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写好议论性散文方法
要写好写好议论性散文,你怎么写?在议论性散文写作中要立足一个巧字,我们怎么样做呢?
一、巧借事例引论题
议论性散文虽然不如议论文那么论点分明,既有主论点,也有分论点,但议论性散文也应该确立议论的话题或者说论题,这个论题往往不必像议论文写作中那样直白地陈述和阐释,只需要将其形象地引出,以之作为议论的中心即可。
在具体写作中,我们可以以一些事例、现象、故事等巧妙引入,读来有趣也更加自然。
如作文《十全九美》是这样引出“残缺美”的主题的:
黛玉虽美却体弱多病,维纳斯虽美却是断臂,昭君虽美却出身卑贱……这些美得倾国倾城的人难道会因为那些无法改变的缺陷而失去她们的美吗?不,她们不会。
这样的她们更加惹人怜惜,让人心动。
文章开头就以黛玉的多病维纳斯的断臂、王昭君的卑微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事例自然引出本文的论题,就是缺陷美,读来很自然很直接,没有生涩之感。
接着作者就此进一步阐述: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追寻美的途中不停奔波,他们向往完美,向往无瑕,却始终无法找寻他们心中的十全十美。
如此漫无目的地追寻让他们身心俱疲。
那何不暂停脚步,感受身边那“十全九美”的独特魅力呢?或许你会意外地发现,这唯一的不足或许便是那最夺目动人之处。
作者通过对自古以来人们对“十全十美”追寻的事实入手,提出“何不暂停脚步,感受身边那‘十全九美’的独特魅力”,这样就很好地将论题和文题结合起来,在点题的同时也巧妙说明了文题的意义所在。
二、巧凭现象解内涵
在议论性散文写作中,虽然不需要像议论文写作中那样严谨地对论点进行深刻的剖析,但是更需要对论点作个性、深刻的解读,可以说对论题内涵解读的深刻、新颖与否关系到议论性散文的成败。
在具体写作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特定的现象巧解内涵,文中作者就是如此写作的:
昙花虽美却只美在一瞬。
我们不禁感叹美好事物易逝,唯留下独自伤感。
何不换种角度来看,昙花的美正是美在那一瞬间,试想倘若昙花开放不败,我们又会是何种感受?恐怕我们早已生厌,对之则是弃而远之的态度吧。
美,不只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感受。
不要叹惜芳华易逝,唯铭记那灿烂的花开一瞬。
十全九美,亦美得灿烂。
作者巧妙凭借昙花夜放虽美却只有一瞬的自然现象对缺陷美的内涵进行解读,原来对缺陷美的理解是“换一种角度来看”,正如昙花为何惊艳,正是因为开放时间短暂才分外可贵,吸引世人;同样缺陷美换个角度其实是让美更加灿烂、更加珍贵、更加印象深刻。
这就是作者对缺陷美,对十全九美的解读,具有一定的哲学韵味,也正是有了昙花短暂美的例子,这个解读才这么生动、形象,让读者信服。
三、巧释故事作分析
在议论性散文写作中,论据已经不需要像议论文中那样主要起论证作用,因此往往凝练浓缩成“何人、何事、何结果”的模式,往往作为故事出现,即是为了议论的需要,起到论述作用,同时也是为了阅读的需要,要具有可读性。
同时,也可以借助对故事的巧妙分析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
文中作者就对东施效颦的故事进行了再现:
传说中的东施因为对西施展颦微笑之美和捧心怜惜之美的羡慕嫉妒恨,于是也在人前加以模仿,结果观者为之大呕。
东施效颦的故事流传千年,人们对东施的行为总是毫无顾忌地讥笑。
文中作者首先将故事简单地描述出来,语言比较活泛生动,读起来有趣。
这也是议论性散文的特色,不需要向议论文中论据那么严谨,必须以事实为准绳,而是相对注重故事的可读性和生动性,接着读者就借助对故事的解析来阐明观点:
如果当初东施能够接受自己的貌丑而去发展自己的心灵美,抑或是乐观看待美丑,也不会落得被人贻笑大方的下场。
可是东施怎么就知道西施的频频捂胸乃是身体虚弱呢?她只顾着羡慕了。
乐观看待自己的缺陷,让自己的九美去美饰那唯一的缺陷,否则那唯一的缺陷将会掩盖其余所有的美。
作者在解析的同时,对东施的行为进行了设想,指出其应“发展心灵美”,“乐观看待美丑”就“不至于贻笑大方”。
作者进而引出了“乐观看待自己的缺陷,让自己的九美去美饰那唯一的缺陷,否则那唯一的缺陷将会掩盖其余所有的美”的论断,非常有哲理,扣题也很紧,可以说是文章的关键句。
作者将“九美”与“一缺”进行了交叉解读,指出两者的分量,如果仅仅为了那唯一的缺陷,就可能忘记甚至是掩盖所有的九美,发人深省。
四、巧因经历接现实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比较自由,古今中外皆可涉及。
作为高中生,在写作议论性散文的时候,为了避免写作步入空洞的泥沼,可以恰当联系现实,接地气才能增底气,使文章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文中,作者就巧妙地提到现实事件,进而对所有人提出要求,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加具有现实的效用:
美丽与缺陷并存,试着接受那份缺陷,你会发现美中不足亦是一种美。
还记得多年前那个舞蹈《千手观音》,那真是无与伦比的一场表演。
在我们为之沉醉惊呼的同时,试问谁又会介意其表演者身上的残缺?我们的美不会因为缺陷的存在而失去价值,那或许只是我们的一个独特标志。
笑对缺陷,我们才能活出别样的自我。
笑看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
接受属于自己的那份缺陷,感受十全九美的独特魅力。
作者以《千手观音》舞蹈背后舞蹈者身残志坚的事实观照芸芸众生,指出缺陷只是一种“独特的标志”,“笑对缺陷,我们才能活出别样的自我”,才能真正弥补缺陷,这样就将文章的现实意义很好地揭示出来,作者接着提出“接受属于自己的那份缺陷,感受十全九美的独特魅力”,这不仅仅是照应文题,同样也是一种方法和要求,是对“十全九美”的侧面认可。
其实,在具体的议论性散文写作中,并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方法,只有着特定的语言风格、论述风格、写作风格,引导学生去熟悉并模仿、理解这种风格特征才能让学生真正把握其中的内涵和精髓,写出灵动、生动,写出新意、深意。
【写好议论性散文方法】相关文章:
写好简报的方法10-12
写好试卷上评语的方法10-06
中学写好作文的方法09-30
写好英文简历的方法10-08
怎样写好作文的方法10-11
初学者写好草书的方法09-30
写好中考英语作文技巧方法10-05
写好小学作文结尾的方法10-05
写好新闻稿的方法10-05
写好辞职信的方法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