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

时间:2023-03-29 20:39:3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1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通过短短一学期对电子政务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还是很多的,对电子政务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也对电子政务操作平台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跟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这门课程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变得丰富多彩。主要分三个阶段,三种模式,即理论教学、课外调研和试验操作。

  一、课程内容

  1、理论教学

  考虑到同学们在上电子政务这门课之前,大部分对电子政务都是不怎么了解的,也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入门。所以,老师首先花了几节课的时间,给同学们讲解了一些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电子政务概述、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等等。

  事实证明,要想掌握一门知识,相关的理论学习是很必要的,理论是实践的基础。通过这部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以及电子政务对相关行业的影响等等,从总体上对电子政务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也为后面我们的实地调研和试验操作环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课外调研

  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大家都对电子政务相关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于是便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了南京市高淳区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参观、调研。首先,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高淳区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对该行政服务中心的运作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随后,还由专业人士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该服务中心,其中,还特别给我们介绍了行政并联审批系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强大的系统。采用并联审批,企业和公众可以获得全面、准确的政务信息和“一站式”政务服务;实现政府内部的协同作业,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公流程,降低办公成本,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同时获取实时公众申报进度数据和部门业务处理统计数据,推动政府部门工作绩效的考核。奥派针对中国电子政务的实际需求,推出适应各类政府机关应用模式的并联审批应用解决方案。

  最后,还有自由讨论和提问环节,同学们和老师还有工作人员,一起探讨了电子政务的相关问题。通过这样的形式,加深了同学们对电子政务平台运作的'理解。

  3、实验操作

  在这门课程的最后两节课,老师给我们安排的是电子政务平台的实验操作。我们选择的是奥派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奥派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包括档案管理、会议管理、政府信息门户、行政审批系统、政府办公系统、公文传输平台、招标采购平台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八大模块。

  在整个操作过程我们也是按照电子政务成熟阶段的政府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建立模拟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在模拟过程中,我们通过不同的社会角色(公众、企业、政府公务员、个人)等不同的角色进入教学模拟的前台(面对公众和企业的门户网站)和后台(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或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进行操作。通过学习不同模块,对于不同模块操作,对于电子政务的整体性连续性以及有着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学习和操作电子政务实验平台让我们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传统办公带来的巨大变革,掌握大量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巧,领悟实现电子政务的真正意义。

  我们此次主要做的是政府信息门户和行政审批系统两个模块。所谓政府信息门户,是指能够使公众、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通过单一入口(前台)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后台),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内,获得合适的服务。政府发挥管理服务职能和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方式相比,具有发布快捷,信息即时,维护方便等特点。而通过并联审批系统,企业和公众可以获得全面、准确的政务信息和“一站式”政务服务;实现政府内部的协同作业,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公流程,降低办公成本,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同时获取实时公众申报进度数据和部门业务处理统计数据,推动政府部门工作绩效的考核。奥派针对中国电子政务的实际需求,推出适应各类政府机关应用模式的并联审批应用解决方案。虽然只是完成了两个模块,但是通过对这两个模块学习、操作,我发现每个模块都有相通之处,角色的任务都是类似的,流程也是相似的,只不过是换了名称和场合而已。

  二、心得体会

  通过对电子政务课程的学习,我从刚开始对电子政务的一窍不通,到现在对电子政务的全面了解,再加上对电子政务平台的操作练习,我们也大概掌握了电子政务的操作。电子政务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提高办事效率,提高行政的

  透明度,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与公众便利的交流渠道。

  另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得这门课程更加有趣,而且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电子政务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同学们的操作能力。也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总之,学习完这个电子政务,我获益良多,加强了自己对电子政务的操作能力,也让我懂得了电子政务模拟实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2

  1、政府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从国内情况来看,对政府知识管理的研究成果非常少。[1]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仅检索到三篇以“政府知识管理”为题的文章:一是汪大海的《政府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政府知识管理的6个特征:新的价值取向,即知识与人才是政府最大的资产和推动力;新的合作分享机制,指注重政府机构内部的知识共享与创新;新的领导方式,即强调政府工作人员人人参与、集体领导;新的精神激励,就是赋予政府创新主体更大的权力与责任;新的分配方式,按“知”分配;新的发展观,即政府更加追求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2]另外两篇文章分别是扬重燕、张劲松的《推行政府知识管理》(《统计与决策》,20xx年第10期)和张劲松的《推行政府知识管理: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xx年第7期),他们主要论述了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企业知识管理与政府知识管理的互动和借鉴关系。[3]两者可以借鉴、具有共性的方面主要包括:知识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的新的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的本质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共享: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组织的效能和竞争力。其二是政府知识管理是对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即是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创新、对行政组织的刨新和对行政知识更新体制的创新。

