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植物园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1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 1
期一周的植物园参观实习很快就结束了,从目的地回来之后,好好的整理了下实习记录,发现植物园参观实习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通过参观实习,让我们更加亲近大自然,接触我们所学的植物,以便更加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使我们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掌握标本的制作,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植被的类型。在此过程中也还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刚开始真正的实习之旅时,班主任请了植物园的专业老师一路为我们讲解植物园里的各种植物,可是我们的这一批同学还是显得比较多,几十个人围着专业老师转,有时压根就没有听到老师讲了些什么,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表示系里以后可以稍微调整下,合理安排好人员,好让我们学习的更多,虽然我拿着高枝剪有时还能离老师稍微近一点,或多或少还能听到老师讲解的.植物知识,但是我感觉讲解的知识远远不够我的需求,还有一点就是走马观花似的一路我认识了许多植物同时我也忘记了许多植物,需要记忆的植物真是太多了,但是真的特别有意思。
还记得刚到植物园参观实习的时候,大家都特别的兴奋,导致第一天采摘的植物不怎么多,而且在压制标本时的速度也不够快,可能是分工不怎么明确吧,总之效率不高。总结了经验教训后,第二天我们采摘的植物就比其他几组要多,我们不管遇见了什么植物,反正只要是自己不认识的植物就先采回来,再问老师。其中有几种印象较深刻的植物让我了解到,其药理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像杜仲、金樱子,独活,阔叶十大功劳等。一路下来还有像安息香科的野茉莉、称锤树。还有老鸦柿、银荆、马比木,石笔木等等植物。在植物园的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给植物换纸,换纸时就会主动的认识那些我不认识的植物,及一些相关的特征和属于哪科哪属叫什么名字,会去主动的学习。现在学习了生物的多样性,就更想去了解植物的群落以及分布的环境,我们对植物的分类、压制,带给我们的愉快,使我们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而且学习的效果也更加好。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我们这次的植物园参观实习就结束了,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 2
在未接触花卉学前,我就像一个懵懂的小孩,我只知道这门学科讲的是花,可是我还不知道这里面有那么多的研究艺术.有些东西只有接触以后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光靠表面现象难以看到很多深刻的东西,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爱花,喜欢观花,汲取他的芳香成为我平时的一种嗜好,我把花看成自己的朋友,爱他的一切,这是我喜欢花卉学的初衷.有它娇艳美丽的一天,我的生活都会更加的精彩丰富!我虽然不是因为花而活,但是因为它而惬意自如,不能自拔!
通过一个学期《花卉学》课程科目的学习,让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有关于花卉植物的分类、生长繁殖过程、管理等相关知识,并初步了解到一些关于花卉产业的形成、进步与发展方向等市场信息。
在几次花卉学实验和实习过程中,我们又亲自体验了有关花卉植物种类的识别、花卉设施类型参观、花卉种子的识别以及花卉的种子繁殖、栽培管理等过程,在实践中对花卉学的相关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补充。
花卉学是以花卉植物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花卉的分类,植物学性,生态学特征,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栽培设施及病虫害防治,花卉的装饰与应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操作的一门学科。
《花卉学》与我们生态学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本学期花卉学的学习,对花卉学有一些个人的收获和心得体会,现将其分类叙述如下:
一、对花卉学概念的深刻认识
以前觉得所谓的“花卉学”就是对各种花的认识、欣赏和了解,学习一些花卉种植、经营的概念等,认为它只适合于花卉种植及开花店等专业人士所学习,与我们的生态学专业没有任何的关系。
但自从学习了花卉学以来,对它本身的'概念和内容都有了一个全新、深刻的认识,了解到了它不单纯是一门研究花卉的装饰与应用、市场营销等基础知识的学科,它还主要研究花卉的分类、植物学习性、生态学特征、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栽培设施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内容。
二、花卉学书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花卉学老师一个学期的课程讲解,加上我们课后复习和补充,对花卉学课本的主要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可分类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1、了解到了花卉的起源和分类;2、了解了花卉的多样性及分布。
