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钗头凤读书心得

时间:2022-11-21 15:26:57 网站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钗头凤读书心得(通用9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钗头凤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钗头凤读书心得(通用9篇)

  钗头凤读书心得 篇1

  多年前,曾读了一本关于陆游和唐婉爱情故事的书,而一阕《钗头凤》又让人百感交集,基于对陆游的了解,心痛之余,遂对沈园有了挥不去的情结。

  以前去了两次杭州,总是因与绍兴沈园擦肩而遗憾,然而她就象久未谋面的老友牵着我的思念,与她相见的冲动愈加强烈。借这次在杭州学习之机,终于圆了走近陆游与唐婉情殇园之梦!

  步入沈园,徘徊于孤鹤轩,冷翠庵,闲云亭,葫芦池……之间,心莫名地悸痛起来,苦涩顿涌心头,只觉耳旁不断泛起两位爱情悲剧主角吟唱的《钗头凤》幽幽之音。作为有感情的人,虽铮铮硬汉,也不能不被陆游和唐婉的悲情所撼动,更不能不为两人的终身遗憾而扼腕!

  公元1144年,年少英俊、才华横溢的陆游刚满20岁,与美丽多情的唐婉结婚。他们兴趣相投,琴瑟和鸣,恩爱美满,然而陆母并不喜欢唐婉,逼迫他们分离。陆游另娶王氏,唐婉也迫于父母之命,改嫁陆游的表弟赵士程。

  公元1151年的春天,陆游面对金兵入侵,山河破碎,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独自漫步沈园,与唐婉夫妇不期而遇。赵士程本是个文雅洒脱的名士,知道唐婉内心的痛苦,按唐婉的意思吩咐家童给陆游送去了一份酒肴致意。陆游体会到唐婉的深情,不禁想起过去的恩爱情景和别后的事事蹉跎,饮下这苦涩的酒,感慨万千,提笔在沈园墙壁上题下了那首悲痛绝伦的《钗头凤》。这“一怀愁绪”深深触动了唐婉,随即意味深长地和了一首。

  沈园一别,唐婉不久便郁郁而终。陆游为此哀伤万分,以致抱恨终生,多次忆咏沈园,追念唐婉。他于75岁所作《沈园》一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成了绝唱!

  徜徉在沈园,我追寻当年唐婉走过的小径、池塘、亭榭和斜阑,倾听她诉说八百年前那剪不断的情愫,那铭心刻骨的思念,感觉着她怅惘、幽怨、如泣如诉的哀叹;想象着当年陆游的一片痴情而又劳燕分飞的苦痛。一段短暂的婚姻,一次沈园的邂逅,一阕令人断肠的`《钗头凤》,成就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恋情经典。尽管唐婉早逝,但陆游五十多年不能释怀,至死不渝,如此执著的感情,终于孕育出来这样一个千古伤心之地。

  沈园的桥令人心痛,门前无名小桥因了那句“伤心桥下春波绿”取名伤心桥;沈园的石令人心痛,园门口就是“断石”,缘断如石,无法复合;沈园的树木花草令人心痛,当年陆唐在沈园含泪相对把盏,边上是“满园春色宫墙柳”,唐婉逝后四十年,陆游故地重游,“沈园柳老不吹棉,半是当年识放翁”,如今,它们仍伴着镌刻两首《钗头凤》的石墙,无言无泪。

  慢慢地读。一行行,一阕阕,弄疼了沈园的亭、台、楼、阁,弄伤了沈园的柳、竹、桃、梅……

  挥不去,是墙上斑驳的几重泪;叹不尽,是风中香消幽断的苦娇容。红酥手,撩起醉朦胧的泪眼;一盅酒,凭添了多少相思闲愁。

  在沈园,我如是想:象陆游这样一个豪放之士,二十岁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一生坚持抗金复国而同主和派斗争,亲上前线,经历过“铁马冰河”的洗礼,为什么会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品,只能亏待自己和唐婉的情感,伤心一世?

  同样是在绍兴,东晋时就发生过梁祝的悲剧,也是因为父母之命,梁山伯后来虽然做了县令,仍不敢同封建礼法较劲,只能忧郁而死,祝英台却只能以徇情来抗争。

  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文人的宿命吧,倘若是个补锅匠或是弹棉花的乡下人,早就带了女方爬墙头私奔了。这难道就是沈园给后人的启示?

  难怪离沈园仅几百米的鲁迅先生从未提过沈园,是不屑于那种缠绵悱恻?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抑或在他眼中陆游只能是一个金戈铁马、横槊赋诗的英雄,而不该是个哀怨凄楚、幽咽悲愁的情种?