  2、政府知识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从本质上讲,国家权力、司法和行政机关都属于政府部门,都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是社会公共管理机关。[4]文章中的“政府”即指这一意义上的概念。政府知识管理是指政府在日益加剧的非连续性、高度不确定性和未来不可预测性的环境下,为适应新的管理和职能变化的.需要,在电子政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知识网络系统,畅通无阻地进行知识收集、组织、运用。不断地创新知识,并将新知识高效地应用于政府在社会各个领域管理实践。从管理对象来看,政府知识管理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政府知识管理是指对政府知识本身的管理,即对知识的收集、加工、存储、传播、应用、创新的管理。广义的政府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源的管理,涉及组织结构、知识设施、知识活动、国家公务人员、文化氛围、规章制度等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就管理范围而言,政府知识管理也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政府知识管理是指政府部门内部的知识管理。广义的政府知识管理则是指对政府部门内部和社会整体的知识管理。本文论述的政府知识管理主要限于狭义的方面,即对政府部门内部的无形知识资源、知识基础设施、国家公务人员等相关因素的管理。从构成要素来看,政府知识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知识资源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以知识创新为目标,是知识、技术、人管理的统一。它要求把知识、人、技术、管理过程相互密切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化、组织化地识别、获取、开发、存储、交流、使用政府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并使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应对非连续性变化的环境。从涉及的层级结构来看,政府知识管理可分三个层次。即宏观、中观、微观。在这三个层次中,宏观和中观知识管理是微观知识管理的前提,微观管理是宏观和中观管理的基础,不同的管理层次包括不同的内容。[5]宏观层次的政府知识管理是一种战略性管理,是由相关中央国家机关部门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主要通过宏观层次的有关政策、法规、条例等进行组织、协调知识资源的管理活动以使政府知识资源在保证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得到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宏观层次的政府知识管理主要任务是从总量和总体结构上组织和协调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它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要求国家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统一规划、步调一致。[6]应当提出的是,随着现代政府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宏观层次的知识管理应与相关的国际法相协调,保证政府知识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的顺利开展,维护国家的知识主权和安全。中观层次的知识管理是指某一地区或部门的知识管理。它是通过制定地区或行业性政策法规和管理条例,组织和协调本地区或部门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以及与其他地区或部门的知识交流,使本地区或部门的知识管理活动在总体上与宏观层次的知识管理活动相协调,同时能更好地与本地区或本部门的客观实际相符合。

  3、政府知识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政府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是知识创新,包括观念、理论、制度、组织结构、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在这些创新中最重要的是用于决策和服务社会的理论、制度等方面知识的创新。[9]因为技术、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创新只是适应内外环境的手段,最终为政府管理活动提供指导的是理论、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够直接应用于实践。政府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性、促进社会全面进步。[10]政府知识管理大致包括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

  (1)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包括知识管理规划组织、知识管理政策制定、网络与知识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交流渠道;

  (2)知识管理与政务流程的融合。即重组工作流程,使政府内部形成流畅的知识链,使国家公务人员有效地获取知识并贡献自己的知识、经验与专长;

  (3)知识管理的技术与系统的开发、运作、维护等,包括文件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搜索和索引系统、通讯和协作系统、专家系统和无形资产评估系统等:

  (4)政府知识识别和存储,即知识需求分析、知识资源调研、知识资源收集、知识资源聚类、知识结构分析、知识内容分析、知识存储等;

  (5)知识的获取和检索,即多策略、多模式、多方法、多层次地检索和获取知识;

  (6)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即知识成果传播、知识成果吸收、建立利于知识共享的行政文化、设立专职的知识管理负责人员、建立知识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鼓励制度等。

  (7)知识管理评测,包括知识管理成果评价、知识网络系统评价等。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3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信息化的建设就开始围绕“通”进行,而现今正逐渐过渡到“云”的建设。从网络的连通、数据的整合,到云的出现与整合,政府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又快速发展的过程,正迈向新的里程碑。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作简要叙述:

  (一)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

  1、政府门户网站的“媒体”功能已经基本成熟。

  2、目前我国的网络建设采用的“区域管理和行业管理并存”的体系,以纵向建设为主,造成网络分离,条块分割。这种网络结构错综复杂,链路备份困难,管理复杂,带宽难以共享。

  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存在的不足:立法滞后,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评估标准各异,评估结果有待改进。

  4、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电子政务效能难于发挥其有的效果。

  5、电子政务高级人才缺乏。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经验不足,时间不长,高等院校里与电子政务相关的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不够宽,适应和应用能力不强。其次,电子政务课程教材体系不成熟,新的务实的电子政务教程尚在进一步开发之中。再次,一些政府为了出政绩,只管建设形象工程,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导致电子政务复合型和应用型相结合的人才缺乏。

  (二)电子政务市场商机无限,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据预计,到20xx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606、78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达7500亿至1万亿元人民币。因此,云计算在建设上还需要在方方面面进一步细化。

  (三)重视电子政务必须先从创造良好的电子政务政策法律环境入手

  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在摸索中前行。截至目前,我国已颁布了近百个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规章条例。20xx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成立。20xx年发布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20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20xx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发布《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然而,电子公文立法空白,效力难以认定。目前我国电子公文尚不具备与纸质公文同等的法定效力,这已经成为无纸化办公和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如果迟迟不解决电子公文将继续停留在现有的水平,难以有根本性突破。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数字证书具有法律效律,可以作为法庭证据。

