林寺已经看了不知几百座佛像了,现在还要我来看佛像,我又不是和尚!
于是,我很不情愿地来到了龙门门石窟。看着路边一个又一个洞窟里的佛像,心想,就只有这几个佛像,还和莫高窟齐名呢,真是名不副实。
随着越往里走,佛像也开始多了起来,我却依然漫不经心跟在爸妈的后面。
不一会儿,也走了不少路了,一个平台出现在了眼前,我抬起头来看了一看,随即,我惊呆了,这里的山明显地凹了进去,眼前的一个巨窟立刻映入眼帘,那尊佛像前所未有的巨大,抬头遥望,那佛像刻得惟妙惟肖,背后和身上的彩绘也依稀可见。由于这在唐代雕刻的,人物较胖,因此也更显慈祥。他站立着,两旁稍小的佛像护着他,他的`眼睛看着每一个人,让人感到莫名的威严。佛像手势仍是一个指天,一个指地,退后一步看,如一顶天巨人,向前一步看,又如一天界智者。整个佛像看上去浑然天成,完全不像是人工雕琢而成。旁边的佛像则肯定是他的徒弟了,一老一少,一高一矮,古人用这两人的对比将中间的佛像显得更加高大。
旁边千万遵佛像重重叠叠,各不相同,让人惊叹不已。看着这么多惟妙惟肖的佛像,我的烦躁之心早已烟消云散,心想:啊!这龙门门石窟真不愧为中国的四大名窟之一。它让人家宁心静气,让人感受到唐朝曾经的辉煌。这一尊又一尊的佛像素凝聚着古人一点一滴的智慧,它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啊!
这次的龙门门石窟之行让我深深感受到文化的美丽是无限的,它耐人寻味,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每一种文化都给以心灵的享受。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6
龙门石窟是在我国知名的三大石雕造型艺术宝藏之一,坐落于河南许昌市南郊12千米处的伊河海峡两岸。这暑期,我们一家人赶到这一名胜古迹去玩。
在售票厅外,我和哥哥见到满山遍野,密如蜂房的石窟时,不由自主异口同声的赞美道:“好壮阔啊!”
踏遍龙们立交桥,大家赶到石窟的通道,许许多多的石窟尽收眼底。这时候,我发现了在每一个石窟里都是有一个精致的'小佛像,可是,有的头没有了,有的手没有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听母亲说佛像有些是在悠长的时光里风用掉了,有些是在战事中被别人敲掉了。
接下去,大家赶到了万佛洞,一到洞里大家全家人被震住了,洞的顶部左右两壁,一颗颗的统统是小佛,十分壮阔,听导游员阿姨说,这儿现有15000尊小佛,最少的仅有两厘米,因此 叫万佛洞。
最终大家参观考察的是大气磅礴的卢舍那雕塑作品,从这组塑像中最能体现大唐帝国强劲的物质力量和精神财富,显示信息了唐朝艺术雕刻的最大造就。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就连底座都比人高很多头,这肯定是唐朝艺术雕刻的精粹。
落日早已接吻着西山了,我依依不舍得与龙门石窟道别。我觉得,这石窟是先祖们聪慧和汗液的结晶体,大家一定要好好地维护它!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7
天一直下着小雨,但丝毫未影响我们旅游的兴致。我们趁着阴凉天,来到了河南洛阳。河南洛阳有一个神秘的奇景,那便是名闻天下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这也是我们今天的游览景点。
龙门石窟建于伊河两岸,分东西石窟,我们只参观了东山石窟。沿着伊河岸旁的小路,我们在雨中漫步,边走边看这绿意盎然的一番景象。一路经过一些大小不一的石穴,里边摆放的菩萨(或佛祖)被古代人民雕刻地十分传神,那头上的发丝都好像真的一样。有些雕像因为大水冲洗或多年风华失修,都已经逐渐褪去了色彩,而有些还保留1000多年前的.色彩。这一幅幅打动人心的佛教画,就是我们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继续往前走,我又一次被震撼了!眼前这个洞穴中共有大小仅4厘米高的小佛一万五千多件,个个都雕工细腻,形象逼真、生动,最奇特的是所有的雕像形象各异。在洞内还有两头看门的狮子。正中央有一尊佛像,盘腿坐在一朵莲花上,和尚口中好像在念“阿弥托福”。他身后有一片红光,寓意佛光普照大地。
