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毕业论文

依托数学阅读 提高数学素养

时间:2022-10-06 23:42:50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依托数学阅读 提高数学素养

  依托数学阅读 提高数学素养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依托数学阅读 提高数学素养

  摘 要:“阅读”,乍一看好像是语文课和外语课中的专用名词,但实际上,数学课中也离不开阅读能力培养这一环节。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过程。

  它不仅仅是读的过程,而且是动手动脑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指出: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时,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因此,加强数学阅读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数学阅读;数学素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语言具有抽象性、精确性等特点,对其阅读,学生必须感知材料中有关的数学符号、图形符号等,理解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这就要求记忆、理解、抽象、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

  此外,数学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对其阅读也需要学生深入领会,形成自己的数学观念,掌握数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技能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数学素质。

  事实上,通过数学阅读,能使学生逐步领悟数学语言,培养数学能力,提升数学素养,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数学阅读。

  一、在阅读中质疑问难,解决问题。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的过程是学生逐步理解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通过阅读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可以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维,从而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如:“商店运来50箱水蜜桃,原来的苹果比水蜜桃的2倍多10箱”,让学生自己提问题,通过讨论他们发现可以提出多个问题。

  质疑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自然思考也越来越周密深刻了,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抓住关键,多问些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得到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在阅读中自主学习,探索问题。

  通过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助于养成认真观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品质,更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在以“倒数”教学片断为例进行说明。

  师(出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请同学们默读这句话,然后思考,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或哪几个字最重要,并尝试着把这个重点词读出来。

  生1:我认为“乘积是1”最重要,因为只有两个数相乘,同时积又是1的时候两个数才能成为倒数。

  师:嗯,很有道理。

  我听出了你想说的理由是,要成为倒数必须满足“相乘”“积是1”这两个条件。

  生2:我觉得“两个数”很重要,说明了倒数必须是两个数。

  师:嗯,你的理由是提醒大家必须要两个数,没有一个数或三个数互为倒数的。

  生3:老师,我认为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互为”两个字,具体理由我说不出,但我感觉不能缺了这两个字。

  师:还有和他一样看法的吗?

  生4:我觉得这个词可说成“互相”的意思,也就是你是我的同桌,我是你的同桌的意思。

  (其他学生点头称是)

  师:是啊,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这里的“互为”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能说某个数是倒数,只能说两个数互为倒数。

  比如,2/5是5/2的倒数,5/2是2/5的倒数。

  请你和同桌说说互为倒数的数。

  三、在阅读中相互交流,内化知识。

  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时,课后有一道习题:“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的倍数吗?三个连续的奇数或偶数的和呢?”学生通过大量的举例和验证,得出了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的倍数,三个连续的奇数或偶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

  结论已得出,这道习题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但我并不满足于此,让学生再仔细阅读教科书,交流对“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认识和看法。

  有的学生提出:“刚才我们通过大量的举例得出这些结论,那我们能不能从理论上来加以证明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像开了闸的洪水,就这个问题讨论开了:“三个连续自然数,如果中间一个数为n,那么:(n-1)+n+(n+1)=3n,一定是3的倍数;奇数同理。”

  “ 三个连续偶数,如果中间一个偶数为n,那么(n-2)+n +(n+2)=3n,一定是3的倍数。”甚至有学生大胆地提出猜想:“三个连续相差相同数的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如80+85+90=255。” 学生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在理论上加以证明:“如果中间一个数为n,那么(n-a)+n+(n+ a)=3 n。”“任意三个数,每一位上的数都一样的三位数,它们的和一定也是3的倍数。

  如222+666+888,即每一位上的数都一样的三位数,它各位上的数和一定是3的倍数3 n,那么3n+ 3a+3b=3(n +a+ b),一定是3的倍数。”

  四、在阅读中复习巩固,深化问题。

  教授完新课,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本。

  通过阅读,对所学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进行加工和归纳整理,从而加深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拓展延伸、实践应用,并获得新的收获。

  例如,笔者在教学“统计”后,我组织学生对制作的两张统计表进行再次的阅读和观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

  学生通过口、眼、脑等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发现两次统计的内容虽然是同一件事物,但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统计的结果具有多样性。

  教师再趁势进行归纳整理和强调,学生就牢固地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接下来针对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实践统计活动中,也较好的体现出了他们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用所学到的统计本领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依托数学阅读 提高数学素养】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素养10-08

提高数学教学论文11-04

高中数学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论文10-09

如何提高数学解题能力10-26

如何提高数学解题速度10-26

数学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心得(精选24篇)12-07

幼专学生数学素养浅析论文10-08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的论文10-09

怎样提高数学思维能力09-21

如何提高数学学习兴趣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