  那么我们针对现状来讨论一下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一)规划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仍然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也没有发展的宏观规划,更没有具体的相应的发展规划。然而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政府工作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目标。而且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我国”条块分割“的管理体质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交互性、开放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冲突,各级的地方政府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的时候往往各自为政,各自采用的标准也都不一样,造成了重复建设。另外,电子政务的机构很不健全,作用也非常有限。主要表现有:体制不顺、职能不清等。这些也是制约我过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

  我国数字鸿沟现象显著存在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这三大数字鸿沟越来越突出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障碍因素,并将导致我国电子政务只能为少数“信息富人”服务,从而加剧社会不公正现象,因为真正最需要政府提供服务和帮助的正是那些因经济社会条件和自身素质原因而无法参与到电子政务过程中的信息弱势群体。此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技术上也存在着数字鸿沟。由于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所使用的各种硬件技术、标准、协议和软件等几乎所有关键技术,都由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所掌握,这导致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限制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完善,并将进一步拉大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三)对公众信息需求了解不够,忽视了对公众与企业的满意度调查

  尽管“服务型”政府在理论上已经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也已经渐渐深入人心。但是在实践中。各个政府及行政组织传统的”只向上级负责”而非“关注效果,向用户负责”的作风依然非常普遍,政府仅仅是做表面功夫。这导致的问题有:

  1、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较小,在可公开可不公开的灰色地带大豆做法保守,以不公开为主,这样可以减少之后政府所遇到的一些所谓的“麻烦”。

  2、网站的服务功能仍然不够完善,网上的办事项目有限,忽视了企业用户的需要,缺乏信息的无障碍通道建设,忽略残疾人等信息弱势群体的需要。

  3、忽视了公众的需求信息调查,只针对了上级政府的一些指标。在网站建设上突入了一些大量的不必要的的资金、人力和无力,但是真正对于公民的实用性还有待考察。

  4、政府在网站建成后,缺乏对公众、企业用户的满意度调查,在网站的投资建设升级时,仍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未到位

  由于我国现行的政府机构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曾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运作,尽管现在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但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还随处可见,如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严重,审批过多,政府工作缺乏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低,暗箱操作严重,政府决策科学性差,对政府行为缺乏监督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与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要杜绝这些行为,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迅速实现电子政务所要求的“一站式”“一体化”服务还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4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短短一学期对电子政务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还是很多的,对电子政务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也对电子政务操作平台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跟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这门课程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变得丰富多彩。主要分三个阶段,三种模式,即理论教学、课外调研和试验操作。

  一、课程内容

  1、理论教学

  考虑到同学们在上电子政务这门课之前,大部分对电子政务都是不怎么了解的,也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入门。所以,老师首先花了几节课的时间,给同学们讲解了一些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电子政务概述、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等等。

  事实证明,要想掌握一门知识,相关的理论学习是很必要的,理论是实践的基础。通过这部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面临的问题以及电子政务对相关行业的影响等等,从总体上对电子政务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也为后面我们的实地调研和试验操作环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课外调研

  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大家都对电子政务相关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于是便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了南京市高淳区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参观、调研。

  首先,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高淳区行政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大厅,对该行政服务中心的运作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随后,还由专业人士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该服务中心,其中,还特别给我们介绍了行政并联审批系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强大的系统。采用并联审批,企业和公众可以获得全面、准确的政务信息和“一站式”政务服务;实现政府内部的协同作业,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办公流程,降低办公成本,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同时获取实时公众申报进度数据和部门业务处理统计数据,推动政府部门工作绩效的考核。奥派针对中国电子政务的实际需求,推出适应各类政府机关应用模式的并联审批应用解决方案。

  最后,还有自由讨论和提问环节,同学们和老师还有工作人员,一起探讨了

  电子政务的相关问题。通过这样的形式,加深了同学们对电子政务平台运作的理解。

  3、实验操作

  在这门课程的最后两节课,老师给我们安排的是电子政务平台的实验操作。我们选择的是奥派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奥派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包括档案管理、会议管理、政府信息门户、行政审批系统、政府办公系统、公文传输平台、招标采购平台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八大模块。在整个操作过程我们也是按照电子政务成熟阶段的政府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建立模拟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在模拟过程中,我们通过不同的社会角色(公众、企业、政府公务员、个人)等不同的角色进入教学模拟的前台(面对公众和企业的'门户网站)和后台(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或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系统)进行操作。通过学习不同模块,对于不同模块操作,对于电子政务的整体性连续性以及有着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学习和操作电子政务实验平台让我们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传统办公带来的巨大变革,掌握大量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巧,领悟实现电子政务的真正意义。

  我们此次主要做的是政府信息门户和行政审批系统两个模块。所谓政府信息门户,是指能够使公众、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通过单一入口(前台)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后台),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内,获得合适的服务。政府发挥管理服务职能和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方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社会实践理论03-04

健康养殖的理论与实践02-10

从理论到实践分析论文03-28

健康家庭理论与实践征文04-11

无效信托行为的理论与实践02-18

语文理论学习心得07-05

电子政务发展02-15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精选10篇)12-20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学习心得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