  钗头凤读书心得 篇2

  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笑靥如花。 已不记得是何时读到的这阙《钗头凤》,也早已忘却最初的心境。那浓厚的哀伤,还是后来逐渐产生的。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斟酌了好久,才恍惚间知晓,原来陆游这个历代传颂的爱国诗人背后竟也有段如此曲折的凄美爱情。早先被他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诗句弄得他像是什么大圣人,天生就是为国而生。或许,那个在沈园留下那首千古爱情绝唱的人,才是最接近他的一面。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犹记得当初,读到这一句“怕人寻问,咽泪装欢”时,眼角的.泪不自觉的留了下来,沾染在了无声的字迹里。仿佛见到了沈园那张在风中憔悴横颐的面容。“瞒!瞒!瞒!”,午夜梦回时分,是否依旧垂泪到天明?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千百年前的一段往事。“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想想,这倒像是翻版的了。无论是过程还是结局都由衷地相似。

  这不禁又让人再次伤感落泪,“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可惜!还是忘了,不知事过境迁后,后人在读到这句时,作何感想?是再次为这对相爱却不能相守的苦命鸳鸯惋惜,还是痛恨那扼杀了纯真爱情的封建礼教。 读了这阙《钗头凤》,才彻底弄明白了这位爱国诗人。小学课本里有个通性,老是把那些个诗人词人们,尽量往高尚方面写,活脱脱的像个圣贤。但倘若他们没有经历一段曲折痛彻心扉的爱情,试问?怎能写出那一句句叫人垂泪的诗句。或许,在陆游临终前,悲的不是天下分裂,而是他那一生都对不起的女人。 深夜,诉说了这样一个故事,难以入眠。

  钗头凤读书心得 篇3

  对于陆游印象仍停留于课本中那个爱国诗人陆放翁。读书时背诵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示儿》、《卜算子·咏梅》、《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至今也仍是记忆深刻,那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何其发人深省,仿佛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在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今天听到了《钗头凤》这首歌,才去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是陆游的爱情悲剧,相爱不能相守着实令人可惜。唐婉是陆游青梅竹马的表妹,自幼聪明伶俐、才华横溢,二人两小无猜,最后两人定亲、结婚。按理说就此结束,才子佳人,伉俪情深,至死白头,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可能自古婆媳关系一直是个难题,陆游的母亲看不惯唐琬,又因为唐琬无法生育,以至于在那个父母之命大于天的时代,陆游终究还是休了唐琬,另娶王氏女子为妻。而唐琬也因家人做主改嫁皇室后裔赵士程。

  如果两人都是薄情之人,《钗头凤·红酥手》同《钗头凤·世情薄》怕也不会出现。两人自分开后,另娶的另娶,改嫁的改嫁,自此音讯全无。不想多年后的'一天,陆游于沈园再次邂逅与其丈夫同游的唐琬。许是在与唐琬相遇后,唐琬有向陆游敬酒,这一杯苦酒下肚愁绪难解,自己曾经的妻子,他最爱的那个人已嫁做他人妇。正如是词中所言:“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那个相爱的人如同皇宫中的墙柳遥不可及,山盟海誓仍在,书信却再也无法交托。错错错,陆母之错,陆游之错,时代之错,无法明说。莫莫莫,言未尽,意未了,情未终。万般无奈与谁说。

  当唐琬再次游沈园,看到陆游的题词,悲痛不已。她终究还是爱着那个青梅竹马的陆游,遂在墙上也题了一阙《钗头凤·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之后,唐琬日臻憔悴,抑郁成疾离世。

  陆游和唐琬的爱情令人惋惜,被人传颂流传千古。但是大家似乎都选择性的忘却了那个一心对唐琬好的赵士程。一位郡王之子,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五世孙,一位根正苗红的宗室子弟,却能在唐琬死后终生未娶。或许这是对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问最好的回答了吧!

  钗头凤读书心得 篇4

  这两首是陆游悼念他前妻唐琬的诗。唐琬原是陆游的表妹,两人结婚后十分相爱,但是陆游的母亲很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在封建旧礼教的压迫下,他俩终于被迫离婚。后来唐碗改嫁给赵士程,陆游也另娶了妻子。公元1155年春天,陆游到沈园去游玩,偶然遇见了唐琬,两个人都非常难过。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词。唐琬受不了这种刺激,回去后不久便死掉了。1199年,陆游已经七十五岁,又来到沈园,想起旧事,写了这两首诗。

  陆游二十岁(绍兴十四)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孰料,缘深情浅的这一对恋人竟在绍兴二十年,于城南禹迹寺的`沈园意外邂逅,陆游“怅然久之”,于沈园内壁上题一首《钗头凤》,沧然而别。唐婉读此词后,和其词,不久即郁闷愁怨而死。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四十年字迹虽然已经模糊,他还是泪落沾襟,写一首诗以记此事,诗中小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主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在诗中哀悼唐婉:“泉路凭谁说断肠?断云幽梦事茫茫。”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沈园》:“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在写诗怀念:“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是一种深挚无告,令人窒息的爱情,能在死后四十年里仍然不断被人真心悼念,真是一种幸福了。

  钗头凤读书心得 篇5

  枝上柳,昨日酒,满眼离散栏边走.月影斜,回忆空,一腔愁丝,几番凄苦.空空空!