最后,我们来到景区中规模最大的奉先寺。这个奉先寺始建于元代,历经沧桑,历时25年才建好。据说,这是为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建的。最中间的那尊佛叫卢舍那佛,它身高17.14米,头部4米,最称奇的是光耳朵就有1.9米,比我爸还高。旁边是唐高宗的“奸臣”,与其相邻的是头戴皇冠的文书菩萨。从整体来看,整个洞穴十分雄伟壮观。
上午的旅程,我们是在雨中渡过的,不过也值了,我们欣赏了世界三大石窟之一。
这次旅游让我认识到,我们中国人民古时候也是十分勤劳,十分聪明啊!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8
在回到洛阳奶奶家的第五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来到闻名遐迩的龙门石窟。
据说来到不得不观赏的是万佛洞和奉先寺。来到万佛洞前,环顾四周,用一个字即可形容这里的佛像,那便是“小”。在一个并不大的洞内竟有上万尊佛像,单单两壁就有佛像15000尊,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神态各异。
离开万佛洞后,大约走二百米的路就来到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中间的.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此佛像高17.14米,头高4米,丰颐目秀,仪表堂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大佛的,双臂被人砸去,难以见其整体造型,不禁令人感到有些惋惜,但在惋惜的同时我也痛恨那些破坏佛像的人。
出得龙门来,只见那青山秀水的自然景色与鬼斧神工的人文雕刻更显得相映成辉。仅此龙门石窟一游,便是不虚洛阳此行了,我在心底对自己说,同时依依挥手,不舍地作别这座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自然宝库。
冰果熊的爱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9
河南洛阳,一座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称的美丽城市,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许多的名胜古迹,像白马寺、龙潭大峡谷……然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龙门石窟。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两旁一棵棵高大的松树,就好像是一位位勇士守护着这里,这就是松涛阵阵。脚下是一块块石头砌成的路,由于龙门石窟名扬四海,年代久远,无数游人前来参观,现在已经磨的很光滑了。它的左侧是伊河,放眼望去就像是一块碧玉,水是那么的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游动。水是那么的清,清的能看见河底的沙石。伊河上横跨着一座龙门桥,十分的雄伟、壮观。
往前就忘见了一团马蜂窝似的小洞,他们有的深,有的浅,大小不一,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个个佛像,他们脸上的表情,身上的衣服……都被雕刻的惟妙惟肖,一点细节也不放过。
往前走,那些黑洞逐渐变大,就来到了万佛洞,这里的洞可真多,里面还密密麻麻的刻着许多小佛,别看他们小,可是神态表情都是那么的精致,真让人叹为观止,其中,观音手拿柳条和净瓶,脸上还挂着淡淡的微笑,好像在用净瓶扫除人间罪恶。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奉贤寺,奉先寺里有一尊巨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据说,当初武则天为了建造他,把自己的粉脂钱都捐出来了,所以卢舍那大佛就是根据武则天的外貌雕刻的',耳朵有2米,比一个普通人都要高出一截,一直垂到脖子跟,卢舍那大佛坐在莲花宝座上,全身就长20多米有余了,那要是站着,就长50米了!真不知道古代劳动人民是怎么把它建好的,嘴上露着淡淡的微笑,眼角微微往上翘,用她那和爱的眼神,注视着神州大地,就好像在关注着人类的和平,不过现在的龙门石窟已经不完整了,有的没有了脸、手……有的被当初的外国侵略者给偷走了或者销毁了,还有的在革命期间被破坏了,唉!真的好可惜!
