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

大班开学家长会发言稿

时间:2023-02-28 10:11:28 演讲稿 我要投稿

大班开学家长会发言稿【热门】

  在生活中,发言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发言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好一份发言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开学家长会发言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开学家长会发言稿【热门】

  时间过的很快,我们大班的孩子就要进入小学了。在这关键的时刻,培养和激发孩子们入学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孩子们入学后的学习生活。

  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一年级是一种转型,孩子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则是孩子与社会渐行渐近―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的转型将成为孩子真正走向社会的重要起点。

  小学一年级与幼儿园不同。相对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习生活来说,课堂学习将成为孩子小学生活的主题。如果说幼儿园教育以“抚育”为主兼顾学习,那么小学一年级教育则完全转向了学习;如果说幼儿园更多的强调“呵护”与“照顾”,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更注重“自理”与“自立”;如果说幼儿园的孩子对学习更多的是“朦胧”,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是由“朦胧”逐渐走向“清醒”。这些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自然形成的教育转变,家长不用过分的担忧,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够顺利地渡过这个适应期。

  那么,家长为孩子入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一、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准备

  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的愿望。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学校。如对孩子说:过了暑假你就长大了,可以到小学一年级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你不是说长大了想当医生吗?现在你进了一年级开始学习,你就可以慢慢实现自己的愿望了。在平时与孩子的谈话中,家长可以有意无意之间说些与小学生生活有关的事情,或者已经知道孩子将来上哪所学校的,就可以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将来的学校走一走,看一看,介绍一下小学高大的教学楼、宽大的操场,让孩子产生上学的愿望和兴趣。切忌对孩子说以下的话:现在让你多玩一下,以后上学了你就别想玩了;你这么不听话,以后上了小学老师一定不喜欢你;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做,以后上了小学怎么办;快点吃完饭做作业了,现在幼儿园作业少,以后上了小学作业很多,你慢吞吞的怎么来的及?等等。这些话都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形成入学的愿望和兴趣,甚至会让孩子入学后形成厌学心理,那就得不偿失了。当然,家长也不能过分渲染小学生活,凭空想象,将小学生活说的言过其实,这样孩子入学后发现没有那么好,会产生被骗、失望的情绪,不利于将来的学习。

  二、物质与环境上的准备

  为孩子营造一个完美的学习角落吧。

  1、课桌或其他平整的工作台。(课桌最好能调节高度的,因为孩子生长发育很快。带多个抽屉,以便分类放不同的学习用品。)

  2、一把舒适的坐椅。(能调节高度的最好,让孩子的脚刚好能平放接触地面。)

  3、一盏台灯。(灯光方向与高度能调节)

  4、一个小书架。(安放在课桌上,便于孩子存放不同科目的书籍和作业本。)

  5、一个漂亮的日历。(明天或以后更长的时间,需要做什么都可以记在上面,帮孩子养成做计划的习惯。另外,也可以将学校老师的安排和要求写在上面,免的孩子忘了。)

  6、一个小闹钟。(教给孩子看时间的方法,让孩子按时间表完成任务,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7、必备的学习用品。(文具盒、书包、铅笔、削笔刀等,避免买太贵的、花样功能过多的,以免孩子与别人攀比,形成虚荣心理或上课玩弄文具转移了注意力。)

  8、房间里不要有电视或过多的玩具,别把孩子的写字桌设在会客室里。

  以上的准备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在一样一样的准备过程中,孩子会强烈感觉到:我要成为小学生了。

  三、知识与能力的准备

  (一)语文与数学的准备

  1、语文的准备:

  (1)正确的握笔姿势;

  (2)听、说的能力;(用普通话说完整的一句话,能口齿清晰的转述一件事或描述一样物品。)

  (3)加强早期阅读的培养;(喜欢看书,能看着画面较完整地讲述或复述情节。)

  (4)培养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分类能力;

  (5)发展方位与空间知觉;(上、下、左、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前后关系,从中间到两边等等。)

  重点在于听、说能力的培养。

  2、数学准备:

  (1)数量关系的认识;(等量关系、相对关系可逆关系等。)

  (2)理解应用题题意,理解解题的方法,在生活中运用简单的数学,编简单的口述应用题等;

  (3)10以内分解组成能熟练掌握;

  (4)萌发注意、发现、探索的兴趣。

  (二)其它能力与习惯

  1、独立能力;

  2、任务意识与责任感;

  3、社会交往能力;(会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交谈、协商,有能力独立解决同伴间的一些纠纷,懂得谦让与分享,有等待的耐心等。)

  4、有简单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专家告诫:父母了解幼小衔接过度期的主要教育培养内容要避免两种倾向。

  1、对孩子期望过高。而应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实际水平循序渐进的耐心引导、启发、鼓励,不提过高要求或逼迫孩子。

  2、对孩子过分保护或包办代替,不仅影响孩子独立性责任感的形成,还会使孩子事事依赖,自信心降低。父母应相信孩子的能力,要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去尝试和体验。

  做到:了解、鼓励、支持孩子。

【大班开学家长会发言稿】相关文章:

大班开学家长会发言稿05-05

关于大班开学初家长会的发言稿03-13

大班开学随笔05-25

大班开学教案03-21

大班开学家长会发言稿9篇02-28

大班开学家长会发言稿(9篇)02-28

幼儿园大班开学家长会发言稿08-30

大班春季开学家长会发言稿(精选7篇)02-02

大班开学家长会发言稿(通用22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