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生活中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学习不努力,不知道主动学习,学习还要别人催促等,这可能是因为有的孩子可能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意义,所以没有动力去努力学习。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1、家长首先要定位要准确。应该让孩子明了中考的意义。只有孩子重视了,他才有动力,才能自觉地投入。 家长的任务不是替孩子下决心,而是帮助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孩子客观分析他的能力和原来的学习水平,找出他的潜力,树立孩子的信心,确立要奋斗的目标, 鼓励其努力拼搏。与此同时,要创造一个和谐的稳定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2、"帮"。进入初四后,家长要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计划要切实,力所能及,欣赏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要善于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呼声,引导教育,少指责,多表扬。在日常生活中,从 生活小事入手,帮孩子形成严谨认真的习惯,使其逐步养成精细、审慎、耐心的态度和习惯。帮助孩子安排好作息时间和合理的饮食。
3、早动手,先下手为强。初四第一学期末,中考各科的内容大部分就讲完了。最好抽一定的时间开始总结所学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尤其对初一、初二的个别落后的科目,要提前着手进行补差补漏,等到初四第二学期综合复习再补,孩子的时间就很难安排了。
专家观点
北京二中心理教研组组长、心理学博士郭俊彬:家长不经意间的比较确实有时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 我们希望家长尽量少进行无意义的随意比较,因为这样会适得其反,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上进心要用对方法。
随意比较会导致孩子烦躁不安
有一些家长,出于好心,想激发自家孩子的上进心,就会讲“你看你们班谁成绩多棒,你应该多跟人家请教学习方法”,甚至有些父母,常常把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跟单位同事的孩子相比。
郭俊彬博士表示,不了解具体情况,随意比较两个孩子的成绩,是不理智的。孩子的成长经历、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方法、家庭学习环境、学校学习氛围、老师授课方式等都有差异,随意比较两个孩子的成绩孰优孰劣不仅说服力不强,还容易让孩子反感,心理不平衡。同时,随意比较会让暂时处于劣势的孩子心中形成挫败感。有些原本很自信的孩子,就是因为考试不理想时被家长频繁拿来跟别人比,最后孩子学习和考试都变得不自信,情绪烦躁不堪,形成焦虑症状。
激发孩子学习动力和上进心要用对方法
郭俊彬表示,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上进心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那些内向要强的孩子尤为强烈。家长跟孩子谈学习的事情,要用尊重的态度,相信孩子从心底里是希望进步的。对孩子偶尔的失误不要过于指责。但是对满不在乎的孩子,应适当严厉批评,引起重视。
此外,家长如果下定决心引导孩子改变现状,就要从自身做起:用认真而略带严肃的态度交流学习情况,商定行为要求,最好坚持执行。此外,对缺少方法的孩子,应提供方法,提升效率。郭俊彬提醒家长,寻找科学、合适的方法比一味指责、盲目比较高明且有效。
【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相关文章: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演讲02-16
如何沟通并激发孩子的兴趣04-08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08-04
如何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学习01-10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04-27
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03-29
观《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4篇)11-01
老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09-23
关于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