  蝉声噤,雨丝落,凌乱青丝擢素手.杯茶饮,乐谱奏,低吟浅唱,可叹流韶.匆匆匆!

  不好意思又是一首词,其实也不精通此道,只是近日特别感兴趣罢了.可能是性格所决定的,也总喜欢写一些这一类的东西,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拿来自娱自乐,也能够哄得自己开心一笑.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我刚刚从一个美梦中醒来,没当这种时候,人都是感伤的,我亦如是。

  喜欢在这种严冬夜里数着天上为数不多的星星,特别喜欢这样,不过到现在也只能够指出猎户座在什么地方,其他可怜的小星星只能够怪我学艺不精了.所以没到这个时候,妈妈总是要对我说,天上又多的一颗小星星,因为这面黑色的镜子照出了我的.明眸.我喜欢这样的比方,这让我感觉很温暖,就好象被人轻轻拥入怀中那样不想松开。

  希腊神话中的善恶之神,听说也有这么一双能够在人们内心种植纯洁的方向标的眼睛,深深在你们的心间,所以当你起了贪念之时,心口下三分是否隐隐作痛?

  钗头凤读书心得 篇6

  年轻的时候,让我流泪的小说、电影真不多,最近几年,可能是年事已高吧,经常会被一些小说、电视剧、电影搞得泪流满面,幸亏没有人看见,不然,难堪了。之后呢,感觉眼睛潮湿感觉也不是很差,虽然很寂寞很寂寞。

  初次读到陆游唐婉的《钗头凤》是在高中刚毕业时,那时不懂其中隐忍了的无奈,更不会料想到人生都会遇上很多的无奈。今天重温它,思绪飞扬感慨万千。

  陆游的母亲可能有些嫉妒吧,因为陆游太爱唐婉,爱到在那样男人三妻四妾既合法又平常的时代,可以弱水三千却只取一瓢。一句“八字不合”的借口让诗人拼尽全力也无法挣脱母亲设计的枷锁,一纸休书,将平生至爱亲手推出自己的生命。可悲!

  她披霞戴凤再嫁他人,他也只得顺应母命另续一弦。

  本来陆游、唐婉都可以各自过着平静的生活,彼此有一份思念与牵挂,有那么一份值得回味一生的爱恋沉于心底,偶尔翻出,也会如栀子花般纯净,也算一件美事。

  但是命运常常会作弄人,也许他们命中注定要以悲剧结束吧。

  十年后,陆游漫步到沈园,在园林深处的'幽静的小路上,竟偶遇唐婉夫妻,多么耐人寻味啊。刹那间的相遇,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涌上心头。尽管园内石山耸翠,一片明媚争妍,但是一种迷茫与恍惚却生生压得两人无法喘息。

  十年啊,人生有几个十年呢?相对无言,说什么呢?陆游倍感凄凉,为了排遣心中道不尽理还乱的愁绪,于墙壁上题了一阕“钗头凤”。

  钗头凤读书心得 篇7

  暑假里,去了一趟绍兴,回来一直想要记下点什么,发现不能,感叹自己文学底子薄弱。文学底子薄弱,又怎能独懂绍兴呢?

  今天重拾《名家读宋词》,翻到陆游的章节,又一次见到《钗头凤》。想起暑假那个炎热的夜晚,一人游沈园。混在旅行团中听导游讲解陆游的这首词;园中灯光幽暗,看不清亭台楼榭,听了由《钗头凤》改编的越剧,并不觉得这首《钗头凤》有多么荡气回肠。

  今日再读,往景重现,竟然能一口气背下来。

  《钗头凤》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陆游与原配夫人唐婉儿情投意合,非常恩爱。不料,陆母对儿媳产生了厌恶之感,逼令陆游休妻。陆游哀求无效的情势下,二人被迫仳离。唐婉儿改嫁赵士程,彼此音信隔绝。几年以后,陆游在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婉儿邂逅,唐婉儿遣置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百虑翻腾,遂乘醉吟赋,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错,错,错”“莫,莫,莫”两次感叹,荡气回肠,有痛不忍言,有痛不能言,词人的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跃然纸上。而那晚上所听的越剧,却全然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心境。太注意唱腔,太工于迎合观众,反倒失去最能打动人心的那份情。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得到后又失去。“泪痕红浥鲛绡透”,一个“透”字,流泪之多,伤心之甚。词人改变手法,从唐婉儿的容颜体态憔悴和相见时的悲凄情状,刹那间,爱、恨、痛、怨一起涌上。真是万箭簇心,“莫,莫,莫”,罢了,罢了,再也无可挽回,全词就在这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结束。

  昨日与君别,物是人非事事休。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这黄縢酒在舌尖,却是难以下咽。那晚的越剧欠缺的就是这份沉进去的情吧!

