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技巧

如何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时间:2023-04-11 12:20:04 路燕 学习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当学生步入学校的殿堂,需要和其他的学生交流和沟通时,需要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很多学生往往会显得非常局促羞涩,手足无措,这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欢迎阅读!

如何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学困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习惯差。如何在课堂上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益,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必须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首先、关注学困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重塑学习的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与学困生交朋友。实践证明,小学生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教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门学科。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对学生感到有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里理距离,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来。

  例如,我班李晓雪同学,她的学习成绩比较差,脑袋反应较慢,常常为此感到自卑而缺乏信心,但内心还是想把学习搞好。于是,我在课堂教学时特别的尊重、注视、宽容她,常常用鼓励的语言评价她的发言,那怕是一次小小的发言,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成功的奖赏会使学困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近一年来老师、同学的帮助,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上也能大胆的发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到成功之乐,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

  其次、关注学困生,使他们享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把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学习小组,使他们的学习得到帮助和提高。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树立他们学习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努力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全面提高学习质量。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团结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因此,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就要有意识地把好、中、差三种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里,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个差生。对小组里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督促、帮助学困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对学困生的帮助要有耐心,教师又给学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必须发言。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

  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改正缺点赶上优等生。这样,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既感到有同学的帮助,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又使他们学习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第三、关注学困生,教师的教学重心要下移。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除了面向全体以外,还要特别关注学困生,教学的重心必须向下移。首先,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其次,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在小组的汇报时,把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学困生,让他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并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等这样的问题。有的学困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回答又怕回答时,这时,老师要给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的鼓励。会使学生的思维发生质飞跃。这既是检查小组讨论的情况,又可检查学困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爱数学,会学数学,学好数学,进而使班上的学生全面发展。只有通教师的不断帮助,学困生的成绩才会提高,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拓展:如何才能让学生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

  一、 牢固打好基础——播种信心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也是如此,出色的成绩必将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它是一个不断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建构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缺少了某个环节,必将影响到相应知识的发展和构建,也就势必给进一步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所以,让学生明确,脚踏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发展基本技能,也就是给进一步的学习播下了信心的种子。

  二、重视思维过程——发展信心

  俗话说,胜败仍兵家常事,挫折和失败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当挫折出现时,不至于被击倒。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辨证对待错误和挫折,分析得失,寻求转机,发展信心。

  当我们做数学题时,谁都不能保证题题做得出,即使做得出也保证不了一定对。这时我们应该淡化结果,重视过程,发现成功因素,进行心理激励;找出错误原因,作为鞭策;转换思维角度,重新确定努力方向。

  即使我们对一个问题进行探讨,没有思路,也有收获。这是因为我们毕竟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了尝试,起到了温故的效果,有时某个思路行不通,也为下次的探讨,避免了无谓的尝试。所以要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失误。

  三、及时克服困难——保持信心

  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必然的,关键是对待困难的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遇到困难及时克服,是个顺便的事。而让困难积累,就会增加克服它们的难度,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失去信心,债多不愁了。

  例如,函数是个抽象的概念,要深刻理解它,就必须从映射的意义、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示、函数的三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函数的图象、函数的性质、特殊函数的研究、函数的应用等方面的理解开始,既逐条过关,理清它们的内在联系,才能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在学这部分内容时,有位同学对映射理解不清,及时请教老师。可到函数概念时又遇到了困难,她仍追根求源,化解了困难,再往后面学习就一马平川,轻松应对。而另一位同学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他碍于面子,不和同学讨论,也不问老师,自己越搞越糊涂;而接着的函数概念与函数表示就更是一头雾水,往后去干脆上课睡觉,作业抄袭,很有一股“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当单元过关考试时,才暴露问题,因为积累了太多的困难,这部分内容几乎变成空白,打击信心,一蹶不振。

  困难及时克服,各个击破,是相当于解决小困难。如果任其积累,就由小困难变成大困难,甚至变成精神障碍,严重影响进一步的学习。

  四、尝试假喜真干——训练信心

  数学是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在许多同学眼里,它是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凭心而论,让每位学生都喜欢数学是不现实的事。心理学研究表明,面对这类课程,你假装对它感兴趣,然后坚持学习,这种学习态度往往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所以当你发现对数学不感兴趣时,但又知道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不妨试一试假喜真干这一妙方。

  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 卡耐基提出:“假如你假装对工作感兴趣,这种态度往往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这种态度还能减少疲劳、紧张和忧虑。”

