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会计基础知识

时间:2021-02-13 11:40:57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会计基础知识

  会计基础知识大家一定要牢牢掌握哦,在以后就业中一定要用到这个基础知识的,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会计基础知识大全,请学习!

会计基础知识

会计基础知识

会计基础知识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概述

  (一)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三)会计的对象 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一)会计主体 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四)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统称为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企业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资产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

  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

  资产于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经济业务的四种情况:资产权益同增 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内部一增一减 权益内部一增一减

  2、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3、资产=负债+所有都权益+(收入-费用)

  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等。

  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企业的财物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

  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四)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收入、费用、成本、支出都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盘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会计科目 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前者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后者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二、账户 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账户的分类

  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也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

  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将其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

  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

  总账账户称为一级账户,总账以下的账户称为明细账户。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

  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

  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

  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第四章 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主要是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收入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相同。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三、会计分录 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二)会计分录的分类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 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三)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1)确定经济业涉及的科目及性质 (2)确定是增加,还是减少;

  (3)确定账户的方向 (4)确定借贷方金额

  四、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做到:同依据、同方向、同期间、同金额。

  第五章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和种类

  (一)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二)会计凭证的意义

  (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