古代劳动人民可真厉害,用他们的聪明才智,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人间奇迹,我为中华民族而感到骄傲!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10
从语文书上了解到,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十分向往。寒假里,我终于有机会去游览龙门石窟。
站在山上远眺,看见全是洞窟,真是星罗棋布,密如蜂房。到了石窟边,才知道里面全是大小不一的佛,让我眼花缭乱。
顺着人流,走上台阶,来到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立刻映入我的眼帘。大佛两旁伫立着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及二力士。他们有的看上去比较文静;有的饱经沧桑;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则显得十分威武。奉先寺的另外八尊大佛也是形态各不相同,错落有致!
我靠近卢舍那大佛,仔仔细细地看,他好高啊!果然有十七米高,光是头部就长达四米,耳朵也很大,将近两米,比普通人大出一截。只见大佛随衣挂线,仅用没几笔,就显得朴素无华而又冼练流畅;面颊丰满又圆润;头发像波浪一样盘在头顶;双眉弯弯,犹如新月;小小的嘴角,略向上翘,带着一丝笑意,仿佛在说:“欢迎你,小游客!”宛如一弘秋水的双目流露出安详与和谐。
顺着人流往下走,我回过头来,继续凝视了一会儿,心中顿时升起一股宗教的神秘莫测之感。
望着十几万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佛,我想起了古代劳动人民来。那时候,没有现代技术,硬是靠着无数的'双手和简单的劳动工具,才完成了这佛像之国——龙门石窟,这全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11
7月8日,我和姥爷。妈妈去了洛阳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我去洛阳玩的主要目标。
龙门石窟的大门前是一大片青青的草地,游人很多,由于刚下过雨,地面还有些泥巴。走到售票处,买了票才可以进去,我不要票,姥爷半票,妈妈全票,有了票就进入了龙门景区。一进门,就见到一个小池子,池子上还有一个人造瀑布,水里还有许多鱼儿和水草,水草长得很茂盛,看起来有一米长呢!我用手摸了摸水,好凉好舒服,我把水往身上泼,更舒服了。妈妈说前面的路还长着呢,催我快走。我就小跑着追上了妈妈,蹦蹦跳跳地和妈妈一起往前走。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了一些佛像,可是佛像不完整了,甚至有一些佛像都不见了,被偷到了别的国家。我看到一个雕刻精美的菩萨的'手臂不见了,旁边的小牌子上说手臂被美国一个纪念馆所收藏。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了一个雕刻着好多好多小佛像的地方,一边的小牌子上写着万佛洞三个字。我还看到了莲花洞。火焰洞……最后我看到了大卢舍那大佛,我想到在路上见到的小卢舍那佛,感觉真的很像,他们是怎么被雕刻出来的,技艺这么高超,不会是看着图片比着刻的吧!这些大大小小的佛像和神兽面对着平静的伊河,好像是有什么事情让他们搞不明白,想了几千年也没想通。
游完整个西山石窟,我觉得最好玩的地方是珍珠泉,珍珠泉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形成的,泉水清澈极了,那时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用水洗洗脸。冲冲脚。泡泡手,玩得好开心呀!我想珍珠泉可能会给我带来幸运吧,但接下来我觉得我想错了,珍珠泉给我带来了麻烦,因为我洗完就开始难受了,回到宾馆后就发烧了,还做噩梦。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12
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暑假,我们一家人来到这一名胜游玩。
在售票厅外,我和哥哥看到漫山遍野,密如蜂房的石窟时,不由得异口同声的赞叹道:“好壮观啊!”
