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有什么策略和办法
关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有什么策略和办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策略和办法。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管理策略【1】
1、激励策略。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教师之间是有差异的,教师的素养既和先天的因素有关,也和后天的学习有关系。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该首先相信我们的老师,激发教师的潜能。
有一句话是“无论怎样表扬我们的老师都不为过”很值得我们思考。
教师只有时时受到关心和激励,他就会在工作中不断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他就会感到学校的温暖,就会加倍回报学校。
反之,教师感受不到关心和鼓舞,就会越来越在原地踏步。
随之而来,教师的平庸化现象就产生了。
2、引导策略。
第一,制度的引导。
制度本质上是关系的调整;制度完善,是管理成熟的重要特征。
在教研实践中,要让制度来维护教研的运行,让制度来看守教研的质量;要淡化“行政指令、任务驱动、统一要求、刚性约束、形式检查、绝对评价”的外压式管理,强化“依托基层、通过基层、成就基层”的意识,努力彰显“尊重差异、引导激励、服务支持、创设平台、合理评价”的有效性;学校的分配应该向教学一线的老师倾斜、向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倾斜。
而不是搞平均化,否则,谁还愿意多上课。
多花时间搞教学研究。
校长应该使用好手中的稀缺资源。
物质奖励和荣誉等。
让他们在教师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二,分类指导。
休伯曼将教师职业生活划分为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重新估价期、平静和关系疏远期、保守和抱怨期、退休期七个时期。
现在,我们学校教师正处于变化时期。
学校应该加强对不同年龄和不同类型的教师的引导。
让他们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
3、评价策略。
没有评价,就没有质量。
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和发展性的。
对教师要进行适时评价和及时和发展性评价。
对教师的考核不要把学生的分数作为唯一的指标。
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考核。
这样教师就会多花时间来思考怎样上课,而不是一谓地多用时间。
教学不需要蛮干,更需要巧干。
只要教师们都使用巧劲,就会解放我们的学生。
学生的解放,就会释放更多的学习的潜能,从而促使学生成长。
对于学校来说应该更多使用发展性评价,而少用奖惩性评价。
针对教师多使用增值性的评价。
只要教师在不断的前进,就应该积极的鼓励,而不能用一个尺度来衡量他。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办法【2】
1、以学促变。
全国新教育实验领导人、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我觉得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至关重要的。
但是学校教育如果离开了阅读,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就是训练。
我们绝大多数的学校不是在从事教育,是在从事训练,因为它根本没有阅读生活,根本没有人心灵成长的舞台。”学习改变命运,学习改变教师的心智结构。
随着后现代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每天以几何级的速度在增长。
教师不学习就会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在网洛化统治下的今天,教师不加强学习,就会与学生形成新的代沟。
我们就会越来越不了解我们的学生。
我们就会越来越不会引导学生。
学生就会被虚拟化的网络世界给占据。
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利用好网络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更应该加强学习。
从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课程的设计,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
学习应该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在硬件设施方面加以改造。
比如可以配置教师阅览室,购买新课程这方面的书籍供教师进行专业阅读,改造教师的知识结构,从而完成教师观念转变的第一跳。
2、以培促变。
让学校的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它指的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
通过一定的研究成果直接作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新课程实施以来,校本教研在大多数学校可以说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如果我们重新审视一下我们所走过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又存在诸多的问题:一是所研究的问题不切实际,有务虚之嫌;二是它的开展仍然是流于形式,泛泛而谈;三是教师教而不研,各行其是。
当前,应该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
从培训组织建立、培训的模式和培训的内容上多下功夫。
结合学校的实际问题,系统性的进行学习。
从培训组织来看,学习应该建立自己的学术团体。
积极开展校本活动。
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沙龙”、“教师讲坛”、“同课异构”、“一课多练”、“名师点评”等活动。
从培训的模式上看,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校际间的联合教研。
二是主题式教研。
三是自主教研。
四是开展教学论坛、成果汇报等。
从培训内容上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的设计,教学评价,教学的基本功等方面狠下功夫。
3、以赛促变。
一是学校应该为教师的成长积极搭建舞台。
应该多组织活动和比赛,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可以开展教学基本工(三课)的比赛,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实录及教学论文评比等。
二是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级以上的各种活动。
通过比赛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4、以写促变。
让教师树立成果意识,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勤于动手的教师。
让教师做好自己的教学日志,写好自己的教学反思、课堂实录,经验文章等。
平时多积累,在关键时才能拿出自己高质量的文章来。
改变那种临时抱佛脚的懒散的习惯。
让教师想写、敢写和会写。
学校应该把教师的经验文章收集起来,每学期出版一两次专集。
在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后出版成学校的校本教材,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
5、以检促变。
检查落实是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的一环节。
没有检查和落实
任何好的计划都会落空。
特别对于我们农村中学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一是在学校教改科研氛围不浓厚时,一定要实行月检查制度,落实每周教学教研究活动的任务。
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考核。
二是学校应该成立行政教育教学督导小组定期对教育教学进行督导检查,确立问题,使之改进。
6、以课题开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变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课题研究无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捷径。
当前,应该积极开展学校微型课题的研究。
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也可以教师自己组织。
针对自己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同伴合作和自我反思达到共同前进的目的。
课题活动的开展必然要求教师去学习和深入探讨想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达到:
(1)、通过研究,建构具有我校特色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八字”实践策略,逐步形成以建立教学新模式为抓手,以“读、写、听、说、研、练、析、创”为载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体系。
(2)、探索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行为,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3)、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推动学校“名师工程”实施,培养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整体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综合能力及教科研能力,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早日成才。
(4)、通过课题研究,形成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编写案例集、论文集等,产生显著的教科研效益。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有什么策略和办法】相关文章:
怎样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09-14
有哪些复习策略和技巧10-26
鼻子堵塞了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10-06
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案和反思10-07
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心得体会11-17
新课标下化学教师素养的提高论文10-12
宝宝晚上鼻塞发烧有什么好的办法10-05
怎样提高修养办法09-10
依托数学阅读 提高数学素养10-06
吃什么对记忆力有提高,对提高记忆力食物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