如按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的综合分为:一二年生花卉,球根花卉、宿根花卉、多浆及仙人掌类、室内观叶植物、兰科花卉、水生花卉、木本花卉;按形态分为:草本花卉、木本花卉;按栽培类型分为:露地花卉、温室观叶盆栽、温室盆花切花栽培、切叶栽培、干花栽培及其他;按用途分为:切花类、盆花类、地栽类;还有其它的几种特殊分类类型等。
3、了解和掌握了花卉学生长发育的过程以及环境对花卉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4、对各种花卉栽培设施及器具的认识和了解。
如温室、塑料大棚、冷床与温床、荫棚、风障及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各种机具和容器等。
5、重点学习和掌握了花卉的繁殖和栽培管理方面的知识。
花卉的繁殖指通过各种方式产生新的植物后代,繁衍其种族和扩大其群体的过程与方法。
依繁殖体来源不同,花卉的繁殖可分为有性和无性繁殖。
了解了花卉的露地栽培、容器栽培、无土栽培等,还掌握了关于花期调空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对以后从事这方面工作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6、关于花卉的应用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的学习。
学习了花卉的园林应用,花卉的各种装饰手法,了解到了花卉生产的特点、产业结构及区域划等。
7、此外,我们还在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对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进行了专门的认识和学习。
认识了一串红、菊花、百合等花卉的学名、别名、英文名、科属、产地与分布、栽培史、形态特征、种类与品种、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观赏与应用等。
对以上花卉学基础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仅仅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开始,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吸收外界新的知识和信息,多去进行实践的检验和创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 3
暑假一个月的实习一下子就结束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了,我不仅体会到了到单位实习的新鲜感,也增加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这次实习,是求是学社与华南植物园合作提供给我们的。
我首先是跟着负责工程建设的丁主任学习做点东西,在这期间,在丁主任的安排下,我看了一些建筑制图,虽然不大能看懂,但那些温室精美的设计,以及中间出现的工程问题,使我的视野开阔了不少。
中间的一段时间,我做的事情就很杂了。当然,我也学会了更多的东西。首先是复印机,而且使用起来挺顺手的了。而在整理档案时,一方面使自己养成了认真仔细,有条不紊的完成任务的风格,也通过在整理时看一些工程的投标书,对投标招标有了很多的了解,而且也了解到了更多的建筑方面的实在知识。而且,在丁主任搞温室设备进口的时候,也接触了一下自己本行:海关以及报关等知识。
而且,在我工作的办公室里,后来又来了两个实习的同事,我们相处的很融洽,这种同事之间的友谊自是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不同的`,这为我以后和工作同事更好的交往打下了基础。
最后,在植物园里实习,肯定也认识了更多的植物,了解了更多的植物的特征、习性、价值等。
总体来说,我是很喜欢这种实习机会的,我也很感谢求是学社提供给我们的这些机会,他让我们学到了更多。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 4
植物园是一个以植物为主题、以研究、展示与传播植物知识为目的的公共园地。最近,我到了一家植物园进行了一次观察和学习。这次游览,使我更深地了解到了各种植物的特性和生态环境,也让我对大自然和生命充满敬畏。以下是我的一些观察心得和体会。
植物园里的植物种类繁多。我看到了不少我从未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生长得特别奇特。游览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花朵、叶子、果实以及它们的间隙分布。这些植物生长的位置也各不相同,有的在山坡上,有的在水里,还有的是垂直向上的,令人惊叹不已。我深深体会到了,植物在大自然中的分布位置、生长环境都会使它们拥有自己独特的生长特性。并且我意识到,除了物种外,植物的形态、生长速度和花期等也会因外部环境各异而有所不同。
在植物园中,我也了解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各种植物、动物的数量都是十分丰富多样的。但是,我也注意到了人类对这片自然的影响。一些活动和开发项目可能会对植物和栖息地造成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我们需要合理的开发和保护,让生态环境得以长久存在。
不少人可能对植物缺乏关注,不明白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重要影响。有小小的草、有高大挺拔的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蔬菜、水果都是来源于植物的。植物还可以制成药物、木材、纤维素等各种日用品。它们贡献了很多有益和不可替代的物质资源。我重新发现到,我们需要更加珍视自然,保护自然资源。
