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新精选工匠精神演讲稿范例大全推荐
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工作中的追求完美。下面是小编整理提供的工匠精神演讲稿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大家采纳!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文书帮的栏目!
【工匠精神演讲稿】范文一
“工匠”不是人们概念中的普通“蓝领”、“工人”,所谓“工匠”是为生存而求精,所谓“精神”,即为质量而执着。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且喜且慨。崇尚“工匠精神”表明中国产业发展进入追求精准、极致品质的制度化新阶段。但是,且莫争论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是否缺乏匠人崇尚,即便政策、机制逐步健全,重视工匠、尊重匠人的文化形态还只是我们的愿景。
这些年中国人时兴的“全球购”尽管存在深层原因,部分国人喜爱外国“尖货”时兴“全球购”,这是毋庸否认的事实。
发达国家一些产品的确是好,除了科技,还有人的原因,就是对技术工人长期的重视和严格的培养。德国传统上的双轨制教育,把职业教育与企业实践结合在一起,几乎可以称为在全球市场成功的重要保证。在德国,技术工人的培训时间少则3年,只有获得了技师证书的人,才有资格开自己的工场。
要想获得技师证书,还需要在3年毕业后,再当3到5年的学徒,直至通过资格考试。德国手工业联合会一位负责人曾介绍说,除了严格持续的培训,在实践过程中,合格技工还必须展示良好的职业品德、素养、守时、精益求精以及团队精神等,相形之下,在大多数欧洲国家,技工培训时间要短得多,而且质量也难以保证。
“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需要传统,要有文化习俗,另外还需要机制和政策。《洛杉矶时报》曾长篇报道一则故事来阐释美国技术工人的形成机制。丹尼尔・麦吉是一名高中生,当他表示对四年制大学文凭不感兴趣,父母表示理解,尽管他们一直希望儿子能获得大学文凭。
麦吉认识到,美国技术工人大量匮乏,就业市场急需更多熟练工人填补高薪技术岗位。中学毕业后,麦吉就在当地一家金属部件生产公司当起了带薪学徒,除了学费及每小时38美元的学徒费外,该公司还给麦吉提供医疗保险和“401(k) 计划”(退休储蓄计划),此外,培训一结束即付给他年薪5.824万美元。这比他大学毕业的哥哥花两年时间找到的广告业工作赚得还要多。
麦吉是这样谈论制造业技术工人的:“我要从事的不是枯燥的流水线工作,我的工作需要多年练就的技术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我有好岗位和很好的福利。我因此受人尊重。”
麦吉这几句话点中了要害。“工匠”不是人们概念中的普通“蓝领”、“工人”,所谓“工匠”是为生存而求精,所谓“精神”,即为质量而执着。 “工匠精神”意味着这位工人发自内心对产品的精雕细琢和追求完美,他在劳动的精益求精中获得丰厚回报和自我实现。
将“工匠精神”纳入中国发展和产业升级,确是亟待应对的重大课题。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中,“工匠精神”早已被传颂。《庄子》云“技进乎道”,我们也都熟悉 “庖丁解牛”的故事,那种业务的游刃有余和工作的从容快乐,就是“工匠精神”的典型体现。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现代“庖丁”。
【工匠精神演讲稿】范文二
为什么铁路项目都争着抢着要他去?因为他的身上有一种让人敬佩的“工匠精神”!扎根线路工岗位近三十年来,他把全副身心都献给了自己钟爱的铁路建设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中铁七局金牌员工、高级线路工李加刚。
别看李加刚不善言谈,可他在工作中却是一个心细如发、勤于钻研的有心人。2014年,李加刚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14标项目部工作期间,有一次道岔预铺完成后,他在检查间隔时发现后备距离满足不了铁路技术规范要求。但道岔是在工厂生产加工好的,不可能再返厂重做。为及时解决这一难题,项目部紧急成立了qc 攻关小组分析根源。作为公司的资深线路工,李加刚也参加了这个攻关小组。他结合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现场施工经验,经过连续几天的研究分析后,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建设性意见:即增加护轨垫板。经过现场反复试验和改进,终于使后备距离满足了技术规范要求,此举也吸引了其他标段的同行纷纷前来“取经”。
201x年元月,李加刚被商丘高铁站相关市政道路项目部“抢”去负责前进街和向阳路两处箱涵的顶进施工。商丘站是一个运营了几十年的老火车站,站内各条股道沉降不一,再加上咽喉区的道岔影响,很难将股道统一地架空。经过现场仔细量测研究,李加刚提出了“d型梁+工字钢的组合架空”方案。最终,比计划工期提前10天完成了架空任务。在箱涵顶进施工中,他根据现场研究和多年的经验,提出了“将高压旋喷桩、井点降水、工字钢防护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及“运用钻孔桩和扩大基础相结合”的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因开挖现场水位高引起流砂现象严重、基底软弱等问题,保证了既有陇海铁路的运营安全和箱涵顶进的顺利施工。
李加刚常说,“作为老员工,迎难而上,干好活是应该的”。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施工时,业主要求该项目要在五六月份完成柳屯站4道、6道的线路铺设和26 组道岔的铺设任务,在7月至9月完成濮阳站2道、道、道线路铺设及45组道岔的铺设任务。真可谓工期紧、任务重、安全风险大。作为架子队长的李加刚积极配合项目部的安排,想方设法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在50余次频繁的要点施工中,他天天盯在现场、点点冲在前,带领同事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业主高度赞扬。
柳屯站和濮阳站站改结束后,本来可以回家好好休息的李加刚听说郑焦城际铁路项目出现了“线路工荒”,于是他又主动向公司领导请缨,要求到郑焦城际铁路项目帮忙进行调试。就这样,原本该在家的他出现在了郑焦城际铁路项目的施工现场。在他和现场作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10月底前圆满完成了全线线路的起道拨道工作,为接下来的联调联试乃至通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三十年来,50岁的李加刚始终如一地用勤于钻研、不畏艰辛的崇高品格,诠释着什么是“工匠精神”。他以突出的业绩和勤恳务实的作风,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先后获得了郑州铁路局“火车头奖章”、“优秀班组长”、中铁七局“金牌员工”等荣誉称号。
【最新工匠精神演讲稿】相关文章:
工匠精神作文03-09
工匠精神的作文02-12
工匠精神标语11-13
最新工匠精神心得体会01-23
弘扬工匠精神作文02-10
关于工匠精神的作文05-06
工匠精神的心得范文06-16
工匠精神心得范文06-23
大国工匠精神作文03-03
关于工匠精神作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