  有位女同学,她的抽象思维不及形象思维优秀,对数学不是太感兴趣,数学成绩很一般,与老师交流时也毫不掩饰。了解情况后,首先让她明确学好数学是必要的,然后提出了假喜真干的设想。她果然这样做了,一边做一边提醒自己,数学是很重要的,我原来是非常喜欢的,数学老师对我也特别的关心,每天都“兴致勃勃”的做数学作业,结果逐渐真的喜欢数学了,由于作出了努力,成绩上升了,精神受到鼓励,又增加了喜欢的程度,良性循环,奇妙无比,效果不同凡响。

  五、合理欣赏成功——激励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经常对自己进行测试,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于取得的一点点成功都应该自我鼓励,这是一种成功激励法。通过试验,我们觉得以下几方面是颇有效果的。

  自我竞赛。做练习时,把它当作一次考试,限时完成,然后对照答案,自批自改,了解结果。不能边看答案边做题,更不能先看答案后做题,这样会约束自己的思维,也搞不清自己能会到什么程度。每个单元练完时,也应该进行自我检测,从自己完成的时间,得分的情况进行评价,发现进步,即时自我表扬。

  选择对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默默地选择一个恰当的竞争对手,进行学习比赛。在选择对手时,要有选择,实力应相当,当你超越对手时,再重选一个较高层次的对手,这样不断调整,使自己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参加集体竞赛。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竞赛过程中,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当成绩提高到相应层次时,应积极参加竞赛,获奖了将是学习信心的强激励,即使不得奖,能够参加也是一种光荣。当然,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不要勉强参加,否则会造成紧张情绪,加重心理负担。也就是说量力而行是必要的。

  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解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更为显著的效果是当你发现了一个新的解法时,就会有无比的成功感,热情澎湃,干劲倍增,信心十足!

  六、提高审美意识——滋润信心

  在数学学习中,若能充分挖掘数学美的因素,就能启迪美的意识,引导我们对美的追求,滋润数学学习的信心,使人觉得“书中自有黄金屋”。

  例如,我们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由定义“到两点 的距离之和为定长 的点的轨迹”,可以直接写出方程这个方程虽然正确,但是无理形式表达的,缺少简练美的原则,故可以化简为仍觉得不太和谐,于是令 ,就得到标准方程这是相当完美的形式, 的引入是为了简单美与和谐美,而引入的,但进一步研究居然发现 有明显的几何意义。人们心中对美的追求恰好外世界得到完美的印证。体现了美和真之间的和谐统一。

  这是在概念学习时的对美的体验,在练习时也时常有美的召唤。例如:已知非零复数 满足 ,求直接利用条件,似乎难以下手。现将条件为感觉该式子美中不足,左边若补上 就是完美的整体了,这种美好的设想,激发解题的信心,心动不如行动,补上去试试看: 即我们在美的旋律中解决了问题,提高了兴趣,提升了对美的鉴赏能力,滋润了数学学习的信心。

  七、敢于探究创新——升华信心

  二期课改的理念中,把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对于中学生来说,一般要求学生从某些熟知的数学问题出发,提出若干富有探索性的新问题,并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经过独立钻研,去探索数学的内在规律,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逐步掌握数学方法的本质,并训练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升华数学学习的信心。

  在解析几何学习中,一位同学做了这样一道习题:

  过抛物线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两条弦和证明:弦必过定点 。

  他做完后,进行猜想,抛物线 改成 后,他猜想并证明了结论也是成立的。

  之后他信心大增,又提出了抛物线为 过抛物线上任一点 ,作互相垂直的弦 ,则弦必过定点的猜想,通过老师的点拨,他后来也找到了定点为 。

  这还了得,他又大胆的提出了过任意二次曲线上定点 ,做互相垂直的弦 和 ,则弦 也过定点。但是他没办法解决,问老师这个结论是否成立,得到了肯定,并得到了表扬和鼓励。高考后遇到他,不由自主的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自豪的说,现在已攻克了这个难题,只是过程太繁,正想法优化呢。

  探究创新提升了他的信心,并产生了无穷的动力,相信这种源动力将进一步推动他将来的学习,并会在他未来的工作中得以升华。

【如何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相关文章:

如何在学习上拿第一11-08

如何在学习上合理规划时间05-28

父母树立孩子自信心的方法12-07

如何让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10-12

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自主学习10-25

如何在课堂上积极思考12-07

如何在刊物上发表文章02-16

如何在体验中学习10-20

浅议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参与兴趣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