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写作指导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作文写作指导,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生作文写作指导1
一、以尊重为基础,带动学生情绪
1.和谐是前提
“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的存在的最佳变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那么在学校中,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互关系,良好的、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并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现实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令人担忧。当前师生关系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理为中心的倾向,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师生关系不和谐,使学生对于学习和写作不感兴趣,教师则对上课失去积极性,甚至对学生失去信心。由此双方产生情感抵触。因此,老师体罚学生,学生冲撞老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使写作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学生对于写作没有兴趣,甚至失去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写作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2.沟通是关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就必须在语文课堂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使语文课堂教学产生更大效能。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是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有效沟通,指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努力达成的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的思想、行为表现。
3.理解是重点
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只是要有课堂教学的互动,更要有心灵的沟通。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授课,加深学生对写作的理解,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学生要体谅教师的良苦用心,认真对待写作,我手写我心,将自己的情感与成长通过写作记录下来,不只是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更是一种学习乐趣。同时,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学艺术水平。一言以蔽之,教师要用人格魅力来“征服”学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课堂就会成为师生共同演绎、充满乐趣与收获的全新的天地。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学生观,要注意把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爱和宽容始终灌输到课堂教学中,注意与之平等交流,灵活调整教学设计。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理解促成关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以兴趣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对于写作,同样如此。写作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写作发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去主动探求,积极进取,摆脱奉命写作的被动地位,也可以有效提高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至关重要。而激发学生写作热情,首先要使写作话题切合实际,让学生有切身体验,有话可说。其次,写作话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愿意深入思考,吐露自己的心声,这样的作品才更富有真情实感。比如笔者所在班级的一次话题作文“我长大了”。写作之前,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成长的话题,大家都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同学们畅所欲言: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的困扰、成长的喜悦以及幸福的体验……讨论结束后,大家很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及生活感悟写下来,写作也就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情。
另外,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的批改情况也会影响学生的写作热情,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需要时时刻刻注意肯定学生的作文,给他们自信心,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带着兴趣去写作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每次作文评改时,都会和指导教师挑选出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张贴到班里的“师生作品”园地里供其他同学学习,欣赏。哪怕学生写得不出色,也要给予肯定性、鼓励性的评语,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同时,在作文评语里采用形象、直观的语言给予鼓励。让学生多读,多写,善思,才能逐渐领悟到写作规律,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化为己有,作文能力才能达到质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样学生会把平时的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积累素材、认真作文变成一种兴趣盎然的自觉行动,明显地表现出作文兴趣的定向作用。作文教学是一件长期、细致,甚至艰苦的工作,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更需要教师付出努力。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摸索激发学生写作激情的科学方法。
三、以生活为导向,点燃学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生活对于习作的重要性。学生不会,关键是“无话可说”。“无话可说”源于对世界缺少观察,对生活缺乏感受。不能观察世界感受生活,不是没有世界和生活,而是缺少“爱心”和“热情”,只有“冷漠”和“麻木”,视世界变化而不见、感生活起伏而不动。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以生活化为导向,帮助他们建造起“爱心”,培养出“热情”,点燃学生情感。
以生活化为导向,要求学生的写作素材及体验都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那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来练习写作,如可以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抓住生活当中的点滴感动,为今后的创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写作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另外,随堂练笔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录生活点滴。比如,有一次上语文阅读课,刚好当天天气不好,狂风大作,声势浩大。学生们东张西望无心听课,既然大家都已经将注意力放在外面的狂风上,何不让他们放松心情去感受此时此景。我随即让学生以“起风了.”为开头写一段话,同时指导学生倾听风的声音,同时观察事物在风中的状态。学生身临其境,描写非常生动传神,这次写作也非常成功。
生活中的真情事理无处不在,点点滴滴汇聚成溪,若不注意及时捕捉往往会稍纵即逝。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有意培养学生认知的习惯,让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写下来。印象深刻,就会在写作中不自觉地做到情感融入。在写作指导中要引导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相联系,抒感要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叶老曾说:“唯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告诉我们写作生活化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富有灵性,才会在写作中做到有感而发,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具有情感色彩。
学生作文写作指导2
