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课本上记笔记的方法
大多数学生喜欢在课本上做记号,在重要的词,短语和句子下面划线,在边线旁写简短的说明。但是也有不少学生不喜欢在课本上做记号,而在另外在一本笔记本上,一句一句记笔记。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在课本上记笔记的方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符号笔记。
就是在教科书、参考书和其它书原文的旁边加上各种符号,
如直线、双线、黑点、圆圈、曲线、箭头、红线、蓝线、三角、方框、着重号、惊叹号、疑问号等等,
便于找出重点,加深印象,或提出质疑。
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由自己掌握。
对较长的段落,可用圆圈、三角或阿拉伯数字标出层次,使其眉目清楚,条理系统,便于复习和记忆。
课本上做记号的一些准则
(1)读完后再做记号。
在还没有把整个段落或有标题的部分读完并停下来思考之前,不要在课本上做记号。
这样的过程可使你不致于抓住那些一眼看上去仿佛很重要的东西。
在阅读的时候,要分清作者是在讲一个新的概念还是只在用不同的词语来说明同样的概念是一种困难的事情。
只有等念了这一段落或部分以后,才能回过头来看出这些重复的内容。
(2)要非常善于选择。
不要一下子在很多项目下划线或草草写上许多项目,这样会使记忆负担过重,并使你在同一时刻从几个方面来思考问题。
要少做些记号,但也不要少得使你在复习时又只好将整页内容通读一遍。
(3)用自己的话。
页边空白处简短的笔记应该用自己的话来写,这是因为自己的话代表自己的思想,以后这些话会成为这一页所述概念的一些有力的提示。
(4)要简洁。
在一些虽简短但是有意义的短语下划线,而不要在完整的句子下面划线,页边空白处的笔记要简短扼要。
它们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在你背诵和复习的时候用起来更可得心应手。
(5)要迅速。
你不可能有一整天的时间来做记号。
先要阅读,再回过头去大略地复习一下并做记号,然后学习这一章的下一部分内容。
(6)要整齐。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自觉的努力,而不是时间,以后当你复习的时候,整齐的记号会鼓励你学习并节省时间,
因为整齐的记号能使你容易而清楚地领悟书中的思想。
(7)把事实和概念分门别类。
分门别类的事实和概念比起随便编排的事实和概念要容易记得多。
(8)试用相互参照的办法。
例如,你发现第六十四页上的观点与前面第二十八页上的观点有着直接的联系,你就可以画一个方向朝上的箭头,旁边写上“二十八”。
然后翻到第二十八页同一观点旁边,画一个方向朝下的箭头,注上“六十四”。
用这种方式,你就会使两种思想在你的大脑里,以及你复习的时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9)要有系统性。
特别注意划在字句下的单线或双线,重点项目旁的星号、圈号和框架的用法,以及如何用书页的上面和下面的空白处作较长的注释。
如果你对其中的一些用法感到兴趣,就可以在你做记号的时候运用其中的一两个方法。
但是前后要保持一致,这样在复习时你可以记得它们指的是什么。
应当警告你一下。
在课本上做记号能够有效地帮助你学习和复习,但必须小心谨慎,要开动脑筋。
否则,只会徒劳无益――不过是另一种逃避真正的回忆、思考、和复习的方法。
如果就认真思考所学内容,仅仅划线、画框架、将问号和符号插进去,只会制造出一种好象已经读过其内容的假象。
另外,如果过多地在课本上做记号,就会达不到目的:马上认清文章的重点,当重新阅读的时候,就好比在译读解密码,而不是在复习概念。
最后一点是在书上做记号的“你”并不等于复习时候的“你”。
随着知识的增长,你在十月份或十一月份觉得似乎重要而划上线、画上框号、圈号、星号、问号以及评价过的、反对过的内容到了一月份或六月份会被认为是很平常的了。
这样,原先所做的记号反而会妨碍你复习。
所以,只要利用做记号能给你的益处,而不要做得过分。
2.批语笔记。
就是把该书学习心得,随时随手在书上加上批语,如在原文顶或后面的空白处加上眉批、尾批,在行间加旁批,在佳妙处另旁点,在最精辟处加旁圈。
可以在课前预,老师上课及课后自己复习时进行。
就是在书本中对重点内容,比如课文中的字、词、句、注释、文学常识等下面标上圆点、曲线、直线、虚线、双线、波浪线、加框等,
也可以是把老师讲课的要点、重点、难点以及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疑点、评点随时记在书页的空白处。
这种笔记方式,简单方便,边阅读边听课边进行,对以后的复习、巩固有着很好的提示和引导作用。
3.板书笔记。
老师上课的板书一般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的,可以说基本概括了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知识点的框架。
我们记下它,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脉络,事物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及内在联系,而且会帮助我们消化知识,巩固记忆,并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扩展资料: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时教师讲的概念、公式、和解题方法、技巧等重要信息作为课堂笔记记下来,有助于加强记忆,连贯知识点,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就浅谈一下记数学笔记的方法,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要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课堂上,是听讲与思考的过程,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记下所有的东西,应当详略得当,提纲挈领。记好提纲,使得一部分内容学下来后,脉络清楚,前后连贯,也便于课后根据提纲进行回忆、补充。
所谓详略得当,就是课堂上以听讲和思考为主,简明扼要把教师讲的思路记下来,课本上叙述详细或通过预习已掌握的知识点,可以简明扼要记下来或一笔带过。如果是自己理解比较困难的新的知识点,就要记录详细一些,对于特别经典的解释,就要在提纲下作详细的注解。有了好的提纲,我们在整理笔记时,就可以进行补充完善,有助于新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吸收。
二、要善于挖掘重点
所谓重点,就是每节课所必须掌握的新的知识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一部分内容都要反复强调,板书或演示时又圈又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就是学生笔记的重点。
每节课的开头和结尾虽然内容不多,但万万不可忽视。数学知识每一节、每一章知识点都是环环相扣、紧紧相连,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讲课的开头,有的寥寥数语,却言简意骇,全盘托出重点,有的循循善诱,引经据典,引出重点。所以开头时就能明确提纲,把握重点,记录时就能有的放矢。结尾时话语不多,却是这节内容精彩提炼和归纳。明确了重点,就可以有选择性记录或批注,避免了胡子眉毛一把抓。
三、要善于捕捉疑点
教材是纲,教材是本,教材内容高度浓缩,简明扼要,教师授课过程中都要引经据典展开来讲,学生在听讲与思考过程中必然遇到疑点,这是很正常的。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知识积累的途径。
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对一些一时不能理解的方法、步骤等疑点,要善于捕捉,及时记下来,避免一闪而过,最终被遗忘。待补充完善记录时或课后复习时,集中精力进行探索或请教。避免疑难问题积累过多,系统知识掉链,影响整体成绩。
四、要善于系统归纳
数学知识每一课时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有很强的逻辑性、连贯性。每节、每章的总结归纳教学对于本节、本章教学都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授完一节、一章后,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以笔记形式有重点的对课本知识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地归纳,这种归纳不是概念的重复和罗列,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一种知识概括,通过概括,许多知识得到提炼而有条理性、规律性,经过概括的知识更易记、易懂。
【在课本上记笔记的方法】相关文章:
关于课本上孔乙已读书心得04-23
记忆方法有哪些学习方法10-19
养胃的方法07-21
学习的方法01-03
方法的作文03-11
方法重载和方法重写的概念和区别09-06
中学生学习方法养成方法05-05
高一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12-07
学习写作的方法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