  没有白读的书,没有白走的路。

  钗头凤读书心得 篇8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焦刘的爱情悲剧令人叹惜,而关于爱情这个话题也镶进了历史的手札。时至今日,我再次从《中华经典诵读》那里偶遇“钗头凤”。一次凄美的邂逅,两篇惆惘的诗词,带着陆游与唐婉的情思荡入我的心田,泛起阵阵涟漪。

  陆游与唐婉两人青梅竹马,青春年华的他们常借诗泪公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后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亲事。从此二人更是情爱弥深,不知今夕是何年,最终被陆母拆散,遗憾千古。

  数年后,仕途失意的陆游在沈园漫步。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走来一位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刹那,时光凝固了,两个目光胶着在一起,恍惚迷茫,不知道是梦是真,眼中是情、是怨、是思、是怜。

  而此时唐婉已为人妇,在一阵恍惚之后,她只好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冷风袭来,吹醒了旧梦中的陆游,他追去,却看到那一幕“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唐婉与赵士程浇斟慢饮,让陆游心碎。“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浇心头。他提笔又写:“春如旧,人空廋,泪痕红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婉看《钗头凤》词反复几遍后,失声痛哭,最后,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不久郁郁而终。

  如此结局,令人长叹,翻开历史的扉页,我发现“有情人终成眷属”似乎只存在于神话。即使是人间的帝皇,也难以白头偕老。商纣王,一个曾经的天人,怀盖世之才,拥百万雄师,在成汤江山里只手遮天。可惜啊!拥有至高权力的他竟与苏妲己白头偕老都难以做到,在姬发的军队兵临城下时,他只能无奈地选择自焚,痴情的他为了心爱的人,不顾天下人世代的唾骂,在酒池肉林中,在殷商废墟上小心翼翼地守着心中的爱情,哪怕他的名字与“纣”这个字联系在一起,哪怕他的尸骸刻上耻辱的烙印,哪怕一切都成了繁华旧梦。就是这样的一个他痴情地让人怒,让人怜,在国家与爱情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傻傻的.他愧有纵世之才,毅然将泱泱大商拖入历史的底层。那里,沉淀着他厚重的爱情。

  《中华经典诵读》中有一篇名《江城子》的诗词,读后更觉爱情的重量。记忆中的苏轼应该是那个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苏轼,他何时有着这样的姿态“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大抵是同为情吧!

  犹记得初读《氓》时对于爱情背景的体验,也被震撼于古人对坚定的呐喊:“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于君绝。”家情本是这亲,有生死相依的轰轰烈烈,自然也有红杏出墙的非分之举。有的人为它可以隐忍,做胯下的韩信,坚信“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也要赢得心中的褒姒一笑。它能让绝世英才甘之赴死,也能让平庸之人一飞冲天。

  或许,对于爱情,我还处于懵懂的年经。既希冀于“相濡以沫”的温馨,也向往“想忘于江湖”那样的洒脱的转身,鱼跃此时海,花开彼岸天。假期有一天握着时光的旧卷,在泛黄的扉页上抚摸着轻狂的字迹,还会露出感慨的微笑。

  人生或只如初见,我愿在未来期待;那时的我们怀着一颗依旧青涩的心,那时的我们正青春飞扬。

  岁岁年年,那使花开的谢,那以青春幻化荟萃依旧在回忆的天空里飘荡,清香如初,自难忘。

  钗头凤读书心得 篇9

  因为年关将近,回母校拜望导师,去了趟图书馆,闲来无事,很随意的找了本《东京梦华录》翻看,里面记载了陆游和唐婉凄凉的一段爱情悲剧。故事的地点在浙江绍兴的沈园,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钗头凤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钗头凤读书心得02-21

陆游钗头凤读后感范文04-13

读书的心得12-04

学生读书读书心得04-15

读书心得09-08

的读书心得02-28

童年优秀读书心得 读童年的读书心得01-02

初中简爱读书心得简爱读书心得初中11-15

优秀的书籍《活法》读书心得活法 读书心得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