在“状物情趣”这一组作文中,它们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事物进行描绘、说明,给人以鲜明的印象。那么,如何写这类文章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要注意观察和积累。古往今来。许多成功作家的经历都说明这一点。作常重耍,我们从事写作必须有丰富的材料。只有储备了丰富的材料,写作时才能挥洒自如。不至于捉襟见肘。观察叮以直接获取材料。对写作特别重要。作好观察可以依照以下儿点要求:一是随时随地细致观察。广泛认识社会生活。养成观察的习惯。对人、事、景进行周密、细致的观察,这样才舱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内容充实。二是全而观察,突出乖点,探人认识社会生活。我们观察事物既要通过全貌,又要突出爪点。三是观察事物要有序,要注意立足点。观察事物耍合乎其本身的顺序。或从外到里。或从远到近。或从一般到特殊,或从主到次。立足点可以采取定点观察、动点观察、散点观察的方法。四是观察事物需要想像、联想。经常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在观察中,把想像、联想等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可以吏好地认识和反映生活。积累的好方法就是把观察和读书所得的材料随时随地记录下来,经常写观察笔记、读书笔记、日记。养成勤动笔虽多读书的习愤。
其次,要掌握写景状物或说明事物的方法。写景类文章,一是要有明确的立意。“意在文先”。只有根据文章的主题—立意的需要写景状物,才能斌一景物灵魂。例如所选文衍晴空下的长江。作者的立意是描写晴空下的长江及两岸瑰丽雄奇的景象。抒发热爱祖国山河的真挚感情,于是全文紧紧扣住“晴空下“描绘了天空、白云、阳光、江水、航标灯、轮船、江面等美丽景象。一幅奇美壮观的图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正是作者立意所在。二是写景状物必须抓住特征。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颐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的特有变化,善于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察,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为此,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特征;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同一季节的同一天,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也往往各有特征。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风中、雨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所选范文中,此类作文居多。望多加体会。三是要选好观察的角度,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选好观察角度,先要确立好观察点,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观察的方法,或仰视,或俯视,或环视,或远眺,或近视,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或由近及远,或由上到下,或以时间变化或以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才能层次分明,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例如《千山的颜色》。作者以游踪的先后为顺序采取了“移步换景”的写法,依次描写了可怜松、木鱼石、夹扁石、天上天等景物。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要根据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四是要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离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写景贵有悄。要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把自己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将读者人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还要善于采用联想这一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吸引读者去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祖国山水的秀美可爱。例如(啊,家乡雨)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家乡的自然景物“雨”,作者饱含感情,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抒发了对家乡雨的喜爱之情。
作者还运用联想,文中的春雨“轻得像小女孩摄手扭脚地走路,像绿叶飘落湖而,像微风拂过琴弦”……全文就是这样使用情景交融。展开联想的方法,描写了家乡雨在不同时节所具有的特色。抒发了自己喜爱家乡雨,热爱家乡的感情。五是要动静结合,语言生动形象。耍兽于选准动词和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不要堆砌辞藻。状物类文章有与写景文章相同的要求,这里就简略概括了。一是要通真地写出物的形态。不管写花草树木,一飞禽走兽,还是无生命的静物都耍写出它们的形态,要通过描摹把物体的本相再现出来。要从物的形状、颜色、构造、特点、用途、来历等方面人手,对物进行细致、其体、形象地描摹。把它生动、通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脑海中浮现出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要想状物通真传神就要认真仔细地观察物休。
二是准确写出特征。写出物体的特点,显示出其个性特征。三要依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写作时叮以从整体到局部,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外到内,要根据所描攀对象的特点而定。四要在描攀中融人自己的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状物文章也不例外。五要善于选“物”。大千世界里,山水村舍、花草负虫。纵然可以尽收眼底,但写作时要选择自己熟悉喜爱的物体,这样写起来才会兴趣横生,有物有情。说明类的文章主要是实物说明和事理说明,我们这里说的是实物说明文。一定要抓住抓住实物的特点进行说明。实物都有形状、结构、重量、颜色、_气味等,对此加以互相比较、鉴别,就叮以从中找出区别于其他事物,而又常常被人所忽视的某些特征。
抓住这些特征,文章就有了活力。就能说得准确、探刻、清楚,给人以正确的知识和确凿可靠的信息。事物的特征有的是非本质的,如形态、色泽、构造、功用等;有的则是本质的。如事物现象产生的原因、原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事物内在的实质联系等。
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就会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获得全面深刻的认识。二是根据需要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成因。介绍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等可采取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的文章,通常采用空间顺序。也可以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安排说明的顺序。三是恰当运用说明方法。写说明文。不仅要抓住特征,注惫条理,而且要巧妙运用说明方法。说明复杂的事物,可以采取分类说明的方法;要姗强说明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变得鲜明突出,可以采用比喻说明的方法;要使读者准确地区别水物,认识半理,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使用比较说明的方法;运用数宇说明的方法。可以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其体;运用图表说明事物,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直观。例如,《找喜爱的一种花—牵牛花》中,文章抓住牵牛花的本质特征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宇等说明方法,使文章清楚、易撇,恰当的描写透礴出作者对牵牛花的喜爱之情,除了运用说明方法,也可用故事说明。使文章情趣盎然,娓娓动听;也可用对话说明,使文章亲切自然,激发兴趣;山于表达。仁的需要,在不改变“以说明为主”这一特点的情况下,往往也在某些适当的地方运用记叙、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使文章在介绍一般知识的同时,又显得生动活泼。四要注愈语言准确、简明、通俗、生动。
总之,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说明的文章,只要勃于观察积水,掌握写景状物及说明的方法。勤写多练。坚持不懈。相信同学们在写作中会有长足的进步。
【学生作文写作指导】相关文章:
作文写作指导11-18
作文写作指导11-29
作文的写作指导11-06
中考作文优秀写作指导自我鉴定写作指导03-21
话题作文写作指导07-22
写作文的指导12-28
想象作文的写作指导03-22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08-06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04-30
快速作文的写作指导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