生态保护是我们应该积极行动以进行的。我们有责任拯救濒危物种,保持生物多样性。它们也是物种、物种群体、生态系统能够实现功能的基础。植物生态来自自然的恩赐,是我们生存、发展的依托和支撑。人类的行为对植物的生存空间、繁衍以及生长变化等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理解植物,也应该学会保护植物。
植物之美在于它们的自然形态和色彩。随着我们对植物和自然的关注程度的.提高,我们也有机会感受到植物的美。赏花这项活动,可以缓解人类的压力和情绪,让我们对生命和自然充满感悟。我们需要保持感知植物之美的意识,珍视植物之美,也珍视那自然之美。
总而言之,这次植物园之旅让我对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植物的美风神韵,也在我的心中深深地根植着。我希望,我们都能够更多地参加这些类似的活动,共同增强对自然生态的感受,也更好地学会保护和感悟植物的美丽之处,和珍惜生命之精髓。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 5
我在小学时,班级组织了一次去植物园的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对大自然里的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收获了很多。
当我们走进植物园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树木。我注意到了它们的叶子形状、颜色和大小有很大的不同,在植物园里,我学习到了许多关于树木的知识,如它们生长的环境、喜欢的'气候条件以及如何进行养护。我也了解了一些关于树木的益处,如防止土壤侵蚀、净化空气等。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我在植物园里品尝到了蜜饯、食用菌、水果、茶叶等植物。除了食用外,还有一些植物是药用的,如金银花、银杏、草莓、枸杞等。通过听知识讲解,我意识到原来植物园不仅是供观赏的,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基地。
在这次活动后,我更加认识到了植物在我们生活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人类离开了植物生物链,便无法生存下去。我们每天摆在餐桌上的食物,都是来源于植物。植物园也引导我们,如何保护和爱护植物,保障环境的生态平衡,让我们意识到保护植物,就是在为自己和未来的世界做贡献。
通过这次植物园之旅,我不仅学到了有关树木和各种植物的知识和植物在人类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也是对我个人成长的助益。我明白了更多生物知识,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爱护大自然,尤其是最自然的生命——植物。我希望我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学习和探究植物的奥秘,并积极的参与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工作中。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 6
植物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被人们种植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生物。其实植物的概念并不是这样,有的细菌如蓝藻也属植物的范畴。植物是指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类自养型生物。它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很喜欢植物,我喜欢研究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喜欢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习,这样我就可以实地考察它们,近距离接触它们,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知识了。
就谈一谈在岭南和杭州实习时的感受吧。20xx年6月30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岭南,那天下午我们没有上课,只是忙于熟悉一下环境,包括吃饭、住宿等。大家都在忙,有说有笑。看着这个场景,我有种说不出的高兴。这样的场景对于我们快要走出学堂的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留恋。那天还有一件事让我我印象深刻:我发现当地人对于我们的到来很是欢迎;提供饭菜、住宿的主人和帮忙做饭的人对我们的照顾很是周到。7月2日上午,先是方老师向我们讲解了野外实习中的组织管理、安全防护、简易用具、如何采集植物、采集什么样的植物才算符合要求及如何制作标本等等。然后我们被分成几个大组,各个大组在相应老师的带领下带着枝剪、高枝剪、采集袋就去采集植物了。我归属于张老师的带领下。张老师带着我们那一大组往山上走,当见到常见的植物时,张老师就向我们讲解它是什么科、什么属、什么种、果实的类型或花序的类型或这两者,有时还介绍植物背后的小故事,我们边听边记,然后老师就让学生把它剪下来留作标本。不知不觉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就收拾好工具、背着标本回去了。因为植物不像动物那样有活动的能力,所以上午的收获自然不会少,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一,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援?),然后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以前总认为一棵树上的叶子都是雷同的,不会有多大区别,但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因为评判叶子是否一样的标准有叶形、叶尖、叶缘、叶脉等;第二,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观察鉴别植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听老师讲,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只需要提供手记录老师讲的东西就行了。