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成绩
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成绩,上来高中,你的数学成绩提不高,我们应该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成绩?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提高数学成绩吧!
1、依赖心理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在数学教学中,还希望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
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
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
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
2.急躁心理
由于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表现在数学上常为: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
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
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
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
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
3.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即人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
(1)学生的定势思想,经过升中考后,高一年级的学生有的思想开始松懈,尤其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一部分同学,甚至错误的定势为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
从而对学习的重视、努力程度不够。
(2)教法的定势带来了学法的定势。
通过对我班的学生座谈了解,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
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
带着问题我曾多次听了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
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
学生的数学学习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尤其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
4.重结论心理
偏重数学结论而忽视数学过程,这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方面来讲,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也仅是对答案,比分数,很少见同学间有对数学问题过程的深层次讨论和对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研究,至于思维变式、问题变式更难见有涉及。
从教师方面来讲,也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也一般只看“结论”评分,很少顾及“数学过程”。
从家长方面来讲,更是注重结论和分数,从不过问“过程”。
教师、家长的这些做法无疑助长了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结论心理。
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此外,还有自卑心理、厌学心理、封闭心理等等。
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
既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
具体讲,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如下一些:①“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
②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
③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④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等等。
【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成绩】相关文章:
提高学习成绩数学教学论文10-11
提高学习成绩方法10-06
提高英语成绩最快的方法11-15
让成绩提高的学习方法08-23
提高成绩的保证书06-21
如何让学习成绩提高11-16
如何快速提高成绩随笔11-13
高考前提高成绩的途径10-05
提高成绩需要养成的好习惯10-05
如何提高孩子语文成绩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