踏过龙门大桥,我们来到石窟的入口,大大小小的'石窟映入眼帘。这时,我发现在每个石窟里都有一个精美的小佛像,但是,有的头没了,有的手没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妈妈说佛像有的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风花掉了,有的是在战争中被人砸掉了。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万佛洞,一到洞里我们全家被震住了,洞的顶端左右两壁,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小佛,非常壮观,听导游阿姨说,这里共有15000尊小佛,最小的只有两厘米,所以叫万佛洞。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气势磅礴的卢舍那群雕,从这组雕像中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就连基座都比人高好几头,这绝对是唐代雕刻艺术的精华。
夕阳已经亲吻着西山了,我恋恋不舍得与龙门石窟告别。我想,这石窟是祖先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13
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分别是龙门石窟、元岗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这四个石窟都是中国闻名的旅游景点,而我去过了其中的龙门石窟,现在我要讲一讲游玩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郊区,我走到山脚下,发现这里的山非常高,崖壁和地面几乎垂直,龙门石窟分为东山石窟和西山石窟两处,东西石窟的中间相隔了一条很宽的河。我们先来到西山石窟,看到河对岸的东山石窟那边树木覆盖面积很广,青翠欲滴。右手边的石窟岩石坚硬无比,十分巨大,很难想象古人再没有先进的机器和工具的情况下,是怎样在这一块块崖壁上,用手和普通的锤子雕出一尊尊惟妙惟肖的佛像石窟的。我们继续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山岩上密密麻麻的各式各样的佛像、佛塔等,往洞窟里面仔细看去,在佛像上,可以看见许多精美之处,有的你可以看见菩萨那浅浅的笑容,有的可以看见头发上的一根根发丝,有的甚至可以看见衣服上的褶皱,还有的可以看见精美的彩色图案。但是由于气候温度和地壳的变化,经过长年的风化,石窟中有的没有头,有的.没有手臂,还有的甚至已经风化严重,整个石窟只剩下几块凸起的石块。经过专家的统计,龙门石窟中的佛像大大小小共有9万7千多座,并且每个佛像面容,表情各不相同。其中龙门石窟的精华之处就是——卢舍那大佛,这座大佛高约17米,宽和深度约40米,十分壮观。建造这座大佛在当时用了上万两的白银,历时整整25年才建好。传说,这座大佛就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建造的。这座大佛神态安然,嘴角微笑,慈眉善目,那挂在脖子上的佛珠清晰可辨,眼睛微闭,神态安然。这样看去,会让人心里变的宁静。
这些就是我游玩的洛阳龙门石窟,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老祖先的智慧与精妙,也让我非常的佩服,也感谢老祖先留给我们伟大的视觉财富。洛阳石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的文化宝库。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14
洛阳,十多个王朝的都城,龙门石窟就坐落在此。它开凿于北魏,历经唐宋等数朝达400余年,南北长一公里,造像十余万尊。
走进石窟内,顿时有一种穿越感。我好似看到了工匠和民夫正在开山凿窟,隐隐看到他们挥洒汗水辛勤工作。
这些佛像或面容端庄,或微笑淡淡,那微笑很是微妙,或善意,或内涵款款,似在人群中曾见过的某个人,又或是佛的本来面目即是如此。我好像不经意间来到了佛国,亲眼看见了佛的真容。身边的不是一群群的游客,而是佛门信徒,正在给师傅打杂清理,正在听佛祖讲经布道。他们有的抄经,有的临摹佛像。身边的大铜墨盒历经风霜,一支抄经毛笔蘸好了墨汁,接着在麻纸上行楷而就“般若经”。
抬头望见窟顶,未退色的彩绘画,迷迷糊糊的文字,仿佛最初的石窟是五彩斑斓,光艳鲜活的佛像是彩色的,栩栩如生的,朝拜的人们看到的都是立体的,美丽的,赏心悦目的佛家世界,艺术就像生活的世界一样灵动而熟悉。
17.14米高的卢舍那大佛像如高山仰止,据说是武则天凿的,佛像通肩式袈裟,面部丰润饱满,是龙门石窟的杰出代表,也是横跨洛水两岸的诺大石窟唯一可供游人拜的佛,我燃了两根香,许了个愿,希望佛能听见。
2厘米高的'小千佛,在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小巧玲珑,竟然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走过经风霜洗礼的蓬松干涸的石窟群,来到了洛水旁,整个龙门石窟群就像跃然洛水之上的静态山水画,底下是绿色的洛水,中间是泥土裸露的石窟群,石窟之上那满山绿绿葱葱的树木就像戴了绿色的帽子与蓝天融为一体。洛水涛声不大,似是梵音袅袅,禅乐安宁,让人短暂的脱离尘世间的喧嚣,一片祥和。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宝库,是一个陶冶文化情操,精心的好去处。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15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洛阳的龙门石窟。洛阳曾经是九朝古都,这里至今保存了很多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最有名的是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十三公里处的伊河两岸。龙门石窟南北长一公里,存在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碑刻题记2800余品,佛塔40余座,以数量之多位列我国四大石窟之首,让人惊叹不已。