可是我觉得这其中也有几点不足:一是这全部由老师讲学生记,并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大家都跟着老师转,没有独立观察鉴别植物的机会,达不到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三是学生“保护资源,珍爱生命”的意识不强,学生采集标本时不去考虑这种植物的现存量,只知道采,而且毫不留情,就像鬼子扫荡敌人一样要把他们消灭掉。下午,张老师帮助学生确定要做的论文题目,然后讲解了怎样写论文。剩下的时间就留给我们自己分配,想做标本的就留下做标本,不想做的就去采集植物。我们那一大组全是女生留下做标本男生去采集植物。我觉得做植物标本一点都不难,《植物学野外实习指导》上说得很清楚,但要做得精致美观,那还得下功夫。晚上,各个大组的组长召集成员继续做标本,所有人围在一张桌子上,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大家互相帮助,气氛很融洽。我觉得偶尔实行集体学习也是有必要的,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每个人思维是不一样的,把多个人的想法集合在一起,那就会找出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7月4日上午,我们那一大组人继续采集缺少的植物标本,因为只需要采集很少的标本,所以我们早早的就完成任务回来休息了。下午和晚上,我和室友一直寻找资料写植物学野外实习论文初稿。这个下午和晚上对我来说算是刻骨铭心,我在找资料时,书上讲的东西有很多都不理解,我无从下笔,搞得兴趣降低了一半,但是又是和室友一起合作,有她们的鼓励和支持,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个任务,也许不是很好,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
7月5日的上午,老师带着我们去三溪大峡谷游玩了。说实话,我就是带着出去旅游 完全不用去想书本知识的心态去的,我和同学一起观赏沿途风景,不时的拍照留念,随 之笑声传到了很远的地方。我看很多人也是这样的。走到某个地方,我看到张老师正在采集植物,他是在溪边用手拔的。为什么我的思想和张老师的会有这么大出入?为什么别人会树立这样的观念—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而自己却那肤浅?我决定我也要树立这样的观念。下午,每一大组都把全套标本上交给老师,老师对此进行打分。今天的晚餐有点特别,不仅比平常丰富,而且还有啤酒喝。张老师和王老师简略总结了在岭南实习的情况后,就各向我们班女生和生科班女生敬了一杯酒,我们也回敬了。我估计在野外实习结束后,我就彻底地远离了这两位老师(因为我不打算考研),有点不舍。晚餐过后,大家都去看晚会了。晚会上上台者有岭南乡的乡委书记、招待我们的主人、黄松老师的女儿、生科和生技的学生。这次的晚会让我看到了三点:一是当地人的热情好客;二是年青人的生机活力;三是生科班的人要比我们班的人对待事情更积极,而且才艺也胜过我们班,我们班的人要加油了。7月6日的早餐过后,我们又拿起了自己的行李踏上了回校的旅程。
此外,岭南的实习提高了我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能力。在这里,白天我要抵住太阳和植物叶子对我的伤害,晚上我要忍受没有风扇和被蚊子叮咬的痛苦。可我最后还是带着活力回来了,我已经具有相应的“抗体“了。
7月7日,我们乘车去了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我们到杭州的时候已近十二点了,大家都因为坐车感到很累,老师就带着我们去吃饭。谁知那菜太淡了,我没办法吃下去,硬是逼着自己吃。吃过后,司机又用车把我们带到植物园。我喜欢植物,我想认识更多的植物,所以进了植物园后我就开始记录植物名及它是什么科,我跑了好多地方,不过时间有限,很快就到了集合的时间,我还是有好多地方没有去,我只能带着遗憾离开这个植物园了。之后,老师就带我们去吃饭、找宾馆住宿了。这一晚是实习以来睡的最好的一晚。
7月8日上午,老师带着我们去西湖游玩了。这是我初次见到西湖,真的.觉得好美,喜欢西湖的水,喜欢西湖边上的垂柳,喜欢西湖的桥。此外,遍及各地的游客也是西湖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里几乎每个人都拍了照片留念,我也为我敬爱的两位老师—张慧冲和王德青老师拍照了。下午我们去了自然博物馆,哇,那的建筑好豪华!因为要交动物名录,组长给每一个成员分配任务。那里面陈列着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的化石或模型或两者,那里面还有动物进化的介绍图纸,好壮观。我不是很喜欢动物,但我还是认真的记录动物的属名、种名,因为对于我应该做的事,即使我不喜欢,我也会坚持到底。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善始善终、不轻易半途而废的人。7月 9日上午,我们去了野生动物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活生生的动物,这和自然博物馆有所不同。在这里我看到了世界上不同地区分布的动物,如果没有学这个专业,我估计没有机会看到这么多动物。我还进了游乐园玩,我体验到刺激的感觉,当我快要飞出去时,又会有强大的向心力把我拉了回来。出了野生动物园门口,我们班全体学生和老师一起合影拍照。之后匆匆的吃了顿饭就返校了,我们的野外实习就结束了。
我还应该对我的辅导员谢丹芳说声谢谢,她身体不适,本可以不用带我们去实习,但她并没有推卸这份重任,依然选择和我们一起吃苦,我很是感动。她真得是一位称职的辅导员,她事事都为学生考虑。谢老师,谢谢您对学生的关怀!
