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毕业论文

新媒体艺术的进展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01 03:42:48 艺术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媒体艺术的进展研究论文

  要研究新媒体艺术的发展,首先要了解与媒体艺术有关的几个概念。媒体即媒介。媒介的意义在于传播。视觉媒介作为思想的载体,包括传统的绘画、雕塑、建筑与当代的行为、装置、公共艺术等。它是中介、载体,是连接艺术家与观众的桥梁。公共媒体作为传播的媒介,包括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电影、网络、广告、手机等。多媒体作为技术的媒介,包括语音、文本、声音、图像、视频、交互式等。媒介、媒体形式的综合运用才是多媒体。作为媒介的艺术,声音与声音装置、摄影与摄影装置、电影、录像与录像装置、数字艺术(CG)、实验动画、网络艺术、互动媒体等,以及光、电与其他媒介的混合运用都可称为新媒体艺术。图像的获取方式有虚拟图片(3D)、扫描仪、照相、复印机、胶片的后期处理。在了解了新媒体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要来谈谈当代新媒体的发展。为什么称之为“新”媒体?一方面,这个“新”是相对于旧来说的,也就是区别于传统的、老的媒介;另一方面,从1839年达盖尔摄影术的发明到现在,新媒体也只有17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油画、雕塑来说,它还是相当“新”的。

新媒体艺术的进展研究论文

  在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时间并不很长,最早开设这个专业也是为了跟国际接轨,现在很多艺术院校开设了相应的多媒体与数字艺术专业。国内的新媒体艺术家如邱志杰、张培力、王劲松、王功新、李巨川等,他们都是中国最早关注新媒体艺术的人。在他们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解读新媒体的,是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其实,新媒体艺术是观念艺术的一个分支。当他们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去辅助作品,去创造现实中的虚拟时,他们的行动则更为直接、深刻地引发人们的思考。

  图片媒介经历了从照相到造相的发展。摄影家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布勒松都是直接摄影,也就是没有对底片进行修饰,布勒松的“决定性的瞬间”更是用一种自然而然的抓拍方式获得影像。而新一代摄影家杰夫沃尔、纽顿、大卫霍克尼、布拉德弗孔、斯科兰德都是“制造决定性瞬间”,通过摆拍或者拼贴的手法来制造图片,这种照相是用抓拍的方式寻找决定性的瞬间,是一种基于视觉美学的纯粹摄影。而造相是用摆拍的方式制造决定性的瞬间,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实验摄影。现在的年轻艺术家普遍采取的是造相的方式,并且他们的摄影观更为开放。摄影带给我们一种新的视野,一张图片可以是艺术的,做图片的过程也可以是艺术的,展示图片的方式可以是艺术的,传播图片的方式也可以是艺术的。这种拓展了的摄影方式,也暗示着有修正的可能,新的摄影活动正是从这些可能性出发的。这种摄影之后的摄影是把摄影当做了一种文化生产,而这种文化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个人意志与社会浅谈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及问题文/段舜婕新媒体艺术是科学和技术的完美结合,通过数字化合成技术虚拟现实并重构世界,强调交互感应。现在有很多介入虚拟艺术的沉浸式作品,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剧院、电影、摄影,甚至全景图或幻景这类历史性图像媒体。数字艺术能够深入地发掘和延伸图像潜在的美学价值。虽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也正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性,才使艺术创作有了更为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影视传播心理的共同作用。从媒介形态的角度看,当代摄影活动的分布还是很广的,它分布在传统的图片印刷品上,也分布在美术馆空间中,既成为了图片装置,又与行为艺术结合而成为摄影行为,进入社会空间。虚拟空间中的摄影活动,则成为摄影的最新游戏场所。

  录像媒介是时间、运动与叙述的统一体。早期录像艺术的最重要形式之一是行为记录,如阿孔奇与他的作品。录像媒介作为非集权性的工具,作为艺术、社区、个人表达和大众传播最前沿的工具,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保持着原有的批判性。比尔维奥拉的《千禧年的五个天使》以现代录像技术、手段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绘画语言。加里希尔认为影像装置是录像的一部分。

  网络媒介是一个不断开放的空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约翰凯奇的《4分33秒》。它颇符合中国古典文化中“无声胜有声”的意境,这首绝对无声的有声作品令艺术家和观众必须绝对“洗耳恭听”。它就像禅宗的冥想,禅师们把自然界的许多声响视为纯粹的现象以启迪学禅者的觉悟。俗世万境扰人,须以心的闲、静、净来洗涤之。作品在网络上传播让演艺厅无限扩展,观众看到这个作品时的反应也是作品的一部分,真正地让观众也参与到作品中来。网络上红极一时的“贾鹏君,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作为网络的效应,可以让一个作品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话题,引发观者参与到作品中来。作品也许是虚拟的,但这种交互式的可能性却是真实的。从现实的提取到虚拟形象的反馈,再回到现实问题的回应,网络媒介所能达到的深度更为广远。

  其实,新媒体艺术更应该是80后、90后们施展自己才华的天空,因为他们的生长环境与条件,给了他们进行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沃土。他们从小就接触这些最新的高端电子产品,并通过使用这些媒介去了解外面的世界,获得更多的信息。首先,他们的阅读方式、获取信息方式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次,由于从小接触这些电子类产品,他们或多或少地喜爱高科技的东西,并通过新媒体来创作作品。然而,有了这样的“软件”,那么“硬件”是否跟得上呢?第一,从师资上看,国内这个专业最早的师资几乎都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或者公司里的技术人员充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较早从这个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专业教师队伍,再往后研究生,也包括海外留学生成了进入高校的最低要求。文凭虽然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师资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教师没有创作的经验,再加上学校不断地扩招,师生的比例严重失调。第二,从教材与硬件设施上看,新媒体的教材几乎是没有的,学校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根本就不知道是要培养艺术人才还是技术人才,这是现在许多院校都存在的问题。硬件设备也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校虽有多媒体机房,但实际上电脑的配置远远不能达到能做三维作品的条件,甚至连平面设计都做不了。第三,从生源上看,凭文化成绩本来只能考上三本或专科的高中生转到艺术类后就可考上一本、二本甚至重点大学的成功经验在社会上传播甚广,广大的考生和家长趋之若鹜。绝大多数的考生都只是学习了很短时间的基础绘画就进入了大学学习,这些既缺乏艺术基础又缺乏文化基础的学生的成绩可想而知。因此,培养艺术人才就成了万里挑一,甚至是百万里挑一的巨大工程。最后,看看现在大多数的艺术生,他们的作品很多都是没有什么创意和思想的,都是被技术驾驭的傀儡。学生在追求技术的同时,却忽略了艺术家该有的知识、道德、情感、审美情趣,由于艺术底蕴不够,他们的作品并不是那么有深度。很多学生不知道,技术是为思想服务的。中国学生的通病就是没有创意,但是艺术就是创新,就是要突破旧有的限制,突破固有的框框。要知道,创意与制作是整体的关联的,没有制作的创意是空想,没有创意的制作是空壳。创意是思想,制作是思想的物理呈现。(本文作者:段舜婕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专业)

【新媒体艺术的进展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新媒体艺术设计论文10-11

浅谈新媒体舞蹈艺术论文10-08

探析当代新媒体艺术论文10-08

探究新媒体艺术的毕业论文10-05

新媒体环境下高等视觉艺术教育的发展研究论文10-09

传统艺术到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思路论文10-08

传统动画艺术与新媒体融合途径论文10-09

浅谈新媒体艺术中人文价值的探索的论文10-12

新媒体艺术展示与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论文10-08

新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模式探究论文10-08