伊河边的两岸上有许许多多的石窟。走近一看,石窟里有好多佛像,大窟中的佛像规模宏大。小窟中的佛像小巧玲珑,做工精巧,它们千姿百态、造型各异,有的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面容安详,仿佛与世无争,有的笔直地站立着,右手拇指与中指相捻,眼睛半睁半闭。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卢舍那大佛了。她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部圆润,双眉弯如新月,眼眉秀丽,神情安详自在,栩栩如生,听说建这座佛像的时候,是照着女皇武则天的样子做的,雕刻这座佛像用了25年才建成的',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呀!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两厘米,称为微雕。
你喜欢这个地方吗?如果你喜欢的话,就和爸爸妈妈赶快来细细观赏吧!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16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玩。爸爸告诉我,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时候,分布在伊河两岸峭壁上,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经过北魏、隋唐至宋朝,连续大规模营造了400多年。
还没有走到石窟门口,我就看到了一座很漂亮的'大桥。爸爸说这是龙门桥,连接东山和西山两处石窟。走进西山石窟景区,我首先看见了宾阳三洞,导游介绍说这个洞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里有11尊大佛像,窟顶上雕有飞天,我觉得很漂亮!
然后,我们到了万佛洞。洞中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只有几厘米高,导游说这里共有1500多尊。我听了以后,感觉真多呀!古代的人能雕刻出这么多精美的小佛像,太不容易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奉先寺,它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石窟正中的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特别雄伟壮观!
看了这么多佛像,我十分佩服古代人的雕刻水平,真是太棒了!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17
今年春节,我和以前一样回到了西安,因为雾霾的原因,我们不能放炮,在家也不好玩,爸爸妈妈就带我去了洛阳龙门石窟游玩,那里可漂亮、可壮观了!
从西安到洛阳的高铁需要1个小时50分钟的时间,爸爸就在高铁上开始给我介绍龙门石窟。爸爸说龙门石窟可以说是中国的石刻艺术宝库之一,2000年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华遗产呢。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伊水两岸的龙山和香山崖壁上,开凿于北魏中期到北宋的四百余年间,里面还有2100多个窟龛,10万余尊佛像,3600余品碑刻。听着爸爸的介绍,我顿时觉得好神奇,就特别期待着能快点到龙门石窟,亲眼去看看这盛景。
列车准时到达了洛阳。一出高铁站,我们等了半个小时左右,坐上了开往龙门石窟的旅游观光巴士。大概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的景点分为三个部分:西山石窟、东山石窟和香山寺,分别在伊水河的两边,其中西山石窟在伊水的左边,东山石窟和香山寺在伊水的右边。
我们先去了西山石窟,远处看,西山整面都是一个一个的窟龛,嵌在山里面,特别壮观。经过大石门和石窟北大门,我们来到了禹王池,禹王池的水可都是热的哦,冬天感觉特别舒服,我一下就喜欢上了。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我才不得不继续向前走。我们看到了一座很大的山,上面有很多的窟龛,我们沿着楼梯走上去,很快走到了一个很大的石窟前,原来这是万佛洞,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佛像,我一下子就被惊呆了。爸爸说:“万佛洞里的佛像都是唐代时候匠人雕刻的,还有只有两厘米左右的.小佛像,总共有约一万五千尊的佛像。”我仔细一看,还真是有很多很小很小的佛像,数都数不过来。这些佛像雕刻得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真是神奇之极!
在万佛洞之后我们还经过了潜溪寺,浏览了宾阳洞,参观了摩崖三佛龛,看了各种各样的碑刻,每个景点的佛像都雕刻得如同真人一般,特别逼真。遗憾的是:很多佛像都是不完整的,听解说:国难的时候很多佛像被盗,现在都陈列在了美国或者日本的博物馆内,让人听了真是很气愤!