起初对实习没抱有太大的热情,因为去外面实习必然要乘车,而我晕车,是特晕的那种,见到车就想吐。第一天清早乘车去鹫峰,车子走得可真慢呀,尤其是在盘山公路上蜿蜒蛇形时,我感觉我的胃都要出来了,我真的想跳车啦。但是下车稍作休整之后,我顿时被鹫峰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平缓的山坡处处散发着绿的生机,迷人的花香沁人心脾,我还没来得及驻足欣赏,老师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席卷过来了。我这才意识到此次实习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于是只能打起精神,掏出纸笔,追随人流而去。山上的植物可真多呀,我一生也没见过这么多植物,更何况需要一一辨认。但是环顾四周,一个个同学如狼似虎,见到植物就挖,发现新的植株就抢,这场面近乎疯狂,我也等不及啦,拿起剪刀加入到第一波扫荡队伍中,所过之处,植株欲哭无泪呀,高大的乔木尚能自保,矮小伏地的要么被搜挖枯竭,要么惨遭践踏蹂躏,毕竟两个班五六十人呢,其破坏力真的不容小觑呀。老师寓教于乐,同学们对这也乐此不疲。整个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认真听从老师指导,细心辨认植物、采集标本,留心做记录,生怕记漏、记错任何一个种名儿,遇到特别的植株与同学相互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利用午饭间隙,将采集好的植物压成标本,并记好实习日记。第一天收获颇丰,我认识了116种植物,了解了部分植物的用途,譬如唇形科的益母草、北京黄芪,景天科的景天三七具有药用价值,而壳斗科的栓皮栎树干竟可以做暖壶塞子,最为有趣的是木兰科的鹅掌楸,也叫马褂木,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写情书,多么浪漫呀。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我通过对植物的辨认,了解植物的科属特征,进而加强巩固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深切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滋味。第一天的实习是难忘的,用心学到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用。实习也对大家的体力与团队协作力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第一天的实习用“累”来概括,那么第二天的实习就应是疲惫了。第二天,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本想乐游园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自清早至傍晚淅淅沥沥的雨没有停歇,于是我们在雨中享受了这一场值得回味的特别实习。 雨中游北京植物园别有一番滋味,园子里的花真多,好多都是我从未见过,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感谢老师告诉我一些美丽的花儿的名字。有的同学显得格外兴奋,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一行人都停下脚步等他们,欣赏着他们“抢”镜头的如醉如痴的身姿。然而,植物园中奇花异草上百种之多,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的。那雨也来凑热闹,铺天盖地,千丝万缕地将植物园中风姿各异的树木和奇花怪草笼罩起来,满眼绿色一时间虽实犹幻,仿佛一位画界高手正在一幅巨大的画布前浓墨重笔地挥洒?沿着细碎的沙土路慢慢前行,雨丝在伞面和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惬意舒心,周围很安静,几乎见不到游人,路两边栽植着等待辨认的树木,徜徉漫步间,转过一个慢坡,突然传来人语喧哗声,举目望去,竟是梁启超的墓,我们一行人怀着肃穆的心情瞻仰拜谒了伟人,随后继续寻找植物。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紫薇树,粗大干枯的主干顶端上,冒出蓬勃的翠色,抽出柔美的枝条,随风摆动,舞动着满树的艳丽和芬芳,真有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的感觉。雨中植物园,别样的景致,别样的风情。 在接下来两天的植物鉴别考试中,乐趣仍然层出不穷,这是一场人与植物两情相悦的走秀,但不在本文所涉之列,不可说不可说?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 7
踏入植物园的那一刻,我便被眼前丰富多样的植物世界所震撼。这次实习,宛如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大门。
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导师深入学习植物分类知识。以往在书本上看到的植物图片和文字描述,此刻都化作了触手可及的鲜活生命。我们穿梭在不同的植物园区,导师指着一株株植物,详细讲解它们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分类依据。比如,在木兰园区,我亲眼目睹了玉兰、厚朴等木兰科植物的花朵结构差异,通过对比观察,深刻理解了植物分类中花部特征的重要性。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让我对植物分类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往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明了。
植物栽培与养护也是实习的重要内容。我们参与了植物的浇水、施肥、修剪等日常养护工作。在给多肉植物浇水时,导师教导我们要根据不同品种的耐旱程度控制浇水量,这让我明白植物养护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精准的操作。通过实践,我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栽培技巧,也体会到了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付出的耐心和努力。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它不仅巩固了我的理论知识,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 8
在植物园实习的这段时间,团队协作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我们实习小组被分配到多个项目中,每个项目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比如在植物标本制作项目中,有人负责采集植物样本,有人负责记录采集信息,有人负责标本的整理和压制。刚开始时,大家由于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较低,还出现了一些重复劳动和信息遗漏的问题。后来,在组长的组织下,我们召开了小组会议,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经过调整,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工作变得井然有序。