游玩了西山石窟,我们又去了东山石窟和香山寺,所有的景点都很漂亮,让人流连忘返。
下山的时候,我想好多的佛像,好多的石窟,当时的人们是怎么做到的啊?我带着这个疑惑问爸爸。爸爸说:“就是当时的工匠用心雕刻的,他们认认真真在干着这些活,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珍贵的这些石刻!”
龙门石窟我玩得很开心,听过了我的解说,你是不是也想去玩呢?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18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的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阀,所以古称“伊”。龙门石窟里有成千上万尊佛像,它们各个姿态不一,精美别致。
关于龙门石窟,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在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了洛阳北面得邙山。向远眺望,看见了伊,就高兴地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不久,隋炀帝就砸洛阳建起了东都城。因为皇宫的正门正对伊,所以人们称伊为龙门。
雕琢龙门石窟,断断续续搭4之久。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又称古碑林,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龙门石窟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是卢舍那大佛,通高17.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高,被人们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奇特的地方数也数不清,下面就开始游览。
在游览龙门石窟时要注意:
1。不能用手去触碰雕像。
2。要讲文明,不说脏话。
3。轻声说话不打扰他人。要在外国人面前展示中国人的文明风采。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19
龙门石窟坐落于洛阳南郊的伊河两岸,这里香山,龙门山两山相对,伊水中流。形似天然门阙,故,又称“伊阙”。1961年空门石窟就成了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可了不得!
石窟密布于两岸的岩壁上,非常壮观,可是象我这样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望去,密密麻麻的佛像看得我直起鸡皮疙瘩。它开凿去孝文帝到明,达500余年,现存河两岸山崖峭壁间的2000余座窟龛和10万余尊佛像多数于北魏和盛唐两个时期雕塑而成。东西两山现存2100多个佛龛,可是这些佛龛里的`大多被砸断了头或者被抢走了。我们中国这么珍贵的文物居然被抢走这么多,我们国家那时候就不应该反抗吗?这些国外来的强盗,中国的文物就是中国的,你把它抢走冒充你们自己国家的文物,难道不可笑吗?不劳而获,抢劫别人,可耻!
这次观赏对我启发很大,我想,那些坏人,不仅会遭到世人的嘲笑,而且早晚也会得到他们应得的报应的!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20
龙门石窟位于我国河南省洛阳市,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开凿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龙门石窟不愧是龙门石窟,光数量就有十万个。石窟里住着的是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佛像。瞧瞧他们的姿势:有的笔直地站在那里;有的手握宝剑,一副随时作战的'样子;还有的舞动长袖翩翩起舞。如果走得近一些,甚至可以看到他们的神情。一千多年以前,根本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科技手段,而那些能工巧匠们却能雕刻出这么精美的艺术品,我想龙门石窟的有名之处也许就在于此吧。
我最喜欢的一尊佛像就是阿舍那大佛。仅它的头像就有四米高,可以想像整个佛像有多大了。站在阿舍那大佛的脚下,我感到自己的渺小。
爸爸妈妈告诉我,龙门石窟历经千年沧桑,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是值得一看文化遗产,我被这里深深地吸引了。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21
大自然崇高卓越又美丽,它煞费心机,创造了世界,还安排了一处处胜境,它把目光停留在洛阳,轻描淡写留下了一处秀美的龙门石窟。
买过票踏上了通往西山石窟的征程,走过一段路,从石窟下看见一座高桥。这条桥的长度大致有六里多路。在桥上,遥望伊河岸大大小小的石窟,密密麻麻。走过桥,再往下走到了检票口。高耸的城门,连检票口都这么壮观,里面的景色到底有多么壮观呢?