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实践中,团队协作的力量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园区内部分植物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我们小组共同查阅资料,分析病虫害的种类和成因,然后制定防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喷洒农药,有的负责观察防治效果,有的负责记录数据。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控制了病虫害的蔓延,保护了植物的健康生长。
这次实习让我明白,团队协作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只有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实现团队的目标。同时,团队协作也让我学会了沟通和倾听,提高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 9
在植物园实习,为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自然的绝佳机会。通过观察,我对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每天,我都会在园区内漫步,观察不同植物在不同时间段的生长状态。我发现,植物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清晨,阳光洒在叶片上,露珠在叶尖闪烁,植物显得生机勃勃;午后,强烈的阳光使一些植物的叶片微微卷曲,以减少水分蒸发;傍晚,随着气温下降,植物又恢复了舒展的姿态。这些细微的变化,让我感受到植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我还观察到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一片花丛中,蜜蜂、蝴蝶穿梭其中,它们在采集花蜜的同时,帮助植物完成了授粉过程;一些鸟类以植物的果实为食,同时又将植物的种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这种和谐的生态关系,让我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通过自然观察,我学会了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细微变化,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维护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 10
植物园实习,不仅是一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更是一次自我成长的蜕变之旅。
实习初期,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任务,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在处理植物养护工作时,由于缺乏经验,我经常出现失误,比如浇水过多导致植物根部腐烂,修剪不当影响植物的生长形态。这些挫折让我感到沮丧和焦虑。但我并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向导师和同事请教,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的工作能力逐渐得到提升,失误也越来越少。
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做事方式,难免会产生一些分歧和矛盾。记得有一次,在讨论植物景观设计方案时,我和一位同事因为设计理念不同发生了争执。后来,我们冷静下来,相互倾听对方的想法,经过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最终找到了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在与人交往中,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
这次实习,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它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助力我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 11
在植物园实习的日子,彻底改变了我对植物学的认知。
曾经,我以为植物学只是一门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和分类的学科,枯燥而乏味。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植物学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多彩。从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到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植物的经济价值到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每一个领域都充满了奥秘和惊喜。
我们参与了植物园的科研项目,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测量植物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我们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数据。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植物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让我明白植物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
此外,植物园的科普教育工作也让我对植物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为游客讲解植物知识,举办植物科普活动,看到游客们对植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深刻感受到植物学的科普意义。它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植物、热爱植物,从而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这次实习,让我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我希望在未来能够继续深入学习植物学知识,为植物学的发展和植物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植物园实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参观植物园实习报告心得体会06-18
植物园随笔11-23
美丽的植物园作文03-14
秋游植物园作文03-13
植物园秋游作文12-29
好玩的地方植物园08-10
游莱芜植物园作文12-12
植物园社会实践报告08-20
相约植物园幼儿远足的活动方案09-18
最新湖南省植物园条例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