到了西山石窟,走上楼梯,人群拥挤的喘不过气。这时就很容易和家人走散。爸爸紧紧的拉着我和妹妹的手走到了主佛洞。
从岸上看伊河上“飘”过几只观光船,它们把湖水“一切两半”。紧接着是引人注目的小佛像,有的小如指甲盖儿,有的小如木偶,有的小如铅笔长。如果仔细看,你就会注意到这些佛像头都没有了。
再走近,主佛便映入眼帘,这几尊佛是因为开元贞观盛世所立功而修建的'。看!佛像高达几十米,真是威武、壮观!
洛阳之美,全在龙门石窟。它以特有的魅力名扬四海,每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为之流连忘返。这次龙门石窟之旅,真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22
考完试,我和爸爸妈妈就开始计划这个暑假到哪去玩,在电脑上,查到了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还是国家5A景区呢!它经历了北魏等等的朝代,用了100多年的历史才建造成功。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有10万多尊造像,碑刻题记2800余品……看了这么多,我好想去那里看看,所以我们一家就决定去龙门石窟游玩。
坐了3个小时的车,终于到达了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我一下车就像出了笼的小鸟一样跑(飞)出去,催爸爸快点买票。进去后看到一座大山正面光秃秃的只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窟窿,里面都是佛像,真如电脑上说的有10万多尊。我走上楼梯飞快跑到这些窟窿前面,仔细一看,这些佛像刻的好精致呀!每个佛像手竖着放在胸前,两边还有一些小将在那站着,可能是在保护大佛吧。
我们走到中间时,看到了震憾的卢舍那佛。它高17.4米,头高4米。它的眼睛目视前方,脸上有微微的笑容。它双腿盘起来坐在那,我想:它坐着是的7.14米,那站起来要多么高呀!这尊佛像高大,表现了佛国的祥和、雍容大度,这个最大的佛像太震憾,让我都用词语无法形容。
龙门石窟的景色让人震憾!也不知道很久以前的人是怎么把它们刻的栩栩如生。我要谢谢(他)它们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如此壮观的景象!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 23
今年大年初十,我们一家人开车到龙门石窟游览。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对龙门石窟并不陌生。但之前年龄小,每次去都流于走马观花,这次我刚好读了图书《河南寻宝记》中的《决战龙门石窟》一章,急切地想细窥石窟中蕴藏的奥秘。我们把车停到服务区,再坐电瓶车通往景区。啊!一路上景色真美呀!青山对峙伊水中流,水光潋滟山色俊朗!虽然置身户外还有一丝料峭春寒,我的心却热切地飞了起来。龙门石窟,我来了!
进了景区我们兵分两路,爸爸抱着弟弟一路悠悠晃晃地游玩,我和妈妈一路从入门处的禹王池开始,看简介读碑刻赏窟龛一个细节都不舍错过。由于外地游客众多,一拨一拨的导游在我身旁声情并茂地演讲。呵呵,我可蹭了不少历史文化知识。
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伊水两岸的西山和香山上凿窑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身临其境,我被大大小小的窟龛震撼了。
我们又经过敬善寺摩崖三佛到了万佛洞。看到万佛洞真是吓了我一跳,墙上密密麻麻的小佛直觉得难以计数,实计一万五千尊,整个洞窟金碧辉煌,洞外南壁雕有观世音菩萨像,身体成S形曲线,匀称适度,优美端庄。导游说,这尊精雕细刻的观音身上展示的.艺术风尚我们要差不多1000年后才能在西方艺术家拉菲尔的《西斯延圣母》中看到。
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器宇轩昂,博大壮美,凝望大佛会使人惊叹不已,你会感觉到它那永恒恬淡智慧的目光里饱含了慈祥。导游说,这里的一切表现的是大唐盛世的伟大和繁荣。
大半天游学下来,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让我惊叹折服自豪并满怀激动,我心里萌生出一股力量,要好好用功,学有所精,成为创造祖国未来更璀璨文明的生力军。
【游览龙门石窟观后感】相关文章:
洛阳龙门石窟随笔03-23
游龙门石窟作文05-26
洛阳龙门石窟作文04-18
游览的作文09-12
游览长城观后感03-21
游览公园作文02-02
游览风景的作文07-18
游览长城作文09-27
游览长城的作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